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技术研发已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演化到敏捷开发,再到今日的 DevOps。特别在金融领域,如何在追求稳定性与驱动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始终是一个行业难题。针对这些问题,InfoQ 采访了广发证券资深项目经理吴悠,她指出:过分侧重技术、忽视业务的核心参与,以及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评估机制是企业在 BizDevOps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三大挑战。为确保 BizDevOps 的成功落地,这些常见的障碍必须被妥善应对。在 11 月 19 日的 FCon 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吴悠还将详细介绍《广发证券在场外衍生品投资管理项目中 BizDevOps 的落地经验》。敬请关注!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部演讲专题。
InfoQ:您个人在项目管理、研发管埋领域积累了 10 多年经验,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么多年来,您观察到的技术研发经历了哪些不同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吴悠:在过去的 10 多年里,我经历了通讯设备制造业、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三种不同行业的公司。也见证了技术研发经历过的许多不同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下面是我观察到的一些主要变化: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负责的是微电子行业相关的项目,大家都知道,芯片的投产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个行业对缺陷的容忍度也是很低的。当时,我们都是严格按照瀑布模型,从项目论证,概要设计,详细编码,测试验收到最后的投片,环环相扣,无论文档还是代码,都要求非常严格的变更控制。虽然这一套流程是很重,但是我觉得,在设备成本非常高,重资产的这一类行业中,还是需要这样的一套研发模式进行严格的管控。否则,一次流片失败的代价太高了。进入互联网行业时,正好是敏捷开发方法和迭代开发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期。这种方法强调快速反馈、持续交付和团队合作,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和互联网企业希望尽早把产品推送上线,尽早获取客户反馈的交付目标是非常适配的。所以,那时候,我们的变更、上线都是很轻量级的,整个研发团队的运作讲究的也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加入广发证券后,我发现证券行业的 IT 研发与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还是很不一样,因为这个行业一方面有很多创新型的产品和业务想法,需要通过敏捷的方式尽早交付,以验证业务模式的可行性,但是,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对系统的线上稳定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么一个行业背景下,DevOps 作为一种开发和运维的整合方法,逐渐成为主流。它强调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自动化和持续集成,在敏稳双态中寻求平衡,以实现更快的交付和更高质量的软件。InfoQ:您如何看待 DevOps 这一理念对于证券行业的影响或者意义?是什么促使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引入 DevOps?吴悠:DevOps 理念对于证券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我个人认为,主要的影响有这么几个方面:证券行业这些年一直在强调自主研发,而且在一些创新型的业务和产品研发上,对软件系统的交付速度和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DevOps 通过自动化和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实践,可以大大缩短交付周期,并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证券行业对于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要求也非常严格。DevOps 通过将安全和合规性纳入整个开发和交付过程中,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并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和传统互联网行业不一样,证券行业的软件开发通常是业务驱动,所以整个的交付过程需要业务侧和 IT 侧多个团队和部门的合作。而 DevOps 强调跨职能团队的合作和自组织,通过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更好的沟通和协作。证券行业的一些对客端的业务也是非常强制用户体验的,在这些产品的研发过程中,DevOps 通过持续交付和快速反馈的实践,可以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改进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引入 DevOps,我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Devops 提供了一种“又快又稳”的交付体验。比如说,从运维的角度出发,只要有变更,就有可能引入风险,那么,在金融这种强监管的环境下,肯定是维稳最重要,减少变更就能减少风险;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走向自研,走向敏捷开发,也会为了加快创新和市场响应,要求具备快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所以,对于金融行业来说,Devops 内置的质量门槛机制、持续交付、持续测试、自动化部署能力能很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诉求,降低人为错误和风险,提升交付速度,从而帮助金融企业更快地交付新功能和改进,提高市场响应能力。InfoQ:业界认为 BizDevOps 是 DevOps 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您看来,二者从概念到落地执行等层面,有哪些异同?吴悠:BizDevOps 是 Bizness (业务) + Development (开发) + Operations (运维) 的缩写,代表了将业务、开发和运维三个方面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论。它是在 DevOps 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来的。在概念层面上,DevOps 强调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目的是加强软件开发和交付的效率和质量;注重自动化、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强调开发和运维之间的无缝衔接。而 BizDevOps 则更加强调业务的参与和价值,目标是将业务需求和价值传递作为整个软件开发和交付过程的核心,所以它将业务团队纳入 DevOps 的范畴,强调业务和开发、运维三方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在落地执行层面上,DevOps 注重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它倡导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实现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以提高软件交付的速度和质量,比如要在组织层面搭建统一的 Devops 平台,统一研发工具链,优化分支管理策略,提升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部署的能力;BizDevOps 在执行层面上更加强调业务价值导向和业技融合。比如,我们需要打通业务需求与产品需求之间的交付链条,以达成业务目标为导向,让 IT 能参与到业务规划和业务方案的讨论与决策过程中,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这个事的执行角色,而是与业务并肩做仗,共谋共建的一个过程。总的来说,DevOps 和 BizDevOps 在概念上的主要区别是对业务的关注程度。DevOps 注重技术和流程的改进,以提高软件开发和交付的效率和质量;而 BizDevOps 则更加强调业务的参与和价值的实现,将业务团队纳入到 DevOps 的范畴,以实现业务和软件开发的无缝衔接。InfoQ:企业 BizDevOps 落地实践的成败关键是什么?吴悠:我认为,企业 BizDevOps 落地实践的成败关键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层支持:BizDevOps 需要得到组织的高层支持和承诺。领导层的支持可以提供资源、推动文化变革和跨部门合作,从而确保 BizDevOps 的成功。2、文化变革:BizDevOps 要求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需要打破传统的职能隔离。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合作和共享的文化,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跨部门的合作和知识分享。3、自动化和工具:BizDevOps 强调自动化,需要组织层统筹考虑布局,要有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来支持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自动化测试等流程,从而提高效率、降低出错风险,加速软件开发和交付的速度。4、持续改进:BizDevOps 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需要持续地评估和改进其 BizDevOps 实践。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迭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寻求持续的改进和优化。InfoQ: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吴悠:对于在 BizDevOps 落地实践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包括:BizDevOps 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它涉及到组织文化、流程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改变和调整,容易导致实践的失败。BizDevOps 的核心是将业务与开发、运维整合在一起。但有时候业务部门可能被忽视或被排除在外,而缺乏业务参与可能会导致开发出的软件无法真正满足业务需求,从而影响到实践的成功。BizDevOps 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度量指标来衡量实践的效果和价值。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度量指标,就会在落地实践的推进过程中缺少抓手,也无法很好去衡量改进的效果,洞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InfoQ:广发证券从 0 到 1 开始搭建场外衍生品投资管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我们在其中总结的成功实践经验?吴悠:场外衍生品系统是纯自研的一个项目,我们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当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研发团队的规模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急剧扩张,研发过程管理的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研发进度和研发质量在短期内遇到了挑战。那么,如何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寻求一套适用于大规模研发团队业技协同,快速交付的管理方式,变成了我们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BizDevOps 的框架和方法论,基于项目自身的一些痛点,优化了我们的研发流程、工具平台,也摸索出了一套能够让我们的团队具备持续高效交付能力的研发实践。这些实践也是我在这次会上想重点分享的内容,也欢迎感兴趣的同行和专家们到时候一起参与讨论及交流。
首届 FCon 全球金融科技大会将于 11 月 19-20 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已邀请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汇丰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平安人寿、度小满、蚂蚁集团等业界知名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大咖,前来分享大模型、 Web 3.0 、隐私计算、数字货币、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案例。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未来。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部演讲专题。
目前是 8 折特惠购票,报名立减 ¥1360,咨询购票可联系:17310043226(微信同手机号)关注「InfoQ数字化经纬」公众号,回复「抽奖」可以参与双十一福利活动,双重福利等你来领!
关注「InfoQ数字化经纬」公众号,回复「进群」加入数字化读者群交流。
今日好文推荐
中小银行如何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明确业务需求比盲目求新更重要
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用近2年时间,从“搭梁立柱”到“积厚成势”
阳光保险张晗:大模型为保险业务全自动化创造了可能性
平安人寿魏政刚:算力与语料,是制约保险领域大模型应用的首要挑战
银行券商经验不完全适用,中粮信托这样构建数字化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