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前行 “风光”无限——第六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主旨论坛侧记
海上风起,绿能涌动。9月19日,第六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在海口召开,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的政府机构、能源企业、科研单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叙中国东盟能源发展成果,推动区域清洁能源合作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共商、共建、共享
这是大势所趋
亦是人心所向
在海南文昌木兰湾沿海,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绿”意浓
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比邻而居,在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据东盟能源中心统计数据,2000年至2020年,中国对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公共投资总量占同期东盟所收到的外国公共投资的60%。
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项目,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发电项目,菲律宾基邦岸500MW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梳理东盟各国的清洁能源项目,一个身影频频出现: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牵头成立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集合新能源领域的优质企业,提出新能源全产业链合作解决方案,正实现全球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谈及企业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小军在论坛上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加强统筹规划,打造合作平台,坚持守正创新。
具有特殊的区位、市场、技术互补优势的中国与东盟,如何将合作潜力进一步转换为互惠互利的务实成果?
“我们需要深化前瞻性的研究和产业布局,加强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共享,强化绿色金融支持,并深化清洁能源和再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王小军认为,站在能源转型的历史转折期,中国与东盟更需秉持“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以合作促共赢。
中国能源转型“加速跑”
从西北沙漠到东海之滨,从高山峡谷到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持续并网发电。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绿色产能”提升背后,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持续投资和创新努力。
“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经营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技术的持续进步正推动成本大幅下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介绍。
谈及中国能源转型的经验,李昇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坚定的国家意志,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科学的能源规划,编制出一系列国家及地区级的专项规划;
●广泛的市场参与,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的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产业升级与成本下降;
●妥善的移民安置,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践行水电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与发电效率协同发展。
“针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目前我国正形成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战略规划、产业政策、标准体系、监督管理,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调整支持政策,正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李昇表示。
“风光无限”在海南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总裁张启应给出自己的答案:海上风机。
“随着AI等数字技术的赋能,如今,海上风机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在他看来,中国、东盟都拥有广阔海域与众多岛屿,完全可以对海洋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制氢,利用海上风能发电,并将这一电能用于海水淡化、渔业养殖,以及船舶能源供给。
从近海浅海走向深海远海,张启应将推动海上风电开发的一大主阵地,放在了海南。
“我们将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并入了文昌油田群电网,运行以来,数据非常优秀。”他介绍,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在海南成立了国际业务总部、深远海能源技术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以及国家级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我们希望利用海南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和东盟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加速发展。”
“我们正积极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已完成123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规划,正努力打造千亿级的风电产业集群。”省发改委副主任梁誉腾介绍,与此同时,海南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创建零碳示范区域工程,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积极推进建设氢能产业链。
当一张张规划图出现在大屏幕上,与会的不少中外嘉宾举起手机记录,表露出对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的浓厚兴趣。
“我们正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与东盟各国加强在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交流。”借此契机,梁誉腾再次发出邀约,“海南期待在清洁能源领域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诚挚邀请大家到海南自贸港考察、洽谈。”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粟蕾
内容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史晓晖推荐阅读
海南第二批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