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加密原生艺术的方式表达公链是什么——《加密艺术驱动器》创作始末

王兴 数字化合物 2022-04-21




三个多月前郭成和王博聊天中提到了一个作品叫《当代艺术驱动器》,两人觉得这个作品很有趣,于是Nervina数字化合物决定找到作者佘璐芸一起做项目。第一轮沟通下来我觉得只把《当代艺术驱动器》在链上复制一遍不够酷。我们可以走的更远。


佘璐芸

艺术家,女,1997年生于广东深圳。2018年至今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


不到一周时间我们组成了工作小组。我开始提作品方案供大家讨论。第一轮方案讨论聚焦于“元规则”。我们一致认为借助智能合约设定元规则然后受众参与创造作品是真正的加密艺术。后来这个思路被慢慢提炼为“加密原生”。


加密原生包含两个重要特性。一是一定要把区块链技术作为主要艺术语言,而不只是艺术作品的产权证明;二是要表达区块链技术的人文内涵。


9月2号方案找到了作品的思考方向





9月2号我们找到了作品方向,并把这个作品定位为一个艺术项目,名字叫《加密艺术驱动器》。接下来Nervina团队的闪总和小孟开始技术调研,我开始边细化思考边制作前端图像。如下图,一开始制作出的图像是写实的。在制图过程中我开始思考《加密艺术驱动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皮肤”。其实第一版皮肤做出来以后,我心里是迟疑的。但一时找不到好点子,于是硬着头皮把方案拿给大家看。


第一版皮肤的长相


果然自认为感觉不对的方案一定会不对。会上意见比较大的是郭成和佘璐芸。郭成说这个思路太写实了,综合现在当代艺术的趣味和项目情况应该追求一些更简约的图像;佘璐芸表示很像自己《当代艺术驱动器》的山寨货,我们应该找到些更永恒的,而不是游戏感的,流行气质的东西。大家的反馈让我决心重找思路。我意识到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蜕变机会。蜕去我过去概念设计工作经验中媚俗的部分。





再出发的方向是“何为数字世界的物”。驱动器如果被定义为一件加密原生的作品,那它的皮肤也是数字世界的原生物品才酷。过程中自我否定了多少方案就不提了。最终我找到的切入点是:数字世界没有前后远近。这反应在物上就是没有近大远小。这个想法唤醒了我初学3D软件时候的记忆。记得第一次看Blender中模型的3D视图,没有近大远小总是非常别扭。有时候会因此感觉缺少安全感。我会把视图切来切去以抵消这种不安全感,即便只有3D视图下不那么日常的样子才是形体状态的真相。


数字世界的不适感更接近真相,这很酷!于是我决定截图采用3D视图的样子制作《加密艺术驱动器》的皮肤。为了更极致一些,我拿掉了模型中所有的面,只保留线框。图像很快就做出来了。这次佘璐芸和郭成说很棒。(我当然没法知道他俩是不是在勉强给我面子)


《加密艺术驱动器》皮肤定稿的样子


接下来我们开始希望《加密艺术驱动器》在观念上更犀利。王博在一次技术讨论中提到“词库”当然应该在链上。这种原教旨主义追求让闪总有点为难。我刚开始对词库上链持中立偏支持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词库上链具有关键意义。


Nervos区块链的一层网络叫做CKB,中文是共同知识库。这个名字是最初让我对Nervos感兴趣的点。我想到我们从当代艺术领域提取的300个词是个中心化的当代艺术知识库。我们今天来做加密艺术,那么它应该从内容到形式都足够加密。《加密艺术驱动器》把词库建设在链上,并且允许大家共建。赋予每个人建设权、财产权,用公链的安全性保护词库这个公共物品。我意识到《加密艺术驱动器》触碰到了公链是什么这一区块链行业的母题。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什么是公链在当下是有建设性的。我们想到去做,有能力去做,这让人很兴奋。





9月20号前后王博提出来我们这帮人只擅长生产不擅长运营,提议我们找CryptoC合作代运营。24号我们所有参与方开了个会。会上出人意料,大家头脑风暴把原定方案拆的七零八落。参会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两三个作品修改方案。会后我冷静思考了下,意识到虽然让所有人满意是一件过分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收获了很重要的思考点。比较重要的质疑包含:


  • NFT艺术的基本特征应该是每个NFT长成不同样子。

    这个质疑让我再次思考什么是加密原生。我更坚定的认为加密原生艺术不是NFT艺术。NFT的特性是不可分割和不可被替代,千人千面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二级特性。《加密艺术驱动器》中的NFT强调的是权力,每个NFT的行权能力不可被分割不可被替代足矣,千人千面并不是必需品。

    NFT与生成艺术结合保障了其千人千面的优点。加密原生并不在视效上提出独特要求。我们从尊重受众收藏癖和个性化的角度来想,增加了每个NFT可以锁定一个句子在画面上的功能。后来我们还意识到,收藏包含自己加的词的句子也是一个收藏影响力证明的机会。


  • NFT应该被用作头像以增强传播性和社群感。

    传播和社群无疑重要。可要不要把《加密艺术驱动器》变成头像真的要想好。因为很容易弄巧成拙。我从来没想过买头像作品,因为我个人从没有过这类需求。我觉得使用一个punk头像很没个性。我的脸是我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的最能代表我人格的图像,这是被基因和时间雕塑出来的,我目前参不透使用其他图片作为头像的观念。但我觉得头像应该是可选项。我不需要,但没必要让别人做不到。


  • 加密艺术应该使人FOMO

    当前加密艺术受众主要是投资者,这是环境现实。可《加密艺术驱动器》的NFT在行权之后就没用了,它太不证券化,可能对投资人群体吸引力不足。失去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很遗憾,因此我们试图在作品里尽量给予收藏者更多激励,比如在作品官网建立一个知识库共建者名单。转念一想,是不是完全本着作品增值而来的人不适合参与共同知识库的创造呢?我真的不知道。

我们采纳部分意见,把方案迭代了一版如下:


时间一蹉跎就到了十二月底,眼看作品开发进入尾声,作品网站也已经快搭建好,我怕日子久了忘记为《加密艺术驱动器》纠结过的那些始末,于是先记下来。这半年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大量认知。比如加密原生是什么?区块链的人文内涵是什么?艺术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能做什么?这一切让我笃定。




《加密艺术年鉴》NFT

火热销售中

发售时间:北京时间10月11日(周一)20:00

发售价格:¥68/份

年鉴总量:10000份

年鉴第一期NFT发售量:1000份

发售平台:秘宝(https://mibao.net)

长按二维码购买

NEW///


数字化合物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加密原生艺术”发展的机构。数字化合物通过联合创作、品牌创作、发起展览、公众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秀艺术家和项目,推动加密艺术行业发展。

官方网站

digitalcompound.org

微博关注@数字化合物

Twitter关注@Digital_Compoun

discord社区:https://discord.gg/JcSAZUHkTE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侵删。转载/投稿/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TAODINN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