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大宗商品 | 生猪:供给已由紧转松,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陈雷庞雨辰郭朝辉 中金大宗商品 2023-06-24

9月以来,国内生猪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具体来看,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在10月20日达到27.7元/KG,创下今年价格高点,较9月初累积上涨超过20%,较今年价格低点涨幅超过130%。但10月底以来,猪价开始快速回落,截至11月10日,外三元生猪价格降至25.6元/千克,短短两周降幅7.6%。对于四季度的生猪价格和行情,我们在9月30日发布的报告中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我们认为生猪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并给出4Q22均价在25.5 元/KG的判断,当前猪价又再度回落至我们预期的均价范围,价格预测逐步兑现。对于11-12月猪价走势,当前市场存在一定分歧,猪价是否还会迎来季节性高点,还是就此转入趋势性下行走势?年关将至,生猪作为居民消费必需品,明年上半年猪价走势如何,市场亦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


对于本轮价格的先涨后跌,我们认为供需基本面强弱变化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即“供给端由紧转松,需求端由强转弱”


图表:22省市生猪平均价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给端:受压栏及二次育肥扰动影响,9-10月中旬,供给收缩明显;10月中旬后,供给由紧转松,养殖主体出栏积极性明显提升,二次育肥带动大体重猪出栏占比明显提高,供给后置使得供给压力逐步释放


9月至10月中旬,生猪出栏量趋势性下行,叠加压栏与二次育肥扰动,导致供给阶段性偏紧。具体来看:一是周期性的供给收缩。我们认为,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监测未来市场生猪供给的先行指标,约领先10个月左右。从产能周期来看,4Q21 各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降幅明显加快(2021年10月:-2.5%、11月:-1.2%、12月:-2.9%),是上轮猪周期产能去化最快的一个季度。根据10个月养殖周期计算,今年9-10月(对应去年11-12月)生猪出栏量较前期明显减少,形成供给趋势性收缩,这是造成生猪底部价格明显抬升的底层逻辑;二是新一轮猪周期在4月开启后,猪价进入快速上行通道,今年中秋时间较早,基于对旺季高价的预期,养殖主体压栏惜售及二次育肥情绪较浓,导致生猪出栏量加速下滑。从生猪出栏均重来看,截至10月20日,生猪出栏体重约129.21KG,较今年低点(2月17日116.86KG)涨幅超过11%,同比涨幅也达到4%。从屠宰企业结算价来看,10月14日当周,重点屠宰企业结算均价为28.63元/KG,环比上涨5.37%,较9月初涨幅超过25%,反映出规模养殖集团出栏有限,散户顺势抬价,支撑结算价格延续上涨走势。从出栏数据来看,9、10月份猪场计划出栏量环比均呈现负增长(9月:-3.70%,10月:-1.40%)。


图表:能繁母猪存栏量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农业农村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10月中旬至今,政策调控力度明显加强,高价亦刺激养殖主体出栏积极性明显提升,叠加二次育肥大体重猪出栏对猪肉供应的“额外”补充,供给由紧转松。具体来看:一是政策调控力度有所加强。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针对前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研究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建议大型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截至10月末,发改委已累计进行六次生猪抛储,并准备投放第七批 );二是养殖单位心态松动,大体重猪出栏占比快速走高。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11月10日当周,150KG以上大体重猪出栏占比达到9.21%,较10月中旬快速上涨1个百分点,随着压栏大猪出栏,有效补充了市场供应;三是大体重猪陆续出栏,带动供应量短时增加,屠宰企业结算价显著回落。据卓创数据,在10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屠宰企业结算均价已连续4周回落,截至11月10日当周,全国重点屠宰企业结算均价26.11 元/公斤,环比下滑2.57%,较10月高点下降约9%,反映出养殖端压栏意向有所松动,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减弱。


图表:生猪出栏体重及大猪占比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端:受中秋、国庆的假期消费提振,9-10月中旬需求较为强劲;10月中旬后,节日利好逐步消散,终端消费回归清淡。同时,局部疫情反复之下,外出就餐、高校集中采购等消费行为明显下降


节日旺季加持下,9-10月终端消费得到明显提振。从企业日度屠宰量来看,9月、10月的样本企业日均屠宰量分别为10.78万头、10.79万头,较8月的9.64万头明显上涨;从标肥价差来看,8 月底以来,各省大体重猪与标猪价差由负转正,且持续走扩,大猪供应偏紧延续。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10月13日当周,175KG、200KG大体重猪与 120KG标猪价差分别扩大至 0.7元/斤、0.77元/斤,达到阶段性高点。我们认为价差走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回暖。


图表:标肥价差走势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10月底以来,节日效应逐步消散,终端消费回归清淡,同时我们看到疫情有所反复,南方消费不及预期,肥猪消化缓慢,标肥价差有所收窄。据涌益咨询数据,截至11月10日当周,175KG、200KG大体重猪与 120KG标猪价差分别为 0.56元/斤、0.64元/斤,较高点分别回落0.14元/斤、0.13元/斤。另外,局部疫情反复之下,特别是广州、成都、郑州等主销区,疫情导致外出就餐、高校集中采购等消费行为明显下降。尽管餐饮旺季之下环比有所改善,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月我国社零餐饮收入同比下滑8.1%。


图表:白条猪肉周度鲜销量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向后看,我们预计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或进一步提升,叠加二次育肥供应增量,供给压力将继续释放;旺季下需求亦有增量,但不确定性较大。短期11月猪价或以弱势为主,12月消费虽有旺季提振,但供给压力或抑制价格上行高度,我们维持四季度生猪均价25.5元/kg的判断。展望1H23年,我们看到能繁母猪存栏拐点已于2022年上半年出现,已连续6个月走强,我们预计1H23生猪的潜在供应相对充足,生猪价格或先降后稳,考虑到2022年猪价基数整体较低且季节分布前低后高,2023年生猪价格同比或大概率呈现先高后低。我们预计,外三元生猪1Q23均价21.5元/KG,2Q23均价18.8元/KG。


供给压力将继续释放。需要明确的是,从大周期来看,11-12月我国生猪总体的出栏量仍是在下滑趋势内。2022年1-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为-0.9%、-0.5%、-3.30%,根据10个月的生长周期推算,12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也将下行。但是由于压栏与二次育肥导致供给后置,可以抵消掉趋势性下行减量。具体来看,一方面从压栏情况来看,据涌益咨询数据,11月企业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5.16%,对比9、10月份环比数据为-3.7%和-1.40%。同时, 9、10月份80KG以上大猪(按照育肥出栏约2-3个月计算)月度存栏量环比增幅分别为1.11%和3.46%,对比7、8月份明显增加,基于以上数据,我们预计11月压栏将逐步缓解,出栏量将顺势增加。从二次育肥的情况来看(二次育肥是指将已出栏的90-110公斤猪源进行再次回圈增重育肥),由于出栏体重的提高,猪肉供应增量也将有所增加。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7-9月生猪宰后均重在91.11KG,进入11月体重快速上升至94.36KG,增幅达到3.57%,我们预计随着二次育肥猪源增量出栏,宰后均重增幅或继续扩大,补充后市猪肉供应。据卓创资讯调研显示,今年7-10月份二次育肥比例约在20%-30%。综合对比分析,我们预计11-12月,我国生猪有效供给将呈现增加趋势,平均增幅或在5-8%左右。


图表:能繁存栏与十个月后价格相关性

资料来源:博亚和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大中小体重存栏量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生猪养殖利润及猪粮比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月度计划出栏量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上市企业生猪销量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需求端维持旺季特征,但不确定性较大。从白条猪肉鲜销量来看,11月猪肉需求量环比基本与10月持平,而自12月起,受季节性消费提振,下游猪肉走货明显增快,预计月度消费将环比提升在10%左右。因此,在11-12月内,我们预计需求整体提升或在5%左右。短期我们认为,在不考虑其他突发因素的前提下,我们预计11月生猪价格或以弱势为主,价格震荡走低概率较大,进入12月后,如果消费能按预期兑现,生猪价格将逐步企稳,或迎来一定小幅走强,但是空间十分有限,我们维持四季度生猪均价25.5元/kg的判断。


对于新一轮猪周期,我们认为或呈现三点特征。一是政策规定了产能合理区间后,能繁母猪存栏与生猪价格波动区间或小于前几次周期;二是产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猪周期。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看到规模化企业不会因为猪价的小幅波动轻易改变出栏节奏,同时政策面也更容易对企业非理性生产经营进行调控和监管,这将有助于提升供给稳定性,但猪周期仍会大存在,但时间上会明显拉长;三是大商所生猪期货推出以后,为生猪产业发现市场价格和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提供有效工具,市场信息更为公开透明,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致预期下也更容易出现压栏和二次育肥行为。基于此,我们预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周期(猪周期)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程度或有所减弱,因此在产能端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生猪价格或回归小周期,即季节性价格走势。我们预计,外三元生猪1Q23均价21.5元/KG,2Q23均价18.8元/KG。对于期货价格,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总体偏低,深度贴水我们现货价格预测值,重点关注01、03合约可能的交易机会。


[1]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0773553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11月19日已经发布的《大宗商品:农产品:生猪:供给已由紧转松,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联系人 陈雷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2030114

联系人 庞雨辰 SAC 执证证书编号:S0080122080153

分析员 郭朝辉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70006 SFC CE Ref:BBU524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