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十九年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次讨论




八十九年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一次讨论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年纪念特大号,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核心论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和方式。特辑把“现代化”这个在当时非常新鲜陌生的社会科学词汇进行了集中使用和讨论,推动了现代化概念的普及与运用,在启发国人现代化意识、推动社会主义道路与现代化的结合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思想来源

近代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演进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的前景一片暗淡。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天朝上国”的迷梦烟消云散,中国各阶级开始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洋务派、维新派、共和派先后登场,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进行了多方努力和尝试。

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倾向。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文献,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政治制度。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写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张之洞的《劝学篇》表达了“中体西用”思想,他一方面要求学习西法,另一方面则强调强化儒家正统思想。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章,严厉驳斥了康有为等人的保皇理论,将民族革命提升到革命行动的首要位置,在启发国人革命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的来说,虽然各派具体的表达方式和实践路径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倾向改变中国文化的结构和性质,新文化在中国快速传播开来。

1915年,国内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在国内,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清朝的遗老遗少蠢蠢欲动。在国际,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中国主权。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文化改造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为主要代表,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要求用现代意识取代传统伦理,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科学思想的洗礼,思想解放的闸门由此便打开了。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阵营内部发生了分裂。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拒绝讨论社会改造问题,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文章,开始由文化批判转向学术研究。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则转向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他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将《新青年》带回上海编辑出版,逐渐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新文化阵营的分裂,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之争,为知识界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准备了条件。


核心争论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路径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由《编者之言》《编者后记》和参与争论的26篇文章组成。《编者之言》交代了开辟特辑的直接原因:“国民经济程度,低落到大部分人罹于半饥饿的惨状,对外防卫的实力,微弱到失地四省、莫展一筹的地步;而大家对此宿题,却都好像淡焉若忘,不加深究。”1930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其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中国的茶叶、丝绸、棉花等农副产品出口规模锐减,农产品价格暴跌,农业、工商业陷入困境。其二,1928—1930年西北地区爆发旱灾,1931年关中地区霍乱流行,同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人民苦不堪言。其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几个月,东北、热河等地相继沦陷。深刻的民族危机打破了许多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幻想,人们开始进一步思考民族的未来和出路。

“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明确规定了讨论的重点问题:(一)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保障是什么?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哪些先决条件?(二)中国现代化当采取哪种方式,个人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或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实现步骤怎样?由此形成了三种主张。一是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实现中国现代化。杨幸之认为,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制度进行彻底变革。张良辅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主要原因是生产和分配方法不合理,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二是主张完全采取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中国现代化,主张这种观点的仅有唐庆增一人,他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强调生产而社会主义强调分配,在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应该走更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三是主张采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代化。张素民提出发展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对私人企业进行节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知识分子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缺陷,他们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的方式修补和消除资本主义弊端,实现中国现代化。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化的持续关注,《东方杂志》《独立评论》《中国实业》等刊物也刊发了相关文章,其中不乏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一五计划”的介绍。知识分子开始展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倾向,自由资本主义的西方改革模式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人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弊端,思考资本主义以外的其他发展模式,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历史启示

摆脱落后面貌的现代化探索


从微观上看,“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对现代化概念的运用,并非仅仅概念上的简单创新,而是蕴含着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旧学与新学、保守与激进之间的强大张力。“现代化”代替“西化”,表现出的是知识分子对现代化变革趋势的再认识,即“西方”并不等同于优越,而“现代”才是进步的代名词。从宏观上看,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向西方学习开始,现代化的努力就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展开。从洋务运动开启的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变革,到戊戌变法尝试政治领域的现代化改良,再到新文化运动引领的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思潮,目的都是要使中国摆脱落后面貌,重新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但从根本上来看,中国当时的现代化还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各阶级空有现代化热情,但对于现代化因素的积累还很欠缺。

新文化运动以后,知识界对现代化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讨论。如1915—1927年间对于东西文化的论战,1933年《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1930年代至1940年代关于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新论战,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以工立国和以农立国的论战,等等。这些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客观上推动了思想的进步,但是并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现代化理论,对于现代化概念的内涵、实现途径等问题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空想性。例如“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中,有的知识分子认为,要在不破坏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现代化。此类种种设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1927年“宁汉合流”以后,国民党已经成为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南京国民政府企图通过币制改革、发展重工业和工商业、开展“新生活”运动、兴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方式,达到造就“现代国家”的目的。但要在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方能有所成就。而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在政治上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经济上压迫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种所谓的“现代化”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

在“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的讨论中,许多知识分子认识到,实现现代化需要坚强的政治基础。有人认为,需要先消灭阻碍中国前进的反动堡垒,把中国人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魔掌里夺回来,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还有人提出,实现现代化,需要有统一的政府与贤明的政治作为基础。这就说明,许多知识分子已经看到,只有在强有力的政党的领导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创造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当时参与争论的知识分子大多倾向社会主义的或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的深层原因。

《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浓缩着近代以来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努力和尝试,饱含着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呐喊和期盼。






本文作者:耿 凡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1月25日第7版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