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这一抹红,永不褪色!

海南发布 2023-09-27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这首《红色娘子军军歌》

激昂高亢的旋律响起

人们眼前总会浮现一抹

永不褪色的鲜红

红色娘子军的事迹

在海南、在中国

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史上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现代琼剧《红色娘子军》。(资料图片)


时至今日

红色娘子军已从具体的历史事件

升华为海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珍贵名片

是见证琼崖革命历史

记录伟大历程的“历史书”

是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

鼓舞着人们始终保持革命斗志

奋进崭新征程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内的雕塑作品《曙光》。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
成为革命文化品牌翘楚


1931年的夏天,时代为一群不愿被命运所奴役的女人,开启了一条通向革命的道路。


那年5月1日,在今琼海市阳江镇,百余名风华正茂少女在鲜红的党旗和连旗下宣誓: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从此,女子特务连的战旗,高高飘扬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的行列里。


沙帽岭伏击战、火烧文市炮楼、文魁岭保卫战……在一场场战役中,女子军为琼崖武装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塑造了世界妇女争取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文艺工作者从革命战争中寻找原型,创作文艺作品。彼时,女子军特务连的故事被作家刘文韶挖掘并编写成报告文学,他给这支队伍赋予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剧照。(资料图片)


该报告文学作品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发表,动情的笔墨激荡着历史的回声,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随后不长的时间里,先后衍生了有关红色娘子军的电影、歌剧、戏曲、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59年,琼剧《红色娘子军》在海南各地巡回演出;

●1961年,以娘子军为原型的同名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

●1964年,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问世……

紧随其后,包括歌剧、舞剧、京剧、雕塑、油画等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将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广泛传播开来,从此,红色娘子军,不仅成为时代女性的代名词,也成为革命文化品牌的翘楚。


在电视荧幕,关于红色娘子军的各类纪录片也不断呈现,多维度展示燃烧过几代人心灵的峥嵘岁月。


2011年,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结合海南实际摄制的大型系列寻访节目《红色现场》,其中就有《红色娘子军 扛枪为人民》的专集,通过采访琼崖革命参与者以及后人、见证者,寻访革命历史遗址,党史专家讲解以及记者讲述等多种形式,讲述红色娘子军血与火的传奇,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省委宣传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向前进!红色娘子军》在央视播出,通过生动讲述红色娘子军的红色传奇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进一步弘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擦亮海南红色文化品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热情,为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凝聚力量。


硝烟时代,热血之地,红色娘子军像一阵浩荡的风,播撒下昂扬不屈的生命意志。如今,在舞台上、在文字里、在银幕中,我们依然能真切感受到红色娘子军从未远去的灼目光芒。


新时期的红色娘子军
是一代代人的精神坐标


历史从来没有走远,红色娘子军是上一代人的宝贵记忆,更是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坐标。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与经济同步高速发展,虽然人们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红色娘子军的文化品牌形成和传播在当代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众多红色娘子军题材的文艺作品灿若星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便是其中尤为闪耀的一颗。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资料图片)


1964年,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功排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它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指导下诞生的,此后此剧屡屡用来招待外宾,并出国进行巡演。迄今为止,这部芭蕾舞剧仍然活跃在舞台上,每次演出总能受到观众热烈追捧,人们在足尖上感受红色经典带来的艺术感动。


“今年以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已经演出了53场,无论是从演出次数还是观众反响来看,都可以说是到达了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天花板’。”中央芭蕾舞团党委书记杨雄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国内与国际上进行演出已超过5000场次,成为中国芭蕾舞史上的一段传奇。


问世近一甲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穿越时间的长河历久弥新。杨雄说,明年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诞生6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将开展《红色娘子军》全国巡演活动,希望巡演的起点能放在红色娘子军故乡琼海,以不忘初心的寓意,继续向全国、全世界的观众讲述催人奋进的革命英雄故事。


除了芭蕾、戏剧等经典文艺形式,红色娘子军这一文化品牌也延伸出许多形式新颖的文艺作品。


2018年,三亚推出大型椰海青春实景影画演出《红色娘子军》。该项目总投资12.24亿元,占地179亩,园区除了有演出区域外,还有配套的红色娘子军主题的商品街、合照景点和主题文化展馆等。


在实景演出中,该项目利用三亚实景山体做背景,大量运用电影技术和高科技光影效果,使之看上去像是一部实景电影,又像一幅特殊年代的写实画卷,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革命战争场景,是红色娘子军系列创作的又一新的尝试。这里还是三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周末就会迎来不少在校的中小学生参与红色教育活动,爱国主义火种正在这些青少年心中被点燃。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省委宣传部等指导,省文化艺术学校和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打造的现代琼剧《红色娘子军》经过重新改编复排,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


这部师生同台出演的现代琼剧《红色娘子军》,在坚持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立足琼岛地域特色,创新吸纳大量海南元素,进行艺术再造,带着浓浓的“海南味”,极具舞台感染力。


打造红色娘子军文化IP
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色娘子军成长在万泉河、战斗在万泉河,她们的青春、热血洒在万泉河。在万泉河畔,红色娘子军文化传承有着更加具体的载体。


漫步琼海市街心公园,一座红色娘子军雕像引人注目。这座雕像落成于1985年,身高2米,底座高3.8米,基座平台高1米。战士雕像肩背竹笠和步枪,脚穿草鞋,风尘仆仆,眺望远方,淋漓尽致地刻画出红色娘子军女战士威武高大的形象。

如今,这座雕像已成为琼海市的地标性建筑,静静诉说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无限隽永。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琼海市委、市政府及各界人士,积极征集、挖掘红色娘子军史料,深入研究红色娘子军历史,发表和出版了一批研究论文、历史专著、精彩文章;谱写、拍摄和排演了一批堪称经典的红色歌曲、电影、芭蕾舞剧;修缮、建设和开发了一批革命遗址、纪念设施、旅游景点,宣传和弘扬了红色娘子军的优良传统和斗争精神。”琼海市副市长李熙说,下一步,琼海市争取在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纪念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推出更多成果。


9月23日,红色娘子军以崭新的面貌与世人“重逢”——经过修缮改造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正式开园,成为海南人民和全国游客深度了解红色娘子军革命历史和斗争精神的重要窗口。

焕然一新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有了新的载体,如何更好地集中力量打造红色娘子军文化IP?


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祺表示,该公司计划结合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园区或红色文化小镇,引入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旅游演艺拓展体验等业态,聚焦年轻人群体,让红色娘子军经典永流传、代代有创新。


改造后的红色娘子军纪念馆,馆藏文物展品充实、设施设备升级,参观体验更优化,红色意蕴也更丰富。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朱磊建议,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推出“云展览”“云直播”,制播红色娘子军纪录片、短视频,更生动地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展红色旅游是有效载体和途径。中旅投资三亚公司副总经理裴启明说,中国旅游集团将全力实施“深耕海南”战略,进一步增强消费经济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传承弘扬好以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琼崖红色文化。


90多年前,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一群觉醒的娘子军,高举起英勇斗争的火炬。今天,扬帆起航的新时代,21世纪的新青年,正满怀信心接过奋斗的接力棒。

近日,中学生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我们必须宣传和传承好红色娘子军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为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激发内在动力、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建民说。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粟蕾内容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王春秋
推荐阅读



海南继续发布暴雨四级预警


风景绝美!崖州“新旧八景” 带你穿越古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