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感染潮 | 防范季节性传染病侵袭,这些防治知识一定要了解!
换季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目前气温降低、偶尔伴随着大风、昼夜温差也大,稍不注意就会患上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一般情况下可自行恢复健康,病症严重的在医院里稍作处理即可康复。
但是,这一波季节性感染,来势之凶猛,感染之迅速,让人想起新冠最严重的时候。
据媒体报道,这两个月,实际上是两拨感染潮,简单来说,就是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
前期主要是支原体感染,而进入十月份后,出现了以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以及新冠病毒。也就是说,现行状况,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的症状,极有可能是感染病毒了,且感染甲流乙流的几率较大。这些病原体引发的症状有诸多共同点,但具体感染状况和治疗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下面为大家列举一部分相关知识和防治方法,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支原体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中一种叫做肺炎支原体的,就是前段时间引起流行病的罪魁祸首。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等。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末秋初,1~15岁人群发病率较高。症状较轻,有不规则发热、头痛、刺激性咳嗽。有时并非支气管肺炎,个别患者可出现呼吸道外的并发症,如皮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病程相对较长,有时潜伏期可达2~3星期,一般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头孢类对此种病原体无效(具体状况请按照医嘱服用)
最重要的一点,阿奇霉素不能预防肺炎,其他药物也不能!目前没有能够预防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感染支原体肺炎,未来仍可能再次感染!
另外,肺炎支原体引发的病症与流感病毒等较为相似,如果选择自行恢复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在这种存在支原体感染风险的时期,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源自微博:深圳龙岗疾控)
流行性感冒病毒
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感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传染性强,但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普通型流感居家治疗即可,重症或危重症流感则需要进行住院治疗。根据病毒种类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
甲型流感最常见,感染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既可以感染人类,也可以感染动物。有很多亚型,很容易产生变异,常引起流感大流行,病情较重。近些年暴发的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如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发生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2009年全球大流行的H1N1感染,2013年我国东南地区爆发的H7N9感染等。
乙型流感较少见,病原体为乙型流感病毒,只有两个抗原种系,没有很多亚型,一般很少变异,主要感染人类,常引起局部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丙型更为少见,一般不发生变异,较好防治。
流感病毒一般需要抗病毒药物进行防治,如奥司他韦等。(具体请遵照医嘱)
鼻病毒
造成一般感冒的最常见病毒,约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感染常见症状有发烧、流鼻涕、头痛等,在儿童身还可以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最适合它生存的温度在33~35摄氏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能在鼻腔内生存。一般感染后一周可自愈,也可遵照医嘱适当服用相关抗毒药物。
平时防治
戴口罩
最常见的防范措施。尤其是这样多种病毒同时出现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防护措施。
勤洗手
鼻病毒常寄宿于鼻腔内,对于它这种上呼吸道病毒来说,手才是最好的传播媒介,飞沫传播其次,所以,一定要勤洗手。
常通风
空气不流动或较少流动与外界发生交换的场所往往是呼吸道病毒的高发地,这几日温度回升,可多打开门窗换气。
多运动
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才是最好的防止措施。
远离人群
是新冠疫情时期要遵守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季节性传染病的防范。
总的来看,以前的防疫措施都可以用来防范此次感染潮,只是没那么严苛罢了。我们只需调整好心态,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就能安安稳稳度过这一波感染潮。
原因之一
疫情三年,我们被保护得太好了。
过去三年,各种防治措施挡住了新冠,同时也挡住了其他的呼吸道传染病毒,防治措施之严格,一度产生不管是不是感染新冠,先验核酸再隔离的情况,然后是一通猛药加身。而现在恢复常态,免疫功能反而没那么强了,尤其是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衰老人群,他们在这次感染潮中几乎没什么抵抗力。
原因之二
发烧时候,大多数人第一选择就是去医院,情况严重的选择输液。发烧去专业机构解决思路不错,但一发烧就去医疗机构是不必要的,医院很容易聚集大量病原体,发生交叉感染,不如在家喝水吃药休息。痊愈后免疫力又上一层台阶。
概括总结
轻微症状,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打针吃药。
感染严重,持续发热2~3天仍不退烧或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加重再去医院。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午后
静坐,品茶,翻开书本
和冬日暖阳来个大大的拥抱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
来源 | 网 络
编辑 | 陶宣铭
封面 | 陶宣铭
校对 | 林梓华
责编 | 徐嘉辉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