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艺学专业社恐在DNA遭遇到“社交边界感”后……
编者按
基于创作多元化的基本原则,我们邀请DNA居民轮流进行各种形式的内容创作(编辑想甩锅,但好像没甩成),此为“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041期
公号管理员:皮皮
皮皮说,到DNA来是她迄今为止做过的最叛逆的事情,是背着老师和父母偷偷过来的。这恐怕是DNA第一次和“叛逆”扯上关系。
她身上似乎有一种很规整的敏感和细腻,会郑重其事地问出“怎么看待DNA频繁的离别,会感到孤独吗”这种略显突兀的问题。得知她是文艺学在读研究生后,那种敏感和细腻好像又有了某种学术层面的合理性。
皮皮记录了自己作为高敏社恐在DNA感受到的强烈的边界感,以及破界过程。最后她承认,是自己先假想出了一个社交边界,而后打破了它。
特别提示
以下内容为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特约管理员独立完成,只要不犯法,不冒犯创作对象,连错别字都跟我们没关系!
大家好,我叫皮皮。在上海读研二,专业是文艺学。目前在研究的课题是,通过王维的边塞诗去分析唐诗创作中“以汉代唐”这种文化现象。
唐代诗人们在创作中不直接说唐,而常用汉代的名物来指代,比如“汉兵”、“汉将”,实际上说的都是“唐兵”、“唐将”,我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书写习惯,这种书写模式是如何展开的,背后又反映出时人什么样的文化心理。
文艺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很反感自己被称作“文艺青年”。在我们看来,文艺青年大多和风花雪月、岁月静好挂钩,它的指向更多是装和炫耀,是很流于表层的,左一句罗兰·巴特右一句老庄,很可能根本没有完整看过作品。
文艺学属于汉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最基本的一个功夫就是要“坐得住”,文艺青年们摆拍之后去美美p图发朋友圈了,而我们要继续低着头把这部作品啃完还要追问和分析。
文学对人的感受力要求很高,高敏感人格可能天生就适合吃文学这碗饭。天生敏感加上6年文学的专业训练,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极高的敏感度。
初来乍到,我感受到的社交边界
到达DNA是在一个阳光极好的午后,想到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我暗自紧张期待搓搓手。
但当我站在大门口看着空无一人的园区,直接愣住:这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人呢??好像跟想象中的社区不太一样?心里有点打鼓。
空无一人的园区里,有辆可爱的小黄车,还有三棵树
这种对环境半信半疑的感觉也迁移到了人身上。
第一个感到社交边界的瞬间发生在台球那个区域。小客服带我去宿舍的路上,透过玻璃窗我看到几个人在热闹哄哄地打台球,有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我慌忙转头。看到大家玩得开心,我下了第一个判断:这项娱乐活动我不喜欢,我们应该也不太能玩到一起。
入住DNA的第二天,我在二楼靠近投影仪的位置为自己打造了一处理想工位,面朝茶田,视野极好,大多数时间我都呆在那边。这个空间里还有其他三个人,看上去像一个设计从业team,我想尽量降低存在感,但进出的时候还是很难不让对方注意到。
眼神对视的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大家都在等对方讲第一句话,但谁都没有开口......就这样尴尬地僵持了几天之后,我撑不住了,于是选择忍痛离开了二楼的理想工位。
二楼面朝田野的理想工位,从白天到夜晚,景色都很怡人
另外一个让我感到社交边界障碍的区域是在大厅。小客服介绍说园区工位都是共享的,先到先得,所以当我看见大厅里两排桌面堆得满满当当,上面有趴睡枕又有显示器的工位的时候,内心无比震惊,第一反应是这好像企业里的格子间,好不数字游民。紧接着略带愤懑地想,这怎么还能占座呢。
后来了解到那些大多是居住时间比较久的老游民,时间久了家当也多了起来。虽然可以理解,但心里上依然感受到了某种被区分,一切看似是平等的,但资历老的人似乎还是享受到了时间的特权。这种对“特权”的判断,让我在望向那个区域的时候感受到了最为强烈的社交边界。
大厅里桌面堆得满满当当的工位
破界的三种思路
因为我是带着对数字游民这个群体的强烈好奇心来的,所以内心还是非常渴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的。于是一边苦恨自己不够社牛,没办法迅速与陌生人破冰,另一边也开始动脑子思考怎么打破边界融入社区。
思路一:一起干饭
干饭真的是一个绝好的破冰和融入的契机。我第一次在DNA感觉到归属感就来源于加入珊珊和百里一起做饭。
单拎出来看,我们几个人在做饭这件事上都谈不上有厨艺,我是学院派,会对着菜谱试图确保每种调料的分量都得到精准把控;百里和珊珊更接近灵感派,做菜全凭感觉和看起来也不甚靠谱的经验酌情发挥,比如经了百里手的菜和汤常常醋意过重,这也佐证了百里确实很爱那款玫瑰醋。
但好在三个女人一台戏,一人一道菜,合到桌子上的时候,竟然互相搭配着就也还挺好吃,常常吃着吃着身体不自觉地就会扭扭,感到幸福。后来九里也带菜偶尔加入我们,幸福的原因不只是好吃的饭菜,还有和伙伴们在一起的过程。
跟大家一起吃了很多顿饭,图里是和百里、珊珊、九里做的四人餐,蝉语和阿印的火锅早餐,以及蝉语经常投喂我们的小甜品
思路二:拍照社交
我有记录日常的习惯,在DNA也经常人不离机,机不离手。
当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喜欢的时候,我会满脸真挚地问对方,“我可以给你拍张照片吗?”一般是不会被拒绝的。拍完照片要发送照片,一来二去,也就自然而然地搭上话了。
在白茶原集市,我觉得梭梭的穿搭好别致,小心翼翼地问她可以给你拍张照片吗,她欣然应允
有一次在餐厅珊珊端着碗筷蹦蹦跳跳地朝我走来,我觉得很可爱,于是抓拍了几张人像,她表示很喜欢然后发了条朋友圈。后来不止一位游民跟我提起说你给珊珊拍的那组照片很好看,于是我就和其他看过这条朋友圈的游民有了一个自然而然展开接触的契机。
在餐厅,珊珊端着碗筷蹦蹦跳跳地走过来
后来我为很多游民拍过照片,有些是光明正大拍的,有些是偷拍的,有些人后来变得很熟,有些人至今一句话也没说过。但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当对方出现在我的镜头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更接近ta一些了,这是我自己心里上的破界。
在茶田边,炅昊在认真跟拍小青蛙
在DNA所在的村子里,也有很多感到自己和这个环境建立了深深联结的时刻,比如我给遛弯遇到的村民拍了张照片,然后叔叔阿姨作为感谢送红笋给我,以及和从山东来安吉采茶赚钱的阿姨们闲聊,最后她们大笑着望向我的时候。
一个人在村里溜达,一下午遇到了这个阿姨一家三次,第三次的时候我们加了微信,我把照片发给她,她们很喜欢,第二天送了一大袋红笋和芦笋给我
傍晚打算去茶山,跟路边的阿姨们问路然后被劝下,于是就坐下来跟她们聊天。一个月前,她们从山东来安吉帮忙采茶,采茶季结束了,正坐在大包小包的行李上等大巴回家
思路三:被破界
我在DNA的第一周,基本是在试图社牛与本命社恐之间摇摆纠结,还没想明白,手头又来了活,所以决定干脆先逃避一下这个问题,闷着头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干活。
几天之后,我终于忙得差不多,正反复思忖该怎么开口讲第一句话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书和在微信群聊里的昵称更先被大家注意到了:
“你在看王维吗?”
“你是学文学相关的吗,我看到你桌上的书了。”
“原来你就是皮皮啊!”
所以你看,全情投入做自己,等待同频的人来发现自己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破界思路。社交局面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打开,你在好奇别人,别人也在琢磨你,合适的时机下大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连接。
在院子里玩相机,豆沙发现相机品牌一样于是主动过来破冰,上图是豆沙拍的
当我在写这篇稿子,重新回顾在DNA那段生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好像最一开始感受到的那些社交边界都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
在DNA从来没有人拒绝我的社交请求,外界其实一直都是敞开式的。大家只是在正常地按自己的节奏生活,是人心作祟自己想象了一堆条条框框限制住了自己。
在DNA,想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没人会来喊你,对社恐极度友好;但如果想聊我们就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始聊;那边有个聊天局只要凑过去即可加入,不想聊了随时离开就好。
前面提到的三个让我感到社交边界的瞬间,我想来首尾呼应一下。
第一个台球瞬间的主人公可能是Oscar,后来我们一起吃饭逛市集,交流玩耍完全没有障碍;
第二个瞬间的主人公是炅昊,后来熟悉起来偶然聊到二楼,炅昊拍着桌子恍然大悟:原来当时在二楼的是你啊!另外两个女生是草莓和萱萱,ta们三个不是一个team,草莓和萱萱也不是设计从业者而是心理咨询师。
第三个瞬间里的“特权”人士后来发现完全没有老游民的架子和傲慢,比如九里和Dane,任何和她们稍微接触过的人都很难不喜欢她两的。
至于初到DNA那天下午为啥园区空无一人......是因为院子里真的很晒很热!仅此而已。
我离开那天早上,和朋友们认真告别,拍了喜欢的田埂合照,现在想来依然很温暖
撰文、图片:皮皮
编辑:聂小闲
编后
入住DNA请添加客服微信(suosuo-dna)提出申请。
“DNA数字游民接管计划”持续征稿中,在地or在地过的游民请通过DNA微信群添加@凶残编辑聂小闲提交选题,稿件发布后作者将获得1000元创作津贴。
点击下方链接围观DNA数字游民生活。👇
有梦者,事竟成。
See you dow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