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态资讯丨通往古印加文明的“最现代化隧道”

  新华社记者朱雨博 李木子


乘车从秘鲁古城库斯科沿山路向西北行驶约4个半小时,便可抵达圣玛利亚—圣特雷莎路段起点,那里是经公路进入马丘比丘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道路平整,雪山、河谷、羊驼群共同构成壮美景色,令记者不禁好奇为何鲜有游客选择驾车前往这处世界闻名的古印加文明遗址。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和旁边的悬崖峭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随着车辆继续向南行驶,铺设的路面逐渐走到尽头,眼前的景象打消了记者之前的疑问——山路一侧是垂直高差约150米的悬崖峭壁,弯道处并未设置护栏;另一侧是裸露的山体,雨季时经常出现落石、滑坡,十分危险。如此复杂的山路条件下,驾车前往马丘比丘自然会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内部。▲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不过,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秘鲁首条通往马丘比丘的公路隧道有助推动改变这一状况。隧道通车后不仅将为游客前往马丘比丘提供全新路线选择、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还将助力农产品更快捷地外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马丘比丘公路隧道位于秘鲁南部库斯科省山区,通往马丘比丘遗址,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全长1987.5米,是目前秘鲁断面最大、距离最长的双向单车道公路隧道。记者近日实地走访这一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时看到,隧道目前已全线贯通,机电安装作业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隧道项目经理裴志民(右)向记者介绍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隧道项目经理裴志民告诉记者,这条隧道是秘鲁国家公路系统内唯一一条通风、照明、监控等全机电安装的隧道。机电安装作业将力争于今年10月完成并在年底前调试控制系统。隧道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还避开了风险路段,令当地约1.9万名居民直接受益。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人力经理丹尼尔·梅迪纳。▲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隧道项目人力经理丹尼尔·梅迪纳说,交通状况的改善将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马丘比丘客流量增加,随之产生更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需求,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这条隧道会让更多人有机会到访马丘比丘并了解秘鲁文化。作为项目一员和秘鲁人,我真心感到高兴。”

6月23日,中铁隧道局的中方员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检查马丘比丘公路隧道。▲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位于隧道南端的圣特雷莎镇是咖啡与多种水果产区,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种植。但由于路况较差,该地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一直较高,一些农户种植的芒果因无法及时外运只能烂在地里。咖啡和柑橘种植户萨穆埃尔·巴里奥斯告诉记者,大家都十分期待隧道早日通车,“这样就能更快捷、以更低成本将产品运往外地”。

隧道项目不仅带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还为当地社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农民身份之外,巴里奥斯还身兼隧道项目搅拌车驾驶员,他的孩子和不少朋友也在项目上工作。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当地咖啡和柑橘种植户萨穆埃尔·巴里奥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梅迪纳告诉记者,除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从外地招聘,项目上约七成的工人都来自附近城镇,成为隧道施工作业的重要储备人才。“秘鲁具备隧道施工经验的人不多。建设过程中,当地工人逐步掌握了隧道施工和机械操控技术,今后如果再有隧道项目开工,他们可以作为熟练工直接投入工作。”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秘鲁隧道工程师伊拉姆·迈拉。▲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秘鲁隧道工程师伊拉姆·迈拉表示,对他来说,参与建设这条秘鲁“最现代化的隧道”是一段宝贵经历,中方团队在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先进技术和展现的专业精神令他印象深刻。

裴志民说,施工过程中,中铁隧道局一方面着力对当地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与项目业主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在隧道施工方面的专业经验来推动当地的技术革新。”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于2024年7月16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