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合物的第一年与下一步
OnePiece是真实存在的
数字化合物从2021年9月1日正式启动。我们第一个内容是《加密艺术年鉴》。我不知道该不该称其为内容产品。因为当我们把一个东西定义为产品,它不得不将消费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我心目中的《加密艺术年鉴》更像前社交媒体时代的出版物。它有别于微信、新浪微博等平台随处可见的“内容产品”。它尽力照顾可读性,但不执着于“喜闻乐见”。
喜闻乐见当然会带来很多收益。但所有收益都有标价。当内容涉及历史的时候 ,标价尤其昂贵。我很难想象司马迁于狱中写《史记》的时候会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样的,贡布里希不会写读者想看的《艺术的故事》。
我不想说读者是某种表达障碍的来源。我对“消费者只想拥有更结实的诺基亚而非智能手机”持谨慎认可的意见。我想说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做的好。
“不得不”,这是一个我喜欢的词。我们不得不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排序,以确保在相互冲突的价值中我们保留了不太容易让自己后悔的那一个。
对于《加密艺术年鉴》来说,当下的优先级是:
1.不刻意回避主观因素的客观态度;
2.不追热点,不受利诱,坚持以研究价值为本,有利于学科学术发展的价值主张;
3.成为区块链与艺术的学科桥梁;
4.修剪噪声,挖掘长期叙事线中有改变力的要素;
5.适度向做着有价值的工作,却暂时没有价值捕获能力的情况倾斜;
6.对普遍的误解进行提醒;
7.尽量容纳更多的行业内容;
8.对当下读者产生即时价值;
9.让NFT本身具有价值捕获能力;
10.在NFT上搭建更多可能性。
以上是我个人的表达方式。《加密艺术年鉴》的主编是郭成。我们有过大量沟通。我相信我们不存在底层的价值诉求分裂。在这基础之上,郭成还会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我的工作是提供辅助的同时追求审查最小化。
谨慎面对“产品”这一概念的同时,《加密艺术年鉴》也警惕着作者式傲慢。我不认为独特即价值,更不认为独立即任性。完全的个人表达不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做出此等艰难选择是因为精神世界内部有外人看不见的“读者”,这些“读者”是:公理心、后来人、历史信念。
为什么是“历史信念”。因为我相信,而不是实际已经处于一个历史脉络的发端处。未来它是或不是要看现在的人怎么努力。
信念源于对世界不满而生发的渴望。而后在寻找过程中理性的力量又滋养了信念。我意识到加密艺术是这样一个情况:
l你知道的知识越多你越觉得它新鲜;
l你的知识和人脉网络越复杂越觉得它网络基因强大。
今天无法预言这个领域未来的样子。时不时的我想努力拆解、辩证、表达,但这往往只能满足一时的表达快感。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给到持续激励的并不是具体到毛发的东西,而是一些似有还无的憧憬和信念。“愿意相信”是个神奇的东西。我愿意相信WEB3是人类许多重要命题的最佳答案;我愿意相信一个被WEB3重塑的世界会有其原生文化形态。
想要传递“相信”难得不得了。没关系。OnePiece是真实存在的。《加密艺术年鉴》将记录这段旅程。
(OnePiece是漫画《海贼王》中被所有人探寻追逐的宝藏。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每个人用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定义它。)
加密原生不只是一种应用范式
加密原生成为衡量WEB3应用是否值得被重视的参照系之一有它历史经验和逻辑推演的必然。我认为这些认知迁移到艺术领域一样是重要的。它径直命中了我对实验艺术的认知:尝试使用新工具诉说新文化。
于是“加密原生的艺术”是我们向外界发出的第一个观念提示。其要点是以区块链技术作为主要艺术语言,同时表达Crypto价值观。
在一次参与服务器艺术分享时,被问到是不是一定要把加密艺术的技术门槛强调到高水位的时候。我回答说对概念的苛刻有时候会带来注意力的聚焦。如果一上来就很松弛宽泛,人们很容易滑落到旧事物的自我强化中去,因此失去了强迫自己从边界处探索新事物的执念。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包容那些仅仅是使用了NFT作为权证的艺术。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角色。
以此思路为核心,又加上想要探索合作创作的路径,我们做了【加密艺术驱动器】这件作品。【加密艺术驱动器】借助一万个NFT承载为共同知识库增加内容的权力,想要帮助艺术参与者理解什么是公链,想要探讨公共物品、权力作为艺术语言的话题。
我们团队的公众号(公众号搜索:数字化合物)上已经沉淀了不少关于【加密艺术驱动器】的内容。希望得到更多艺术同行的意见建议。这里不展开。
加密艺术驱动器对艺术来说是陌生的。是复杂的。人们消化并参与讨论相关话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沉淀。因此我们采用一边宣传,一边定期开放售卖的方式。相比多数NFT项目采用集中式售卖,我们的做法看上去慢热太多。我对此的解释是,因为多数NFT项目在寻找用户需求,他们想象用户会买什么,然后做什么,因此他们的作品追求用户一眼就懂,这是可以快速售卖的前提。
我们当然也想尽快捕获价值。如果胜利有机会来的快,谁愿意投靠长期主义?
【加密艺术驱动器】所面对的现实情况就是我们不得不承担大量市场教育的工作。假如我们把售卖时间约束在上线初的一个月,恐怕来不及让多数人弄明白这件作品。
杜尚当年为了把《泉》放到美术馆里努力了很多年。对于【加密艺术驱动器】,怕是也没什么捷径可走。【加密艺术驱动器】希望给艺术领域带来新话题,打开新局面,这注定了没办法一开始就被理解,这需要时间。我相信围绕【加密艺术驱动器】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构成了创作的一部分,以及我们要做这件事的意义。
反过来讲,我们如果都不需要这么费力,而是去讨好市场,那么艺术和设计的边界在哪?艺术终归有自己的学科特征和存在价值基础,尤其是今天这个“美被充分供给”的时代。我不认为加密艺术在所有的要素都理应具有特殊性。至少目前,我倾向于认为坚守实验性,坚守独立人格,坚守批判精神是重要的。
执着容易导向用力过猛和动作变形。【加密艺术驱动器】的复杂度、主题分散、大量第一人称解读,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是妥协的产物。
运气比较好的是这件作品入选了威尼斯双年展。我们因此可能不太容易被历史遗忘。希望正反馈来的早一些,好给予我们做更多探索的勇气和实力。
(加密艺术驱动器,2021,佘璐芸&Nervina&数字化合物)
拓展工作范围
数字化合物一直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用在公共教育方面。我和郭成参与了很多演讲。随着《加密艺术年鉴》和【加密艺术驱动器】收到越来越多的反馈。我慢慢意识到作品产能并不重要,沟通才重要。于是我们放慢了创作的脚步。通过一遍遍讲述已经有的创作,希望创造更多连接机会。
被腾出的时间砸到了两个新方向上。
第一个方向是把教育内容产品化。郭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在美院讲课,并帮助SEEDAO开发了加密艺术课程。我们此刻也还在与其他机构联合推动一系列面对高校学生的、面对社会人士的加密艺术课程。由于事情还没落实,这里先不多透露。
第二个方向是扩大研究课题范围。《加密艺术年鉴》是一个聚焦艺术的刊物。这个刊物自成体系,但是某些时刻总让人感觉缺少一些背景知识。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有不少优质的中文区块链内容正在消失。为了保留区块链行业认知推进的历史和现场,我7月份开始了一个新刊物工作——《加密三思》。
(敬请期待。
《加密三思》会收录历年重要的文章,并加以评论,按月更新。目前已经在内测阶段。这个内容近了说希望帮助到想要了解这个行业发展脉络的读者,远了说希望能够留存行业发展的历史现场。
有一些时刻,会丧气的说到中文世界的加密文化大势已去。我们还要做什么?为什么坚持?我有两个不愿意松手的答案:
第一是中国有大家长文化的主线传统,同时还有一条支线。即归园田居与魏晋名士。不登庙堂之高,或许还有江湖之远。所幸这片土地够大,人够多,不知道小众的窃窃私语能否偏安一隅。
第二是想留下一点什么给后来的人。不想看这凋敝而无动于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f4y1F7xx?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用了八年时间我看懂了《星际穿越》。不要温顺地走入那寂静长夜。
下一步
被朋友问到为什么不把《加密三思》做成PFP类的社群通证。其实也不是没想过。首先我认为把封面做成PFP逻辑上没什么必要性。《加密三思》作为一个小而美的内容其实就很有价值。并且因为NFT,它有机会复刻高价值二手书的价值捕获路径。其次在想象如何形成一个小型社群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旧书、茶叶、古籍、艺术从业者等文艺领域有大量潜在的受众,这些人有机会因为《加密三思》形成知识共同体。而这类知识共同体的信物未必需要是一个头像。
考虑到国内的特殊环境呢。对我来说我愿意第一步先把内容打磨好。先让他有助于我自己的创作和投资,再具有史料价值,最后争取社群价值。并且社群价值被限定在特定人群。
之所以做限定,一个是考虑合规。再就是由于大量内容是整理、摘录、翻译,所以我并不持有内容版权,但我又相信这样类型产品是被需要的,权宜之计是做这件事但是不用于销售。
接下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加密三思》内容会结实起来。在有余力后我们会尽快开始一个金融属性更强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有了框架,细节敬请期待。
《加密艺术年鉴》的目标受众是80%关注艺术+20%关注区块链;《加密三思》的目标受众是50%关注科技人文+50%关注区块链;未来的金融向研究将尝试为以上两个人群中希望介入投资的人提供价值。通过覆盖这样几组人群,或许数字化合物能发现自己的社群可能性。进而培养自己的品牌和共识,反哺艺术探索。
好久没写文章了,忙于《加密三思》和作品开发着实分心乏术。近来被几个朋友问到怎么沉寂了。是不是熊市打不起精神。特更此文复盘,也作回应。于熊市之中,于逆风环境之中,做最低的预期,尽最大的努力。冬种夏收,来日方长。
(在更宏观的视角下,永恒牛市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