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法王:《密法源流》第1-10课音频和第5课文字

大宝法王 得无量福 2021-09-26

依靠如意轮母力        

圣者之王噶玛巴

一切障碍得消除        

莲足永固贤劫海

噶玛巴千诺




药王星出现,水源皆具药性


2021年9月6日~9月12日藏历7月30日~8月6日药王星当空,淋浴淋雨持咒可清净病障业障。据藏文历书《时轮历精要》记载:太阳运行到第10宿43度时,白露节后7日内,澄水星(即药王星)出现,药王星藏俗也叫它: "嘎玛热喀"。传说经过此一星光照射之水,均成药水。这期间同时一心祈祷药师佛沐浴或淋雨的话,即可祛除疾病与万劫的业力。《时轮金刚》也记载:药王星当空的7天内,在药王星的加持下,江河湖海等一切水源、花草树木等一切植物,皆具药性,是清净病障、业障的好时机。


2021年8月23日至9月13日《密教源流》晚上9点到10点;10点半到11点半.

因公众号每篇文章只能有10个音频所以部分音频请看链接


大宝法王:《密法源流》第1-2课音频和简介





吠陀文明与密教有远亲关系?


主讲: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第5堂课:2021年8月30日(一)


▍世袭制度逐渐形成


在前几天课程当中,我们讲到吠陀时代的一些内容,其中吠陀前期的内容讲过了,今天开始要讲解吠陀时代后期,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6世纪这段期间。


大概到了公元前10-11世纪左右的时候,在旁遮普(Punjab)的原住民,也就是全部的非雅利安人被征服。归顺者成为雅利安人的奴隶,不归顺的非雅利安人就被驱赶到南方。而雅利安人也从之前定居的五河流域,逐渐南下,来到了恒河下游。因为之前,他们没有见过比印度河更宏大的恒河,所以进入恒河流域之后,如此丰沃的平原,让他们眼界大开,生活状态自然也产生变化,文明也跟着显著的进步。


之前我们提到,吠陀初期的时候,当时国王不是像现在,是很清楚的国度里面的王,而是部落之主,由部落的人选出来的王。当时国王依照选举的方式产生;到了吠陀时代后期,国王渐渐变成由世袭而来。另外,还有「武士」也成为世袭,这就是四个种姓当中「刹帝力」(Ksatiya)阶级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的人民,则专门从事种田或不同的生产工作,而且是由子孙继承原来的生产活动,如此也就形成了庶民阶级,也就是「吠舍」(Vaisya)阶级由此产生。前三个种姓都是属于雅利安民族,都享有唱诵《吠陀》及祭拜神祇的权利。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依循宗教的生活获得新的生命,所以称为「再生族」(dvija)。


另外,第四种种姓阶级的首陀罗(Sidra),则是被征服、归化的原住民(非雅利安人),他们成为奴隶,无法获得前三种阶级所享的权利,无法透过依循宗教获得新的生命,所以称为「一生族」(ekaiti)。


▍种姓与阶级制度的确立


到了吠陀晚期,社会制度、世袭的四姓制度,趋于固定:


一,婆罗门(Brāhmana):专司宗教。


二,剎帝力(Ksatiya):指独占政事、军事的王族(Rajanya)、武士;藏文将剎帝力翻译为「王族」,但其实不只有国王,剎帝力还包含武士。


三,吠舍(Vaisya):专营农、工、商。


四,首陀罗(Sidra):专务劳作侍奉。


这四个种族和阶级的制度,也慢慢变得不可更动。


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精神文明,完全是以「婆罗门教」为中心而发展的,所以也可称为「婆罗门文明」。


▍吠陀后期,文明快速发展


婆罗门文明的这段时期,大概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由于精神文明发展速度比较快速,而且各种文学、哲学文献不断问世,所以,为了方便讲解,容易记住这五、六百年的时间,也就是吠陀时代后期,分为三大部分来讲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第二部分:婆罗门时代


第三部分:教派学派兴起


之前也提到过,印度文学,尤其是吠陀文学的发展,不是一部文学结束之后,再出现另一部文学的。所以,这些文学之间的产生时间都是互相重迭的,因此,分成这三部分,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来分的。


比方说,并不完全是说四吠陀全部形成之后,才出现的婆罗门时代。它们之间按时间来讲,是有重迭和交替的,所以分成这三部分,我们主要是按照文学体裁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的。这样比较容易讲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四吠陀集录背景


关于四吠陀的集录,在讲到上个时代的时候,我们大概有说了一些,也就是吠陀文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赞歌(Mantra or Samhit):《吠陀本集》。


二、神传(Brahmans):梵书(Brahmans)。


三、奥义(Upanishads):《森林书》、《奥义书》。


那么,赞歌,也就是《吠陀本集》这一部分,又分为「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在吠陀时代早期所产生的就只有《梨俱吠陀》,没有其他三部吠陀,但那个时候的《梨俱吠陀》只是口耳相传,并不是文字记录下来的,真正收集成册并以现存的形式保存下来,却是在吠陀时代晚期才完成的。不仅如此,其余三种吠陀的集录,也是在吠陀时代晚期完成的。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梵书、森林书、古典《奥义书》,还有两大史诗,也都是吠陀时代晚期的产物。有关这几种史料,后面我们会再讲解。


就整体而言,基本上可以说,每一部吠陀、梵书或者《奥义书》的成书过程,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经过很多人的修改、汇总,最后才完成的。所以,它们成书的时间很多都是重迭和交错的。


▍四吠陀内容


我们先来讲讲这四吠陀。之前讲到《吠陀本集》,也就是赞歌的部分,主要分为四种:


一、《梨俱吠陀》(Rig-veda):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夜柔吠陀》(Yajur-veda):包括白书和黑书。


三、《娑摩吠陀》(Sama-veda)


四、《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最新的部分。


一,《梨俱吠陀》:最早的吠陀经典


《梨俱吠陀》是最早的一部吠陀经典,也就是所有吠陀文学的奠基、根本。而《娑摩吠陀》,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梨俱吠陀》中本来就有的,剩下少部分的内容,也是其他版本的《梨俱吠陀》中的内容。因此,《娑摩吠陀》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将《梨俱吠陀》中的相关内容,摘录出来而编成的一本书。


除了《梨俱吠陀》,人们编撰的《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理由还不明了,但大多数学者赞成下述观点。从《梨俱吠陀》的赞歌中可知,祭祀时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祭官(rtvij)。这个上堂课我们已经讲过了。而《夜柔吠陀》就是为第一种祭官——司仪祭司,编写的关于祭祀仪式的书;《娑摩吠陀》就是为第二种祭官——颂神祭司,编写的关于歌颂赞歌的书。


总的来说,随着吠陀宗教的发展,相较于《梨俱吠陀》时代的注重精神层面,在后来发展的趋势,外在的仪礼反而成为更主要的。因此,可以说「吠陀宗教」是全然以祭祀为主要的宗教。直到后来,祭官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具有相当的意义,再加上相当多的祭词,可以说已达到繁琐不堪的程度。所以,后来以此奠基才衍生出其他的吠陀,包括「梵书」。


二,《夜柔吠陀》:婆罗门时期的主要祭祀


《夜柔吠陀》又分为「白书」和「黑书」两部。「黑夜柔」是将《吠陀本集》以及其中关于神学的梵书统合在一起,不作区分,可能是附录在《吠陀本集》原本的基础上,类似加了注释一样的说明,然后又再经过圣典化。由于其中原文和注释之间区分不明,所以称为「黑」(krishna)的夜柔。因此,「黑夜柔」的本集(samhita)中已经包含了梵书,跟其他的本集不同。


相反的,「白夜柔」的本集和梵书就有明确的区分,所以称为「白」(Shukla)的夜柔。至于「梵书」是什么,后面我们会讲到。


根据《夜柔吠陀》的记载,我们将主要的一些祭祀名称罗列如下。这些仪式都是婆罗门时代的产物,其中一些一直,,流传至今。


一、满月和新月的第一天进行的仪式


二、祖先祭(pindapitri-yajn)


三、圣火祭(agni-hotra)


四、四月祭(chaturmasya)


五、奉献神酒式(agni-shtom)


六、即位式(raja-suya)


七、马祭(asvamedha)


八、燃火式(agni-adhana)


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而实际上仪式的种类,还比这个要多很多。


即位式:灌顶仪式的来源


下面就对其中的第六种「即位式」(raja-suya,就是灌顶的来源)。婆罗门的著作很多,「梵书」只是一个统称,譬如说有很多不同的梵书,有一部叫做《爱达罗氏梵书》。


根据《爱达罗氏梵书》(aitareya-aranyaka)中的记载,进行「即位式」指的是为国王灌顶、升座。步骤如下:首先,要在王座上铺上虎皮,虎皮的毛皮部分要朝上,虎头部分要朝东。老虎代表是万兽之王,如果大王使用虎皮,就能使王权得到巩固和加强。大王从后方走向王座,面朝东方,盘腿坐下,右膝着地,并用双手举起王座,口中念颂咒文。此时,僧侣就会将圣水从大王的头顶倒下,口中默念「这位就是世界之王」,最后再让大王喝下神酒后,仪式就宣告结束。


为什么我特别提到「即位式」呢?是因为密乘强调灌顶,而灌顶的原形来自于古印度的传统,也就是「即位式」,然而当时的仪式,能够实际赐予国王权力,巩固王权;相较起来,现在的灌顶就比较抽象了。


马祭:展现王中之王的仪式


关于「马祭」,据说远古时代举行马祭,主要是为了能生男孩,而在婆罗门时代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马祭是「王中之王」才有资格举行的仪式,人们相信,如果马祭中使用的马匹数量能够达到一百匹的话,就能够夺取因陀罗的位置,成为高于诸神的存在,并且能够支配整个宇宙。


仪式的过程叙述如下:首先要将拥有特殊颜色(大概是指白色)的马清洗干净,然后野生放养。我这边挑的投影片中,大部分马都是白色,可能白马比较特别。在一年内,任由马匹驰骋、四处漂泊,但也不能让牠们跑不见,所以一百匹马就要一百个人去跟随,大王会亲自或者派遣亲军跟随在后。规则是如果马匹进入他国领土,就要选择与这个国家的大王战斗,或者臣服于这个国家。


放了马匹的大王,如果能够让马匹所到国家的所有大王都臣服于自己,就可以英勇地带领着这些战败国家的大王胜利凯旋。大王如果不幸战败,就会受到世人的轻蔑嘲笑。胜利的大王在回国之后就会将马杀掉,大摆筵席祭祀。这就是有名的「马祭」。


总之,能够举行马祭的大王,都是非常有实力且自信的王者。这些大王随着百匹马征服所有地方,然后凯旋而归,「转轮圣王」名称的由来,可能也跟马祭有关。


燃火式:一家之主一生最重要的仪式


「燃火式」是居于雅利安人一生中,地位最重要的仪式。所有的一家之主都有义务自己设立祭坛,制作圣火,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就是对神的大不敬。婆罗门的一生要经历四个时期,即梵志、家居、森居和乞讨。经历了「梵志」期的婆罗门,回家后就会立刻结婚,并在家里制作圣火设立祭坛,这就是「燃火式」。


燃火式一般会在黑月或者白月的第一天进行,完成整个仪式需要两天的时间。首先,要先选定四位僧人,制作圆形和角形的火座。有时在两个火座中间朝南的方向,还要摆放一个半月形的火座。其中一位僧人利用摩擦生火,并使用五种祈祷法洗礼圆形火座,然后将火放在上面。黄昏的时候,一家之主口念诸神的名字,和妻子一起进来。此时,另一位僧人就用两枝树木摩擦生火的方法,传授给他们。这个做法的目的,是让他们第二天早上能在角形火座上制作圣火。夫妻二人将角形火座放在膝盖上,祭拜诸神。火要燃烧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由另一位僧人来熄灭。以上就是「燃火式」的大概流程。


四,《阿闼婆吠陀》:记载咒法为主


最后一个吠陀,第四吠陀——《阿闼婆吠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前面三部,都是以祭祀、赞歌和仪轨为主要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是,《阿闼婆吠陀》建立在《梨俱吠陀》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在思想哲学方面,《阿闼婆吠陀》比《梨俱吠陀》更加进步。


《阿闼婆吠陀》分为20篇,由六千首颂组成。全篇主要由关于如何躲避恶鬼、病魔、毒蛇猛兽、盗贼土匪的咒文,以及如何祈求获得长命百岁、荣华富贵、身体健康、旅行安全、赢得胜利的祈祷文构成。


虽然《阿闼婆吠陀》的完成年代不详,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应该跟《夜柔吠陀》时代大致相同。在成书过程中,跟其他三吠陀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并不被承认是吠陀之一。《阿闼婆吠陀》的权威地位得到承认,应该是在公元后,也就是成书之后几百年以后了。


《阿闼婆吠陀》的古名是「阿闼婆吠陀‧安其拉斯」(atharva-angiras)。「阿闼婆」与「安其拉斯」都是古时候事火祭司的名称,阿闼婆派以息灾开运之咒法为主,安其拉斯派以咒诅降伏之咒法为主。也就是说,《阿闼婆吠陀》是由这两派修法合成的本典,因此至少在出发点上,有别于其他三吠陀。


在《阿闼婆吠陀》当中的一个特点,有很多咒的观念。其实有关「咒」的概念,也并不是在《阿闼婆吠陀》当中第一次出现。其实在《梨俱吠陀》中,最后一卷里面,也就是第十卷〈原人歌〉(purusa-sukta)中,就出现了「咒」(chandas)这个词。所以说,在《梨俱吠陀》时期,就已经有「咒」的出现了。


帝师必须通达《阿闼婆吠陀》


刚才我们提到,其他三吠陀的主要内容,都是有关祭祀的,而《阿闼婆吠陀》的主要内容却是咒法。所以,在刚开始《阿闼婆吠陀》出现的时候,还没有被世人承认为「吠陀」的时候,也就是说,它的权威性还没有被世人认可的时候,《阿闼婆吠陀》只是一部有关咒术的典籍。


后来,渐渐地,在人们中间,如果作为祭司的婆罗门,不具备招福消灾的超自然能力,就会影响到他在人们心中,那种可以跟神沟通的特质。所以,婆罗门为了能提高自己跟神沟通的能力,也就是让自己的祭祀更为灵验有效,《阿闼婆吠陀》就逐渐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帝师(purohita),为了帮助国王祈求武运长久以及驱除怨敌的修法,要不通达《阿闼婆吠陀》,就不具备帝师资格。现今的「帕利希达」(artharva-parisista)也明确表示:「婆罗门被称为帝师(purohita)或者师(guru)。彼必须通达阿闼婆。若无熟达阿闼婆修法师,天神、祖先及行者无法享受王家之祭司。」所以,相较于其他吠陀典籍当中,那些复杂的仪式,人们更重视有直接利害关系,更有效的咒法。于是《阿闼婆吠陀》逐渐扩大影响力和地位,终于成为第四吠陀。


咒法与祭祀的对象不同


那么,咒法究竟是什么呢?和现在佛教谈到的咒法,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所遭受的灾难,都是被邪灵、恶魔,或者神灵以及别人的诅咒所引起的。所谓咒法,是指借由咒术,以求得物事成就或破坏诅咒、障碍之秘法。因为能影响神与人的关系,所以后来咒法在吠陀时代非常盛行。


「祭祀」,主要对象是高阶位的神,向他们祈求恩惠;「咒法」,主要对象是恶神、恶魔、物精(bhuta),要敕令他们让自己获得幸福,或对他人造成损害。因此,可以说,祭祀的作用是表面的,而咒法的作用是内在的。


在《阿闼婆吠陀》中,咒法的前提有两个:


一、咒文本身具有神秘力量。换句话说,不是随便拼凑什么字就可以成为咒语,像我们西藏有时会在某些名称前面加上「嗡」后面加上「梭哈」,觉得这样就是咒语,这是不行的。


二、以象征(symbol)代表实物。例如密教的手印和法器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相信能够透过持诵特别的咒语,并且利用一些对象,作为象征代表,来指使恶神、恶魔、物精等等,达到自己所愿。


息、增、诛之咒法


咒法的种类很多,在《阿闼婆吠陀》提到大致分为三种,就是息灾、咒诅与开运,也就是息法、增法、诛法。有的时候,加上幻术就是四种。


一、息灾法:


目的在于防止他人咒诅,以及除去危害自己的恶神、恶魔、物精侵扰。


息灾法是对恶神、恶魔、物精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通常要奉上供物,然后好言相劝,让他们开心。例如对会造成热病、头痛的物精,对穷神阿拉提(Arati)所诵的咒文等等,都是恳求其威力不振,或者是请恶魔去别的地方。有的时候,也会用有香气的布,拭擦被恶魔所附的身体,最后把布扔在恶魔住的地方,让魔跟着这块布离开。


如果这样魔还不愿意走,还不能如愿时,也可以向高阶位的神请求帮助,比方说,请求有「罗剎诛杀者」之称的阿耆尼,也就是火神,以及能够击退恶魔的因陀罗来帮忙助阵。


另外,还会用魔力无法影响的事物作为象征,来防止或驱除邪魔,这也是常用的息灾法。像是密教本尊观修时,为了保护行者不受魔的侵扰,也会观想护轮结界。


二、咒诅(abhicara,yatu):


以毁害他人为目的,利用邪魔危害他人之法。这个方法大致上与息灾法相反。


三、开运(Paustika):


以增进自己或他人的运势为目的。比如,以福寿绵长、家内平安,以及其他一切事物成就为目的的咒法。


这三法与真言三部法的阿昆遮噜迦(调伏)、布瑟置迦(增益)、扇底迦(息灾)完全相同,若再加上伐施迦罗纹(vasikarana,敬爱),就是密教的真言四种法。


此外,占卜也是咒法的一种。比方说,看到了某一种鸟或做了某一种梦,就表示某种事的前兆,这些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征兆是不吉的,就会以咒文或象征物来消除。


咒文的种类


《阿阇婆吠陀》里面,主要都是占卜、咒术、调配仙药等等秘法,可以说,基本上只要根据这些咒法操作,所有事情都能办到、愿望达成。根据梵文学者莫里斯.布卢姆菲尔德(Maurice Bloomfield)所作的分类,咒文的种类如下 :


一、治疗疾病的咒文(bhaisaiyani)


二、长生健康法(ayusyani)


三、对恶魔、怨敌及其他咒术者的咒法(abhicarikani knyapratiharanani)


四、与妇人有关的咒法(strikarmani)


五、与国王有关的咒法(raijakammani)


六、平安法(sammanasyani)


七、财产增加、赌博胜利等咒文。


八、除罪与去秽的咒文


九、增进婆罗门利益的咒文。


精通密教的日本学者松长有庆(MATSUNAGA Yūkēi)说:「《阿闼婆吠陀》(Atharva veda)的咒术大致分为以下:治病法(bhaiṣajya)、长寿法 (āyuṣa)、增利法(pauṣṭika)、赎罪法(prāyaścitta)、和合法(sāṃmanasya)、 妇女法(strīkarman)、调伏法(ābhicārika)、国王法(rājakarman)、婆罗门法等。」


在吠陀文献中找到密教原型


这些消灾、增利、调伏的修法名称,与《苏悉地经》以及《大日经》系统的三种修法的名称一致,在内容上也没有区别。在《金刚顶经》体系中,则是加入了敬爱 (vaśīkaraṇa、vaśya)和钩招(ākarṣaṇa、ākarṣaṇi、aṅkuśin),所以构成五种法。在一些吠陀文献中,也已经可以看到这五种法的梵文名称。此外,密教的护摩火炉与吠陀时期火炉的构成,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密教的神殿和修法当中,很多都是在吠陀文献中可以找到原型。虽然目前很难清楚地追溯从吠陀经到密教的变迁,但不能断定说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巧合。


以众生能接受的方式,说他们需要的法


听完这些内容,有的人可能会有点担心:「这样看来,佛教、密教当中的仪轨、修法,既然以前印度外道就有了,那佛教还有什么特别?」然而这种融入当地信仰、习俗的情况,各地的佛教比比皆是,像是藏传佛教本身就很多了,譬如招财法,这原本是西藏原始信仰苯教的一个习俗,后来也被佛教吸收,形式上保持苯教的习惯,但是内容加入了佛教的思想。


就像前几堂课中提到过,为了能让当时的人们接受佛法,得到利益,佛陀以善巧方便,开示出符合当时印度人民思想、价值观和当时社会生活型态的佛法,因此这些佛法的内容、用词、比喻,还有外在的服饰、仪轨等等,多少一定带有印度文化的色彩。所以这反倒是佛教的特点,一点也不用担心。


▍万有神论——佛教最早的根源


随着时间的流逝,僧侣们开始思考诸如宇宙的秘密、未来的命运这样的大问题。就这样,《梨俱吠陀》中关于宗教的研究开始从自然、自然神以及自然现象的崇拜,过渡到对创造天地秘密的探求。


《梨俱吠陀》后期,可说是古代思想界的一大转换期。简单来说,就是从早期的多神教,变成了万有神教。「多神教」,就是比较简单和纯粹的对神祇的崇拜,纯粹属于有神论。但是,「万有神教」(pantheism),就比较像是一种哲学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如果仔细研究吠陀文学的话,可以探究得非常细致和透彻,而且东西方很多学者,也都有深入的研究。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在这里多作解释。


我们只是用比较简单的话,来大概解释一下什么是「万有神教」。为什么要解释呢?因为万有神教就是印度哲学的初始,那当然也是佛教最早的根源。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来稍微了解一下的。印度文明是怎么从「有神论」,衍生出佛教这样的「无神论」呢?


在《梨俱吠陀》里最开始的章节里,一尊神就是一尊神,比如,伐楼那(Varuna)就是伐楼那(Varuna),因陀罗(Indra)就是因陀罗(Indra),赞歌也是特别针对某一个神来赞颂的。但是,到了比较后面的部分,赞歌里面有了一种趋势,就是企图把诸神汇总,归于一神来赞叹。比如说,有这么一句话说:「阿耆尼生而成为瓦鲁纳;燃烧时,则成为密特拉。万神集于其一身,对于信者,汝即是因陀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企图把很多神,整合成一个神。在《梨俱吠陀》第三卷里面的一个章节中,每一句颂词都有这样的一句结尾:「诸神威力大而唯一」(mahad devanam asuratyam ekam)。这就说明了,当时人们认为神性的统一。


接着,后面他们不仅把很多神归于一个神,还要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神。比方说,有这么一句赞歌:「阿提提是天,阿提提是空界。阿提提是母、是父、是子。阿提提是万神,是五种民族。阿提提是既生者,阿提提是未生者。」(阿提提是指一个天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仅是多神变成一神,而且万物已经都归于一神了。当然,并不是说「阿提提」就是最高的那个神,只是说这种思想,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或者说认为「万物应该是源于一处」或者说「有一个本源」的。


▍佛教唯识、缘起论的初始


从这里,就衍生出了算是早期印度的哲学思想,这个思想,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宇宙的源头是唯一的。长期以来这一个观点都是印度思想的核心,日本有学者认为,大乘佛教所开展出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就是源于此。


二、一切事物的显现和变化,并非在这「唯一源头」以外,而是在它自身之内。也就是说,万有并不在外,而是在「本源」之内。这种说法,对后来很多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日本学者认为,以《奥义书》为首的吠檀多派、数论派,以及佛教的唯识系统里面的缘起说,都是这种思想的衍生。


三、虽然万物源自「本源」,但是「本源」本身不动;就算万物变化,「本源」也是不变的。日本学者认为,大乘佛教的「真如缘起」、「真如之自体完全不动」,可以说都承自此一思想系统。


总的来说,日本学者认为,这些观念是「缘起论」的初始。而《梵书》、《奥义书》的创造,数论派的开展说,佛教的「唯识」、「起信」等等的缘起观,都沿自此一形态。而且,佛教的「十二因缘说」其中很多根本都是源自此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无明 (avidya)、行(samskara)、识(vijiana)、名色(nama-rupa)的顺序与此赞歌的顺序全然一致。而且,十二因缘说的渊源很难找到,因此日本学者觉得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佛陀说法因地制宜,是利他的善巧


当我们想到佛教,就会觉得是由释迦牟尼佛一个人的思想所创立的,的确可以这么说,因为佛法就是佛陀修行的体悟。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陀当时生活在印度,因此当他将自己的体悟告诉他人的时候,无论是内容还是讲说的方式,都符合当时人们的用语习惯和价值观,这样大家才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我们现在从佛法当中,自然可以看到当时印度社会的语言和思想。


如果佛法的发源地不在印度,而是在希腊,那么佛法的语言和思想,可能就会和希腊的文化有关联;甚至如果佛法的发源地不在地球,而是在火星,可能佛法的语言和思想就会是和火星有关联。


这就是佛陀特别的地方,他非常的善巧,透彻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他所说出的内容,很容易就被人们所接受。


课程讲到现在,我们发现佛教当中原来包含了很多古印度文明的用语、思想和哲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是否有点贬损佛教?然而这是不用担心的,反而因为佛教乘载着悠久古老的文明,传承如此深邃、扎实的思想哲学,这让佛教更为增色。


不仅如此,后起的佛教思想,甚至完全超越凌驾在如此深奥和精辟的吠陀思想之上,由此可见佛教思想的殊胜,因此,我们应该更具信心才是。


(此文为堪布罗卓丹杰口译)


【共修缘起】

共修内容是大司徒仁波切为法王噶玛巴佛行事业除障在文书中提到的。以及桑杰年巴仁波切所呼吁的祈愿法王噶玛巴法体安康的修法内容。

共修·链接表内新增一项共修内容 【摩利支菩萨心咒】,此共修内容为噶举宝鬘群发心义工祈请法王噶玛巴之后,法王专门给予新增的共修指导。

愿我们祈愿的心念力量聚集,坚持不懈的一直共修下去(此共修链接表长期有效),共同祈愿法王噶玛巴善愿速成、法体安康、佛行事业广大圆满无碍。

祈愿:请佛住世、正法如日普照,祈愿:以法王噶玛巴为主的世间所有大德法体安康、莲足永固,祈愿:众生离苦得究竟安乐。

桑杰年巴仁波切特别强调,从胜义谛来说,并没有所谓的“障碍”,但根据我们的预测,障碍是明显的。从缘起的角度来说,障碍的生起是因缘和合所致,而障碍也能在具足适当因缘条件之时被遣除,比如念诵经文。这样做还将能在总体上利益所有转世祖古。因此仁波切以殷切之心祈请大家能尽力修持。

随喜共修功德,目前  2021年8月22日 为止链接表内共修总数为:

噶玛巴千诺:  81901216摩利支菩萨心咒:10614733

21度母礼赞文:     625108

绿度母心咒:    9314295

普贤行愿品:   227530

药师佛心咒:  3788243

莲师心咒:       32193028

金刚萨埵心咒: 13605153

百字明:           2973652

长寿经:     129047

长寿佛心咒:  1803977

阿弥陀佛心咒: 8880055

阿弥陀佛圣号:38906940

佛说阿弥陀经:   212233

噶玛巴千诺   噶玛巴千诺  噶玛巴千诺

共修报数链接
https://f.lingxi360.com/formfill?fid=8bGMDvYXEIQ6L&utm_bccid=&disable_autofill=0

五台山终于不用核酸证明就能入山了。


回   向 

依凭海会佛宝之悲心

与守白业护法真实力

祈愿如法事业如理成

以此福善众乐悉愿临



NO.1往期回顾

大宝法王:菩提道灯论第1-9课音频


 所有事物都既是真实的又是不真实的 [ 回忆第十六世大宝法王 ]


 第16世噶玛巴始终是我的上师[ 回忆第十六世大宝法王 ]


  大宝法王:噶玛巴千诺是什么意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