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研究|疫情居家期间,家长如何和孩子讲述疫情状况?恐吓式教育不是一个好选择

Life博士 2023-05-13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Life博士”公众号

更多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疫情居家期间,你的孩子吵闹着要出去玩,你是如何给你孩子讲述疫情状况的?


恐吓孩子,比如告诉孩子现在外面疫情非常可怕,每天都有很多人感染甚至死去;夸大新冠病毒的后遗症?


这种恐吓式教育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俊升教授团队在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初期的研究发现,当家长用夸张、恐吓的方式和儿童讲述疫情情况时,儿童虽然会在疫情期间更愿意配合进行防疫措施,但是疫情结束后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倾向等)。这种影响对容易焦虑的孩子来说更为明显。研究成果以The cost and benefit of fear induction parenting on children’s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为题发表在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国际知名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上。


 1   研究发现


家长可能会把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投射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或者主动采取夸张恐吓的方式讲述疫情来让孩子更加配合防疫。这种方式虽然短期内可能对孩子的防疫配合有帮助,但是会对孩子长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Ren et al., 2021)。


 2   什么是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


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Fear Induction Socialization; Ren et al., 2021)是指家长在和孩子讲述与疫情有关的情况时选择的教育方式,例如:

1)告诉孩子现在外面疫情非常可怕,每天都有很多人感染甚至死去;

2)夸大新冠病毒的后遗症,得病的人有多么凄惨;

3)强调如果感染了新冠,会和爸爸妈妈分开,自己一个人去医院;


家长采取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可能是因为:

1) 家长自身对新冠疫情有过分夸张、消极的认知;

2) 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疫情和隔离给家长带来的压力以这种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

3) 家长主动用这种方式引起孩子对疫情的恐惧和重视,从而使孩子更配合防疫等。


 3   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


家长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确实可以让青少年儿童更重视疫情并且遵守防疫措施(Ren et al., 2021)。在短期、紧急、而且需要孩子立即进行配合否则会有重大消极后果的情形下,这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长期的消极影响。对青少年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而言,家长是居家隔离期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这种方式会让孩子难以客观地认识当前的疫情状况和病毒的危害程度。此外,如果家长以这种方式投射自身的焦虑,恐慌,以及对疫情的负面认知,家长和孩子可能会互相助长彼此在疫情期间的消极情绪和感受,导致孩子长期沉浸在焦虑和恐慌的家庭氛围当中。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疫情已经断断续续了两年多,过度关注与放大与疫情有关的负面消息可能会让孩子丧失对疫情结束的希望以及对未来返回正常生活的确定感,并进一步导致整体的无助感与悲观,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平时容易焦虑害怕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夸张、恐吓式的疫情教育影响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即使平时不太容易焦虑的孩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只有特别不容易焦虑的孩子(特质焦虑处于人群中最低的10%水平)才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4   启示与建议


在教育孩子与新冠疫情有关的信息时,家长可以更关注于:

1)讲述与病毒传播(例如与新冠病毒如何传播相关的知识);

2)疾病预防(例如勤洗手、戴口罩、居家隔离等措施背后的原因);

3)采取互动式的,基于事实的教育而非诱发孩子的害怕恐慌;

4)主动地听取孩子关于疫情的想法,情绪和感受。


这些方式能够在给孩子必要的疫情教育的同时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该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俊升教授团队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Charissa Cheah教授团队共同完成。论文第一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2017级学术型硕士、现美国马里兰大学2019级博士生任慧广,通讯作者为刘俊升教授。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论文信息:

Ren, H., Cheah, C. S. L., & Liu, J*. (2021).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fear induction parenting on children’s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7(10), 1667–1680. doi:10.1037/dev0001205


文|任慧广  周   同

编|张鹏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仅用于学术分享,不用于商业行为,若有侵权及疑问,请后台留言,管理员即时删侵!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