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人民日报关注海南这“两件事”→

海南发布 2023-06-17


4月19日

人民日报聚焦海南

分别在第05版和第14版

刊发文章

一起来看看


其中

《人民日报》第05版刊发评论

《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

《人民日报》2023年4月19日第05版



(现场评论·海南自贸港观察②)

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崔 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


把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扭住效益转化的关键点,最大限度释放“生态能量”、撬动“绿色增量”。


  

你可能知道太阳能光伏,也经常见到路面地砖,但对光伏地砖了解多少?漫步海南博鳌东屿岛,广场上铺设的蓝色光伏地砖引人注目:它们主要由防滑钢化加厚发电玻璃和控制器等部件构成,能保证人员行走的安全性,也可发电,还十分美观。利用天上的光、海上的风,借助新技术、新材料,东屿岛让碳“归零”,为海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绿色是海南亮眼的底色,生态是海南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海韵声声、椰风徐徐,热带雨林、蓊郁苍翠,提及海南,人们充满着对蔚蓝海水、纯净风光的向往。保护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更应如此。让高颜值生态助推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


海南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然而,一些地方曾因围垦过度开发、滩涂不规范养殖、矿山无序开采等,环境遭受污染。痛定思痛,不治理就不能涵养生态,不转型就难以实现永续发展。比如,陵水黎族自治县针对岸滩脏乱、水质浑浊等问题,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经过努力,如今的新村潟湖、黎安潟湖如同明媚的“双眸”,当地人说“‘眼睛’重新擦亮了”。“水下荒漠”长出珊瑚,黑臭内河变得清澈,采石场披上“绿装”……对症下药、因地施策,海南不少地方生态环境为之一变。保护好山、河、湖、海、林、草等生态资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今天的海南,生态环境变好了,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美了,人们更加懂得:保护好生态环境,也会得到回馈。


秉持“科技范”,为发展添活力。绿色发展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助力。借助技术力量,儋州王五工业园内的生态修复工程,让生态“负资产”变成园区“新名片”;东屿岛上的一片片光伏板、一台台花朵风机“追风逐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利用“声音设备+数字技术”建立的“声音档案”,让科学监测海南长臂猿实现啼鸣实时闻、精准辨……既借力自然又重视技术,既因地制宜又因技施策,以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赋能绿色发展,稳固生态“存量”、丰富生态“增量”,为美丽生态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海南长臂猿。


延长“价值链”,向资源要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比如,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以茶山为依托,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叶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叶子”;白沙黎族自治县探索建立“两山银行”,通过将零碎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释放生态红利。良好生态让更多人吃上“茶叶饭”“文旅饭”,助力地方依托自然资源念好“山海经”“致富经”。基于环境承载能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才能让“生态+”的综合效益持续显现。


南海之滨焕绿意,椰林婆娑育新机。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建设自贸港的优势。新征程上,把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扭住效益转化的关键点,最大限度释放“生态能量”、撬动“绿色增量”,海南自贸港建设必能擦亮“生态招牌”,在碧海青山间积蓄丰沛动能,不断书写发展新篇章。



《人民日报》第14版刊发报道
《东屿岛的零碳探索》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2023年4月19日第14版


用绿电、减废弃、增固碳住建部和海南共同创建“博鳌零碳示范区”东屿岛的零碳探索记者 赵 鹏 孙海天


核心阅读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所在地——东屿岛,将被建成为一个“零碳示范区”,这是在城市建成区进行的零碳试验。目前,其首期建设已验收通过。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做示范?这个“零碳示范区”有哪些特点?


 

清清万泉河,下游博鳌镇。


入海之处有一小岛,岛上椰影婆娑、鸟鸣声声。这便是东屿岛,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所在地。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决定在此共同创建“零碳示范区”,以此探索城市建成区的碳中和路径。今年3月,首期建设验收通过。


行驶在东屿岛内的接驳车已使用新能源汽车。人民网 孟凡盛 摄


零碳试验

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经验


“零碳示范区,首先要关注的是‘零碳’。这并不是意味着零排放,而是要实现碳中和。”海南省住建厅副厅长刘联伟解释,就是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新建林业碳汇等抵消措施,使区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以此实现对外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为零。


“其次是‘示范’。”刘联伟说。据统计,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中,71%—76%来自城市,城市建成区的绿色降碳更新改造,对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在已有城市建成区而非新建区进行零碳试验,难度更大、挑战更多,但也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形成“可落地、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为什么选择东屿岛?


其实,一开始海南考虑了三个候选地,分别是海口江东、三亚南繁以及东屿岛。相比前两地,东屿岛是城市建成区,建设已有20多年,面临设备设施相对陈旧、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具备城市建成区的普遍特点。而且,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所在地,东屿岛还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窗口。


为此,住建部和海南省共同编制发布了《博鳌零碳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八大类19个项目,重点提出东屿岛生态岸线改造与修复项目、岛内林地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项目、远洋大道景观提升与功能完善项目、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及酒店改造项目、东屿岛大酒店改造项目、新闻中心改造项目等,围绕城市建成区实施碳中和改造。


“这个零碳示范区将作为探索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问题的微观模型,不仅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经验,也为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探索提供优秀样板。”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院长(总经理)胡耀文说。


绿电供应、资源循环

进行低碳改造


在东屿岛上,所见车辆皆是绿牌。


“油车不允许上岛。”海南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经理余加喜告诉记者,东屿岛内已全面实施交通绿色化改造。岛内外建有绿色智慧停车场,398个充电桩全部接入海南省充电基础设施“一张网”运营平台。同时,岛内还新建了光储充电汽车智能充电站,利用液冷技术,最快能让车辆在10分钟内充满电。


在充电站内,司机师傅正在给汽车充电。人民网 孟凡盛 摄


绿电何处来?东屿岛外,180亩农光互补基地利用光伏发电,项目两期约20兆瓦,已并网11兆瓦;岛内,计划建设5.1兆瓦分布式光伏,目前已投产并网送电3.82兆瓦。同时,岛上还备有各项储能设备以及17辆应急发电车作为“充电宝”储备绿电,在夜晚或者天气不好、光照不充足时,供应岛内设备正常运转。
在城市建成区进行低碳改造,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就是如何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品质不降、效率不减的基础上减少碳排放。为此,建设团队从固废垃圾、雨水入手,探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据介绍,岛上所修道路两侧留白用碎石填补,固废利用;垃圾收集系统完成分类化、密闭化、清洁化改造,每天可集中资源化处理。同时,设计团队还利用建筑屋顶、广场等既有排水沟,配套雨水调蓄设施,将排水变为储水。据了解,如今整座东屿岛每年可资源化利用约15万吨雨水。
集成先进减碳技术创新攻克建设难题
在东屿岛,建筑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的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是岛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如何进行绿色化改造?
位于新闻中心处的光伏地砖。人民网 孟凡盛 摄

刘联伟指给记者看:新闻中心屋前是一排风机,即使微风状态,也可启动并收集风能发电;屋面分布有629块光伏板,屋后则立着一块用来存储绿电的大“电池”——通过全球方案征集,清华大学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钒液流技术脱颖而出。该技术可做到长时储、多充放,其充放次数较传统锂电池提升近4倍……通过全方位改造,新闻中心建筑建设形成国内最高水平的“光储直柔”系统,年耗电量从65万千瓦时降至52万千瓦时,同时每年还能发电55万千瓦时——不光实现了“零能耗”,甚至还有节余。


据海南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博鳌零碳示范区是在城市建成区的零碳试验,其建设在国际、国内均没有成熟的建设经验可借鉴。从一开始,他们就采取了向全球征集各类先进的技术方案,再进行集成应用的创新模式。


去年以来,海南先后多次面向国内外开展“零碳技术方案与产品”征集活动,共有71项先进技术产品入选;同时,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召开多次大型专家调研会、咨询会,为博鳌零碳示范区创建提供建设思路、工作方向、工作内容等宏观战略层面的咨询。


据介绍,零碳示范区要建设的八大类19个项目中,目前有16个项目已建设完成。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崔妍、赵鹏、孙海天

辑:周娟

值班主任:史晓晖


推荐阅读



海南新增一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海南人,职工医保住院的报销标准是多少?解答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