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介绍
法学院
……
法学院成立于2016年6月,是由原上海金融学院法学院、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合并而成的二级学院。学院设有法学和社会工作2个专业,现有本科学生625人。
学院现有教师54人,其中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的专任教师43名,包括教授5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余人,多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学术研究。在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具有行业背景教师比例达50%,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教职工超过40%。聘请武汉大学、上海社科院等校外专家为特聘教授,充实学院学科力量。
近5年来,法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人大立法课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等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30多项,5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主要领导的批示。 在《中国法学》、《税务研究》、《法商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现代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发表的科研成果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或获得各种奖励,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
学院目前有2门课程获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获上海市教委精品及重点课程,50余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重点、双语、全英语课程以及校级金课的建设项目。学院教师目前主编并出版《经济法概论》、《金融法学》、《国际商法(英文版)》、《WTO 法律规则(英文版)》、《社工案例评析》等著作、教材30余部。
学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的财经法律和社工人才。
复合型是指:法学(经济法)培养“通法律懂会计”复合人才,法学(金融法)培养“通法律懂金融”复合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培养“通社工懂法律”复合人才。
应用型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有较高比例的实践实验类课程,特别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聘请较多实务实践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实务类课程由一线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授课。
做到产教融合,法学院与六类产学研基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 、律师和社工师事务所、公证处、企业产学研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建设上海市自贸法庭产学研基地,强化处理涉外案件的业务能力与知识训练。围绕法律和社工师职业资格证书开展教学活动,做到职业资质与专业培养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做到学赛结合,法学院已形成五类专业竞赛模式——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中英文比赛、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华东地区“法之梦”模拟法庭邀请赛、市级社工和法律案例分析大赛和“新生杯”模拟法庭比赛。通过学生参与专业竞赛,提升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书状撰写能力、庭辩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等能力,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学院在2019年国际刑事模拟法庭英文和中文赛中表现优异,晋级荷兰海牙总决赛。2021年,在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中获三等奖,两次获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二等奖,上海市第三届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在其他模拟法庭及社工案例分析比赛中也连年获奖。
国际化体现在:与海外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例如社工专业与香港城市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已经持续十余年,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合作,多位教师至该校进行一年以上访学研修,该校连续多年每年招收法学学生为硕士研究生,并给与全额奖学金。美国南加州大学齐铱教授受聘为法学院特聘教授,定期与法学院师生交流。
建立与国际交流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与中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签约合作,联合举办两届“国际金融法暑期学校”。
经过多年努力,学院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志愿录取率较高,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较高,研究生录取率较高。2021年度,法学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
学院承担了《法学概论》、《经济法》、《金融法》、《国际商法》、《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重要公共课的教学任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30余门,拓宽和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立诚明德 · 经世致用
素材: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提供
排版:学缘
校正:王保芹
责编:侯昱纬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立信
诚信 | 实用 |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