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分析(一)之历史与股权架构
1949年7月,江苏洋河酒厂建立,原名淮海贸易公司三分公司洋河槽坊,后改称苏北淮阴区酒类专卖事业公司洋河制酒厂。
1951年9月更名为苏北行署专卖事业公司洋河酒厂,1953年4月更名为地方国营洋河酒厂,1986年8月更名为江苏洋河酒厂。
1997 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洋河酒厂整体改制为洋河集团,是由宿迁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
2002年之前,洋河集团归国家所有,对于管理层与员工而言,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不讲效果也不讲效率,这一股权架构使得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缺乏有效的激励。
2001年洋河酒厂销售额2个亿,员工工资发放都出现问题,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
截止2002年4月30日,洋河集团总资产为 8.42亿,总负债为 4.56亿;净资产为 3.86 亿。
2002年,洋河集团拿出优质资产洋河酒厂,联合上海海烟等6 家法人和杨廷栋等14 位自然人,以发起设立方式,于2002 年12 月27 日设立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6,800 万元,股份总数为6,800 万股。其中,洋河集团持股比例51.10%,上海海烟与上海捷强作为经销商,合计持股21.21%,14名管理层持股8.41%。
2006年,洋河集团和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洋河)开始第二次改制,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洋河集团部分资产并接受洋河集团职工。
同时,洋河126名经营管理人成立蓝天贸易与蓝海贸易两家公司,以每股2.39 元的相同价格,以现金方式分别认购公司新增加的1,135 万股和1,065 万股股份。
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9,000 万元,股份总数为9,000 万股。自此,洋河股权结构如下:
洋河集团持股38.61%,经销商及其他合作者持股30.6%,员工持股共计30.79%(管理层直接持股6.35%,两家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4.44%。这种股权架构一直维持到了上市。
2017年,蓝色同盟合并蓝天贸易与蓝海贸易两家员工持股平台,成为唯一的员工持股平台。
在2009-2020年间,洋河集团、员工持股平台、管理层直接、经销商这几者的持股比例参照下表:
从以上洋河股份结构可以看出,洋河股权结构大致是三三制,国有股东、管理层及经销商、公众股东各占1/3。
其中国资委控股的洋河集团持股比例最大为34.16%。
在洋河,没有一方股东可以独大,国资委不行,管理层与经销商也做不到,这样的股权结构形成一种约束与平衡,没有一方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轻易得损害公司的利益。
张雨柏多年后在回顾混改历程时说道:“2002年那次改制的时候,我购买了72万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是我用身家性命作抵押,举债投资入股。所以逼得我们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只有化压力为动力的份儿。”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深深绑定在了一块,自然也与公众股东利益绑在了一块,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正是这样的股权架构使得洋河在上市后的十多年里开始了令人瞩目的“洋河发展速度”。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老一代管理层逐步退出舞台,管理层直接持股并没有之前的多,管理层激励的错配引发了大家的顾虑,怀疑后面的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之前的管理层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2019年,洋河发展遇阻开始主动调整渠道与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洋河决定耗资10-15亿回购公司股票,用于对核心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年后,洋河股权激励草案出炉,将回购的966.131万股全部用于激励方案。
其中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总裁三人每人认购1000万元,其余12位高管合计认购5300万元,其余约9.2亿由不超过5085名核心员工分享。
该方案的触发解锁条件为2021和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15%,较易达到。
这个方案除了激励了核心管理层,特点还有覆盖广与对一线员工的激励。
2010年洋河双沟合并后,两边加总的员工是7090人,这次激励总人数是5100人,绝大多数工作10多年的老员工都得到了这次回馈,这无疑是个暖心之举,能够加强整个公司的凝聚力。
当公司的发展会对整个公司的管理层、核心骨干带来益处时,我们作为公众股东只需要持股给予支持,然后坐等他们的努力、经验与智慧给我们带来公司成长的成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