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琴:唯有中国人,把乐器做成了诗与画

天空美术馆 天空美术馆
2024-08-30






如果要选出世界上最浪漫的乐器

古琴必须有一席之地

它是“琴棋书画”之首、君子“六艺”之一

它能奏出自然万籁,也能弹出人情之思

它塑造了中国人心中

对圣贤、烈士、知己与佳人的至高想象

催化了无数诗歌,也承载着书画意境



伯牙子期

潘振镛 作品


《秋鸿》琴谱


琴徽

琴轸


古琴在诞生之初,是从帝王和巫者沟通天地的礼器。《尚书》记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孔子无论在杏坛讲学,还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

在历史长河中,古琴被文人士子发扬光大,演化成集道家“天人合一”,儒家“中和、中正”思想于一体的雅器。






伯牙抚琴图

韩敏 作品


「知音」一词,源于春秋战国时,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一次山中偶遇。这一场缘起古琴的际遇,为「高山流水」赋予了知音难觅的意涵,也奠定了之后几千年中国人对于友情的至高想象。




嵇康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刑前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是为绝响。嵇康的不羁与才情,古琴曲《广陵散》的激昂与慷慨,在文化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左琴右书」也从此成为中国文人的必备修养。




文姬归汉图

南宋·陈居中


「文姬归汉」的故事,源自蔡文姬(蔡琰)所写的琴歌作品《胡笳十八拍》。战乱与和平,生离与死别,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将命运的颠沛倾诉在古琴曲中,化作千百年来震撼无数人心的不朽经典。



 古琴,一直与中华文脉同在。







古琴的形制,指琴首、琴颈、琴腰、琴尾等部位对弧度单双、幅度的不同处理,大约在汉魏时期已基本固定。早期的古琴,大多以圣人来命名,如伏羲式、仲尼式、神农式等;到了宋代和明代,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强调崇尚自然,从自然当中去汲取更多的养分,落霞式、蕉叶式等古琴应运而生。





相传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后世称孔子创制的琴式为“仲尼式”,或“夫子式”。此款式简洁流畅,只在琴体腰部和项处收束,无其他修饰,体现儒家中庸内敛风格,历代传世名琴中常见。






▲ 伏羲,华夏始祖,传说首创古琴。古籍载“伏羲削桐为琴”。此琴造型圆浑庄重,项腰半月弯入,音色宽宏,受历代琴人喜爱。






 神农,又称炎帝,神话中农业医药等发明者,有记载认为古琴为神农所创。此款式古朴简洁,上部弯连琴头,下部雁足起弯,比例紧凑合理,反映了朴素的远古精神。






▲ 又称“月琴式”,传为古代大音乐家师旷所制,项腰间圆月形,音韵如磬。师旷音乐高深,关心民生,以乐论政,治国理念高明,尊为“乐圣”。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古琴演奏所使用的正是一张师旷式古琴“太古遗音”。






▲ 古代文人观赏晚霞奇思生发,仿作而成的经典琴式。其造型唯美独特,两侧对称波浪曲线,充满浪漫色彩,引发无限遐想。






▲ 蕉叶式,因摹芭蕉叶得名,是斫琴的仿生艺术高峰。蕉叶式琴通体无项、翅、腰、尾,造型精妙秀美,线条飘逸工雅。由于此制式对线条、结构、做工要求很高,因此佳琴更难制得。






▲ 相传为隋朝李疑创制,项腰三半月弯入,形如连珠,因而得名。《汉书》曾记载“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此形制造型严谨,音色清丽。后演变出三连珠、四连珠及变体样式。






▲ “鹤鸣秋月”因名定式,原琴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传为明代制品。造型奇异,声色苍古,音质极佳。额圆、肩宽、腰厚、尾健,形似仙鹤对月长鸣,独显出中国特有的写意艺术精神。




  古代文人的书房里  

  一面是文房四宝,一面是古琴  

  诗与歌,词与乐,从来都如影随形  

 唯有中国人,

  把乐器做成了诗与画  

  古琴所承载的传统美学超越了乐器  

  联通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浪漫瞬间  







 正在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空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