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谈】闲聊“水土”话环评。

水土君 地下水环境网 2021-04-27

题记

最近,失眠症又犯了,左右翻滚,辗转反侧,难以入梦。我想,是不是疫情即将要结束了,还欠着那么多工作没完成,心里紧张了呢。夜深了,反正睡不着,不如就起来,记录一下今晚困扰我的烦心事吧。

 

庚子辛丑壁上“土”

傍晚,陪着小娃学英语,正好碰到一个词“monster”,配着视频上外教老师贴上来的僵尸图案,跟她说:“前半部分mon像是月亮,后半部分ster像是星星,可怕的东西一般都在月亮和星星下出现吧,这个一看是晚上出来的monster,不管记得住记不住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知道它大半夜出来,怎么都挺吓人的(当然,我现在半夜没敢开灯,借着电脑屏幕的光,应该也挺吓人的)。然后就聊到monster怕什么,我说它怕火,因为火能带来光明,它半夜出来肯定怕火;又问,那火怕什么呢?怕水,因为水能灭火,没看消防员用水去灭火么。那水又怕什么呢?水怕土,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哎,水怕土,我的天啊!水土君,难怪你是个如此自我矛盾的人啊,名字中就把两个相克的五行硬捏到一起了,不别扭才怪呢。
于是,得空就查了一下“五行“,也算给自己增加点阴阳学方面的知识了。毕竟,学水文地质的人多有有点觉得自己接近”风水先生“,不适当增补点五行知识,怎么能够对得起自我标榜呢。这一查才知道,2020庚子年在纳音表中竟是” 庚子辛丑壁上土“,今年是个”土“年,哦,心里踏实了,不怕58、98的情况发生了,土哦、土哦、土哦。又自问“那木还克土呢”,管它呢,反正今年是“土”年。土年,怎么也得办点土事,或者为土办点事吧,虽然叫水土君,总不至于老是自己拿水来冲土讨个没趣吧。
接着,接着就是如你所见,睡不着了。

 

“土”了点,“壤”填色不少

古汉语中的“土”会不会有现代语言中对不时髦、不流行、不好看的东西的直观表达,想过去翻阅,但懒得查,至少现在我们的语言是这么表达的。我想,对于土,它确实“土”了点,毕竟千万年形成,千百年不变,无论是风化还是沉积,是原地还是搬运,它大体如此,看上去确实“土”了点,毕竟它自身并无生机,难以勾起人类共识的美学品鉴欲望。
如果“土”是个让人忽视的贫民,那么“壤”就配得上是聚光灯下的贵族,因为,人类有史以来始终在征服和改造着“壤”,慢慢的附带着将“土”也照看起来,“土壤”也就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变得更加一体了。但是,壤仍然让土增色不少,毕竟看上去不那么“土”了,这最主要是得益于它养育出来了生命的颜色。以至于,前两天跟一个身在加拿大的朋友聊天,我问她枫叶之国怎么区分土壤和地下水时,她说通常他们是top soil and fill material, 通常是根据钻孔揭露的地层来区分的,主要看organic层,该层往下的是nature的,具体还是得看钻孔钻出来的东西来区分和描述。我想,中英结合的表述中多少透露出来,soil即便在英语的体系中应该也还是更多倾向于具有有机质的“壤”吧。

 

感谢任教授深夜赐教“土壤发生”

3月2日晚上,水土君发了个朋友圈,用黑板手绘了几张土壤和地下水的关系图(抖音sweaken里面有),引起中国农业大学任教授的注意。文来文往实不过瘾,二十三点零二分,终于与这位我敬仰已久的教授第一次通上了话。十几分钟过后,先生说,不能聊太多了,再聊我这老年人就该睡不着了。其实,我今天想跟先生说一声,我明白您说的睡不着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对专业执着纯粹的爱,再怎么聊您都不会说睡不着。
作为一个非土壤学专业的自称也搞土壤的人,简单记录下任教授教导下的一点感悟吧。土壤讲发生时,从ABC层到Rock确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土壤经典剖面最合适是在山上。据介绍,搞土壤发生学实习时,不会把土壤发生学的剖面放在通州(平原区),而是会选在百望山。平原区的“土壤”说实话,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有大洪水冲过来沉积的,也会有原位第四系沉积物风化产物,还可能别的搬运(如人挖土、狗脚泥等)而来,总之,平原区的土壤不能用这个发生学剖面来解释。
所以,那天晚上以后,我再也不去纠结土壤剖面下的Rock倒是是石头还是沉积物了,因为,压根就不该放在一起讨论,把那个剖面放在平原区去讨论土壤的发生,没有特殊情况和场景,很可能在误人子弟。

 

“水土协同”几家愁

相比这复杂的“土”家,好像还是“水”家干脆,地上面的是地表水,地底下的是地下水,通俗易懂。但喜欢把简单问题不断剖析细化到极其复杂的科学家们,往往会根据实际场景不断将“地下水”赋予更加具体的内涵,以适用于其特定语境。于是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甚至更有狭义中的更狭义,即用以引用的地下饱和重力水。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目标不同,研究的对象就不同,也就导致范畴发生变化。
就像这“水土协同”,原来最初的意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和大家交流过程中,发现至少有三种理解方式。一种就是指饱和带中的水和介质的协同,如地下水污染了只抽出处理是无止尽的,要连同介质一起治理;第二种是包气带(含土壤)与饱水带协同,“水“是地面以下的水,“土”是地面以下的第四系沉积物。实际上,前者是搞狭义地下水的工作范畴,后者则是广义地下水的工作范畴。显然,如果这个概念提出来,多数应该是出自“水文地质学”,而非“土壤学”。第三种则是更加广阔的眼界,估计多数是跨了好几个学科的人或者管理者提出来的,即治理地表水得连通岸上的土壤和侧向交互的地下水一并治理,反之亦然,治理场地也要兼顾对该场地造成污染的地表水。这么是多么强的系统观念,这么提的哥们至少也得是个环境系统学学者。
这样一来,“水土协同”必定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若以这里矛盾相克的“水土”不扩大到地表水,那么,以介质为主的“土”族势必就会和以流体为主的“水”族要有明争暗斗了,毕竟,看似一体的研究内容,在起点上,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向。如果不放下自我学科的门户之见,估计难以学成独孤九剑,正如令狐冲一样,活的潇洒方能精彩。
水土君虽无兵器谱,也因工作需要经常来回游走,这里的欢乐忧愁或多或少也有所见闻。只想提一句可能得罪人,但一心为君好的话:“不负上层土,不弃土下水,水土要一家,欢乐你我他”。
若要扩展到全部的水,那么,最后的局面可能会是,欢乐的终欢乐,忧愁的终忧愁,钱多的仍钱多,穷苦还穷苦,这里面水多深,又有谁认知?

 

环评中水土协同的梗

跑不掉还要回到这个梗来,因为工作,因为环评,因为它们看似分得清。但是,正因为看似分得清,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梗在哪等着,模糊一些大家遵循的是“共有知识”,明确一下只能维持着“公共知识”,甚至要去做一些“共有知识”中觉得不合理的事情。这也是各个“导则”最悲哀之处,粗者未粗、细未能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地表水中的河流沉积物、再如土壤中未利用地、还如地下水中的包气带、又如生态中的土壤、甚至如大气中沉降颗粒物以及风险里面的三种时间跨度差异巨大的风险,一个比一个纠结,一个比一个难揍,环环相扣,好比大话西游唐三藏的连环炮,恨不得让至尊宝直接打了个结要了结它。这些梗,还都是“水土”相关的,你是烦与不烦、恨与不恨,反正如果我是做环评的,我想白发何止三千丈啊。
今天下午开了视频会,点了一下“环评导则”的重要性,让我刚平复不久的心情再起波澜。大尺度有“三线一单”,中尺度有“规划环评”,小尺度“项目环评”,大胆做个假设,如大尺度做好了整体的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到位,中尺度只需要按照大尺度的划定开展内部结构优化,这个优化如能够把各个要素的现状理清楚,以排污许可为基础给与网格化的环境总量控制,此时的小尺度还需现在这样评价么?按照技术规范办就完了,剩下就是日常监管嘛。若如此,我们现在费劲把项目环评导则做这么细,与大趋势则有些不符,项目评价导则剩下两条路:一是进一步细,向技术规范靠近,更加接近于工程标准,显然技术难度太大,因为工程化是具体行业的事,差异太大,靠环评导则难以实现;二是要为后面三个尺度的任督二脉留好接口,要么要素环评导则直接写清楚三尺度的衔接关系,要么就留下足够的缺口,尽量原则一些,减少后面各种重复工作。当然,现在就地下水环评而言,在一个工业园区内,是可以优化以达到降低社会成本的。
光“水土”这一块,还没有往太细太深太真里走,就已经遍地的梗,如果较起真来,估计就不是满头银丝发,而是狂砸人民币了。11年时候细了点真了点,听取呼声一片,16年粗了点放了点,先扬后抑呼依旧,18年没甚料,转过头来一样呼。总之,项目环评到现在,与上与下、与前与后,宛如鸡肋。导则,则是这鸡肋上残留的那点肉渣,偶尔还有人想起从它身上做点文章。
叹项目环评忽有感,瞎闷一首:
君莫怪,凭阑干,此去云亭已无裳;
凄凄凉凉,三三两两。
强欢笑,改文章,心知肚明恐见光;
战战兢兢,摇摇晃晃。


水土与环评

无论是战战兢兢还是摇摇晃晃,庚子壁上土,哪怕传言真,仍要去面对。正如水土环境的保护,不经历现场难以见真章,不开展调查不敢言明白,无论是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工作还是土壤和地下水环评工作,现场调查至关重要。
有人说,地下水环评需要打井,花很多钱;又有人说,土壤环评需要监测,花很多钱。实际上,都说得没错,这些确实花钱,哪有调查不花钱的,更何况这是复杂的“地学”调查。每次,我都喜欢用“工程地质勘察”来做比喻,两块紧邻的房地产建设场地,左边场地和右边场地最后工程地质钻孔揭露出来的相关工程地质参数基本一样,但没有人质疑说为什么不直接引用左边那块已经勘察过的,右边这块只需要进行适当补充即可。但是,这种事情放到环评身上,房地产不用管地下水先不说,即便两家挨着的工厂,右边那家一定会用左边的点位数据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这里面,并没有对错,在水土君眼里,世界上就不存在对错,有的只是暂时的认知错位。之所以,环评会出现与工程地质勘察这么大区别,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硬和软的差别,环评是咨询,在行业里属于软学科,非工程化的东西普遍意义上具有太强的可替代性,政策依赖度高,而工程化的东西相对感觉是基于基本需求,一般没人去质疑或挑战;另一个是从业队伍多元性与单一性差别,即环评就是大熔炉,什么行业人都能干,甚至寄希望于看着一本报告模板就能写出一本报告来,当然这也是行业自己无底线放宽闹得,怨不得别人,而工程地质即便操作工人可能是农民工,但技术人员也绝大多数具有地质相关的专业技术背景。总的一句话,环评是被“去专业化”潮流毁了,而且至今不思悔改。
但环评又在这去专业化潮流中,不断新增了多个要素,也就是由早期的地表水、空气和声又不断扩展了生态、地下水、土壤等系统更加庞杂的学科,但是队伍建设仍在去专业化的道路上匍匐前进,形成了专业技术要求多与专业结构单一的矛盾,势必最终转化成为去专业化与“专业难去“的矛盾。这一点,在水土环境与环评的衔接点上,体现的更为深刻。特别是土壤、地下水这种缓变的、更加接近于“累积风险”的要素,特别注重现场条件的掌握,也就是基于大量调查后对条件的概化,才能给出相对可靠的评价结论。恰恰这一点成为去专业化大潮中,最让人诟病的焦点。所以,宁可前面不调查,选址再差也不管,冲洪积扇顶端也可以上危废填埋场,岩溶地下水源地上游也要建个石化基地,最终是污染之后无力回天,若想修复治理,搭进前期全部利润也只解决冰山一角,可恨、可悲、可叹。
总之,不管怎样,早晚都需要亲历现场,亲自见证。要么是督促做好防护,别造成污染或别扩大污染,要么就是去做好收尾,治理并恢复重建。总之,你无法回避,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环评作为防护的前端咨询,我更愿意称之为“环保设计”,水土的环评应该可以也应当向工程化方向前进。亲历现场、细细勘察,结合工程地质勘察形成必要的“环境地质勘察”,可能要比没有足够参数基础的摆弄“数值模拟游戏”更具有实际价值。

 

环境地质勘察

环评,有其必然的合理性和价值,在环境保护前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时至今日它受到的质疑声不少,但几十年来取得的成绩仍是有目共睹。地下水的环评、土壤的环评无论怎么发展,导则无论怎么改,怎么跟各种不断完善的制度衔接,场地情况摸不清楚都等于零。
与疑似污染地块要进行初步调查、发现问题再详细调查的思路一样,没有调查根本无法说清这块场地是否具备较强的防污能力,能承受多大的水土污染物负荷,抗住多大的污染风险。不同的一点是,环评阶段投入的资金与后面治理的资金或是1:10、1:100甚至更高的差距。也正如我国人的特点,宁可花百万去治病,也不愿花千元去健身一样,预防,仿佛反而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而查清场地条件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最节省资金的做法,则是绑定到“工程地质勘察”中,同期开展“环境地质勘察”,获取关键参数,结合更加完善的行业防渗技术规范,强化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控。若能在此基础上,建设项目的土壤和地下水环评才会轻松落地,一是不再有新增调查费用,因为勘察帮你做了;二是参数也足够了,预测可信度提高了,措施就更有针对性了。但是,那时,真的还需要建设项目的土壤和地下水环评么?选址合理性前期第一尺度和第二尺度都解决了,周边的环境现状由庞大的监测网络覆盖了,场地的现场和参数由环境地质勘察搞定了,措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指导了,我想,这时,鸡肋已非鸡肋,直接可弃了。

 

狗尾

夜深了,还是稍微睡会儿吧,白天还要去单位上班呢。

 

2020年3月11日 凌晨

失眠的水土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