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上邂逅!专家确认“海棠”已回归短肢领航鲸常态栖息地

海南发布
2024-10-22

“鲸喜”!寻到“海棠”踪迹最近仅有几十米找到短肢领航鲸栖息地确认“海棠”回归家园过得很好并不孤单

时隔多年,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给自己的微信账号换了新头像。

这是一张合影:她站在白色船首,面朝大海,两头短肢领航鲸恰好冒出黑色身躯,在碧海间畅游,形似镰刀的背鳍激起朵朵浪花。

合影来源于刚刚结束的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调查活动。4天的出海观测,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海棠”,但是找到了短肢领航鲸栖息地,遇上了一群“海棠”家族的小伙伴,确认“海棠”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过得很好,并不孤单。


“依然期待,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还会在大海深处重逢,再说一句,好久不见……”7月8日早上6时5分,海上涛声依旧,蒲冰梅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此时,距离和“海棠”初见时,已过去187个日夜。

志愿者站在船头观望领航鲸鲸群。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01

启航

寻找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家人

“启航,期待海上邂逅!”7月4日下午6时许,随着中国渔政46016号船驶离海口秀英港码头,海南开启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调查活动。傍晚时分,海风拂面,炽热的晚霞不禁勾起蒲冰梅的回忆。

“海棠”是谁?在蒲冰梅心中,它早已不仅是一头鲸,而是生命中难以割舍的家人。

人生中的初见,总是难忘。想起第一天和“海棠”相见时,她觉得心在滴血:1月3日,“海棠”因为受伤搁浅在三亚市海棠湾沙滩,当时它伤痕累累,生命垂危。

幸好,海边的热心游客及时发现后,蒲冰梅组织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和许多爱心人士一起将“海棠”送到了最近的救助站治疗。她仍清晰记得“海棠”的每一个好转时刻:1月5日开始进食、1月9日独立游动、1月18日肝功能恢复正常、1月23日自主下潜、4月27日血检结果正常、5月7日经评估达到放归标准……

4月24日上午,“海棠”准备进行医疗体检。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相处了140多天,蒲冰梅与“海棠”越熟悉,越不舍。5月26日,到了“海棠”放归那天,她内心很矛盾,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它终于可以回家了,可以重新回到大海的怀抱;难过的是,它曾如家人般亲近,这次离去后,以后恐难再见。

“看着它跃入大海,特别特别想哭。”蒲冰梅微笑看着“海棠”离开,等它慢慢消失在视野中,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5月26日,“海棠”放归。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海棠”得名源自人们发现它搁浅的地方,其实它还有一个外号“大茄子”。在救护过程中,大家觉得它长得像个超大号的茄子,摸起来的手感和茄子也特别像。

考察船渐渐驶离码头,蒲冰梅将思绪拉回。这次回访调查活动,所有人都期待着能再次见到“海棠”,这份期待在启航之前就已开始蓄积。

“真是太巧了,你也穿着‘海棠’文化衫!”

“是啊,‘海棠’一直在我们身边。”

登上考察船时,蒲冰梅意外发现,和好几位志愿者撞衫了。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定制了这件白色文化衫,送给参与救护“海棠”的爱心人士。她没想到,现在大家还保留着这件文化衫,并穿着它上船寻访“海棠”。

02

接近

遇见“海棠”小伙伴超100头

夜色渐深,在海浪一阵接一阵的拍打下,船剧烈地晃着,“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调查活动第一次碰头会在船舱二层的会议室召开。

如何找寻“海棠”?

在茫茫大海中,鲸豚千千万,如何找寻“海棠”?信标是寻鲸“指南针”——在“海棠”身上,有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科研人员安装的追踪器。它几乎每天都会发出信号,卫星接收到后,回传至地面终端。

“通过信标,我们就可以得知‘海棠’的位置,以及下潜深度和水温等信息。”接收信标记录的电脑界面被投影在幕布上,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松海认真进行讲解。

根据信标反馈的信息,“海棠”的运动轨迹一目了然——5月26日,“海棠”在距离三亚市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入海。第一周,“海棠”一直往东北方向移动。在一片海域逗留一周左右后,它继续往北面走,活动区域集中在海南岛东部海域,离海岸最近约54海里,最远达190海里。

“回到大海,不等于回到家。”短肢领航鲸是群居的深潜鲸类动物,李松海非常关注“海棠”的下潜深度,担心它是否能融入群体。对信标数据的分析研究,让他松了一口气:“海棠”逐渐适应了野外的生活环境,游向了短肢领航鲸的常态栖息地;最大下潜深度从最初的十几米,到频繁下潜到300米至500米范围,抵达这种深潜鲸类觅食的深海海底。

在蒲冰梅看来,信标记录数据仅仅是“线上研判”,实地观测族群踪迹也至关重要。

根据回访调查要求,每天7时至19时要进行持续海上观测。蒲冰梅是此次回访调查的“大管家”,她马上制定第二天的观测值班表。每一班一个小时,4个人一组,由深海所一位专家带领3个志愿者。参与现场观测的包括省海洋厅、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人员,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三亚鲸豚救护队等社会组织的志愿者,还有中央媒体和海南省内主流媒体的媒体记者。

7月5日是观测第一天,一上午持续6个小时的观测,并没有发现短肢领航鲸,整个观测团队情绪有些低落。

“李老师,快看!那边有大鱼。”5日下午1时30分,正在船上巡查的船长李厚超忽然发现船边不远处有一群活跃的海洋生物,连忙大喊。

“是短肢领航鲸!”李松海马上看向船舷右侧,一两百米开外,熟悉的身影扑入眼帘——黑色身躯跃出水面,前额圆,背鳍长而尖,形似镰刀……对普通人来说,在海上繁多的海洋生物中认出短肢领航鲸并非易事,而常年研究鲸类动物的李松海只打了一个照面,就认出了短肢领航鲸。

这是“海棠”放归后回访调查活动中,头一次在海上观测到短肢领航鲸。


“‘海棠’会在里面吗?”面朝这片蔚蓝大海,大家都在期待这个问题的答案。

“船长,减速航行,向右慢慢靠近,和短肢领航鲸保持平行。”李松海马上用无线对讲机和驾控台联系。

“收到!”在李厚超的指挥下,轮船明显慢了下来,并逐渐向鲸群接近。

一头、两头、三头……通过望远镜观测,大家发现这群鲸有近30头。

无人机拍摄到的短肢领航鲸群。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如何找“海棠”?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助理研究员刘明明说,“海棠”的身体上不仅有明显的外观特征,而且背鳍上还携带了科研人员为它安装的信标。找到信标,就可以锁定“海棠”。

当天下午7时许,观测结束。据统计,一共发现4群超过100头短肢领航鲸。

“每发现一群,我们都会挨个观察背鳍,想确认是否有‘海棠’的信标。”三亚鲸豚救护队队长李海勤说。这已经成了所有观测人员的习惯。

7月5日下午,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调查活动中,观测团队在距离海南岛东侧海岸110余海里处,发现的短肢领航鲸群体活跃身影。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03

“鲸喜”

与“海棠”最近距离仅几十米

“它和我们最近的距离仅有几十米。”7月7日19时许,在结束当天观测后,李松海分析研究数据后说。

不可否认,海况和观测效果息息相关,天气转阴,海况不佳,大风刮起海浪,暴雨突袭,都会极大影响观测视野。另外,海上观测还需要“碰运气”,鲸豚族群下潜,也会让人错过。

“这次回访,我们没有亲眼看到‘海棠’,但是我们确认了它的生活状态。”李松海表示,连日来的回访调查中,每天12小时的海上观测,对信标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实地验证,确认在“海棠”最近常出现的范围中,发现了多个短肢领航鲸族群,总数量达好几百头。

观测到的领航鲸鲸群。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在李松海看来,作为海洋生物旗舰物种,短肢领航鲸族群数量可观,体现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海棠’,但是发现了千千万万头‘海棠’。”

蒲冰梅心里有遗憾,但也有欣喜。“每年,我都会在岸上救助搁浅的海豚,但是出海看大海中的海豚,我还是头一次。”她发现,“海棠”并不孤单,短肢领航鲸的“朋友圈”很广泛——

7月6日,此次回访调查活动第一次发现弗氏海豚的身影。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粗略一数,就能看到数十头。

“我们还观测到糙齿海豚,一下看到好几十头。”常年研究海洋生物的刘明明在多年的海上观测中曾数次看到过这种海豚,但是此次回访调查活动中一次发现到这么多头,“是很难得的,让人难忘”。

海中鲸豚畅游,空中也很热闹。在观测的过程中,李海勤发现,鲣鸟从远方飞来,一只、两只、三只……聚集在船的附近,不远处就是短肢领航鲸。船舷两侧,很多迷你的鱼儿,鲣鸟扑腾着,极速俯冲,一派忙碌捕鱼景象。

还有喙鲸,李松海通过望远镜“扫”到,只有几头,但是很快,它们就潜入到海中。“这种鲸的群体数量多在几头,不喜扎堆,出水时间短,潜水时间很长,非常神秘,平常难得一见。”

蒲冰梅说,这一次她还带了特殊的“任务”上船——得知她要出海去看“海棠”,手机中仍然活跃的“短肢领航鲸海棠救助群”的群友们沸腾了,这个群共有171个人,大家托蒲冰梅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带上船、带给“海棠”。“大茄子,吃好喝好,天天开心。”

本次考察活动结束后,考察团队成员合影留念。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莫景云

内容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林晨音


推荐阅读



海南代表队两名选手获三等奖


海南又一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开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南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