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蓝工程④ | 遇斯人则识彩虹,竞赛课而见青霜——文科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圆满成功

SSLFS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扎实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推动新课程理念和基于“三力”指标的“问学课堂”理念的实践、落地,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近期举行了“青蓝工程”之青年教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



  2023年4月19日,文科组青年教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拉开帷幕。青年教师王兆伦、沈莉娟、程彬彬、王雨薇、林静、万一豆、王欣依次执教授课,当晚为教学反思、教学答辩环节。



  语文科组的王兆伦老师的课以“确乎风骨”为主题,教授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引导同学们以代入式阅读、剖析式细读和“概念图谱”统摄的方式,回溯演说语境,在情境阅读和文本细读中理解文章的思想性、力量感,在图谱绘制与量规评价中攫取文本解读的方法论,沐浴马克思的“风清骨峻”的思想光芒和人格力量。

+


  语文科组的沈莉娟老师的课以“无望之人 无物之阵”为主题,教授鲁迅小说《祝福》(第一课时)。她从“我”的返乡日记、祥林嫂的“半生事迹的断片”,梳理情节;从相互审视与自我叩问,分析人物;从二答“祥林嫂之问”,解读困境:由此探究人物的精神处境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关联,师生深入对话,走向文本深处。

+


  英语科组的程彬彬老师的课为基于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的写作项目化学习。她的课堂以信息化和互动性为特征,以小组协作和展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掌握传记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改进写作和自主评价的能力。

+


  英语科组的王雨薇老师的课以“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为主题,课型为阅读课。她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


  历史科组的林静老师的课以“多彩生活——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为主题。她以宋元时期词曲时人笔记作为基础材料,通过问题导学、图文互证,品读和赏析宋词元曲,使学生感受到宋元时期都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到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上的奇葩,更可作为史学研究的资料。

+



  思想政治科组心理部门的万一豆老师针对妥瑞症与神经系统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回顾了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通过视频引出疑问,调动学生兴趣,就神经信息传递方式展开小组讨论,带领同学亲身感受神经元的信息传递过程,帮助学生从“自己”与“他人”这两个角度进一步了解“人无完人”的道理,强化其自我悦纳及人际关系和谐。

+


  地理科组的王欣老师的课以“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题,从自然资源基本概念、分类入手,简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就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发展利弊展开分析和讨论,引导同学们了解了前沿资源利用技术——“可控核聚变”,针对如何创造未来无限美好这一问题,给出了“地理的回答”。

+


  当晚,各位青年教师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和基于“三力”指标的“问学课堂”理念对自己的课堂呈现作出教学反思,同时又对评委们针对性极强的提问一一予以回应。



  比赛在青霜紫电之决骤中暂时落下了帷幕,而课堂样貌千姿万态的未来教师则如同一抹彩虹,永远闪耀。



撰文 | 王兆伦

摄影|李小萍 王兆伦 


 往期精彩


喜报 | 莞未学子包揽东莞市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多个项目前一二名


签约 |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与香港天主教伍华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


莞未生活 | 诗意校园的“人间烟火”



↓ ↓ ↓点击关注↓ ↓ ↓


我知道你“在看”哟~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