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自觉”的丰富内涵、特征功能与增强路径






历史自觉的四维审视

摘要:历史自觉是政党、国家、民族对历史认识与反思的高级心理状态。

历史自觉主要表现为对历史进程、历史地位、历史规律、历史传统的准确认识与理解。

历史自觉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对历史思考和理解达到了主观与客观、逻辑与理论、价值与精神、自身与他者的统一。

历史自觉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指导和引领功能,为历史自信、历史主动、文化自信和文明发展提供坚实的意识基础和强劲的精神动力。

历史自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树立尊重与敬畏历史的理性态度,建构历史研究和阐释的科学体系,提升历史教育与宣传的实践成效,推进历史传播与交流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历史自觉;文化自信;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这一重要论述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从战略高度阐明了增强历史自觉的内在规律、推进动力和实现路径,为新时代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历史自觉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实现路径,有待学术界进一步阐释和明晰。



一、历史自觉的丰富内涵


自觉是认知的升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存在与思维状态。历史自觉就是主体对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反思性建构。作为一种思想状态和精神活动,历史自觉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 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


历史既是客观存在的过程,也是主观建构的体系,无论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都会呈现从自发到自觉的演进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历史自觉的首要内涵就是对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历史过程复杂而多元,从时间上看,它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存在与发展;从空间上看,它是多维度和多面向的存在与发展。任何一个历史过程总有其发生的起点和原始动力,只有认识历史起点,历史自觉才具备有力支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起点认识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形成和增强历史自觉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说的主要地是汉族的发展),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而从原始公社崩溃,社会生活转入阶级生活那个时代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已有了大约四千年之久。”[2]这段重要论述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发生与起源首次进行了阐释,是对五四以来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奠定了全党全社会历史自觉形成的起源性认识基础。在当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自然历史的起源定位在若干万年前,将中华文明史的起源定位在四千年之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为运用现代技术和多学科协同方法确认中国历史起源,1996年5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经多学科多技术多领域170多位专家5年的共同努力,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大成果,为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夯实了起源性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社会对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更加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这一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3]这一重要论述对中国历史起源进行了深刻而精准的确认,为统一全党全社会在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上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2. 对历史地位的理性判断


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入侵,中国历史发展出现了曲折,从而引起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地位认识的分歧。辛亥革命失败后,在总结历史教训时,一些论者将全部或大部原因归结为历史,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与思潮,对中国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历史贡献表现出全盘否定的态度。[4]为了清理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做了大量工作。郭沫若写出学术名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的初步研究,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地位的判断建立了理性框架:既充分肯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辉煌成就与杰出贡献,又指出中国历史特别是封建王朝的腐朽性与反动性。毛泽东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5]这一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充满自豪的书写,是对中国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的经典叙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历史地位的研究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文献整理与历史书写方面,不断发现证明中国历史重要地位及其世界贡献的史料。如白寿彝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高度肯定了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及其世界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关于中国历史地位理性判断的系统学术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明确目标。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地位及其世界贡献的认识与评价更加深刻而准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6]这一确认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地位的理性判断,充分肯定了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及其世界贡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更加自信地肯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突出贡献。


3. 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


历史规律往往被表面现象遮蔽和掩盖起来,认识历史规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学术研究和社会认知,无法对历史规律进行准确阐释,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7]这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路径和正确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深刻洞悉中国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指出:“一时的后退现象,不能代替总的历史规律。”[8]这充分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态势与方向。新时代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对历史规律认识与运用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9]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这种“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掌握了这种规律就会形成和增强历史自觉,就会顺应历史之势,乘势而上。


4. 对历史传统的科学态度


历史进程与规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为绵延的历史传统。历史发展的时间越久远,历史创造与成就越辉煌,历史传统就越深厚和丰富。对历史传统进行甄别、选择和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弘扬,是历史自觉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对历史传统进行甄别、继承和弘扬,毛泽东提出对待历史传统的辩证立场与科学原则:“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0]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传统的基本态度。1964年,毛泽东提出著名的“两用”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1]精炼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历史传统的科学态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传统的理性判断更加深刻,对历史传统的继承运用更加科学。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双创”原则:“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双创”原则的具体实践。《决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原则,更加清晰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传统的科学态度,为增强新时代的历史自觉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历史自觉的本质特征


历史自觉不仅是一种内在心理状态,而且能外化为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历史自觉作为主体对待历史的深层逻辑,必然会影响甚至决定主体的思维和行动。历史自觉的特征,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 基于历史事实的主客观统一


历史自觉的首要特征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的一致性。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知历史客观的过程,随着认识方法与感知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不断调整感知结论,以求最大限度达到主观和客观一致。对中国历史时间跨度的感知,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自身认识,尽量达成主观与客观一致的力证。如前所述,毛泽东将中国历史的时间跨度认定为四千多年,即“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1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考古事业不断发展,挖掘和发现了许多新的历史材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将中国历史向上延伸了一千年。2019年良渚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时间跨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认识不断深化和掌握有力证据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客观的主观感知结论也发生了改变。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中华文明史五千多年的结论,即“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4]《决议》沿用这一结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客观的主观感知达到了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重要特征。


2. 基于历史逻辑的理论清醒


历史自觉的本质特征表现在基于历史逻辑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历史发展遵循历史规律,揭示历史本质与规律是历史科学的任务。历史既然是科学就必然存在一定的逻辑约束,对逻辑约束的理论总结与概括,就是对历史存在与发展本质的把握,就是历史理论上的清醒。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基于历史逻辑的理论总结不断深化。李大钊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发达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15]从经济入手阐释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唯物史观的原则要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全体党员和社会大众研究历史规律,掌握历史理论,实现历史自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逻辑的历史理论总结与概括更加科学和深刻,其中重要理论成果就是大历史观,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哲学,是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历史实践过程的精准理论概括。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时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16]这是运用大历史观研究和评价五四运动的具体阐释。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大历史观,并对大历史观的运用之道进行了具体诠释。《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的总结都是基于大历史观得出的结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逻辑的理论清醒,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


3. 基于历史价值的精神皈依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精神家园的支柱,精神家园必须建立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只有形成并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民族精神和国家叙事才会以历史的精神支柱为皈依,形成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凝聚力。民族和国家基于历史价值的精神皈依特征是否突出,是决定民族和国家历史自觉是否形成并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


自古以来,历代中原王朝都高度重视以历史价值为核心进行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特别是以王朝为基础的古代中国基本处于动态大一统状态,即使有一定时段的分裂,但总体趋势都是走向统一,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基于历史价值的精神皈依。这种精神皈依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存在与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民族大家庭成员不断增加。


虽然历代王朝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对基于历史价值的精神皈依建构比较重视,但还不能说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历史自觉,而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思维直觉。真正的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才形成并不断强化的。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形成并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传统中国才转化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最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国家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7]认识并强调历史具有“根”和“魂”的价值,并在这一基础上建设民族和国家精神皈依,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特征。


4. 基于历史比较的世界眼光


人类历史在不断交往中存在与发展,以积极开放态度对待不同区域、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并在比较中确立科学的世界历史观,这是历史自觉的重要特征与标识。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狭隘固守在自身历史上,甚至封闭在一种极端原教旨主义的历史观中,就会出现民粹主义甚至沙文主义倾向与行为,对于自身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认同自身历史,对域外历史盲目崇拜,出现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自卑倾向与行为,更不利于民族和国家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历史比较的世界眼光,应该说比较明确,正是有了这种基于比较的世界眼光,才能以平等态度看待和处理域外历史,推动文化交流。玄奘印度取经,主要是进行文化引进,推动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结果影响了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清朝中后期这种基于历史比较的世界眼光弱化了,导致封闭与落后。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世界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在建构自身民族和国家历史叙事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吸收域外文化资源丰富民族和国家叙事体系,既反对故步自封,也反对盲目自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主题的文化交流更加重视,对历史比较的自觉性更加凸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追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18]这里基于历史比较的世界眼光十分清晰,在对自身历史充满自豪的同时,对域外文明进行了充分肯定,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三、历史自觉的重要功能


从本质上说,历史自觉是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的重要前提,而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政党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自觉在社会存在与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1. 历史自觉为历史自信提供认知条件


自信是一种在评价结果和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认同,评价结果和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夸大历史价值和意义,如果夸大和高估历史意义的自信就是盲目自信甚至是夜郎自大,如果贬低历史意义与价值就不可能产生历史自信。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没有历史自觉,就会产生两种思想表现和精神状态:一是盲目自大;二是自我贬低。从这个维度来说,历史自觉对于建构历史自信有着重要的前提性功能。


历史自觉为历史自信提供历史知识要素。只有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才能主动了解和认知历史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果不是自觉地去了解,凭借道听途说的碎片化历史知识,甚至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信息,就会得出与历史不一致甚至相对立的印象与结论,无法建构历史自信。如关于历史苦难的处理,若是没有历史自觉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就会对历史记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历史自信的生成。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就会将历史苦难与民族、国家勇敢精神与顽强态度联系起来,将历史苦难化作奋进前行的历史动力,化作创造未来辉煌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于历史自觉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19]这一重要论述是高度历史自觉基础上的高度历史自信,实现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


2. 历史自觉为历史主动提供思想基础


历史主动是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基础上的行动原则与行动策略,也就是从历史规律中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方向与逻辑路径,从而在现实决策与行动中顺应趋势,遵循规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这就是历史自觉基础上的历史主动,没有历史自觉,就不可能有历史主动。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和国家,首先必须具备历史智慧,只有在历史智慧的前提下,才会顺应历史逻辑和时代方向。时代方向与趋势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由历史逻辑和历史规律决定的,要认清时代就必须认清历史,要保持时代主动首先要把握历史主动,把握历史主动必须保持和增强历史自觉。遗忘历史,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的民族和国家,是无法生成历史主动精神的,没有历史主动,在现实决策与行动中就会陷入被动,就会穷于应付现实问题。杜牧在其名篇《阿房宫赋》中提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关系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引用过这一观点,并结合实际进行阐释,强调历史自觉对于保持历史主动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国古代先贤的历史智慧,对于历史经验和教训有着清晰把握,从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繁重改革发展任务的背景下,始终保持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保持了历史主动基础上的现实主动。


3. 历史自觉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依据


文化主要来自历史积淀,只有对历史积淀有准确认识与把握,才会生成文化自信,历史自觉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性作用。


文化自信必须有充分的历史事实,特别是对历史规律与历史理论的深刻认识。一个数典忘祖的人不可能有文化自信,一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不可能坚定文化自信,“所以然”就是对历史理论的认识与把握。历史理论是一套整体的结构性系统,是历史概念、知识、逻辑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叙事,只有历史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叙事科学而正确的建构,文化自信的心理文本才会形成。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增强历史自觉基础上的文化叙事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文化自信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于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的关系进行了精辟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文化自信是对历史传统资源与价值充分认同基础上的文化坚守,历史资源与价值往往隐藏在历史表面现象的深处,如果没有历史自觉,就不可能去挖掘、认识、提取历史中的文化资源与价值,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和坚定文化自信。


4. 历史自觉为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明是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文明与历史共生共存。历史是文明生成、建设与发展的时空平台,只有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和把握文明的精髓,才能理解文明建设的规律与路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当代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自觉为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逻辑统一和实践贯通。


一个文明的生成与发展,总是受到生产力发展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这些相关因素决定文明内在特质及其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区别。文明建设除了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经验之外,主要还是要在自身历史逻辑基础上,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文明建设方案与道路,任何企图颠覆自身文明而全盘照搬外来文明的理念与行为,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清理文明发展历史的全部过程,才能找出文明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资源,摒弃历史积累中一些无法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形成既具有历史连续性,又充满时代阶段性的文明建设发展理论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以历史自觉为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李大钊在总结中国历史基础上,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历史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明体系,并将其称之为“第三文明”。[2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三文明”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中国历史自觉把握基础上,提出全新而系统的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与行动方案。这一理论体系和行动方案的根本精神动力在于对中国历史的自觉体认,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建设历程的把握。《决议》对历史自觉基础上的文明建设与发展经验及其成就作了充分总结:“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2]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体现,也是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揭示。



四、增强历史自觉的路径


历史自觉作为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是长期自我修炼与外在引领的过程。新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种信息和观点快速传播,对历史自觉的形成和增强产生了一定阻抗作用。新时代增强历史自觉,必须通过先进理念和有力行动引领与推动。


1. 树立尊重与敬畏历史的理性态度


历史自觉必须建立在对历史尊重与敬畏的态度上。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源头,是社会发展的思想根脉,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对历史的戏说与歪曲会影响历史自觉的形成与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历史、对文化要心存敬畏。他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3]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保护历史作为学习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性前提,是增强历史自觉的重要理念和路径。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要以尊重、敬畏和保护的态度来对待,否则就会陷入民族精神在无根无脉中飘荡而最后凋零的悲惨结局。


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在错误历史观、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戏说与妄评历史,企图解构主流历史记忆和历史价值,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自觉的形成与增强危害至深。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针对一段时期内有所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从而消除了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历史宣传过程中的杂音,维护了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优良传统。


2. 建构历史研究与阐释的科学体系


历史自觉建立在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理论深刻而系统认识基础之上。历史从来不是一堆材料与文献,而是对文献研究和解读基础上的知识、逻辑和叙事体系。这种体系建构与完善是增强历史自觉的必要前提,没有历史研究就不可能形成和增强历史自觉。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历史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研究历史过程、编写历史文本,是历代王朝的重要文化建设任务。虽然不能说历代王朝形成了历史自觉,但起码有着清晰的历史意识,正是这种历史意识,保证中华文明绵延了5000多年,这在世界民族和国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历史研究。毛泽东将研究历史上升到党的根本任务的高度,他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24]开展系统的历史研究,必须加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学理性建设,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历史研究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无论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还是强调历史研究的系统性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十分强调体系建设,把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历史自觉的重要理念原则和行动路径。


3. 提升历史教育与宣传的实践成效


增强历史自觉不仅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让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觉,才能形成全社会的正确历史观,提高对社会思潮的历史鉴别力和判断力。中国历代王朝和民间社会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文化娱乐,都将历史内容作为首要主题。在启蒙教育的教材编写中,将民族和文明的历史内容安排在最重要位置。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古代重视历史教育与传播的优良传统,在历史教育与宣传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党全社会形成与增强历史自觉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传播依两条路径分别推进,即学校历史教育和社会历史宣传。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程设置,形成了从历史启蒙教育,到高等学校历史专业教育的体系。改革开放后,历史纳入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加强历史教育、普及历史知识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历史教育又通过历史专业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两大体系实施。其中,公共历史教育又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在一起。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开设,为在大学生中进行历史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社会历史意识的增强与历史自觉的形成打下了知识基础。从历史知识的社会传播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宣传与普及体系,形成了依托地方志和文博档案系统为平台的社会历史教育体系,在普及历史知识、增强历史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给历史教育与宣传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这就要求提升历史教育和宣传的成效。只有增强历史自觉,才会在历史认同的前提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力。


4. 深化历史传播与交流的国际合作


人类历史和文明是在交流中存在与发展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相当比重,研究和传播中国历史必然要求放在世界历史学术比较和文化传播的框架下进行,历史自觉的形成和增强,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历史研究和传播领域内的国际合作明显加快,以历史知识为主体的汉学研究与传播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热点,包括历史著作在内的海外学术名著汉译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为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增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提供了文献支持。


新时代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中国历史书写与传播、中国历史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如何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如何传播好中国历史故事、如何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国际学术资源研究中国历史,都面临全新的机遇和任务。只有在对外传播中加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阐释,才能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进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觉。


历史自觉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发展成熟与精神主动的重要标识,也是政党、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回应时代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对历史自觉的内涵、特征、功能和实现路径有着清晰理解与准确把握,做好历史研究、教育和宣传方面的各项工作,进而为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提供理念、资源、制度和行动支持。




参考文献:
[1][3][1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22-05-29.[2][5][10][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22,622-623,707-708,623.[4]周良书.五四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之影响及其检讨[J].哲学研究,2015(1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54-655.[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5.[9][1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4,7.[11]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12.[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15]李大钊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1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9-04-21.[18]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21]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40.[2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23]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N].人民日报,2022-01-28.[24]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9.






作者单位:陈金龙、谢章典,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1期


基金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项目批准号:2020MYB078);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