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法王:《菩提道灯论》第十二堂课音频及文字

大宝法王 得无量福 2021-11-29



第十二课



依靠如意轮母力

圣者之王噶玛巴

一切障碍得消除 

莲足永固贤劫海


噶玛巴千诺




大家好!今天是一心讲堂《菩提道灯论》的第十二堂课。


昨天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觉沃杰入藏之后,强丘沃为了整肃当时的佛法环境,提出了七个问题。觉沃杰以这些问题作为基础,写下了这部《菩提道灯论》,为人们指出道路。昨天讲到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修学大乘佛法?作为回答,觉沃杰写下了四首偈颂,按照科判来说,就是「修行者:三士夫的定义」这个部分。



【科判:分别解说】


上堂课没有仔细地梳理科判,现在稍微再补充一下。《菩提道灯论》正文的科判,分为四小部分,其中第二项「修行者:三士夫的定义」当中,再细分为两点:「总说」和「分别解说」。上堂课讲的第二偈,是属于「总说」的部分,「分别解说」的部分是第三到第五偈。具体来讲,就是下士夫的定义、中士夫的定义,以及修道者上士夫的定义。


在第二偈——总说的内容里面,谈到了佛法中有关「士夫」的定义,也就是何谓真正的大丈夫、堪能之人;同时也提到,这里的「能」,特别指的是心灵上的一种能力。因此,「士夫」尤其指代的是那些已经舍弃了今生,只为后世而打算的修行者。


接下来,觉沃杰说「当书彼等相,各各之差别」,也就是说,他会非常清楚的向我们介绍和说明,每种士夫各自的定义、特点,还有互相之间的关系都是怎样的。接下来的第三到第五偈,就是分别解说了三士夫各自的定义。


【下士夫的定义】


首先,是下士夫的定义,偈颂如下:


「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法尊法师译)


这首偈颂用白话来说就是,透过一些特定的方式、方法,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去追求轮回当中的安乐,这样的人就被认为是「下士夫」。


具体来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下士夫,他们并不贪着此生,寻求的是来世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他们笃信因果,所以会透过一些方式,比方说持守十善戒等等方法,断恶行善,由此远离恶趣,最终目标是希望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总而言之,下士夫的核心,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去努力奋斗,目标是人天的安乐。


那么,有关下士夫具体是透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修行的?或者说下士夫的具体修学之道是什么?后面会再详细的讲解,这里只先做简单的介绍。



【中士夫的定义】


接下来,觉沃杰写下了第四首偈颂,是对「中士夫」的定义,他是怎么说的呢?


「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法尊法师译)


这首偈颂用白话来说就是,已经对轮回中所有的快乐都感到万分厌倦,身口意三门都完全远离了各种罪业,一切所作所为只为寻求自己一个人的寂静解脱,这种人就是所谓的「中士夫」。


那么,相比于下士夫,中士夫不仅舍弃了此生,远离了一切的俗务,而且还能抛下人天安乐,当机立断地想要从轮回中抽离出来,而且他们所抱持的那种想要出离轮回的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迫切,是心急如焚地想要立即、马上就能解脱出来。不过,虽说他们已经看透了轮回的过患,但究竟也只是想到了自己一个人的解脱而已,这样的修行者,就属于中士夫。



【上士夫的定义】


接下来,第五首偈颂,就讲到了「上士夫」的特点。偈颂是怎么说的呢?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法尊法师译)


这首偈颂用白话来说就是,透过亲身经历的痛苦,以及对整个轮回之苦的透彻理解,将心比心地去体会他人的苦楚,继而想要让一切众生,完全彻底的从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断除这些痛苦,这些人就是「上士夫」。


相比于中士夫的自我解脱,我们可以看到,上士夫心中生起的是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们希求的是圆满、正等正觉的佛果,为的是最终能够度脱一切众生。这么说来,就可以看出上士夫的心量是无限宽广的,眼光是无限深远的,愿力也是无比强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誓愿在无尽的岁月当中,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因此,无论是论起心力、愿力,还是魄力,都是下士夫和中士夫望尘莫及的,所以这些人称为「上士夫」。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三士夫被分为三等,其实是相互对比之后,所归纳出来的三种修行者。这三者之间,不仅从心量、目标和修行方法的角度来看,有高低之分、远近之别,而且这三者之间,也有一种逐步递进、一者又比另一者更加殊胜的层次分别。


总的来说,透过这三首偈颂,可以粗略的总结一下,三士夫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已经完全放下了今生,所作所为全是为后世筹谋。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他们都是修行者,而且是有远见之人。那他们之间的差异,又是什么呢?差异就是在于他们各自的目标不同、追求的层次不同,要筹谋的「后世」远近也不同,所以也使得他们的修行方法全然不同。


【为什么是「三」士夫?】


觉沃杰把所有为来世而活的修行道路,总结在这三大类型里面,而走在这三条道路上的人,就是「三士夫」。可以说,所有的修行道路,都完全归纳其中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经里教授的所有内容,也都完全涵盖在三士夫的修行方法里了。


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所有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或者说修行人,他们的目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以佛法的术语来说就是「增上生」和「决定胜」。



——增上生——


「增上生」,简单来讲,就是以追求「人天安乐」为目标的活法。比方说,有些人希望能够往生天堂,也有的人希望下辈子能够生在一处有钱人家,或者名门望族,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属于人天的安乐。所以,下士夫所追求的,就是所谓「增上生」的目标。


这里的问题在于,无论来世的投生处是多么让人羡慕不已,说到底都还是在轮回当中打转。既然有朝一日能够升天,那就有朝一日,会让人叫苦连连,就好比搭电梯一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断地升升降降,可就是绕不出这个圈圈。所以说,下士夫的目标并没有逃出生天,因为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痛苦的问题。



——决定胜——


相对而言的话,「决定胜」,就是不会继续在轮回里面流转了,是打算要从轮回中彻底解脱出来了,所以称之为永久的安乐、决定性的胜利,也就是「决定胜」。


决定胜又可以分为两种:「解脱」和「遍知果位」。「解脱」在这里是什么呢?比如说,声闻、独觉只追求自己解脱的果位,就是这里所谓的「解脱」。「遍知果位」,就是佛果,也就是大乘果位。


佛经中说,人们追求的目标,总的来说有三种:想要获得增上生的,就是下士夫;想要得到决定胜中自取解脱的,就是中士夫;想要证得遍知果位的,就是上士夫。所以,「士夫」不多不少就这样分成了三类,也就是说,所有为来世而奋斗的修行者,全部都包含在其中了。



【三士夫的出处】


——《俱舍论释》——


那么,有关三士夫的定义,觉沃杰在自注当中,引用了世亲菩萨《俱舍论释》里面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下士设法追求自己的安乐;中士只求灭苦,为何不觉得安乐呢?因为(三界)是痛苦的依处。上士虽然自觉有苦,却一心想为他人求取安乐、根除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以众生之苦为苦。」


世亲菩萨对三士夫各自的定义和描述,可以说是觉沃杰撰写《菩提道灯论》时的启发和参考。从大方向来看的话,两者的分类方法非常的相近,但是觉沃杰在《灯菩提道论》当中,还是有他比较独特、独到的一些见解和见地。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讲,他们两者对三士夫的分类方式,还是不尽相同的。


不管怎么说,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三士夫」的这种说法,并不是由觉沃杰所开创的。在他之前,至少是在世亲菩萨的时候,就已经有「三士夫」这个概念了。


——《宝性论注》——


其实「三士夫」的概念,不仅世亲菩萨阐述过,其他论典当中也有相关的内容。比如说,无着菩萨所写的《宝性论注》,其中所讲到的三士夫的定义,跟《菩提道灯论》里面的描述还非常的相近:「略说一切众生界中有三种众生,何等为三?一者求有。二者远离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意思就是说,众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追求「有」,就是「三有」的「有」,也就是轮回的意思;第二种是远离「有」,也就是远离轮回;第三种是两者都不追求,轮回是「一切皆有」,寂静是「一切全无」。这第三种人就是轮回、寂静都不追求,换句话说,就是想要成佛的人,也就是上士夫。为什么说想要成佛的人,轮回、寂静都不追求呢?因为佛果是同时超越了「有」和「无」的,所以佛果也称作「无住涅槃」。



——佛经中的「三士夫」——


其实不仅在一些论典当中曾经提到过「三士夫」,早在佛经里面,也已经出现过「三士夫」这样的概念。比方说,中文《大藏经》当中,有一部《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有这样一段话:「婆罗门!又如世间有三士夫,俱欲过渡一深大河。彼第一人,依一小叶,浮水而渡;彼第二人,而胜于前,依其板木,浮水而渡;彼第三人,又复胜前,乘以大船,与多人众,安隐而渡,得至彼岸。……彼第一人,依叶而渡者,当知即是,声闻乘人;彼第二人,依其板木,而得渡者,当知即是,缘觉乘人;彼第三人,乘船得渡者,当知即是,菩萨乘人,自所得度,复度他人。」


意思就是说,世界上有三种修行人,他们都要渡过一条大河。第一种人,也就是下士夫,靠着一片叶子,独自过河,比喻声闻乘人;第二种人,比前者稍好一点,划着一块木板,也是独自一人过河,借此来比喻中士夫,也就是缘觉乘人;第三种人,又比第二种人更殊胜,他是乘着一艘大船跟很多人一起,安安稳稳的抵达彼岸,这里形容的就是上士夫,也就是菩萨乘人,不仅自己解脱,而且也度化别人。



【三士夫的分类方式】


所以说,「三士夫」的概念,不仅在很多论典中有所提及,而且在佛经当中,也早已有了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可能也会发现,这些经论里对「三士夫」各自的定义,好像不尽相同,并不是每部经论中描述的「三士夫」,都跟《菩提道灯论》里面所讲的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三士夫」的划分,也是有一些不同方式的。比如说,《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面,一共有二十三处提到了「三士夫」这个词,尤其是讲到戒律的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先暂且不细讲这段话的含义,总之,这里是从戒律的角度,将士夫分成了三种。


宗喀巴大师曾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指出,《菩提道灯论》的三士夫,就是以此为参照和根据,而做出的分类和定义。


不仅如此,三士夫的分类,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有的是从「自他利益」的角度来划分的,有的是从「成就果位」的角度来划分,还有的是根据「要断除的障碍不同」来划分的,也就是以业障、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三种障碍的角度来区分三士夫。总之,有一些不同的分类方式,而觉沃杰在《菩提道灯论》里面,主要是以「增上生」和「决定胜」,这两种目标为基准,来进行三士夫的划分和定义的。


【如何分辨三士夫?】


这里会有一个小问题,就是之前说觉沃杰已经把佛经当中所有的教授内容,都涵盖在这三士夫的道里面了,那之前在《俱舍论释》里面提到的,那些「设法追求自己安乐」的下士夫,就完全不追求今生的安乐了吗?或者说,那些还没有完全放下今生的人们,就不算在其中了吗?


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佛经教授的内容,无论大乘、小乘,全部都是建立在「舍弃今生」的基础上的,任何为了追求今生安乐的方法、途径,都不是佛法。当然,在追求自己和他人解脱的过程当中,得到了一些今生愿望的满足,这都是过程中的小目标,一些小成就。但是,这些小成就,绝对不是佛法要指引我们达到的目标。因此,这些「设法追求自己安乐」的下士夫,广义来讲,可以包括那些追求今生或者来世安乐的人们;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的话,是专指那些以来世快乐为终极目标的修行者。


那么,如何分别一位修行者是哪一种士夫呢?透过前面的这些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三士夫之间的根本差别,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他们的发心、目标和修行方法,这三方面有所不同。而在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这位修行人的发心,或者说他的出发点、动机。


假如有一个人是下士夫,他想要达到的是人天的安乐,那在他还没有生起出离轮回,想要解脱的想法之前,就暂时没有办法升级成为中士夫。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想自我解脱,那在他还没有产生想要成佛的念头之前,也只能停留在中士夫。但是,假如某一天他突然醒悟了,明白只有成佛,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时,他就升级成为上士夫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一个人的愿望、愿力、发心,决定了他是哪一种士夫,他的终极目标,决定了他的层次。



【三士夫之间的关系】


我们大概了解了三士夫各自的特点之后,下面就来讲一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噶当派大师坚阿瓦认为,这三种士夫是截然不同的,而波多瓦大师却说,这三者之间是有着因果关系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他们各自所持的立场和主张,是怎么样的呢?



——坚阿瓦大师——


坚阿瓦大师认为,三士夫当中,一者追求轮回快乐,二者追求自我解脱,三者追求无上佛果。所以说,这三者无论从目标、道路等等各方面来看,都是南辕北辙的。而这种说法,其实恰恰符合了《菩提道灯论》的一个论点,什么论点呢?讲说三士夫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大家明示,什么样的人是适合修学大乘的法器,而什么样的人是非法器,不适合修学。单从这点来看,坚阿瓦大师的观点,刚好呼应了《菩提道灯论》的观点。



——波多瓦大师——


另一方面,波多瓦大师认为,三士夫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大多数有关道次第的论著都认为,想要引导一位修行者,就要透过三士夫的道路,来进行有步骤的引导。这一类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延续了波多瓦大师的观点,拓展开来而形成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坚阿瓦和波多瓦大师两者之间的说法,并不矛盾。这两种见解之间,并没有相悖之处,只是分析和讨论的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他们二人的观点,作为修行者,是可以融合在一起进行修持的。



【三士夫的修行次第】


拉索巴大师,也就是上堂课讲到的「手指格西」,曾经说过:「三士夫虽然所求各异,但所行之道,却是不谋而合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三士夫各自修行的道路,又是怎样不谋而合的呢?这里要谈到一个重点,上士夫,也就是发心成佛的大乘修行者们,只需要修学上士夫的法教吗?而下士夫和中士夫的道路,就跟上士夫是无关的吗?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里就要来谈谈这三种士夫修行道路的次第和顺序。下士夫,虽然追求的是人天快乐,但是他们笃信因果、断恶行善,生怕堕入恶趣,比方「四共加行」当中的「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和「因果业报」,就是下士夫需要修学的内容。若是能够参透其中的道理,并加以行持,就可以如愿以偿,享受人天安乐。


再比方说,中士夫追求的是自我解脱,那么「四共加行」中的「轮回过患」,就是中士夫的必修科目,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虽然这里只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大家不难发现,其实下士夫和中士夫修道上的法门和知识,都是我们这些大乘修行者,必须要去学习和修持的。就算目标是度化众生、成就佛果,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上士夫,但是若论起真实修行的水准,可能我们很多人还不如下士夫或者中士夫呢!比如对四共加行的内容,就都还没能真正的领会,或者融入自心。所以,上士夫是基于发心而做出的分类,但我们的实际修为,很有可能是表里不一的。


因此,对于修行者来说,三士夫的三条道路,并不是像三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集,互不相干,实际上三者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步步引导的关系。换句话来说,就算我们抱著成佛的决心,明确认定上士夫就是我们想要走的道路,即便如此,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持,也都是我们修学道路上的必修功课,都是成就佛果的铺垫和前行。所以,并不是说作为上士夫,前两种修行者的学习,就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不是这样的,它们都是引领我们最终走向大乘的修行道路,让我们可以终得佛果的一个个切入点。


——共同道、不共道——


从某种角度来讲,下士夫的修道,也称为「下士夫共同道」,是跟谁共同呢?就是跟中士夫和上士夫相同。同理,中士夫的道路,也称作「中士夫共同道」,是跟谁共同呢?就是跟上士夫相同。而上士夫的道路,也称为「上士夫不共道」,因为它所要修持的是成佛之路,跟下士夫、中士夫是完全不同的,这才是最究竟的解脱之路。



——下中上顺序固定——


了解了三士夫的知识,了解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要去修学的道理之后,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得是要从下、中、上,这样的顺序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往上修呢?这个顺序不能更改吗?是的,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或者替换的。什么原因呢?


刚才也说了,下士夫小心翼翼,唯恐堕入恶趣,这种对恶趣的厌离之心,成为了他们努力往生善道的强大的动力;中士夫,不仅了解恶趣的苦楚,而且还领悟到,只要还在轮回中流转,痛苦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他们要从一切痛苦之中解脱出来,就生起了出离心;而上士夫的思想更加的深刻,他们不仅不想自己受苦,而且更不想看到其他众生受苦,在轮回当中煎熬,所以心中生起了莫大的悲心,于是就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成佛的道路。


从心力的角度来讲,下、中、上三士夫之间是一步步提高、提升的状态,无论是悟性、心量还是智慧,都是在逐步扩大和拓宽的。从修行步骤的角度来讲,只有生起了对恶趣的恐惧,也就是对痛苦的厌离心,继而才能生起出离心;而只有生起了,想让自己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的出离心,才能生起让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的菩提心。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三士夫的修行道路,顺序都是有它的意义的。


《大般涅槃经》中说:「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声闻缘觉亦复如是、齐知自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意思就是说,下士夫只懂得下士夫的法门,完全不了解中、上士夫讲的是什么;而中士夫也只懂得中士夫的法门,并不了解上士夫所修持的内容;只有上士夫,才是能够完全通达三种士夫所有法教的修行者。就好比声闻、缘觉,他们只知道自己修学范围内的法教内容,但是佛陀完全不同,佛陀不仅通达大乘,也就是可以成佛的教法,同时也完全领悟、掌握其他士夫的一切法教,所以会称佛陀为「无碍智」。



——谨记最终目标——


既然三种士夫的内容,我们都要学习,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重点,需要特别的注意!是什么重点呢?既然下士夫和中士夫的法教,我们都要去学习和行持,那他们的目标和发心,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也就是说,下士夫追求的人天果位,以及中士夫追求的自我解脱,我们也应该去学习和借鉴吗?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人天安乐,还是自我解脱,作为上士夫的修行人,这些目标也并不需要去刻意回避或者排斥,也都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重点在于,我们要始终记得:它们只是小目标,绝对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证得佛果。这些小目标,就好比路途中,可以打卡、拍照留念的里程碑而已,换句话说,成佛的大愿,并不会妨碍我们得到人天安乐或者自我解脱,只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千万别把大目标搞错了,千万别跑偏了,就可以了。


打个比方,可能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三士夫的修持,就好比我们的求学生涯:下士夫就像小学;中士夫就像中学;上士夫就像大学。如果我们想要学习大学课程,那中小学所教授的内容,就是必修的基础,不仅要学习,还得学得扎实、稳固才行,这样上了大学,才有可能听得懂课程,跟得上进度,最后顺利毕业。所以,中小学教授的知识,就像是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学内容,想要达到上士夫的水准和境界,前两者的功课、修持,是绝对不能跳过不上的,而且不仅要学,还得脚踏实地的学好。


三士夫的目标,就好比学生生涯中,不同阶段的毕业证书。虽然小学或者中学毕业,也算是一种阶段性的胜利和成就,但绝不是我们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大学学位,所以绝对不能止步于中小学的学习,也就是说,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学内容,已经完全掌握和领悟之后,无论大乘修持的道路有多么漫长,最终都要铭记于心: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就是遍知的佛果。


透过以上的比喻,希望大家能够对三士夫的修行道路和次第关系,有更好的理解。总而言之,三士夫的修道就是这样层层递进,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走,只有扎实的走好每一步,才能有证得佛果的机会。


【三士夫的分类含义】


那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问,既然三士夫的修学内容,都是我们必须要去学习的,为什么还要分三士夫、三条修行之路呢?直接讲说一条道路,从头到尾的修持法门不就可以了吗?


把士夫分成三种来分析,把修道分为三个次第来引导,这是有帮助、有益处,而且有深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两个:



——去除傲慢——


首先,考虑到在茫茫的人海当中,总是有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归类为上士夫。但是,若真论起发心或者修为,其实他并没有达到上士夫的标准,甚至可能连下士夫、中士夫的程度都还不够。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傲慢,于是就把修行者分为三种,目的是为了可以透过分门别类的阐明各自的境界和修行内容,帮助这些人看清自己的实力,能有一些自知之明。之所以这样,并没有讽刺的意思,因为只有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放下了傲慢,一个人才有机会学习和成长,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根器不同——


第二个原因,是考虑到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或者能力、潜力、特长都不一样。如果是上根器者,或者是天才型的修行人的话,虽说完全可以直接学习大乘教法,但就算是从下士夫的内容入手,一步一步这样学上去,对他们来讲也并没有坏处。因为他们也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就能学会所有这些前行的内容,还能打下好的基础,毕竟是天才嘛,对他们而言,这些修学对走上上士夫之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要是遇到钝根器的修行者,如果直接去学高深、上乘的法门,不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难抓到要领,无法达到上乘的修为,同时又直接错过了基础的修行,到头来只能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西瓜没捡着,芝麻也丢了!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根器的修行者,从零学起,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实际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什么样的根器,就像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一样。它像是一种无形的潜能,必须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检测和度量,因此只有透过学习和实践不同道上的法门,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因此,从最基础的修学之道入手,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发心和动机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今天讲到了有关士夫的概念、分类,以及不同修学之道之间的关系和修行次第。不管怎么说,如果是一位想要证得佛果的上士夫,不要忘记,还是要去学习下士夫和中士夫修道上的知识和法门。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无论我们修的是什么法,始终都要怀着一颗自利利他的大乘菩提心,去修持才可以。说到这儿,最后来讲一个小故事,是告诉我们发心和动机有多么重要。


在藏地,有位想要修行的人,来请教一位颇有修为的一位上师,他问道:「请问,《大日经》是属于大乘的法门?还是小乘的法门?」这位大师回答道:「如果是一位大乘修行者来修持的话,它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是小乘修行者来修持的话,就是小乘法。但是,要是让我们两个来修的话,那它既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的法了。」


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多么深奥的法门,如果我们的心态、动机、目标不正确的话,不管学什么都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和提醒自己的发心,无论是学习、修持、行善,还是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动机」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我们一再的去揣摩,随时随地的去反省和观察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共修】

愿我们祈愿的心念力量聚集,坚持不懈的一直共修下去(此共修链接表长期有效),共同祈愿法王噶玛巴善愿速成、法体安康、佛行事业广大圆满无碍。祈愿:请佛住世、正法如日普照,祈愿:以法王噶玛巴为主的世间所有大德法体安康、莲足永固,祈愿:众生离苦得究竟安乐。


噶玛巴千诺;摩利支菩萨心咒;21度母礼赞文;绿度母心咒;普贤行愿品;药师佛心咒;莲师心咒;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长寿经;长寿佛心咒;阿弥陀佛心咒;阿弥陀佛圣号;佛说阿弥陀经。

[请注意]可保存此链接,每日念诵完成后填写;也可一次性报数,但请务必完成;报数时只填写遍数(比如:1000),不用写文字,因为文字无法格式计数而会被自动视作0(不需写的文字内容比如:每日念诵1000遍)

共修报数链接
https://f.lingxi360.com/formfill?fid=8bGMDvYXEIQ6L&utm_bccid=&disable_autofill=0



回   向 

依凭海会佛宝之悲心

与守白业护法真实力

祈愿如法事业如理成

以此福善众乐悉愿临



NO.1往期回顾

大宝法王:菩提道灯论第1-12课音频


大宝法王:勇敢发大愿,每天忆持所发愿


大宝法王:信心大是使心得法之因。


大宝法王:思维众生如母,生起难忍大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