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辣妈说 | 无数郑州妈妈追捧的幼儿园园长,竟然被女儿姥姥指责“不是亲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破壳face Author 参天胖树


“刚刚进家门,今天高速路况不好,是掐着大腿提神慢慢回来的。”这是凌晨12点半,靖辉回我的微信,等早上起床我才看到。

后来她告诉我,那天晚上一打开门先看到趴在书桌前等她的女儿——灯亮着,照着孩子困顿的小脸。她的心狠狠拧在一起,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老娘不干了!”

第二天早上5点,天还不亮,她又起床收拾,启程奔赴新乡校区。




第一次见靖辉,是3年前在郑州东区一所知名的国际幼儿园。她很热情,一头短发,黑色上衣,眼睛明亮,说起话来有种莫名沉稳的力量,整个人显得干练又睿智。

“我要把这里打造成国际幼儿园的标杆。”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声音低沉、语气平静、眼神坚定,不像是什么豪言壮语,倒像是一个已经被拆解成最小单元的可执行计划。

和大部分幼教从业者身上自带的温柔亲和不同,她冷静、敏锐、犀利、骨子里透露着一股拼劲儿。



千禧年是互联网刚刚在中国人生活里掀起涟漪的时代。

人们对未来充满的不确定的幻想和讨论,生活渐渐开始改变,一成不变的稳定日子从那时起一去不复返。生活在大时代里的普通人往往要等回顾时才能发现转折的契机,但每个时代都有那么一批不甘平凡的人。

那一年王靖辉22岁,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承包了单位内部的广告公司。业务做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她却突然喊停,决定来郑州学习。这大概是很多创业者都曾有过的感受——我还需要再提升

为其他幼儿园做督导培训

2003年,靖辉参加了全国在职研究生考试进入武汉大学学习管理,在武汉上学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蒙特梭利理念和教育,就变成了改变她人生的一个节点。

“如果我们家乡的孩子也能接受这样的教育该多好。”带着这样简单的一个想法,她回家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幼儿园。

可做幼儿园远比想象中的难太多,因为自己对蒙特梭利理解的不够深只能当作特色来做而不能呈现一个完整的蒙氏园,派老师去学习、购买教具也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工作。

靖辉的正面管教课堂

她对自己表现出的专业度不是很满意,于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考察、进修、带着小伙伴参加初级和中级的蒙特梭利培训。从2004年到2010年,从北京蒙特梭利中心到CMS,她不断寻找更权威更专业的机构合作。

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多年后的某一天,她在路上遇到已经上了初中的学生家长,孩子妈妈看到她掩饰不住地激动——“我们做的最对的决策,就是当年让孩子上你的幼儿园。”


参访美国肯尼迪小学

这句话对她来说就像是一个点燃内心的火苗,她为此奋斗、为此拼搏、也为此再次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去成长。


人类的原始舒适区,是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光——没有寒冷、饥饿、没有任何生存挑战,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最惬意的时光。但在这样的状态下,你就没有任何认知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走出舒适区是反人性的,学习和成长也都是反人性的。

但社会也在默默地奖励不断进步去提升自己的人——他们把追求进步当成目标,时刻为未来准备着,成功的机率和抗风险的能力都大大提高,王靖辉就是其中之一。

从当初毅然去武大读书、参加蒙特梭利培训、进入萨提亚的体系里学习、坚持阅读、利用各种App在空闲时间输入、每一年都去现场参加罗胖的跨年演讲......她展现了一个重度学习患者的全貌,学费花了6位数。

得到大学知识产品输出分享

“我真的很担心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天不够了,没办法支持我的情怀。”

这种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这些年一路走来见证的变革,家长观念、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师资结构......在教育行业里每一个因素都悄悄发生着改变。

而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所负责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涉及了管理学、心理学、儿童教育、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绝不是“和孩子在一起无忧无虑”的臆想。

如果只依靠经验做事,很快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淘汰危机,没有力量面对家长的期待,更没有方法支持孩子的成长。

和吴晓波、陈向东的合影

在这种无形的推力下,危机感和责任感也在点燃着她,只有要求自己成长,没有其它退路。

“其实做教育大家的情怀都是为了孩子,只是执行方法不同。”

情怀很多人都有,但真正让情怀落地,需要的资源和能力都是巨大的,正是因为她的一次次精进,才让幼儿园有了精细化的管理、有条理的执行、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信任她,从而信任她的学校。

这些都成为靖辉沉淀在骨子里的思考模式和人品背书。



信任靖辉的家长里当然也包括我。

ATM马上要上小学,我们隔三岔五就会“骚扰”靖辉,因为她除了是资深的教育专家,家里刚好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她的帮助下,我对小米的入学有了更完整的规划,也不存在焦虑。

但去年,发生了一件让我们产生巨大分歧的事情。

2019年暑假,靖辉给当时9岁的女儿报了一个夏令营,这个夏令营的内容是要用3天时间徒步穿越沙漠,整个行程一共要走60多公里。

我当时非常不解,作为一个浸泡在各种专业教育理念里的妈妈为什么会相信“苦难教育”?何况前几年知名主持人乐嘉带4岁女儿去沙漠徒步被全网抨击,这样公开发表很容易招来质疑。



质疑的人里,反应最大的是孩子的姥姥和舅舅,在朋友圈愤怒地指责了靖辉。甚至用了“不是亲妈”这样的字眼,看起来无比扎心。


但靖辉都一一“笑纳”了。

时隔一年,她认真地告诉我——做这个决策是和孩子一起花时间讨论过,经过了深思熟虑,也并不是一时冲动为了“苦难教育”,而是一次带着仪式感的“人格教育”。

没有哪个人比孩子的母亲更心疼自己的女儿,“沙漠”、“9岁”、“徒步”,人们单靠这样的字眼获取到的第一信息是危险和伤害,所以会条件反射地展现出抗拒。

但她的内心是清楚的——

1与带队老师深交多年,对方作为一名专业的青少年咨询师,能够为孩子们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2、对营地安全救援措施和徒步的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了解,确定孩子不会陷入到危险中;

3、坦诚与孩子沟通,孩子自己的意愿是勇敢去体验;

4、提前一个月开始孩子的体能准备:每天早上7-8点,孩子要打一个小时网球,一周加上两次游泳。


事实上,这段经历对孩子来说真的也只是一次体验。

有时候两个人聊起来这段经历女儿会说——“太累了,我再也不去了。”但也有时候她又会说“我还想去,再参加一次吧。”

偶尔孩子气的得意——“这都不算事儿,比走沙漠简单多了!”

你看,这就是一个10岁孩子最真实的状态,没有鸡血的颠覆,也没有狗血的创伤。

和女儿一起

人的一生很长,教育的滞后性也很长,很难靠一两次所谓的“关键性选择”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养出什么惊人的能力。

走一次沙漠,不能彻底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就像“上不上幼小衔接”、“几岁学英语”、“该不该上早教”......都不能成为孩子“是不是优秀”的关键因素。

不要被故弄玄虚的概念加重焦虑,也不要完全放手让孩子去自己成长,教育的本质需要影响,更需要从容。

在学习反人性的先天特点影响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充分利用“节点”分阶段创造一些仪式感,成为和孩子的共同记忆,并不断从这些记忆里萃取正面、有力量、有价值的东西,整合成为孩子内在的系统里,变成处理困难、面对挑战的一种策略。

这就是靖辉心里的“人格教育”

听完她的讲述,突然可以更多地理解她作为一个母亲的用心,也更加深刻到地感受到了她内在的笃定。




在生育和抚养的巨大改变后,女性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她们能在不那么公平的规则内和雄性争夺资源,也能用温柔和耐心呵护一个生命长成大树。

辣妈的【辣】不仅是视觉上的热度,更是性格中最炙热的火辣色彩,也是生命里不一样的痛快体验,最重要的,是妈妈这个角色背后最汪洋肆意的你自己。

这是破壳学院想要传递给大家的能量,并且破壳学院每天都会在社群免费分享知识、冷知识日签、读书分享、精华小视频,还有专业助教团队为妈妈们答疑解惑。


最后,为了能够给更多妈妈提供在孩子成长“关键阶段”的支持,靖辉接受我们的邀请来为妈妈邦破壳的粉丝们做了一场直播。


和我们一路走来的粉丝大多有和ATM年龄相仿的孩子,而ATM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幼升小,咨询后台客服、私信我们几个最多问题的也是关于幼升小。

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了解的其实不是所谓“幼小衔接”的方法论,而是6个方面的认知升级和提前规划,这些能力都不仅是为了应付孩子一个“幼小衔接”的阶段,而是站在孩子整体的成长层面需要认真思考的。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真正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我和靖辉姐等你们。

尊重知识的价值也是破壳一个原则,所以我们本次直播是收费的,但别担心,只要0.99元,不到一块钱,来一场认知升级吧!


也欢迎大家加小米妈妈的微信,拉你进群,获得更多免费学习资源!(不闲聊哦)



为了正常收到我的推送
请顺手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