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这些“新朋友”,主打一个“卧虎藏龙”

海南发布 2023-07-04

两栖类、昆虫类、蕨类

……

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新朋友”亮相海南

无数精灵栖息在这片家园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

让我们跟着这些“新朋友”

一起探寻

海南生物多样性之美

👇

1


近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万迎朗及其团队公布了近三年来在海南省发现的2个新记录物种案例:白边侧足海天牛和绒毛海天牛,这是在中国大陆首次正式记录的,能依靠光合作用提供“养料”的软体动物。白边侧足海天牛是一种潮间带底栖软体动物,只有5至8毫米长,不到一个纽扣大小,其外形长得像一片叶子,现身于红树林潮水退下后留下的小水洼里。


2

万迎朗团队还在文昌市云龙湾附近海岸采集到绒毛海天牛。绒毛海天牛生活在近岸海底珊瑚礁中,整体呈橄榄绿,身体上覆盖着长短不一的白色绒毛,绒毛间分布有橙色和黑色小点,形成融入环境的保护色。


3

2022年,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公布五源河区域发现的14个物种新记录,其中,华丽宽腹蜻的发现刷新了海南蜻蜓生物多样性纪录。华丽宽腹蜻别名广腹蜻蜓,原产于亚洲中国南部地区,多见于台湾、香港、海南,常出现在低海拔树林的池塘、沼泽等静水环境。


4


白盖鸡油菌由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于2017年和2020年先后在海南鹦哥岭、浙江天目山发现,经基因测序后确定为新物种。目前业内对这种新物种的了解还比较有限,专家建议不要采食,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


2022年,在昌化大岭发现的彩虹卷柏被正式发表。彩虹卷柏因在雨季时叶片吸饱水分展开后,会表现出彩虹般艳丽的色泽而得名。此次新物种的发现,为研究海南卷柏的起源提供更多的线索。


6


2023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公布在重要经济海藻类群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并命名为曾氏江蓠。该物种栖息在热带海域潮下带珊瑚石或潮间带石沼珊瑚石上。


7


海南小姬蛙在海南岛的俄贤岭、鹦哥岭、尖峰岭等地区发现,其体型很小,雄蛙约23毫米至25毫米,雌蛙约28毫米至30毫米,与同属其他物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身体背面和体侧并没有深色斑纹或条纹。海南小姬蛙的背部颜色主要为褐色,与枯枝树叶颜色相似,有利于它隐藏于自然环境中。


8


凌氏石豆兰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的兰花新品种,研究成果于2022年4月首次对外公开发表。该物种植株迷你,紧贴树皮生长,开出的花朵却异常美丽。


9

2022年,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发现的中越漏斗苣苔被正式发表,其与海南现已知的苦苣苔科植物样貌不同,花很大,形状像漏斗。


海南是我国乃至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

关键热点地区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诗意故事

正在这里续写



来源:“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海南发布、新海南客户端、海南日报、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新华社、海口日报编辑:林明洋值班主任:林晨音


推荐阅读



海南中小学校暑假时间定了→


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