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海南传统产业向“新”行

海南发布
2024-10-22


海南日报今天推出

“海南向新——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系列报道⑥”

本期聚焦

海南加快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传统产业向“新


2024年4月2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首创上楼养殖模式,去年产值增长42%

鱼虾“上楼入池”渔民“下船进厂”

3月31日,位于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王星公司)养殖厂房内,十多个蓝色海水养殖池整齐排列,数不清的石斑鱼苗游弋其中。


鱼虾不入海,反倒在“楼里游”,这样的景象在园区里并不罕见。作为海南首创上楼养殖模式的园区,冯家湾产业园持续探索更多渔业品种进入车间养殖、育苗的经验,为近百名渔民提供就业岗位,新质生产力正在这里加快培育。


俯瞰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经过技术攻关,我们取得了新突破。”看着满池的鱼苗,海王星公司副总经理郑培高兴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技术突破使石斑鱼苗不仅实现了全人工工厂化繁育,出苗率还提高了5倍。不久前厂房产出的80万尾石斑鱼苗,更是以每尾1.6元的价格出售,产值达到128万元。


记者了解到,种苗问题一直是石斑鱼养殖行业的痛点,依照传统的露天养殖方式,平均出苗率不足10%。现在在海王星公司的养殖厂房内,出苗率达到了60%。


如何实现出苗率大幅提升?“这源于园区提供的可控可调的养殖环境,以及公司不断谋求技术力量的双重加持。”郑培介绍,在冯家湾产业园,室内工厂化育苗打破了传统育苗方式,将过去不可控的自然环境变成了人工可调节的环境,大大降低了复杂环境对鱼苗生产的制约。


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渤海水产虾苗养殖车间,工作人员在管护养殖池内的鱼虾。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不仅如此,室内育苗环境采取的是恒温,园区的海水取水工程更是能供给净化后的优质海水,有利于种苗的生长。尤其是室内不刮风下雨,为种苗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郑培说,目前公司培育的石斑鱼苗大多销往海南各市县,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冯家湾产业园管委会出面牵头,给公司育苗带来更多技术支持。海王星公司总经理洪宜展介绍,公司入驻之初,也曾因繁育技术不成熟,出现过第一、第二批种苗出苗率不太理想的情况。


在管委会牵线搭桥后,公司跟海南大学等单位合作,技术人员刻苦钻研、突破技术难关后,第三批出苗率有了显著提高,达到了目前的成果。


“具体来说,就是对水温、溶氧、PH等关键参数实时调控,使得鱼苗各阶段发育都在最舒适环境。”洪宜展说,今后公司将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经济生物新品种和良种开发,以种苗业为核心,着力发展现代渔业、数字渔业、休闲渔业,构建“海陆接力”等新型养殖模式。


冯家湾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林尤郁告诉记者,如今,入园企业育苗存活率最高达到七成,入驻的养殖户育苗存活率也从传统的50%增长至80%。上楼养殖模式有效地推动水产养殖户、水产企业树立起健康绿色养殖理念,提高水产企业竞争优势,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目前,园区已经成功在车间养出东风螺、南美白对虾、老鼠斑鱼、海葡萄、海马等十多个种类。2023年园区完成产值5.47亿元,增长42%,有力助推了文昌市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2日《海南日报》A02版版面图


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海南传统产业向新行


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的“普盛海洋牧场3号”平台,每当饵料投下,成千上万的军曹鱼便迅速向水面集结竞相抢食。这个平台只需6个人即可正常运转,通过深海网箱、智能养殖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打鱼方式,引导渔民“往深海走”。


海南炼化公司百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作人员在装卸物料。(资料图)


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一套套石化新材料装置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十分壮观。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去年2月全面投产后,实现了海南乙烯工业“零”的突破。近年来,洋浦通过延链、补链,推动石化产业“往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稳。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海南因地制宜,加快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链条改造,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



海南稳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印发实施《海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金盘科技、海油富岛、普利制药、澳斯卡粮油等重点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此外,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封关运作开展产品服务供需对接、数字化赋能培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诊断等,推进海南医药、汽车、食品等领域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通过积极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今年1至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56.6个百分点。


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效率变革。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助推自身从“制造”迈向“智造”——


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装配车间。(资料图)


作为一家30年来专注干式变压器赛道的海南本土制造企业,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0多年前就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不增加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消耗更多能源的条件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制造模式,大幅提高工厂创造的价值,成为海南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海南首个年加工能力超百万吨的粮油企业。走进偌大的工厂,除了几名技术人员,几乎不见操作工人,而生产线却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这得益于工厂的智慧化运转。自建厂之初,海南澳斯卡便坚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和传统粮油工业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企业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工厂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在三亚优旗种植基地,智慧管理APP整合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关键要素,实现以管理员工、分发任务、作业统计为业务主线的基地农事协同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式,形成基地农事协同作业服务系统,有效提升热带果树基地员工工作效率与作业质量。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是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人经过一系列切割、焊接、打磨等工序,将钢筋巧妙扎绑,再通过浇筑、养护等加工环节,最终制成钢管桁架预应力叠合板、楼体、竖向模壳剪力墙等多类建筑构件……这是临高金牌港开发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内的生产场景。


“钢筋水泥、尘土飞扬”的传统建筑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探索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新型建筑产业生态打造上持续发力,不断强链补链,增强园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产品竞争力。目前,园区已签约进驻装配式建筑企业38家,其中新型建筑企业30家。


低碳转型,逐“绿”前行。海南通过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岛、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和装配式建筑等标志性工程,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让传统产业发展的底色更“绿”。


在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下,海南传统产业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文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亮:

以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海洋环境“污染源”到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这曾是人们对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以下简称冯家湾产业园)发展的一个定位。而今,在新质生产力一词火热的当下,冯家湾产业园又有了一个新定位:其“上楼养殖”的模式催生“海上粮仓”的形成,成为文昌探索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既讲新又求质的有力证明——


冯家湾产业园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有着怎样广阔的发展前景?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海南日报记者专访了分管农业领域的文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韩亮。


“冯家湾产业园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发展模式,寻求更高效的发展路径。”从传统的养殖模式到发展新质生产力,韩亮对冯家湾产业园的变化一直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园区有三个“揭榜挂帅”项目,分别是东星斑循环水养殖及无损病毒筛查技术研究与示范,东风螺循环水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海马规模化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东星斑和东风螺是海南传统的养殖品种,原来固有的养殖方式一天要交换水体6次至8次,养殖废水排海造成近海污染,目前正在试验这两个品种能否通过循环水养殖达到原来在园区外养殖同样的效果。


又比如作为冯家湾产业园首家入驻企业,专业从事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选育的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96亩的现代育种项目,虾种养殖实现“上楼”封闭式养殖,尝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甜头。


“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在新要素、新技术和新产业互动互促中形成的。而冯家湾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高度巧合、不同程度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要求。”韩亮说,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冯家湾产业园通过加强科技渗透、推动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益显著提升,比如入园养殖户育苗存活率达八成,创历史新高(高于传统模式50%),生产效益比传统模式提高了60%,入园企业育苗存活率达七成,高于行业水平20%,养殖周期缩短6个月至8个月,土地利用率比传统养殖提高3倍。


探索的成果,也将用于文昌下一步的渔业发展规划之中。韩亮介绍,接下来文昌将着力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支持新技术研发,鼓励渔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韩亮说,首先文昌将坚持广纳英才,同专家院士、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合作,为园区发展争取高端人才这一关键性要素。


再者,通过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入园科研院所的示范作用,依托海南(文昌)渔业创新研究中心,加快推动揭榜挂帅项目成果转化,服务生产主体发展,同时加快建设智慧渔业平台,基于智慧化养殖、可视化管理、自动化追溯、网络化销售、立体化服务、智能化决策的智慧渔业功能,综合开发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力和园区经营管理效率。


文昌还将坚持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创新思维,招引及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链整合与升级,构建现代化的渔业产业系统,推进海洋渔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坚持海洋生态保护,加快建立南海水产种质资源库,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优异种质进行保护、研究和利用,同时持续推进冯家湾、潮滩鼻等海洋牧场建设,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粟蕾
内容审核:林英翠

班主任:史晓晖



推荐阅读



海南公开招募家庭医生


蒙曼眼中的海南与东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南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