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个方面透析“新时代历史方位”问题



新时代历史方位研究述评



摘要:新时代历史方位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判断,
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宣传阐释和理论研究是当前理论热点,并且在其科学内涵、判断依据、研究维度、重要意义等方面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应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维视域开展系统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研究述评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重大政治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之后,迅速成为宣传解读和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推出了大量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本文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述评和展望,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论研究探明方向。



一、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历史方位是判定我们身处何方的坐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灯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从新时代的概念和科学内涵入手。


(一)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内涵

多数研究者主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的“五个是”,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总结和阐述。石仲泉认为,新时代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二是“两个全面”,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四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五是向世界强国地位走去[2]。陶文昭认为,十九大报告的“五个是”勾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轮廓[3]。十九大以来分析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内涵,大多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文本,还未从学理上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


(二)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本质

李君如在解释“新时代”一词时,从“时代”的词源揭示其本质,认为“时代”是划分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标尺[4]。针对研究者对新时代历史方位解释的随意性、无边界性等问题,谢海军运用矛盾分析法提出,历史方位就是矛盾存在的条件,新的历史方位就是矛盾存在的条件发生了新变化[5]。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方位成就、根本性变革、突破性进展的时代总结,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任务。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特征

党和人民共同开创的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特征,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总结和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最显著特征是“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将其概括为新的思想武装、新的理念举措、新的党风党貌三个方面[6]。唐洲雁认为,新时代带来了系列深刻变化,表现出“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和国际”等新特征[7]。新时代历史方位具有多个特征,其中时代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尤为突出,因而新时代历史方位体现着实践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


(四)新时代与新时期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是重大的政治论断,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全文的一大亮点,其起始时间普遍认为是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王伟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新变革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8]。杨凤城认为,新时代是新时期持续推动的结果,没有改革开放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9]。还有观点认为新时期主要是时间概念,和新时代有交叉的地方,但是新时代有着更丰富的时间与空间意蕴。新时代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界分,不能仅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而是标志着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精准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内涵,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论阐释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世界历史视域下分析中国社会发展。按照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和奋斗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准备条件和凝聚共识。



二、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依据


(一)一基础说

判断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一基础说”,即社会主要矛盾决定说。田克勤认为,提出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不是偶然,它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在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0]。熊照元认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带来时代转换,也必然呼唤新的理论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11]。闫坤认为,事物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的变动或矛盾主要方面的飞跃性变化,而新时代之所以成为新的历史阶段,最关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件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12]。但是新时代仍然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依据,辩证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


(二)三基础说

韩庆祥和陈曙光就判断新时代历史方位提出了三点依据,一是我国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二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三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这三个基础之间,“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必然产生历史性影响,其最鲜明、最根本的影响,就是促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13]。张明和尚庆飞认为,社会生产实践标准是界划新时代的本质属性,重大时代问题是界划新时代的重要标识,人民群众的诉求与呼声是衡量新时代的重要指示器[14]。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多个判断依据,不是空间上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有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三)四基础说

邓纯东认为,作出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有着四个方面的科学依据,分别是中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新变化、党的指导思想等发生新变化[15]。刘俊杰认为,我们党在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方位论[16]。新时代的提出必然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分析的基础之上,这四个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四)六基础说

有少数学者持“六基础说”。冷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有六个方面,分别是新起点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国家新征程、党的新的历史使命、党建新要求[17]。然而,这六个“新”与其说是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依据,不如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挑战。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依据尽管不一,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共同之点,因而可以说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这些判断依据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核心,展开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分析。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研究维度


(一)两维度说

陈晋认为,认识我国新时代历史方位,要全面地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战略安排,并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结合起来[18]。董振华认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科学判定新时代历史方位[19]。孙贺认为,从发展的维度和人民需要的角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坐标[20]。两维度说”为我们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指明了经纬方向,标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时空方位。


(二)三维度说

田克勤认为,对新时代内涵的多维探讨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民族复兴之维、社会主义之维和现代化之维去把握[21]。这里的三个维度是依据三个意味着”总结而来。周新城认为,应该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角度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变”与“不变”相统一的发展现实,迈向较高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未来[22]。立足中国现实所处的发展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和基本国情未改变的三个基点,勾勒出我们精准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三维结构。


(三)四维度说

韩庆祥和黄相怀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理解应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从历史思维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第二,“三个意味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识;第三,“五个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具体内容;第四,“新时代”具有的哲学方法论意义[23]。这有机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何而来”“从何出发”“向何处去”因何而立”,彰显了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历史与逻辑、内容与方法,有助于把握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髓。黄蓉生和丁玉峰从历史、理论、实践和价值四个维度理解新时代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由来、本来与未来;新时代的意蕴、内涵与特征;新时代的成就基础、矛盾转化与基本国情;新时代对国家、民族、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的意义[24]。从宏大的历史视野研究新时代历史方位,才能承上启下地完成新时代的新征程。紧紧围绕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五维度说

曲青山认为,认识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人民维度、复兴维度和世界维度[25]。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五个是”内涵,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和研究新时代的五大维度。

学界从不同维度研究新时代历史方位,一方面表明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显示新时代历史方位本身的复杂性、深刻性和生成性。尽管如此,不同研究者们也有共通的研究维度,例如历史演进逻辑、社会主义实践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维度和世界历史的空间维度等。整体而言,这些研究维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为揭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意义开辟了途径。



四、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意义


(一)历史转折说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意义,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石仲泉认为,新时代应视为与新中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同等地位。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表征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汪亭友认为,新时代历史方位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26]。在中华民族现代化征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个阶段都有着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


(二)三个意味着说

颜晓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一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光明前景,二是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增添生机活力,三是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7]。刘同舫认为,新时代历史方位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蓬勃生命力,拓展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28]。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的论述,实际上是从现实的三个维度来阐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重大意义。


(三)四个发展史说

研究者也根据十九大报告中的“四个发展史说”阐述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重大意义。梅荣政认为,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29]。王伟光认为,站在唯物史观关于大的“历史时代”的宽广视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格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境界,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30]。相比“三个意味着”立足现实意义,“四个发展史”主要侧重于历史意义。


(四)基本依据说

韩喜平认为,进入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新的战略安排,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崭新前景[31]。牛先锋认为,这一新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党总揽“四个伟大”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依据[32]。高建生认为,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夺取新胜利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新实践要以新时代定位为前提,必须坚持新时代的科学判断,要认识到发展变化的实践,分析总结实践中的发展规律[33]。因而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意义不仅需要揭示,尤其必须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的出发点。


新时代标示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相比较,新时代在历史性成就积淀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跃迁;对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言,新时代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前提基础;对全人类文明进步来说,新时代也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智慧策略。因此,新时代历史方位有着丰富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既全面总结了中国发展的经验成果,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成果。



五、新时代历史方位研究展望


(一)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历史逻辑有待进一步厘清

当前的研究对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做了全方位的梳理,但未能深刻地展现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亦未以党史国史上的重大发展方位判断为参照,缺乏新时代历史方位研究的历史底蕴;还未以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为基点,夯实新时代历史方位雄厚的历史根基。因此,厘清新时代历史方位形成的历史逻辑,方能为探明其理论逻辑提供经验基础。


(二)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论逻辑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关研究往往忽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衡量标准,未能在学理上阐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论内涵;越过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遮蔽了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哲学根基;缺少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阈关照,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世界历史意义研究不足。若没有整体的历史基础与严谨的理论分析,难以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伟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实践逻辑有待进一步拓展

少有研究关注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未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上指路引向;未结合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如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语焉不详;忽视发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创贡献研究,未系统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研究应扎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新时代历史方位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不断推进新时代历史方位研究向纵深发展,应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维视域,共同围绕以下10个方面的论题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包括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哲学认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历史逻辑、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价值立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基本主题、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主要矛盾、新时代历史方位的风险挑战、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理想蓝图、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实践要求、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2]石仲泉.新时代与新征程[J].新视野,2018(1):5-12.
[3]陶文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N].北京日报,2017-10-23(13).
[4]李君如.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6):9-14.
[5]谢海军.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四个维度[J].中州学刊,2018(1):1-6.
[6]栗战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7-11-09(02).
[7]唐洲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J].东岳论丛,2018(1):5-15.
[8]王伟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4-30.
[9]杨凤城.新中国新时期与新时代[J].社会科学战线,2019(5):1-9.
[10]田克勤.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09(01).
[11]熊照元.从新时代历史方位学悟新思想精髓[J].红旗文稿,2017(23):15-17.
[12]闫坤.新时代:以新的主要矛盾标识新的历史方位[J].学习与探索,2017(12):1-6.
[13]韩庆祥,陈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8(1):5-16.
[14]张明,尚庆飞.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重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8(3):1-7.
[15]邓纯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5-12.
[16]刘俊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理论创新[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1):13-18.
[17]冷溶.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J].政工学刊,2017(11):11-14.
[18]陈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及其新内涵[J].中共党史研究,2017(11):15-17.
[19]董振华.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J].党建,2017(12):17-18.
[20]孙贺,蒋岩桦.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历史逻辑[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86-94.
[21]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多维思考[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2):14-24.
[22]周新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历史、现实、未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1.
[23]韩庆祥,黄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理解[J].哲学研究,2017(12):3-11.
[24]黄蓉生,丁玉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判断的四维理解[J].学习与实践,2017(12):5-12.
[25]曲青山.认识把握新时代的五个维度[J].中共党史研究,2018(1):5-10.
[26]汪亭友.新时代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及其重大意义[J].红旗文稿,2018(24):8-11.
[27]颜晓峰,赵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和战略考量[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6):18-26.
[28]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47-52.
[29]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8-9.
[30]王伟光.唯物史观大的“历史时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5-12.
[31]韩喜平.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J].新长征,2018(3):4-6.
[32]牛先锋.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J].理论视野,2017(11):1.
[33]高建生.党对历史方位的新判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6):20-26.



原标题:新时代历史方位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蒋旭东(1994─),男,四川安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毛泽东人民共和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当代启示研究”(XDCX2020B047)


文章来源:《理论建设》2021年第3期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