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智库报告全文(上)

课题组 新华社研究院
2024-08-30

点击上方蓝字“新华社研究院”,关注我们。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的重磅智库报告,全文约3万字,系统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重大意义。新华社研究院官方微信订阅号将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报告全文,以飨读者。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
一、尚“道”:信仰信念与千年理想有机结合
二、崇“礼”:制度成熟定型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
三、重“民”:发展思想与民本理念有机结合
四、敬“德”:核心价值与传统道德取向有机结合
五、修“文”: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六、贵“和”:命运与共与协和万邦有机结合
第二章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根脉与创新创造
一、找准契合点:日用不觉深入社会肌理
二、赓续根和魂:风云时变中把稳新航向
三、激活生命力:“两通”“两创”架设桥梁
四、助推新飞跃:理论创造与时俱进
五、创造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篇
第三章 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与推进方略
一、准确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二、准确把握文化本质属性
三、准确把握文化根本作用
四、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
五、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
六、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七、准确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八、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
九、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智慧
十、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演进趋势
第四章  “第二个结合”的世界意义及时代启示
一、何以中国:以文化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二、文治之道:把握六对关系应对治理挑战
三、和合共生:文明新形态贡献人类美好新未来
结语
编写说明与致谢


      导  言

 “这个古老文化忽然间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力量,这是个谜。”德国政治思想家施密特曾经在一次公开访谈中讲到中国时感叹,“没人能想到。”超大规模,又具有高度凝聚力,“两大奇迹”不可思议。安全、稳定、发展、进步。上万年文化,五千多年文明,绵延至今充满生机……

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中国之谜,如何解答?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这样说。

“石破天惊!”给总书记做现场讲解员的文史专家张建光回顾当时心境,“我感到这将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重大时刻。”①

读懂今日中国,关键在于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要读懂他所生长的文化文明土壤。

在中共理论发展史上,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就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总结,它成功指导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被今天的中共党史专家称为“第一个结合”。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正式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

这个创新理论准确把握当今的国际国内大势,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勇立时代潮头,高瞻远瞩,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带领中国人民重构史观、重塑认同、重释文明,逻辑自洽地阐释今日中国之治。

正如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本报告认为,“第二个结合”将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取向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

“第二个结合”理论从中国历史深处走来,它找准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必将有力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什么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本报告将其梳理为十个“准确把握”的方法论。

作为体量规模仍在可观增长的全球大国,中国的治国方略和观念变革,不仅在深刻改变中国,也将深远影响世界。“第二个结合”理论与实践使世界看到,中国的成长会一如既往为世界提供和平发展的最大公共产品,为全球带来稳定性和确定性。同时,“第二个结合”视野下的中国治理经验,可供他国观察与借鉴。

 “第二个结合”,开创了中共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它是打开理解新时代中国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双慧眼,是读懂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方法。

它是21世纪引领未来的中国新的“文”治之道。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

     第一章  “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

掠燕湖畔,中央党校,伫立有《战友》马克思和恩格斯、《我们的老校长》毛泽东、《总设计师》邓小平等雕像。2017年3月,中国古代圣哲孔子与老子的雕像《问道》落户,与原有的雕塑一起,好似在这所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里,论道交流,行“不言之教”。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中央党校培训学员研学于此。他们在孔府孔庙中,聆听儒家经典,学习感悟古代圣贤的治世之道。在孔子出生地,好客的山东人连续多年举办尼山论坛,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与中国文化研究者。

19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哲人,今与古、中与外、西与东,跨越时空,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对话,不仅在建筑与雕像里凝固,更在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广阔大地上鲜活地发生。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二个结合”理论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探索,在行进中恢宏展开。

一、尚“道”:信仰信念与千年理想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民族的血脉、文明的底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经典《礼记·礼运》里的这句话,是千百年来中国志士仁人追求的治国济世之道。小康、共富、大同,是无数先辈英杰“修齐治平”的共同理想。

作为先锋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汇聚了全国英才。从50多名初创者,到9800多万名党员,中共百年来的成长历程,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志士的千年理想化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信仰信念、初心使命。

(一)“为人民谋幸福”接续奋斗

2023年3月,陕西延安南沟村,一场春雨浸润,大片果园迎来花期。村民赵永东正在林间忙碌。他家20亩果园,去年净赚10多万元。黄土高原上的这个偏僻山村,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告别贫困,村里人均收入10年间增长近4倍。赵永东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党带领大家靠双手奋斗出来的。”

经过接续奋斗,到2021年,中国如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14亿多中国人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站在新的起点上,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正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开启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篇章。

浙江德清推进产村融合,缩小城乡差距,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8:1,成为浙江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地之一。

(二)“为民族谋复兴”信念坚决

国际史学家指出,古代中国曾经盛世辉煌,经济规模长期居世界首位,近代中国却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落伍,并在1840年后经历百年沉沦,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扛起了“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引领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稳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为世界谋大同”理想坚定

2000年前,悠悠驼铃响彻丝路古道,开启中西文明交流之旅。

今天,“钢铁驼队”呼啸西行,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再次将东西方紧密相连,仅2022年就开行了1.6万列,运送货物160万标箱。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中国发挥建设作用,有力彰显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的责任担当。

过去十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跨国投资的高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将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机遇。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到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在世界舞台的一系列行动,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剂”。

二、崇“礼”:制度成熟定型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与礼乐文明有机结合,赋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秩序的规范、伦理的力量。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陕西岐山周公庙,每年都举行祭祀,追怀周公圣德。三千年前形成的西周礼乐制度,是中国人自古而今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源流。礼乐文明的传统在今日中国,形成新的回响。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提升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一)制度形成有效规范

2023年春天,关于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工作在忙碌进行。文保单位与有关企业积极合作,运用高科技开发呈现“数字中轴线”,使之能更好进行国际传播,为世界理解。中国首都的中轴线,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几千年“大一统”的共同心理,“致中和”的哲学思维,严整均衡的礼序传统,在此有了现代化的表达。

哲学家楼宇烈认为,百年前民族贫弱之际,为除弊启民,中国思想家批判几千年的礼教只剩“吃人”,这好比泼脏水把孩子也泼掉了。实际上,中国传统礼教有其善处。礼教的本质,是让人们明白所处的位置,按照规矩规范行事。比如对“天地国亲师”尊敬,就是礼教之善,今天我们当择善明用。

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礼序”现代化的关键。从国家治理角度,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从严治党”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构筑起“党中央坐镇中军帐、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政治秩序,体现出秩序与活力、稳定与发展的平衡。这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讲规矩、重秩序“礼治”经验的激活。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国家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现在的政治协商、民主决策、政治监督、基层自治等制度体系,既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底色,又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投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者高国升说。

(二)法治建立严格约束

面向国旗、右手举拳、诵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2016年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后,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场景。从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工作者,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都必须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彰显中国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

甘棠飘香,清风正廉。公元前约1000年,周朝召公首创了巡视制度。2023年春,在纪念这位古代政治家的陕西宝鸡召公祠中,30多名新提拔领导干部的家属列队谈家风说家教,集中接受廉洁齐家教育。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0年间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三)伦理示范贤能教化

社会敬贤达,家庭尊孝道,个人重修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伦理与社会规范在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城市基层与乡村,“新乡贤”制度正在成为唤醒中国乡村、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补充力量。

山西运城万荣县高村镇党委书记王国强说,全镇人口3.2万人,“新乡贤”就有800多名,“新乡贤”是村镇两委干部的“后备队伍”,乡村干部要做“新乡贤”文化的牵头人。

浙江湖州织里镇依靠“新乡贤”力量组建的“平安大姐”团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调解”思维,依靠亲情、友情、乡情“说和调停”,组建8年来累计调解纠纷16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3%。

 三、重“民”:发展思想与民本理念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赋予执政理念以深厚的人民情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创造性地借鉴了朴素民本理念的合理内核,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层面,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

(一)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人民”二字根植于心。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不同场合,习近平这样说。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作为执政者,中国共产党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秉持落实这样的理念。

20年前,浙江绍兴就从市、县、镇三级机关抽调“驻村指导员”下沉一线,访民情问民生、解民忧纾民困,被群众亲切地称作“身边的政府”。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琴英说,当地目前仍有7000多名这样的干部活跃在基层村社、企业一线。

(二)发展依靠人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将“民”置于关乎国家存亡绝续的重要位置。中共汲取“重民”思想精华,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战贫困、抗疫情、促改革、治污染、化风险……中国人民都是“主力军”。

国家治理中,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制度设计、法律制定和政策出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当家做主。2020年8月,在“十四五”规划编制征求意见中,网民留言献策超百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意见建议上千条。

甘肃临洮县是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当地已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办的70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乡镇干部杨信的建议,被吸纳进中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他说:“基层干部也能直接参与国家立法,民主就得这样能看得见摸得着。”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3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在他看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共政策的基石,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是其有力佐证。

新时代10年,中国14亿多人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超过4亿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愿景逐步化为实景。

四、敬“德”:核心价值与传统道德取向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赋予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价值的源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周易》里的乾坤大德垂范至今,与众多典籍里的思想,汇成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敬“德”传统,融入21世纪的中国执政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蕴含着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德的精华,也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核心价值为统领

怎样在新时代铸牢中国精神?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炼的“24个字”分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②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这样说。

 从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到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道德习惯。

甘肃嘉峪关一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宣传栏里,展示着地方政府的治理创新。他们借鉴古代经典《管子》“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治理思想,提出打造“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润化、自治强基、智治提效”的“雄关善治·五治融合”社区治理品牌。

(二)干部政德为关键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落到实处,重在先锋榜样的示范。中国共产党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抓好这些“关键少数”的德育至关重要。习近平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大德在爱党爱国,公德在维护社会良好风尚,私德重在个人修身。

山东济宁探索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政德修养,精心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基地结合曲阜孔庙孔府、邹城孟庙等资源开发现场体验式教学课程,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组织部已先后12次安排中央党校中青班1300多名学员来基地开展政德教育。很多学员培训结束后,还专门带着亲友和同事再回济宁,现场分享和传承传统文化感悟。

(三)德治法治相辅成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中国构建了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国49.2万个村民委员会、11.6万个居民委员会,都由村民群众自己选举产生。2021年完成的新一轮基层自治组织换届,数亿人投票选举产生了近280万名村(居)委会成员。

 五、修“文”: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赋予民族复兴根和魂。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中的这句话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源头。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源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与“人文化成”的中国思想内在相通。

在今天的中国政治叙事里,文化被分为三个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形成方式不同,存在时间的先后不同,但三者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最终融汇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③传统就是原创,民族复兴的根和魂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一)以文化人:让古典浸润人心

在中国西部四川眉山的三苏祠,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常年络绎不绝,人们专程来拜谒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进士,留下诗词文字受到千年传诵,凝筑了中国古典文心。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曾来这里考察。他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④

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文化承担着教化向善、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中国各地文化建设精彩纷呈。

(二)以文化物:让历史赋能生活

西安曲江,华灯初上,大唐盛景与现代景致在流光溢彩中交相辉映。在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主题街区,身着唐装汉服的游客如痴如醉,在盛唐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中流连忘返。

“在西安,站在城墙上,闭上眼睛,风吹来的都是历史和文化。”走进街头巷尾、茶坊酒肆,西安人眉目谈吐间透出一股自信。

 运营长安十二时辰的陕文投集团,一直致力于“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董事长王勇说,在文旅融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资源,旅游为文化添翼,文化为旅游铸魂,实现了历史文化“吸睛”又“吸金”。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利用新趋势。近年来,“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蔚然成风,创意文化产品火爆“出圈”。文化传承文明赓续,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中,实现了对生活的滋养赋能。

(三)以文化世:让文化革新社会

文化引领社会风尚。近年来,中国各地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文明城市,振兴文化乡村,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风气焕然一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开放包容,驱动了社会的创新创造。

 “车让人”让出社会和谐,垃圾分类实现“物尽其用”;“新市民”同等享受入学就医资源;市民生活事务“网上办”,农民种植养殖“智能化”……新习俗、新风貌拉开了当代中国城乡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六、贵“和”:命运与共与协和万邦有机结合

 “第二个结合”通过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有机结合,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思想的贯通。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对外交往智慧。十年前,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接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外交智慧传承。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文明形态中,呈现出中国思想之光。

(一)和而不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和而不同”是两千多年前传承至今的中国处世之道。现藏于中国西北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唐代时期传教士在华传教史实,体现了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尊重。

中国东南福建泉州素有“七教荟萃”之盛。直到今天,多个宗教建筑在这里和谐集聚,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23年3月,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文明更好地实现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二)志同道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不仅源自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在促进和平上,中国组建起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成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多年来,中国在各种地区热点问题上积极开展劝和促谈。

在推动发展上,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参与新兴领域治理规则制定;大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寻找致富之路,积极分享自身减贫经验,多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在维护公平正义上,中国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全球挑战,营造公道正义的国际环境。

(三)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2月4日,立春,这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首个节气。在这一天,北京冬奥会精彩绝伦的开幕式令世界惊叹。片片雪花汇聚一起,组成象征和平的火炬。人类是一家,命运相共与。这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的背景下,尤其引人深思。

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在不同国家间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这一理念不仅汲取了中华传统中“天下观”、“和”文化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疾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60年来,中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与全球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中国已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注释

①新华社记者对张建光的现场采访,2023年2月23日。

②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2页。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

④《总书记考察三苏祠,讲到三个关键词》,新华社,2022年6月11日。

本期编辑:南隽  申丽  杜皓炜(实习生)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华社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