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让生活更美好——一个产业和地区双向选择的观察样本

四方行者 天南岭北 2023-07-08

以下为本文目录,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针对性阅读。

👇

01 前言

02 穷的荡气回肠的县城

03 穷则思变

0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05 产业重心转移的影响

06 相同产业地区比较(汪清VS东宁)

07 产业价值和参与方式

08 延伸思考



01.


前言

疫情三年,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今年的经济形势尤其不好。科技公司纷纷表示玩不起,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一片哀鸿遍野。这三年中,有的公司依靠疫苗和核酸检测大赚特赚,有的行业先是烈火烹油然后回归平静(比如出口),还有的行业一直萎靡(比如线下餐饮),有些技术和观念随着疫情越来越普及和被人接受(比如WebRTC和remote)。有人投身元宇宙和数字货币,投机成功,也有人“韭”经收割,依然执着。在这个混乱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希望通过做一些产业、技术和投资相关的研究,梳理一下思路,管中窥豹,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



02.


穷的荡气回肠的县城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边陲小城, 国家级贫困县。2003年,汪清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470元,80%的收入来自粮食作物的种植。笔者90年出生于距离县城90公里的一个小村庄,2000年之前从镇上到县城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从村里到镇上只有土路,下完雨之后基本就没法通行了,有渣土车拉着一车沙子沿途填坑铺路。新衣服基本过年才有可能买,有的时候会继承一些来自远房表哥表姐们的旧衣服。吃肉的次数,每年两只手可以数出来,停电倒是家常便饭,或者是大风刮倒了电线杆,或者是下雨发洪水冲倒了电线杆,或者闪电劈中了电线或者变压器,总之就是换着花样停电。电视机只有黑白款,没有卫星电视,只有中央一套、山东台两个频道。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穷。

在2003年的人口普查中,汪清县农业人口占比将近50%,妥妥的农业大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包括水稻、玉米和黄豆。因为地处长白山麓,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没有大片连续的平原地区可供耕种,有一部耕田还是农民开荒获得。2000年由于天保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又清退了一部分耕地。

农民的经济来源非常单一——种田,支付倒是五花八门,农业税8%左右,三提五统,各种杂费,种子农药花费农具支出等开销,让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03.


穷则思变

那些失败的产业探索和尝试

但凡有一点希望,没有人是甘愿躺平的。所以,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汪清县的领导干部和农民也进行过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尝试,包括水飞蓟、北五味子、烟叶、平菇、红松果、黑葡萄、南瓜子等,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没有大规模推广起来,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不能说完全没有,基本上是聊胜于无。

在屡败屡战的尝试中,黑木耳种植凭借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成熟的栽种技术,逐渐进入了候选种子选手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验证,最后被作为全县重点支撑的经济发展项目,各种政策和配套技术的支持,也随之提上日程,并开始实施。

为什么是黑木耳

为什么是黑木耳?可选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历史悠久(早在79年就被国务院授予“黑木耳千担县”的称号);比如环境适宜(县域面积内森林覆盖面积达80%以上,有数条河流,有优秀的原料供应);比如气候适宜(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适合和木耳菌种生长等)。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可选择的范围内,黑木耳种植的经济前途和可复制性,决定了黑木耳产业在汪清县的规模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一个自反馈正循环。这就像是创新,可能有360个方向,在尝试之前并不清楚哪个方向可能会出成果,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和验证后,有可能找到比较合适的方向。但是如果不能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只是想想而已,那大概永远也跑不出来(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奋斗成果

在确定了黑木耳产业为核心的战略之后,集全县之力经过多年发展,效果非常显著。到2016年,汪清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111元,13年翻了4.1倍,种植黑木耳农户的比例从2003年的4%提升至2016年的40%。如果只统计种植黑木耳的农户,2016年的人均纯收入则是8466元(13年翻了5.7倍)。实际上据观察,在笔者所在的那个村子里,在2003年家庭净资产1万元左右的农村家庭中,到了2021年已经有十几户家庭净资产达到了百万级别,百万资产的农民家庭占比达10%以上,这是在国家级贫困县的边远山村的真实案例。



0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时代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单纯的出卖劳动力,并不能发家致富。只有将技术有效的引入融合到生产过程中,才能提高生产力,加快财富的积累速度。在黑木耳种植产业中的几个侧面,分别分析技术的在产业中的来源、运用以及起到的作用。

1. 技术的种类

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生产形式的技术,二是生产过程中技术,三是配套设施上的技术

组织形式上的技术

目前种植黑木耳的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黑木耳合作社、黑木耳标准化基地,标准化和规范程度是依次升高的,最高等级的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统一供种、统一制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在保证良品率的同时,还能在和木耳收购商的交易中保持较大的价格议定全。而最低级的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产量、良品率都得不到保障,还会发生菌房失火,菌锅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给周围的百姓造成人身安全隐患。

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黑木耳的种植从整个流程上大体可以分为菌种制备→培养基→灭菌→接菌→菌丝培养→出耳管理→采收晾晒→储藏等相应的流程,每一个流程或者环节上的技术提升,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

其中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菌种的选择,选择种植什么品种的黑木耳,直接决定了抗病特性、存活效率以及最终产量,和种粮食选择种子是一个道理。

其次是种植方式上,因为政策的变化和增产的需求,探索新的种植方法提高效益。在2000年之前,农户主要采用的是椴木种植法,到山上采伐合适的树木,剔除枝丫后由电钻在圆木上钻孔,再把菌种填充到孔中并进行封闭。之后集中把接种好菌种的圆木运到合适的空地堆成V型堆垛,等待木耳长出和收获。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产量却很一般。

在2000年左右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禁止随意进行木材的采伐,从上游的原料供应侧切断了供应,椴木种植法难以为继,逐步开始探索地栽木耳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以伐木场的木屑、锯末等作为原料,接种菌种后填充到塑料袋中,直接进行发酵,然后再集中运到场地中进行培育和收获。与椴木种植法相比,塑料袋地栽木耳的方式,成本降低至了原来的六分之一,同时产量提高了近6倍!

配套设施上的技术

因为木耳的生产环境需要潮湿的空气,才有利于提高产量,所以人工灌溉系统就成为必要的措施。最开始的灌溉系统非常简陋,由柴油水泵连接胶皮软管,在从河流中抽水后,需要人工拿着水管在田间地头行走穿插进行浇水,手动控制浇水的时间和区域。后来升级成了铺设在地面的固定导管和喷头,只需要人工控制开始和结束时间即可,不需要再进行人工走动浇水。目前阶段,已经铺设了电线到种植场地附近,水泵连接电动机,并连接计时器,只要设定好时间和周期,整套浇灌系统可以在电力保障的情况下持续自动运行。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则是进入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通过部署干湿度传感器在内的各种物联网设备,通过收集分析天气预报数据和种植场地内的传感器数据,引入终端算力(嵌入式计算机)综合评估来决定灌溉的频率、时长和浇灌量,真正地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和自动化。

2. 技术的作用

(1) 降本增效

经过层层杂交、组合,优选优育出来的顶级菌种,要比一般的菌种具备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抗病特性,并且能够稳定遗传给子代,所以要比一般的菌种带来成倍的效果提升。而种植方法的改善,对于降本增效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地栽塑料袋种植法与椴木种植法相比,成本降低至六分之一,产量提升近6倍。

(2) 降低风险(对抗不确定性)

传统的农业种植,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饭,气温、降水、光照时长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都不由人掌控,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一定程度的对冲,从而降低极端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产量。

灌溉系统的引入是个很好的例子。黑木耳需要潮湿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来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如果只是靠自然降雨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弥补雨水的不足,通过引入灌溉系统,在没有雨的时候进行浇灌,下雨的时候停止,让黑木耳可以相对稳定的保持湿润状态。通过灌溉系统在晴天时候的适时补水,对抗因干旱无雨天气产生的减产风险。

另一个例子是半永久性大棚的引入。原来的做法是把接种之后的菌袋直接摆在地上,除了补水(灌溉系统)能够人工干预之外,风吹日晒都得听天由命。在建设了半永久性的大棚之后,木耳菌袋摆在大棚的地上,农户可以根据需要评估是否对大棚进行通风以及是否对大棚顶部遮阳材料进行撤换,从而控制大棚内部的气温、湿度、光照等条件。通过人力调节让木耳菌袋处于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以此来稳定和增加产量。

(3)提升幸福感

别笑,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初开始推广种植黑木耳的那几年,由于相关的技术和设施不完善,整个种植流程中的大部分环节是需要人力重度参与的,每一个环节的人力投入达90%以上。而到了近年,这个数字变成了不到20%,大部分的工作已经可以由机器代替。农户们更多的是进行原材料选择、管理整个种植过程等运营类的工作,而非原来的重体力劳动。甚至出现了只进行日常管理,基本不下场动手,但是却种植规模百万,年营收200-300万的超级种植大户。

3. 技术的来源

科研机构

源头菌种的制备和研发,一般由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大学、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来完成,研发成功后授权相应的经销商进行推广和售卖。这个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及其团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从野外收集了各种野生菌种,与人工种植的菌种杂交并优中选优,从而培育出高产、抗病并能够特性稳定遗传的菌株。再进行加以推广,保障了从源头上可以获得低价优质的菌种。

本县设备制造商

黑木耳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生产筛料机、拌料机、装袋机、窝口机、刺孔机、灭菌锅炉等机械类产品,30%由县内的机械加工厂生产。这些机械加工厂规模较小,没有现代化的工厂设施,由于以上的机械类产品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大部分工序由人工锻造或者焊接完成,品控难以保障。

临县&邻省”进口“

敦化市(临县)和东宁市(黑龙江省)由于大规模进行黑木耳地栽种植年代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机械加工和制造商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黑木耳相关机械类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上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过硬。汪清县内另外的70%的机械类设备从这两地进行购买”进口“。

农户自行制造和发明

有一些农户本身就是开铁匠铺的,又在种植黑木耳中积累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经验,会自行制造一些所需的生产设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设备,往往品控较差,是好是坏全看师傅的手艺。而且相较于专业的设备生产商而言,更新迭代慢、品控较差。有的时候甚至不达标的产品还会发生爆炸等严重的事故。

4. 农业中的技术扩散

对于TMT行业来说,一项技术的发明是可以很快被验证和复制,在软件行业,这个过程甚至可以是几小时甚至是几分钟。但是对于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来说,测试验证的时间通常是以月甚至年来计算的。

因为气候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在北方地区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所以不论是菌种的验证,还是在培育过程中的新技术,每年就只有一次实践的机会。

农业产业中,技术的纵向扩散,从单位测试到小规模应用,再到大规模验证,最后再全面推广,这个时间通常需要3-5年。技术的横向扩散就更慢了,一项已经完成从测试到验证到推广应用的技术,在另一个地区几乎所有的流程都要重来一遍。

在实际中的场景往往是,一个地区发明或者革新了某项技术,并经历了相关流程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后,其他地区才开始考虑和计划引进。流程基本上是,先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小规模尝试,验证可行后,在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逐渐推广。然后再组织整合材料,向县内合作社和农户进行宣讲,由农户和合作社等组织再进行以上从试验到推广的流程。

这和软件系统中的灰度发布、失败回滚是相似的操作流程,不同的是软件系统的整个流程,可以压缩到小时级和分钟级,而在农业中通常是以年为单位的。



05.


产业重心转移的影响

季节性“资本家”

最开始农户的种植规模只有几千袋,多的不过1万袋,农户自家的劳动力就可以搞定所有环节。随着收入的增加,尝到甜头的农户开始更大的投入病扩大黑木耳规模,目前已经到了户均十几万袋。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收获季节劳动力的不足的问题,于是逐渐出现劳动力雇佣的需求。

在2006年左右,在黑木耳采收的季节,雇佣工人一天的价格是15元/天(工作8小时),在本村或者邻村雇人就可完成,单纯干活,不需要管食宿。而到了2021年,工人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5元/小时,在本县范围内已经雇佣不到工人,需要从吉林省北部或者黑龙江雇佣工人。需要报销工人往返的路费,还需要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

在木耳采收季节,每户农户所要付出的工人工资、食宿、往返车费等成本,加起来在5万到20万不等。玩笑意义上说,每年农户们都要当一次”资本家“。

购买农业服务

曾经有一位专家说过:老百姓不需要你去教育他怎么花钱,谁还能有钱不会花,需要人教呢?问题在于没钱!

水稻、玉米、黄豆等传统粮食作物,在种植和收获的季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播种、除草、施肥、打药、收割、脱粒、装袋等操作,每个环节都是重体力劳动。笔者小的时候还和长辈讨论过,什么黑龙江的农民早在2000年之前就可以全都机械化操作了,咱们还得这么辛苦用人力搞这些环节?当时长辈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过了很多年我才想明白,其实答案就一个字:穷。一方面是农民没有钱购买这些高级的农业服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农民本身的劳动力成本低,购买公司服务还不如自己上阵划算;再就是即使农民有大量的空余时间,闲下来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在年复一年的产业变革中和积累下,黑木耳种植已经成为汪清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因为黑木耳种植需要一年四季都有相应的工作要进行,和种植、收割传统作物时间有冲突,而且劳动力成本的价格逐年上升。种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购买农业服务变成了可能和必要。截止到2021年,笔者所在的村庄所有传统作物的收割、脱粒、装袋都不再由人工完成,而是通过购买农业服务公司的机械化服务完成。1公顷的粮食作物,收割、运输、脱粒、装袋等操作,原本需要1个成年人1周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现在通过购买机械化服务,全部流程只需要1个小时。折算下来,花费还只是人工成本的一半。

新型的和谐关系

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游手好闲的人变少了。在之前的传统农业生态下,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获得收入,一年到头收入寥寥。在东北地区的农村,除了春种秋收,夏天和冬天是相对比较闲的。所以喝酒吹牛、打牌赌博都是家常便饭,也因此衍生出打架斗殴的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在种植经济作物黑木耳之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改善和填补了之前的冬夏两季空闲,游手好闲的”街溜子“明显变少了,大家基本都在忙着赚钱。

另一个变化是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了,之前因为耕地纠纷、水稻灌溉水量纠纷等导致的争吵、斗殴乃至报复的行为时有发生。在种植黑木耳收入提高之后,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甚至基本消失。

以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之前收入低,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生产资料就非常重要,因为生产资料的纠纷自然而言就产生了。而在有了新的收入来源(种植黑木耳)之后,不仅填补了原来空闲的时间,还让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在之前纠纷的哪些资源带来收益从整体的十几分之一,可能下降到百分之机甚至更少,自然不会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去争夺这些效益不高的资源。



06.


相同产业地区比较(汪清VS东宁)

2016年,汪清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6111元,66%的收入来自黑木耳,与之紧邻的黑龙江省东宁县,类似的农业产业结构(都是以种植黑木耳产业为主),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21604元,75%的收入来自黑木耳。2016年东宁市种植12.4亿袋,干品产量5.7万吨,产值40亿元。汪清县种植6亿袋,干品产量4.5万吨,产值30亿。

在产量和产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东宁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同年达到了汪清县的3.5倍, 领先幅度巨大。仔细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技术优势。东宁县大规模种植地栽木耳的历史比汪清县早十几年,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其中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种植模式,都是东宁县已经成熟应用了,汪清县才仅仅开始引入试点。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让成本大幅度降低,而由技术叠加带来的降本增效的成果更是巨大的。

(2)品牌优势。东宁县由于种植时间早,种植数量多,在2010年左右干木耳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在销售和交易过程中,建立了本地的品牌优势,能够卖出相对高的溢价。

(3)供应链优势。经过十几年的优先发展,与黑木耳种植配套的机械设备在东宁县已经形成了本地化优势,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在满足本县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出口到周边的县市、乃至邻省。而本地齐全的配套的设施,也让黑木耳种植生产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07.


产业价值和参与方式

黑木耳产业包括,上游的育种,中游的配套相关设备、种植,以及下游的加工和零售等。

育种环节,目前来看规模还比较小,投资价值不大。种植环节,还遵循传统的农业种植规律,一般是一年一季,也不具备较好的投资条件。黑木耳属于真菌,如果微生物技术取得了非常巨大的突破(比如可以依靠生物发酵技术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持续种植和采摘),那倒是可以重新评估投资价值,目前来讲还是不划算的。下游的加工和零售,目前来看也没有取得深加工和医用药用或者营养价值学上的突破,想要通过建立品牌来卖出较高溢价,还存在相当大的阻碍。

单纯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经营种植木耳,再参与到其中某些环节的设备或者场地提供,是个还不错的生意。有一些种植大户,从菌种的制备到发酵再到生产晾晒和销售,都雇佣工人完成,基本只负责投资、日常管理和质量把控等,这些种植户的规模基本在50-100万袋,按照平均每袋木耳2.5元左右的收入,年营收在100-250万之间,成本大概在2元/袋左右,大概有20%左右的利润。



08.


延伸思考

1.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无法产生正向效率的技术,不具备应用价值。

2. 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让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受益,甚至其他无关行业也会受益。(种植黑木耳产生的经济收益,让农民能否支付起传统作物公司服务的价格)

3. 没有错误的客户,只有失败的供应商。

第三条感受尤其深刻,经常能听到类似”这届用户不行“”中国用户付费习惯不好“”中国用户不愿意为服务&软件买单“等这样的论调。这些论调背后折射的是产品供应商本身的失败,却还想推卸责任给用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往前推十几年,那些提供高级农业服务的公司来汪清县兜售包括播种、打药、联合收割等农业服务,根本没有农户会买单。而当下对于软件&服务的购买论调,就好比十年前农业公司的人要吐槽汪清县农民”你们这届农民不行,这么多高级货都不接受,黑龙江那边的农民都早已购买机械化服务好多年了,你们这边却还不接受,真的是愚昧啊。“这种吐槽毫无意义,因为截止到2021年,汪清县种植黑木耳的农户在传统作物的收割上,90%以上都选择了购买农业公司提供的机械化服务来完成。

如果一种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并没有覆盖所要支付的成本(或者并没有比它想要取代的服务综合成本更低),自然是没人买单的。这就是很简单直白的道理,但是目前看来,很多人还是没这个概念。

与其吐槽国内用户付费习惯不好,不如反思一下,贵司提供的产品价值是否真正能覆盖用户所支付的对价。那些十年前想把高级农业服务卖给当时还消费不起的汪清县农民的农业公司是可笑的,但是话说回来,十年前汪清县农民消费不起,那就去尝试卖给那些发达地区的农民啊。世界这么大,何必非要在一块不匹配的市场转圈圈呢?同样,如果当下的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能够支付得起企业服务的市场,那就去海外能够支付的起这样价格的市场拓展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