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什么”与“我是谁”?广州流动群体的饮食实践及身份协商

曾国军,等 地理科学进展编辑部 2023-08-28



导读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饮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方文化差异所引致的饮食适应问题长期困扰着流动群体,导致他们难以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在社会环境的变迁之下,流动群体呈现出无所适从又甘之如饴的矛盾状态,这不仅涉及饮食适应的过程,也映射出身份认同的问题。他们既努力在异地营建“家”的饮食,构建源地身份认同的边界,同时也寻求融入在地饮食,以期建立新的身份认同。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由于个体携带的源地饮食文化基因与在地饮食文化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致使大部分流动群体陷入饮食调适与身份焦虑的困境之中。在“吃什么”与“我是谁”的问题上,这些流动群体饮食实践及身份协商如何表现,请看中山大学曾国军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地理科学进展》2022年4期)



1. 研究缘起


    流动的过程不仅是人们从文化源地到文化在地的饮食变迁,更是人们从“本地人”到“异乡人”的身份转变。“土生土长”的源地生根与“离乡背井”的在地失根的纠葛下,流动群体面临着饮食适应以及身份转变所引致的落差和焦虑,他们常常需要借助日常饮食实践来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认同。结合本人的流动经历,笔者对由于流动所引致的饮食调适与身份焦虑等问题感同身受。作者之一来自湖南,至今已在广州生活了20余年,其日常饮食也充斥着两地饮食文化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这直接促成了本文的写作灵感与行文思路的形成。基于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判断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笔者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在流动性语境下,流动群体采取了何种策略以协商地方间的饮食文化冲突,不同策略如何影响他们的身份认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选取广州的流动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图1),探究他们在跨地方饮食适应中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


图 1  流动群体眼中的广州饮食景观

(作者摄于贝岗村)



2. 流动群体的饮食适应及身份协商


    流动群体的跨地方流动使他们面临着饮食适应的问题。在饮食文化环境变迁之下,流动群体通过饮食调适以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中,这种调适过程具有明显的两面特征。一方面,流动群体对源地饮食的维系使其原有的饮食习惯在异地得以延续与强化。另一方面,流动群体对在地饮食的接纳使其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

    流动群体饮食适应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身份认同的协商。饮食消费是日常消费的重要形式,“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等看似平常的行为中则隐喻着食者的身份定位。流动群体的身份认同随着饮食适应的过程发生改变,表现为对原有饮食的延续使流动群体维系了源地身份认同,以及对在地饮食的接纳使流动群体建立了在地身份认同。

    基于文献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将饮食适应视为一种含混的状态,或直接等同于接纳在地饮食,未明晰个体能动的调适策略带来的过程性影响。其次,已有研究将饮食适应引发的身份认同结果两极化,忽视了个体身份认同的动态协商过程。最后,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西方跨国移民的语境,缺乏对国家内部跨地方流动的现实关照。为此,我们希望基于广州的实证研究来弥补现有研究空白。


3. 案例地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案例地是广州(图2)。作为一个“流动的城市”,广州的流动人口的基数较大,这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样本。同时,粤菜是广州最鲜明的饮食标签,具有高度的地方饮食识别度,基于广州的饮食文化背景能够更好地辨析流动群体的饮食适应情况。此外,广州的饮食文化包容度较强,全国的地方饮食在此融汇,为流动群体的在地饮食调适提供了多元选择。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与入户共厨(co-cooking)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者从身边居住于广州的流动群体开始访谈,并请他们推荐身边具有流动经历的人参与访谈,逐渐扩大访谈范围并辐射更多元的访谈对象,多次收集访谈信息直至没有新信息的产生(表1)。其次,研究人员跟随被访者完成食材购买、烹饪与进食等日常饮食活动,活动范围包括菜市场、商店、超市等饮食消费场所与被访者的家空间,并在过程中就特定问题展开即时交流(图3),以挖掘更多细碎与隐蔽的日常饮食信息。


图 2  广州站的流动人口

(图源于网络)


表1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图 3  入户共厨调查过程图示



4. 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适应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


    流动群体在跨地方饮食适应过程中并非受客观环境的被动影响,个体也会采取自主能动的调适策略以维系符合自身喜好的在地饮食。研究发现,流动群体维系源地饮食还是接受在地饮食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交叉融合的。这与以往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适应的研究发现存在不同。依据个体对两地饮食文化不同的接纳程度,本文将流动群体的饮食调适策略划分为饮食同化、饮食融合、饮食隔离与饮食边缘化。同时,研究还发现,移民时间、饮食文化距离与社会融入程度是影响流动群体饮食适应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策略影响下,流动群体的日常饮食实践呈现出复杂的特征,由此产生了多元身份认同的结果(表2)。

表2  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适应的特点



    基于对流动群体饮食适应的过程性分析,本文建立了跨地方饮食适应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分析框架,将两地饮食文化所引致的对立与隔阂视为可协商与融合的,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强调个体在面对地方文化差异时,会采取符合自身文化偏好的调适策略,这种策略并非全盘接纳或否定地方饮食文化,而是杂糅着客观饮食环境、饮食文化距离、个体主观意志等多重因素,其背后隐藏着流动群体灵活多变的行动逻辑。同时,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直观地呈现了流动群体游移于中间的身份协商状态,突破了以往移民与饮食研究中对于身份认同两极化的认识(图4)。


图 4  跨地方饮食适应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分析框架



5. 结语


    在中国涌现大规模、高强度的跨地方人口流动的现实语境之中,流动群体因其承载的源地文化基因与在地饮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地陷入维系源地饮食与融入在地饮食的两难境地,从而引发了饮食调适与身份焦虑等问题。流动群体的跨地方饮食实践牵涉个体身心的自我调适,与流入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看似平常的“吃什么,怎么吃”的饮食实践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仅呈现了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消费的一部分图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未来的研究基于中国国内人口流动的现实背景,发掘更多有趣的跨地方饮食研究议题。


本文引用格式曾国军, 林家惠, 钟淑如. 流动群体跨地方饮食适应的多元策略及身份协商: 广州案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22, 41(4): 660-669.
DOI: 10.18306/dlkxjz.2022.04.010


敬请阅读文章全文

(左右滑动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


文章全文也可从中国知网下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搜狐网(搜狐号:广州大厦新鲜资讯)











作者简介


曾国军(1977— ),男,湖南华容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饮食地理。
E-mail: zenggj@mail.sysu.edu.cn



林家惠(1997—),女,广东汕尾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饮食地理。
E-mail: linjh76@mail2.sysu.edu.cn


钟淑如(1989—),女,广东东莞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饮食地理。
E-mail: zhongshr3@mail.sysu.edu.cn




关于我们

  

  《地理科学进展》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创刊于1982 年,目前为月刊。《地理科学进展》是北大中文核心、CSCD、CSSCI、CNKI、CSTPCD、CHSSACD、Scopus、GeoBase、JST等主要数据库来源核心期刊。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TPCD)、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统计数据显示:影响因子均位列地理学期刊第3名。


网址: 

http://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 

电话:010-64889313,64854170 

邮箱:dlkxjz@igsnrr.ac.cn


  

竭诚欢迎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踊跃赐稿,欢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要学术会议等组织专辑/专栏。



欢迎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