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艺术的到底在搞什么?
编者按
基于创作多元化的基本原则,我们邀请DNA居民轮流进行各种形式的内容创作(编辑想甩锅,但好像没甩成),此为“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031期
公号管理员:风了
科班搞艺术的,雕塑专业毕业生。平时不太说话,在DNA的生活日常是坐在大厅里的工位上捏各种奇怪的装置,一坐一整天。
在DNA生活了近五个月,风了用她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记录下了这里的生活和心情。
特别提示
以下内容为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特约管理员独立完成,只要不犯法,不冒犯创作对象,连错别字都跟我们没关系!
我在华东师大学习了七年的雕塑与公共艺术,没有当老师,没有成为艺术家,也不想做规规矩矩的螺丝钉,工作一年后离开上海,摁下暂停键来DNA休息。
最近天气好会和朋友去田里走路,顺便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粉刷匠》,但被我唱歌洗脑的广东朋友已经回家了。
家里又在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过年,无法再拖下去,到了和DNA告别的时候。
8月15日离开上海来到安吉DNA,1月10日离开DNA回家过年。时间真快,仿佛只发了一会儿呆、画了一幅涂鸦、看了一眼夕阳,四个多月就飞逝而过。
1.涂鸦——送给自己和朋友的礼物
沚枫建了个100天画画群,叫“横山村毕加索训练营”,入群的人每天画画打卡。当时我刚结束孤阅的经济学小组的学习,就加入了。
我更喜欢将画画称为涂鸦,一种和说话一样的自由表达方式。涂鸦极具包容性,不被风格、内容、背景、信息和媒介所局限。
来DNA后,即使是参与画画打卡,也有一种自由度在里面,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状态好时多来几张涂鸦,状态不好就放空休息晒太阳。
在“横山村毕加索训练营”打卡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用照片做背景增加层次感,同时来激发想象的延伸。在实验新的风格时越画越多,涂鸦也成了我表达情谊的礼物。
在DNA认识的朋友离开时,我会隔空投送涂鸦作品做赠礼,不增加其负担,可以继续轻松游走。和yty做了七年室友,亦师亦友,她结婚时,我不知道除了涂鸦还有什么可以送的。
2.黏土——寻找突破的勇气
前两个月,我和一些DNA游民去大麓艺术节摆摊,准备了黏土作品。
创作时,我常保持着一种自然的状态,伴随着随机与偶然,随手感捏出自己在捏出来之前也不知道的形态,犹如零件,可以相互组合搭配。
在DNA大厅里的工位上准备这些黏土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有路过的人好奇的问我在做什么,还被小闲吐槽这些作品形态怪异难以卖掉,果然,送的比卖的多。
被小闲吐槽过的黏土作品
小凯看中我放在摊位上当装饰的罐子,是在达芬奇花园开业时做的,用超轻黏土给玻璃罐套了一层外衣。
和发小聊我的摆摊经历,她也想要我做这样的罐子给她当作结婚礼物,于是我又做了一系列类似作品,有时会加上随性的涂鸦。
我用超轻黏土做的系列作品
有次我看龙西玩黏土,发现她有一种实验精神,不断地变换手里的黏土形状,孩子气的好奇与天真。与我做作品时的适可而止相比,我缺少她的这种“过”的勇气,敢于毁掉从头再来不容易。
我也想试一下其他可能,在多次尝试后快放弃时,做出来一个怪异的花朵。龙西看到后问怎么做的,但我已经忘记了。
最近和方圆她们去田野里散步看夕阳时,会捡一些枝叶,插到用黏土做了一层外衣的瓶子里,高高低低错落着。
3.速写——感受事物的状态
继“横山村毕加索训练营”之后,沚枫又一次在群里发起速写接龙。
速写局现场,图:吾言
我已经很久没有画过速写,胆怯冒出头,画完方圆,就随便了,管不了那么多,直接跟着感觉走,忘记七零八碎的念头,时间不等人,沉进去过把瘾。
我画的速写
画速写时,我省略了五官,希望抓住不同人的现场状态和特征。会先感受速写对象给我带来的整体感觉,画一个几何形的外轮廓,然后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慢慢细化。
调整作品里的速写人物大小和位置时,我临时想到可以把之前的涂鸦作为背景,摘出来单独的速写人物放进去,重构成新的作品。
送给吾言的作品
4.蓝晒——自然的意外
水草玩过一次我的油泥后,买了蓝晒材料,发给我她的蓝晒作品,很有趣。刚好最近天气不错,我也跟着玩了一下蓝晒。
水草的蓝晒作品
我做蓝晒的过程
工序:
1. 在白纸上刷上1:1配置好的药液,等风把纸吹干;
2. 按照审美直觉摆好准备的植物,点线面穿插,注意节奏关系(大小、繁简、曲直、疏密等);
3. 然后用两张透明的板子将其夹住,放到太阳底下晒个10-20分钟;
4. 到了时间后去掉透明板和植物,用水把纸上的药液冲洗掉即可。
像等待一个自然馈赠的礼物,不确定阳光会留下植物的哪个部分,又会带走些什么,可能是一个清晰的褶皱,也许是一片朦胧的影子,都好,我愿意接受这种自然的意外。
5.雕塑——手与泥的游戏
有一天小羊想玩油泥,于是凑热闹的人就占了一张桌子,我提供了油泥就开始围观大家用手和泥一起游戏。
DNA游民雕塑作品
DNA游民小羊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看到一些人拿到泥就不知不觉间出来一个造型时,无措感会加重。我和他聊了几句艺术相关的话题,恍惚间想起之前在DNA和人聊艺术时普遍有着一些疑惑:
“艺术是什么?”
“看不懂艺术展。”
“我想画画,但我不敢,仿佛是失语的状态。”
习得技能的人,难以感知到新手的无所适从,熟手觉得简单的事情对新手来说可能很难。看到对面一脸茫然的状态,我会闭嘴少说,建议对方先拿张纸和笔,从涂鸦开始,在动手的过程里一点点精进。用低成本上手,降低畏惧,让好奇心打开自主探索的门。
其实我也有对艺术的恐惧,如果让我仅靠用经验积累出的直觉,创作也许会时常难产和烂尾。艺术创作也有迹可循,有章法可言,当我灵感枯竭时,会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偶尔灵光一现,产生惊喜。
我把自己的创作过程总结成五个步骤:概念构思,寻找灵感,结构元素,重组元素,优化迭代。
1.概念构思
a.确定创作主题
b.找出关键词后发散延展
c.构思草图
2.寻找灵感
从艺术史、艺术展览和其他领域中汲取灵感
见多识广可以提高灵光一现的几率
3.解构元素
a.形状
b.材料
c.颜色
4.重组创作
a.平移
将A的材料平移到B——“用皮毛做的杯子”
b.置换
挪用——将经典作品用现在的语境再创作
c.组合
不相干的事物组合到一起产生诧异——“镶嵌满钻石的骷髅头”
5.优化迭代
a.空间变化
将作品放到其他空间场合重新观察再创作
b.时间流逝
观念转变后回头审视之前的作品并进行调整
很多时候创作中充满意外惊喜,无法预设,文字说明可能是某种事后诸葛亮。我在看艺术展时,会先去体验作品给我带来的整体感受,而非直接去看作者的“说明”。所以我的一些作品在我这里是未完成状态,期待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想,使之完整。
同时,现在不欣赏的作品可能是“看不懂”,没有达到和作者对等的审美状态,观者也需要一定的宽容,但不意味着不能有喜恶,更好的状态是留意,也许在之后的某天突然想起这件作品,然后感慨一句“原来如此”。
以我之前的装置作品为例,做简单说明。
我在2018年的毕业作品《边界》
1.观念构思——边界中的模糊地带
2.找灵感源——艺术史中的物派
3.解构元素——山(用香焚烧纸的边缘)、水(墨水)、生命(木头上的纹理)
4.重组创作——将宣纸撕开后重叠出山的外形,用木纹象征生命岁月
5.优化迭代——后来用火把上面的宣纸及木头底座焚烧掉,做成视频
当时对“边界”的理解是一种无法名说的状态,既清晰又模糊,既突破又固守,既大又小,既有也无,引发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矛盾感,这种矛盾感中包含对抗与中和。表达的是“无”与“有”的一种转化。通过对“有”的塑造,营造“无”的意境。通过制造冲突,然后再寻找中和点,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将“边界”的生生不息的状态尽可能的通过“物”传递一二。
我在2021年的毕业作品《不确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拍照记录微观的个人状态,再用挪用方法,抽取片段的、无逻辑的小说铺满整个照片,对真假形成一定的互相指涉。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与模糊和不确定相似,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一种动态的游移变化。
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当作一个大艺术作品,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是一件小小的作品。以往的经历带来灵感,被我之后用来组合拼装,通过不断解构和建构,逐渐完善。
在DNA的经历,让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恐惧与不自洽。逐渐真实地面对自己,先照顾好自己,再谈别的。感谢这段日子认识的人经历的事,我的拼图又完整了一些。
撰文:风了
图片:风了,吾言
编辑:聂小闲
编后
DNA仅面向ACDC会员开放,成为ACDC驻地会员,免费入住DNA。添加客服微信(suosuo-dna)了解详情提出申请。
点击下方链接围观DNA数字游民生活。👇
有梦者,事竟成。
See you dow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