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四,知觉与沟通
您好,这里是远山读者,我是小钟,与你相遇,是我的荣幸,我懂得不多,但会用心将自认为最好的内容讲给你听,分享和感受不同的理解,愿您也愿我能在此,有所得,我会在这条路上坚持着走下去,与您一起,去见证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期节目是我们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三大部分的第一部分的尾声,在探讨看入人里,我们已经从他人、媒介、自我,逐一去分析了这些影响和塑造我们沟通的方式,一起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第一章主要讲了我们之所以沟通,除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外,沟通也是增强我们生理及心理健康,建立自我认同,满足社会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本能。
沟通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沟通双方自发的发送和接收信息但有时也会被各种噪音所干扰。
每一段双向的人际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存在内在收获回报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沟通还有几大原则忽视,就是人绝对不可能不沟通,沟通是无法取代,无法复制的信息;具备内容和关系两个向度,沟通的意义是被人主动构建出来的,而不是被动的藏在字里行间。
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媒介沟通对现实沟通的影响,及媒介逐步的出现优劣分化的沟通现象的解读,知道了媒介沟通与面对面沟通的目标是一样的,大部分过程和原则也是一样的,但另一方面,媒介在简洁,同步,和抑制解除这些方面,发展出了超人际的沟通。
其次,社交媒体本身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更多的关系机会,也有助于维持和丰富人际关系,但同时媒介沟通,也在制造泛泛之交,在社会孤立和关系恶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效应,其中欺骗和骚扰的是必须重视和需要正确面对的一大现象。
媒介沟通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性别和年龄的不同,沟通结果指向往往也不尽相同,平衡媒介沟通和面对面沟通的关系,谨慎思考,学会保护自己。
还有就是第三章所讲的自我概念:我们有些自我特性是来自人格的遗传,有些自我概念是由他重要他人所发送的信息创造出来的。
自我概念由于参照群体的社会比较而得出,自我概念也受文化性别等因素影响,会随着时间逐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概念会趋于稳定,抗拒改变。
沟通者管理他们的举止,外貌和配备来创造一种认同,以便和不同的人互动;每个人都有很多个自己可以展现,选择其中之一,并不是代表这个人不诚实。
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坦露,沟通者出于好几种原因和好处来袒露自己的信息,比如宣泄、互惠、自我澄清、确认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社会控制等。
自我袒露也存在很多风险:包括拒绝,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关系满意度,丧失影响力,伤害别人等。除了自我袒露这个方式,我们还可以选择沉默,说谎,模棱两可,暗示来回应沟通中的对方。
简单回顾一下,如果有忘记了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回去听一下往期的音频,下面我们开始本期的解读,这一期节目主题是:知觉(知识的知感觉的觉)。
有这么一个场景,大家应该都经历过,一张图片给到你,让你说出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有的人可能看到花盆、有的人看到动物、有的人看到一个人,有的人也一片混乱什么也没看出来。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完全在同一层面的,预示着我们每一个人都经验着一个不同的现实,通过他人眼睛看世界,你可以得到不同的领悟,这也通常要比个人经验的理解更有价值。
而我们这一章节要做的就是学会去处理因知觉差异而造成的沟通上的挑战:
所谓知觉,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理解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比如啊,对兴趣不同的人来说,在公园里散步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经验:植物学家可能会注意植物的情况,时装设计师可能会关注路人的衣着,而艺术家会注重周围环境的色彩与形式,但无论我们多么留意四周,都不可能注意到每一件事情,因为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调动自己的能力对我们处理各项事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书中列举了四个步骤来达到这个目标。
第一个是选择:
我们身边的信息量是远远超出我们所能处理的限度的,所以知觉的第一个步骤便是选择,选择能够给我们留下印象的信息,那些更响、更大、更亮的事物总是更醒目,在宴会里大笑或者大声喧哗的人,也比安静的宾客更吸引目光,虽然不见得总是讨人喜欢。
还有重复的刺激,也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各种情景中的动机也决定了我们从环境中挑选什么信息,如果你担心约会迟到,你会留意身边任何一块钟表,如果你正饥肠辘辘,你会注意路上每一家餐馆,或者广告牌。
第二个步骤是组织:
就是说从环境中选择相关的信息后,我们必须用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这些信息,每一个人都有一套不同的方案来组织。
有时候我们依照外貌,将人分为男或女,美或丑,胖或瘦,年迈或年轻等;
有时候我们依照社会角色,将人分为学生、律师、妻子等;
有时候我们又依照人们的互动风格将人分为友善的、乐于助人的、冷漠的,尖酸的;
或者也根据心理特质,将人分为好奇的、紧张的、不可靠等等。
这种方式也叫做,“知觉基模”(基础的基,模型的模)它塑造了我们与人沟通和理解别人的方式,举例来说,如果你将某个老师归类为友善的,你也许就会用某种相似的方式向该老师沟通请教,如果你将这个老师归类为脾气坏的,那么你应对的方式可能就会截然不同了。
在这个组织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小心形成刻板印象,导致对他人的错误判断。
因为当我们选择好一种分类的知觉基模后,我们除了对他们进行了归纳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对他人的预测,我们可以一起来试着测验一下。我们看一组名词,然后根据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形容词对这个名称作出解释,比如说这几个词你听听看,女人、男人、素食主义者、长者,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第一个想到的形容词对这四个名词作出解释,然后思考一下你的回答是否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形容,女人是强势的,男人是理性的,素食主义者是温和的,长者是睿智的。
我相信很多同学应该听出了问题,但确实这就是我再编写这篇文稿时的第一时间的回答。
所以我们很有可能,一直陷入某类刻板印象,并且为了支持自己不准确的信念,还会为这些信念辩解或者逃避,就好像男女发生争执后,他们通常只记得对方刻板印象的言行,即使这并不能代的她们的实际内心,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避免产生刻板印象喃,其实答案就在一开始,因为想要消除刻板印象造成的沟通障碍,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去除对他人的分类,试着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假定拥有某类共同特征的群体中的一员。
说完了影响我们知觉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阶段:
诠释。
在我们选择和组织自己的知觉以后,我们以某种方式对其加以诠释,让其具有特定的意义。熙熙攘攘的大厅中,一个向你微笑的异性是出于礼貌还是对你表示交往的兴趣呢?朋友开你的玩笑是想亲近你呐还是单纯图一乐呢?你是该见招拆招?还是一笑置之呢?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在无意间或明显的影响我们着诠释一个事件或行为的方式呢?
书里面总共是例举了八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八个点里面有没有你似曾相识的一些情境:
第一个是交情深潜,这么一个情景:两个同事以相同的理由向你解释,他们工作迟到的原因,其中一个是你的好友,另一个人你仅仅只是认识,然后你认为好友的借口更值得宽恕。
第二点是个人经验,举例来说,如果你曾经有过被房东克扣押金的经历,那么当新的管理者向你保证,妥善管理房屋就可以退回这笔钱的时候,你就不太会信以为真了。
第三点,对人类行为的假设:也许你会认为人类的普遍心里就是得过且过,或者你又是相信,不管结果如何,人们都会尽力而为,就是这些不同的对人群事物的固化信念,将会影响我们诠释别人的行为。
第四点,态度:我们的态度也会决定我们如何看待别人的行为,就比如,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说我爱你,你会怎么想。
第五点,是期望:期待塑造了你对外界刺激的诠释,正如我们在前面第三章解读到的那些期待学生表现的更好的老师,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和对待他们,从而导致结果的转向。
第六点,是信息:如果你得知你的朋友最近被其男友或女友抛弃,或者被公司炒鱿鱼了,那么你对他的冷漠态度或行为就会和你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完全不同。你或许会更加委婉温和。
第七点,是自我概念:你的信心是低落还是胸有成竹,你看到的世界也会完全不同。
第八点,是关系的满意度:关系愉快或不满的时候,沟通的想要达成的意义就可能完全不同。(就比如本应该是增进关系的沟通可能会变成一场争吵)。
简要的说明了以上八个影响点,或许你已经有所感觉,这些影响知觉的点,有时候并不是孤立的活动,很多感受发生在两个人或者一群人中间,他们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彼此的感觉。
你认为自己刚刚遇见的某个人很有魅力,你很可能会问朋友的意见,如果他们给出了消极的评价,你可能会转变自己最初的知觉,虽然转变也许没那么彻底,但至少会有点。
给大家讲一个我小学时候发生的事情,是关于我的小学班主任的:
话说我的小学班主任,是一个年龄偏大的女性,大概50多岁,但是一头白发,但是又很精神饱满,这位老师姓卢,卢老师做了我小学三年的班主任,3—6年级的时候,我印象很深刻,她经常对我说的两句话,一句是:“你虽然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写得很工整”。还有一句是:“你虽然平常不怎么说话,但是看了你的作文你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
和卢老师发生了一次激励的冲突,因为她总是占用下课或放学时间,同学们也经常站队说卢老师坏话,然后有一次讲了个鬼故事着实让我记到现在,慢慢的,我开始反感卢老师。处于在那个年纪的我一方面叛逆,一方面总想让自己被更多人关注或让一些同学觉得我牛逼,所以就做出了一件那时候觉得特别吊的事:在一篇自由作文作业,我把卢老师写成了一个怪物,还顺带提到了她的母亲。
这件事情最终确实在班上引起了轰动,我也被请了家长,在办公室里卢老师一边哭着一边向我妈妈说着,我记着一句话,卢老师说:“我妈妈已经八十多岁了,你却这样写她”。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她的妈妈也是一名老教师,之后当然也是后悔了,但也因此对卢老师更加疏远了。
直到有一回,我们几个同学在外面没钱吃午饭,因为提前全部花光买辣条了,就刚好碰见卢老师买菜回家,卢老师问我们吃饭了没,同学说没吃,于是卢老师就叫我们去她家里,她给我们做,同学们当然乐意了,但是我还是在中途悄咪咪的走开了,他们大概半个小时后下来告诉我说,卢老师给他们每人煮了一大碗面条“番茄鸡蛋面”,那个时候可稀罕了,心里很后悔没去,但几乎也在这时候,卢老师又拎着一大袋子面包走到我们面前,并且叫住了我,给了我两个面包。
从那件事以后,卢老师又经常和我说那两句话,那个面包的味道我至今没有忘记,她经常给我说的两句话,也一直陪伴我到今天,帮助我在逆境中看到光亮。
可惜的是小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见过卢老师了,也再也没有遇到会占用放学时间和给我说那两句话的老师。
大概十年过去了
卢老师,您还好吗
非常抱歉,小时候不懂事
非常感谢,您教会我做人!
之所以讲这么一个故事,我在构思的时候只想到了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下知觉的转变,最终写了这么一大段,这期间的转变您应该也能理解了。但更多的,此刻,我更想透过这个知识点让你听一下这个故事。
收拾一下心情,接着我们本节的内容:
影响我们选择、组织、诠释和协商信息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是获取信息,即使面对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我们也有不知道的信息,当你获得了新信息,你对别人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如果你只在课堂上见过你的老师,那么你对他的定论只会建立在教师这个角色的行为上,如果你观察过他的其他角色,如高峰时段的司机,音乐会爱好者或者食品店购物者的,那么你很可能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其次是生理因素,相同的事件摆在眼前,但由于每个人感官差异的不同,对外界信息会有不同的印象体验,我们每个人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上的差异,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说几个例子你就知道,同处一室的两人,甲说:“收音机关小声点,我的耳朵快聋了”这乙说:“哪里大声了?声音再小点声我就听不见了。”这个例子就说明,我们接收到的感官信息确实不同,其中视听上面的差异最为明显。
其次是心理挑战,一些患有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症的人就很容易分心,对这一类听众来说,相当精彩的一场演讲,会呈现出既无聊又沉闷的样子。
再来,还是年龄,想想这些年你是如何看待你的父母的,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可能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啊,到了青春期的那段时间你可能认为他们又是古板平庸的了,到了成年的时候你又突然认识到父母的见识是长远的,睿智的。
还有就是健康与疲劳,你回想一下上一次患感冒流感,或者某些慢性病的时候你自己的感受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你很可能浑身无力不想搭理人,脑筋也转不过弯来,所以说疾病或极度的疲劳也可能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在疲惫的身心状况下处理重要事物,极大概率会出大的纰漏,为此,晚上有一个好的睡眠对管理人际冲突而言是一个无价之宝。
最后是饥饿,在饥饿或饱餐的状态下,人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没有吃饭,就入睡,饿醒以后我们的脾气通常很暴躁。
那么说完了生理上的差异,我们再来看文化上的差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间隔,每个文化都有不同的世界观,都有看待世界的特有方式。比如说沉默哈,在西方文化中带有负面的价值,他被解读为缺乏兴趣拒绝沟通、敌意、焦虑、害羞等等。
那么相反了,亚洲文化不断鼓励,表达思想和感觉,沉默是受到肯定的,正如道家所言,言多必失,又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亚洲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对沉默感到不自在,也就可以看出了,仅一个沉默都有可能导致沟通出现问题。
第三个大的差异是社会角色的不同,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间接地被教导去扮演一系列受期待的角色:第一个是性别角色,简单来说就是男人和女人的生物性特征;
第二个是职业角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类型,常常影响我们对一项或多项事业的看法:假设有五个人在公园散步,第一个是植物学家,他会为公园里各种各样的树木和其他植物而着迷,第二个是动物学家,他一边走一边寻找令他感兴趣的动物,第三位是气象学家,他一直抬头留意,天空和天气的变化,第四个是心理学家,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大自然的一切,而是专注于公园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还有就是关系角色:以家长这个角色为例,父母会认为嚎啕大哭的婴儿是一个需要安慰的无助的小家伙,但附近受哭闹所烦恼的陌生人就不会有如此善心的评价了。
如何从这种社会角色中抽离出来,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里有一个很熟悉的箴言:
穿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
找一个对你而言完全陌生的团体,试着成为团体的一员,并坚持一段时间,不要只是站在一旁观察,而要真正融入你的角色的哲学理念,看看这种感觉怎样,或许你会对那些不曾理解的人有一些新的认识。
说完了知觉的大大小小的影响因素,但知觉会出现的问题可不光光由外部逐渐发展,有时候它是形成了一种潜意识或说固化思想:
比如说对人严厉,但是对自己仁慈,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将问题归咎于对方个人的因素;而自己遭遇不幸时,我们就将问题归咎于外在因素。别人搞砸一件工作,我们可能认为他事前没有听清楚或做的不够认真,但我们自己搞砸一件工作,我们就会怪领导的指标不明确或时间不够等。
换句难听一点的话说:当我告诉你残忍的真话时,我是你甜蜜的爱人,如果你对我这么做,你就是个不合格的情人。
低自尊的人会猜想别人以不利于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高自尊的人会猜想别人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待自己,别人的想法一定类似于自己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假设,广泛且频繁地发生在许多情境中:
一个星期以前你对朋友发火:说了些让你后悔的话。
假设别人对你说了同样的话,你会认为这段关系结束了,然后你就心想你的朋友也这样认为,于是你避免再去联络对方,事实上你的朋友也没有联系你,是因为他认为,你才是想要结束关系的那个人。
别人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如何能找出对方真正的立场,有时要靠直接询问,有时候也可以靠其他人核对,或者再不济你深思熟虑后再做一个成熟的猜测,所有这些替代方式,都比单纯的假定别人的想法要来的更好。
同样的道理,期待不一定会带来更多积极的评价,如果我们把期待提得过高,那么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感到更大的失望,容易被显而易见的事件所影响。
最后我们再讲讲同理心,有时候我们了解对方的意思,却不能像他们一样了解他们想法背后的原因,这是我们所缺少的,就是设身处地的重要能力,也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拥有同理心的那一刻,你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放在一边,去感受他们的恐惧,喜乐,伤心的感觉,并且三个面向都是真诚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些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你或许会说:你又怎么了?你怎么又不开心了?这时真正的同理心会这样说:“你现在很难受吧?没关系,我会陪着你”
我们很容易将同理心和同情心混为一谈,同情心是指你用你自己的观点来看别人的困境,进而产生怜悯之心;而同理心是指你用对方的观点设身处地的思考他的处境,进而感同身受。
那么又何才能加强我们的同理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沟通能力的一个特质上:“认知复杂度”。
就是说如果你能用更多的方式去理解并解释他人的行为,你就更有可能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就像盲人摸象里的盲人一样:
从四个立场中找寻平衡点,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个立场,我对你错,从我们的立场出发。
第二个立场,你对我错,这时候我们转换视角,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尝试支持对方的立场。
第三个立场,三双方都对或者双方都错,从这个立场出发,你承认彼此的论点中的长处和弱点。
第四个立场,这个议题不重要,虽然我们很难将某些议题视为无关痛痒,但是稍作思考就会发现大部分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原先认为的那么重要。
当你从这四个立场看过某个议题后,你基本上也会有一些新的洞见了,这些洞见未必能够改变你的想法,甚至不能解决手头的问题,但他可以增加你对别人立场的容忍度,并因此改善你们之间的沟通气氛。
以独特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不仅会带来挑战,也会造就成功,正如葛兰丁的母亲所言,残疾人是和别人不同,但不是比别人差。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相信没有一件事情是徒劳的,感谢您的收听;这里是远山读者,我是小钟,很荣幸与您相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