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1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疫情升级,两地升至“高风险”!广州,这一幕,戳心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国小甜瓜 Author 甜瓜瓜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我是甜瓜。


6月2日,广州通报的第一例本土病例:


75岁的郭阿婆,即将出院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雷院长介绍:


郭阿婆虽然年龄大,核酸还未转阴,但目前情况非常稳定,状态良好,病情已基本没有问题了。


住院期间,阿婆得知自己成了广州“红人”,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连连致谢:


“我在医院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有这样负责任的政府和医护人员,我们一定能够很快控制疫情,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政府,不要害怕!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


临走时,老人又喃喃地重复着:


“感谢医护们的付出,大家受累了,太不容易了……”



是的,太不容易了。


这几天的广东,让我不敢细看。



01


广州两地升至高风险


两条传播链清晰可见



这几天的广东,太难了。


5月31日,一天就报告了20例新增本土确诊。


6月1日,又新增了10例本土确诊,广州7例、佛山3例,新增7例本土无症状,广州5例,深圳2例。


目前,已发现18例无症状感染转确诊。



除了本土新增,还有巨大的境外输入压力。


截至6月1日24时,广东省已累计报告新冠确诊2481例,其中境外输入1038例,目前仍有85人在院治疗。


仅仅是6月1日这一天,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3例,其中广州2例,分别来自柬埔寨和利比里亚;佛山1例,来自菲律宾。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深圳1例,来自印度;江门1例,来自阿联酋。


出入境边防检查


6月2日凌晨,广州市卫健委发布消息:


广州荔湾区白鹤洞、中南街升至高风险地区。


广州番禺区洛浦街锦绣半岛社区锦绣东区(16栋、17栋、18栋),海珠区瑞宝街南洲名苑棠阁(A栋、B栋、C栋)升至中风险地区。


同时,两条“传播链”已清晰可见:


第一条:“早茶传播链”,由广州荔湾区扩散至茂名、佛山。


5月21日,广州市荔湾区75岁的郭阿婆,成为了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因她曾在荔湾区又一间茶点轩用餐,由此延展了一条“早茶传播链”。


5月25日,郭阿婆的丈夫和曾给郭阿婆送餐的餐厅服务员姚某(送餐时未佩戴口罩)被传染。


其后,曾与郭阿婆同时间喝过早茶的宋某某及其丈夫、侄女、儿媳、11岁的孙子先后确诊。


其后,又牵出了与丈夫同一时间在饭店用过餐的人、儿媳的培训班同学、孙子的同学等等……




这次是“印度变种”毒株,传速更快,感染性更强,


只是在同一餐馆吃饭,就能导致多人感染。

短短10天,广州就已出现了5代传播。


第二条:“境外货轮传播链”,深圳盐田港。


5月21日,深圳盐田区国际货轮登轮作业人员穆某被确认为无症状感染者。


5月22日,穆某的同事徐某也被确认为无症状感染。


之后3天,深圳又新增5例与之相关的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发现的7人中,6人在盐田港区工作,1人是盐田港区的家属。


这7例均有境外货轮工作场所暴露史,目前初步判定为与17日国际货轮作业相关的境外输入关联疫情。



相关疾控部门表示:此次深圳出现的疫情,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其中5例是感染了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


一声令下,深圳采取了最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盐田区已展开了“双百行动”,即要实现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两个100%。


深圳盐田展开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这次和以往不同,


印度“变种”、英国“变种”,双双袭来。
我们面前看不见的敌人,
潜伏期更短、传播更快,更可怕。

它逼迫着我们启动更快更强的防控手段,

也考验着中国人众志成城的毅力和决心。


广东,还好吗?


02


夜半歌声



6月1日晚,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

 

这里因疫情封闭管理,却无一人抱怨。


千百家住户隔窗开启了呼应式呐喊:

“广州!”


——“加油!”



广府万家灯火,加油打气声震彻云霄。


有人拿着荧光棒奋力挥舞,


牙牙学语的孩子们也趴在阳台上,


用稚嫩的声音呼喊着:


“中国加油!广州加油!”



有人直接在阳台上公放了《我和我的祖国》,


这一夜千家万户,隔窗同唱。


没有指挥,没有舞台,


万人的歌声在夜色中汇成最动人的旋律。



这一幕,好像回到了一年前的疫情黑夜,


这一刻,2200万广州人,却不再害怕。



若不是这次疫情,我真的不知,


广州一直承受着如山的压力。


目前,全国90%的入境,发生在广东。


每日隔离人数,近3万。


2万基层工作者紧守边防,日夜奋战。



2020年,广州白云机场吞吐量4376.8万,世界第一。


11月,单月客流量501.4万人次,成为疫情后全球唯一单月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的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边检站

有人会问:“不能封关、拒入吗?”


答案是不能。


广州,中国的南大门,千年商都。


这里是国际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连接着整个珠三角的千万工厂,关系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也关系到无数国人的身家和饭碗。


每年两次的广交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展会,每年有超8万世界各地的采购商纷至沓来。今年一季度,广州以19.5%的GDP增长率,位居一线城市首位。


眼下的广州,集中承担人员交流的功能,原因在于中国政府重视贸易和开放的价值,即便在最严峻的形势下仍然为之敞开大门。


南大门一旦堵上,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估量。


因此,广东必须咬紧牙关,顶住压力。


就好像采访中,一位边防检测员说:


“有多少人是带毒前来,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能做的,唯有拼尽全力。”



过去一年,这支边防队共承接入境航班2300多个,累计转运来自170个国家的旅客47万多人,有效拦截确诊病例600多例,筑牢了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



03


广东的底气



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医护。


5月21日,广州35℃高温,


一个广州“最美背影”刷屏了。



她叫李佩真,广东广州荔湾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


当天她冒高温在检测点收集样本,汗水浸透白袍。


一位同事抓拍下了这张照片。


那天她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当晚又接到新任务再出发,继续去为发热的病人复检……


汗透衣衫,情满心间。


这个90后姑娘说:“大家都很辛苦,衣服都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我们还有护理部的同事在医院连续待了48个小时。"


5月27日,荔湾区南源街西关海检测点,

医护人员在高温下坚守一线,

严实的防护手套早已被汗水浸湿。



连续核酸检测采样后,

医护们的手被汗水泡得发白、发皱……


这是凌晨四点的荔湾,

医护人员依然在坚守……



太累了,就换班躺地歇一会,


缓缓神,又爬起来继续工作。



小朋友们做核酸检测比较紧张,


怕孩子们仰头会不舒服,


黎国伟和同事们全程跪着为孩子们采样。


我知男儿膝下有黄金,


纵心有猛虎,亦可细嗅蔷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护士刘付小燕,


每天结束忙碌的工作,她都走得特别急。


因为,她要到社区做志愿者,一直干到深夜。


她说特殊时期,要“保护大家先”。



还记得曾被胡歌“掀盖头”的广州护士吗?


2020年大年初三,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院的曾萍驰援武汉一线。


因防护服上写了“胡歌老婆”,还被胡歌回复:


“你是最美的小光头,没有你和战友们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期待早日掀起你的‘盖头’来。


这个名字暂时借你一用,之后记得还给我哦。”


如今疫情再袭,她继续冲在前线。


去年抗疫剃了头发,今已长发及肩。


她说:“对国家很有信心,今年我不会再剃头发了。”


图源:南方都市报


5月30日,广州中山大学。


当医护列队入场时,全场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把手都拍得红肿的,是等待检测的学生们。


匆匆赶来的这一群医务人员,


刚刚完成了佛山的检测任务,又主动请缨奔赴于此。




广东的底气,


因为,我们有最好的百姓。


荔湾、越秀、海珠,三区常住人口都超百万。


以海珠区为例,3天要完成181.9万人的核酸检测,相当于每秒要检7人。


夜以继日,是唯一的方法。


白天,人群整齐有序,自觉排起长队。



夜晚,披星戴月,继续检测。

图 | 源于南方都市报


有时,顶着高温,


有时,冒着暴雨。


倾盆暴雨,也阻挡不了广州必胜的决心。


高考在即,后生仔边写作业边排队。



孩子自带小板凳,排队不忘读书。

大家只有耐心,没有不耐烦。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个“人字拖”排队,是不是很广州?



核酸采样现场,市民自发采购冰块,

大家堆起“冰阵”为医护们消暑降温。


一个说啥都不肯留名的大哥,


后备箱一开,满满的凉茶。


“你们辛苦了!茶收下,我走了!”



沙面小学校园中,

孩子们自觉保持间距等待检测。

你们,努力配合的样子真棒!


广州造船厂医院,有人为医务点了冰激凌。


外卖单上特别注明:“请给医务人员用最好的料,因为有他们,人间更值得。”



广东的底气,

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志愿者。


11个区,174个接种点和检测点,累计上岗4.8万人次,服务时长超27.2万小时,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无怨无悔的付出。


这一战,没有躺平,没有内卷。


只有“马上来”、“通宵也可以”。



“我马上到”“通宵也可以”

“我也可以通宵”

“我也可以”“我也可以”……

检测现场,华南师大的李杨喊到失声,

累到极致,女孩仍一次次倔强地高举手臂:


“请来我这里测体温!”



凌晨,社工们仍在坚守,

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再继续。


市直机关工委发出组建突击队倡议,

1小时,1600名党员响应。
累了,队员们就在墙边歇歇,
困了,就相互靠一起眯一会。



高温酷热,红色突击队员的衣服上,


汗水退去,留下斑驳的地图。



5月24日,海珠区新开疫苗接种点志愿服务。


已经退休的琼姨,第一时间报名。

她说:

“不要看我年纪大,

只要我做志愿服务就不感觉到累。”


5月28日,荔湾区阿强的结婚纪念日,

看到医务人员一个个通宵奋战,

于是也向社工要了一身志愿者服装,

上了一线。



广东的底气,


因为,我们有最好的保障。


95后翁杨舒,今年4月刚加入广州警队,


这段时间,她和同事们基本都是通宵值守。


天降暴雨,亦不退缩半步。



石嘉俊和父母都是警察,


一家三口共战防疫一线。

作为新警,石嘉俊说:

“我一定会好好完成任务,

让父亲知道,我真的长大了。”



广钢新城,设置了物资放置点,

身穿防护服的物管尽心尽力分拣物资,

保证充足供应,一家都不能少。


危机来临,才知治理水平,

普通人的表现,才是根本。

广州这一次依旧没让人失望,心安且温暖。


天灾难避,人心可依。

 甜瓜说  


眼下的广东,很难。


严峻的防控压力,仍要确保南大门开放,其所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规模,非一般城市所能想象。


每天24小时,一刻也不能松懈。


很多人觉得,疫情快过去了,那些境外的感染者和我们无关。


其实不是不存在,而是广东在默默撑着,


他们的咬牙苦撑,才有了你我现世安稳。



出了低调踏实,广东还有温暖和包容。


即将出院的75岁阿婆,是此轮首个确诊者。


之前很多城市的首例确诊者都被骂,但广东没有。


没有人肉,没有责怪,


大家都在担心:阿婆这么大年纪,身体还好吗?





大家都说:“阿婆不是故意传毒,她只是吃了一顿习以为常的早茶。她不该被骂,更应该被关切。”


甜瓜想起曾问一位前辈,为什么选择定居广州,他边吃着早茶边说:“因为它够包容,够实干,能把你妥善安放,小心收藏,值得托付终身。”


这次疫情,我又打电话给他,


他仍慢悠悠地说:“压力最大,广州最稳。”


是的,本轮疫情也许无法预期多久结束,但疫情很短时间内已经受控,不至于造成大范围扩散,这一点没有疑问,老百姓也很放心。


这是目前,广州人的真实生活,


一边排队测核酸,一边排队买烧腊。



百姓说:“广东,未惊过。”


广东安稳,中国安稳。


放心背后,是无数人的艰苦奋战,在此深深致敬。


小学生核酸检测后向医护人员敬礼致谢

图源:南方日报


每一个人,都在全力捍卫着这座城市。


此刻,我只想说一句:


广东,好嘢!


广东人,好嘢!


本文首发于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一个宝藏公号。

无论您有多忙,敬请您花几秒钟时间把这篇文章转到您的朋友圈和您所在的群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并请在文章的右下角点“赞”和“在看”,多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