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南这片农田的“黑科技”,太6了!

海南发布 2023-11-09

‍‍

气象传感器、无人机航拍田间智能巡检机器人……


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一起看海南如何推动南繁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让这片农田变得“智慧” 
👇

10月15日,三亚坡田洋南繁服务站控温育苗室内,空调温度适宜。

手握筛盘,田间管理员刘少坤正在仔细筛选着12种辣椒种子,为新一季南繁播种作准备。

他的身旁,资深田间管理员赵显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筛选的材料,随时准备“搭把手”。


在空调房里进行南繁工作,对于干了28年田间管理工作的赵显峰来说,这是头一次。


“有了南繁服务站,工作条件好多了。”赵显峰向记者细数新变化——下田回来在食堂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干净舒适的宿舍能短暂小憩,专业CRO(合同研究组织)服务及时解决农事烦难……


资料图:在三亚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工作人员操作机器插秧。武威 摄


对“南繁人”而言

最操心的莫过于地里的农情

反复跑田里看

不仅辛苦,而且容易有疏漏

建成投用的南繁服务站

解决了大家的难题

👇


南繁高标准农田内,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水体传感器、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24小时不停工作,实时传回田内气象、土壤、水质、虫情等各项农业数据信息,赵显峰只需轻点鼠标,大屏上就会“蹦出”其所管理的321亩实验田的最新情况。


有了智能助手,科研人员舒军的工作也高效了不少。

田间“大白”——田间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能自动巡检
,还能对作物的植株数等田间表型做出智能分析。


三亚南繁基地里的田间巡检机器人。

不止于此,多旋翼无人机航拍等一系列智能化装备,方便研究人员“一站式”实时了解育种材料的田间试验情况,智慧灌溉系统“手动、定时、智能”三种模式随时切换,让浇水成了省心事。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
彭军透露


“南繁基地分类管理分时使用智慧应用场景,通过打造集环境精准监测、数字化管理、智慧决策支持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平台,不但能提升南繁农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还能减少10%-15%的劳动用工、降低15%-20%的用水和提升20%-25%的劳动效率。”


目前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多所入园高校和科研机构

纷纷结合自身所需

建设南繁智慧化管理平台

👇


🌾中国科学院321亩南繁基地聚焦气象、土壤、水质等农情信息,开展全天候智能监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578亩育种基地,重点智能关注玉米、水稻的孢子监测、基地的虫情和水质和土壤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262亩基地对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田间小气候重点做了智慧监测;

🌾南京农业大学287亩基地通过无人机低空作业、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水稻、菊花的苗情、作物表型、作物品质等进行动态监测,实时获取实验数据。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今年南繁季,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经建成投用南繁物联网展示平台,把多所入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慧化平台数据实时整合、共享,实现对1500亩南繁农田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科研人员在室内就能轻松获取田间信息,科学谋划农事活动。”


南繁服务站工作人员刘洋说,三亚坡田洋南繁服务站、陵水安马洋南繁服务站、乐东抱孔洋南繁服务站聚焦南繁硅谷“一体两翼”发展,协同为南繁科技工作者提供智慧化、一站式科技服务。


“有了贴心的南繁保障,我们的工作特别顺手,期待地里的300多份水稻材料能有新收获,可以多培育出一些好品种。”再次踏上南繁土地,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吕艳鹏干劲更足。

新闻多看点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大地的馈赠每一粒都来之不易每一粒都值得珍惜一组创意海报《粮食语录》

以第一人称视角呼吁大家

珍惜粮食,抵制浪费

↓↓↓



【↓点击查看更多↓】 


 


 


 


 


 


 


 
让我们行动起来

珍惜每一粒粮食

不辜负每一份辛劳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粟蕾
内容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史晓晖
推荐阅读



今天18时将停运!


排名全国前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