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孩子都“赢在射精前"了,郑州妈妈,你还敢让娃慢慢来么?

郑州妈妈邦 郑州妈妈邦 2021-07-20


2016年的香港教育纪录片《没有起跑线》,突然在内地火了。


不仅喜提热搜,也在朋友圈中形成了刷屏之势。这部片子真实地揭秘了香港精英教育的残酷真相。虽然视频已经是3年前的香港,却在当下,戳痛了被育儿焦虑折磨的内地家长。


 育儿大作战,不进步就是倒退


《没有起跑线》,描述了近乎疯狂的香港育儿现状。


纪录片第一集就出现的二胎妈妈Irene,本来是一个主张“放养”的佛系妈咪,主张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让孩子自由成长。


然而当儿子养到一岁半,需要联系面试幼儿园学前班时,才发现孩子早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面试遇到的其他小孩,6个月就开始上早教班,一岁多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在面试官面前游刃有余地表现自己。


相比之下,自己的儿子却什么都不会,面试屡屡碰壁。



被现实的铁锤爆锤过的Irene,打定主意,二胎一定要赢在起跑线,要从娘胎里就开始准备!


从英文“胎教”开始,再进行催眠式的教育,就希望宝宝比别人更早学会26个英文字母。



但是,“赢在子宫里”就够了吗?


在与其他妈妈的交流中,Irene发现胎教已经不算什么了,现在家长们拼的是“赢在射精前”!


因为有些竞争激烈的香港名校,一年只收10个孩子,1月份出生的孩子相对来说年龄大,好管好教,学校的招生条件就限制只收一月份宝宝。所以想要顺利入学,父母就要从受孕起就掐准时间。



那生出来的孩子就完事了吗?显然不是。


精英教育的大环境下 ,孩子的成长时间表早已被安排的严丝合缝。

出生前:算好精子出发时间,让孩子在一月出生;

6个月:进入婴儿早教班学习;

2岁:进入学前班,为冲刺名校幼儿园做准备;

3岁:参加各种幼儿园面试,为进入小学名校做准备。


上了幼儿园也不能放松,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点,还会选择让孩子同时就读两所幼儿园,一边让孩子正常就学,一边去国际班进行“深造”。



在香港,可以说从准备怀孕的那一刻,教育这场战争便已打响。


在焦虑的大环境下,你敢让孩子慢慢来吗?


看了视频很多人都会说,香港人真的太拼了。其实岂止是香港,我们的北上广深,我们郑州,升学的竞争压力都很激烈。


全国各大城市正进入幼升小高峰期,家长常常就需要通宵排队等候。面试的小学门口,排队的长龙会让你误会是不是在高考。


越热门的学校越是难考,之前网上流传的上海幼升小面试,题目就令人汗颜,不仅要求孩子英语要熟练到freetalk的程度,还考起了家长。



另外一所学校,还出现了「查三代」的调查问卷,除了基本情况,连祖父母的学历和毕业院校也要考察也要填写。这是要从基因上考察孩子的牛娃潜力吧?


残酷的淘汰率和升学率,让家长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不得不拼。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孩子必须展现出超高的智商和超前的教育,还要搭配上祖孙三代的优质家庭背景,才能赢得名校的入场券。


所以出现博士妈妈,工程师爸爸的牛娃简历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民精英教育的环境,让孩子和家长,似乎陷入了身不由己的洪流中,被裹挟、催赶,失去了“慢慢来”的权利。


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关注的四组香港家庭中,有富人家庭,也有一般平民家庭。


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给孩子“加班”。一天24个小时,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可能比国家领导的时间安排还要紧凑。


纪录片里Athena的孩子,同时在上6个兴趣班,每天做完功课之后要十点多才能睡觉,等兴趣班全部上完,还有升学面试班在等着。



武术,舞蹈,游泳,编程,这些五花八门的课说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实终极目的只是为了让简历更漂亮,增加入学的筹码。



正如节目里所说,你不爱竞争,竞争自然会找到你。


疯狂的游戏规则下,妈妈们会陷入互相攀比的畸形竞争心态里不可自拔,你学十个兴趣班,我就要学二十个,你学小提琴,我就要学更特别的古筝和柳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让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在谈到这个现象时,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现在香港教育制度就是如此,竞争非常严重,不喜欢不认同,也改变不了现实。



显然,这样的精英教育,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妈妈们也说知道孩子辛苦,但是谁也不敢停下狂奔的脚步。



就像妈妈Sharoni在节目里表达的困惑,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社会里的一颗螺丝,而现在整个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了严格规范的螺丝制作形式,所有人都这样制作,我第一个不这样,对不对?



赢在射精前,就真的赢了吗


妈妈们坚信,孩子的人生成败取决于念哪所小学开始,所以不得不在幼儿园阶段就出狠招,把孩子们的起跑线提前再提前。


但是,人生是马拉松长跑,不是百米冲刺,赢在射精前,就能赢在终点了么?


恐怕未必。


前段时间引起关注的吴谢宇弑母案,一个从小到大人人眼中的完美学神,谁会料到上了大学后会变成“弑母狂魔”?


从世俗意义上说,吴谢宇的整个人生可以说没有一丝缺点。高考理科状元,常年排名第一,提前入选北大,第一年就拿到三好学生的荣誉,第二年又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GRE一考就是全球前5%的成绩。


从履历上看吴谢宇绝对是天之骄子,所有父母都想拥有的的完美小孩。但是也是这样的完美小孩,施行了一次完美犯罪,他用自己高智商高能力,安排详尽地,有计划有预谋地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学霸的一面是皮,光彩耀人,可是灵魂的另一面却阴暗、残酷、堕落,母亲的严格要求,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极不健全,这样的精英谁需要?


你可能会说这个案例极端,但背后的逻辑是值得家长们警醒的。


就像纪录片里一位女生提出的问题,现在很多孩子因为过度教育的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这样的教育到底赢了什么?



做父母的往往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没有人问一问,孩子你是否快乐?

香港小童群益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儿童的快乐指数和8年前相比,已经由73%大幅度降至57%。


除了看得见的成绩,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阳光、自由、与无用的事情。但是现在孩子已经失去了玩耍的时间,辛苦程度跟互联网上996的程序员有的一拼。


调查显示有38.3%的小学家长表示子女每天游戏时间不足一小时。



19.1%家长更表示子女每天完全没有娱乐时间。



没有娱乐,失去快乐,孩子已经变成了麻木的学习机器。


《起跑线》里的一个小男孩,把每次的音乐课当做是妈妈对自己惩罚,以为妈妈不要他,他对妈妈说我会乖,不要去。




另外一个孩子,因为钢琴比赛失误,心里已经很难受了,看到妈妈摇头冷脸的样子,小男孩还是忍不住掉了泪。看他拿起纸巾默默抹眼泪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你说钢琴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会是音乐的美妙,进步的快乐吗?显然不是。



父母必须意识到,“提前学习”不等于“最后的胜利”,“早慧”必然导致“早衰”。


教育是个缓慢的过程,学习是终身的事业,但是这条路,我们明显走得太急。


家长总是希望给孩子规划一条绝对正确的道路,可以通向绝对光明的未来。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意外,每一次可能决定的失误,都会引起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焦虑。好像多上一个兴趣班,早学一节编程课,孩子就可以平步青云。


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谁都知道生活总是充满变数,未来就是因为不确定而精彩。


那些以为一所好的幼儿园就可以决定孩子人生前途的想法,不过是家长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


放过孩子,更重要的是放过你自己


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为了孩子上什么幼儿园着急上火的全部都是母亲,爸爸们提出“小孩子学习这么辛苦好可怜”的时候,妈妈就立即反驳“你的小孩没有学校要是不是更可怜?”



因为社会结构的问题,社会制度和文化,包括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的生理条件等等,导致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明显高于男性。怀孕,生子,育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母亲的参与度也远胜于父亲。


妈妈是一个女人全新的身份,这个身份甚至会侵吞女人本身的身份。最明显的就是当妈后,我们成了没有名字的女人,“xx妈妈”就是我们的代号,所以妈妈们也更容易把自己的命运和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



妈妈一边总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为孩子做的还不够,另一边网络上教育妈妈怎么科学育儿的文章铺天盖地,也深深地加剧了妈妈们的焦虑感。


于是,孩子的成败就成了妈妈的成败,一旦育儿生活遭遇挫折,妈妈的挫败感便无以复加,孩子的一点点不尽如人意,便被视作妈妈自己人生的污点。


父母把幸福,寄托在孩子的成功上面,不仅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让他们透不过气来,妈妈自己也疲于奔命,在完美教育的路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以放过孩子,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意识到孩子有他们的生命轨迹,把自己从焦虑中释放出来。


然后更重要的是放过自己,放弃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


承认和接纳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真实的面对自己的软弱和缺点,你不必是最优秀的父母,我们在人生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考试,不要把孩子也当做考试题目。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先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妈妈。


董卿在一档节目里谈到育儿观时,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当年她在继续做事业还是做全职妈妈之间犹豫纠结时,朋友告诉她一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让她醍醐灌顶,“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会对你有爱也有尊敬,他从你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我不想因为孩子而变得止步不前。”


董卿没有放弃自己,于是才有了收视率超高的《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对孩子来说,你努力向上的模样,比低质量的陪伴,更有意义。


希望妈妈们记得,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妻子和母亲,并且你也只有懂得怎样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孩子。


放下“完美”的执念吧,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


只有不焦虑的父母,才有更自由的孩子。懂得给孩子更多的自我成长空间,他们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 文 / 郑州妈妈邦

📷 图 / 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