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经济要发展,要多听听龙永图的意见

漫天雪798 漫天霹雳Plus 2024-04-06
龙永图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他这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这段发言,应当让所有人都听到。发展经济,就得按照他说的这样去干。
必须解除一切不合理的行政限制,解决政府喜欢审批的毛病,让市场发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宣言书。相比于现在舆论场上的胡言乱语和群魔乱舞,用一位老师的话说,“龙永图仿佛是旧时代穿越回来的人,他这种观点现在太少了。”
市场经济是什么?就是以产权为基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自由行动、自愿交换的经济体制。由于产权有保障,每个人的时间偏好降低,由此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供给。一个人要想发财致富,唯一的办法就是像满足自身需求那样满足同胞的物质福利需求,交换共赢,由此实现所有人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在说,政府要更大限度地退出市场领域,只负责保障产权和维护自由交易,而不是到处插手。只要市场的作用发挥充分了,每个人的企业家才能就会迸发,经济发展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这是因为,任何对市场的行政限制和审批制度,也即干预主义,都是在侵犯产权本身。
一项财产,如果产权是你的,但是要如何使用它,有各种各样的行政限制,那么这项产权就是受限的,就只是“名义产权”,无法发挥它的全部权能。其结果必定是,导致资本积累减少,技术进步变慢,自由交换受阻,最终不利于所有人的福祉增进。
最典型的莫过于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看似农民对土地有产权,而且承诺“30年不变,到期自动续期”,然而产权最重要的一项权能——处分权——是没有的。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民无法将土地入市、转让、投资入股等等,土地无法形成资本价值,农民无法享受土地的资本收益,大大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这是造成当前农村土地抛荒、所谓小产权房、土地资源利用率下降、资源配置错乱的根本原因。
一些公知和城市人,整天打着关爱农民的名义,说什么一旦允许土地完全产权了,农民就变成失地农民了。他们是在把农民当傻子,其实自己才是思维还停留在农耕时代。现在你在城市的商品房,逻辑一致地,能不能国家出台一项政策说,不准你转让,害怕你成为无家可归的市民呢?
更有甚者,说要保障所谓的粮食安全。到底是要保障谁的“粮食安全”。难道说,为了你城市市民的粮食安全,就应当把所有农民都禁锢在土地上吗?你要是担心你的粮食安全,那就自己去种地啊,凭什么你的愿望必须要求别人去实现?
粮食价格高了,自然有更多的人去种地;粮食价格低了,自然有更多人从事其他产业。这是市场会自动调节的事情,根本不用谁操心。只要允许自由贸易,也从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至于说行政审批,一切审批,都是在侵犯产权,它的结果就是不断抬高准入门槛,让许多产业只能一部分人干,另一部分人不能干。最终就是行政垄断。
而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行政审批,就是因为审批者可以从中得到大量好处。有些企业想不断地抬高审批门槛,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排除竞争,独享垄断收益。
自己的财产,自己说了不算,要组织生产,必须跑50个部门,盖180个章子,甚至直接告诉你,你不准从事某某行业,那这个财产其实就不是你的。这就是什么?就是计划经济。这种搞法,经济怎么可能发展?
有的行政干预,都是在窒息经济活力。现在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要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是因为国家做得更多了,而是因为做的更少了,更大程度地退出经济领域了,每个人有了更加完整的产权了,主观能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的原始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因为任何生产都离不开它们。在时间经过后,他们组合起来就会形成资本品,资本品不断地转化,就形成了满足我们需求的消费品。资本品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未来的消费品就越多,由此生产能力提升,供给增加,物价下降,形成更多的资本品,启动一轮又一轮经济进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
所以发展经济,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钱,直接放开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就能迎来大发展。
把土地审批限制放开了,不说别的,房地产价格将直线下降;农村土地只要能入市交易,农民的收入将倍增,也更能在城市买房。劳动力市场只要放开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自愿交换,就业将飞速提高,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把不合理的各种限制取消,任何产业,都能让任何人去经营,形成人人竞相组织生产,百舸争流的态势,那不就是改开初期那种蒸蒸日上的局面吗?
这些年大家都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让,好好的事情突然一张A4纸就干不成了,不就是因为各种限制太多了吗?砍掉各种干预和审批,政府就只负责保障产权,维持治安,经济想不发展都难。
龙永图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的首席谈判代表,非常关注国际贸易问题。他说中国入世后最重要的制度性开放措施,就是放开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助推大量中国产品出海,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他讲得完全正确。
这话其实跟阿根廷总统米莱说的一模一样。他在著名的《向特权宣战,重建阿根廷》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就说到:
我们还取消了非自动进口执照和许可证,从而杜绝了自由裁量权和任人唯亲的现象,现在任何想进口的人都可以这样直接进口,无需询问任何人。以贿赂换取进口许可证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国际自由贸易,是推动经济进步、提升国民福祉的根本途径。曾几何时,谁家才能消费国外的进口产品呢?必须是掌握了权力的人,能搞到批条的人。现在为什么普通老百姓都能用上国外的产品?就是因为国际自由贸易。
贸易对交换双方有利。互通有无,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必然途径。一国开放贸易,自由地进口,既能降低本国企业的成本,也能降低本国消费者的负担,最终就会增加本国资本积累。一个进步的经济,就是人均资本量节节攀升的经济。
而自由地出口,一下子就将消费者群体从本国扩展到全世界,不消说,就能增加本国国民收入。而出口就是进口的支付手段,只有生产能力强大,出口增加,才能换来更多的进口,满足自身的需求。
任何一国加入全球自由贸易,都对全世界所有人有利。因为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交换合作机会变多了,可以选择的财货变多了,全世界的生产能力强大了。东盟经济进步了,对我国和全世界所有民众都有利,他们的廉价产品我们用得上了,而他们更有钱了,我们的产品也才可以卖给他们了。朝鲜经济退步了,对朝鲜人自己和全球所有人都不利,因为这就相当于将2500万朝鲜人开除出了自由市场交换体系,他们的东西我们用不上,我们的东西也卖不给他们了。
如果你想要减少国内的各种管制和干预,一个倒逼的办法就是扩大对外开放,当国外的廉价产源源不断地进入本国,国内原来的各种干预政策、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就土崩瓦解了。
这就是伟大的米塞斯告诉我们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一国对内实施经济干预,就必然对外实施经济民族主义,否则国内干预政策就行不通。
那么将这个原理反方向应用,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就是必须扩大对外开放,才能瓦解国内各项经济干预政策。
所以,推动经济进步、提升国民福祉的办法,就是“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任何朝这一方向迈进的政策,都是正确的。
那些认为这样做不懂政治的人,恰恰错了,他们才不懂政治。他们不知道,一切政治行动,其实背后都是经济动机。他们把国家这一概念实在化,根本看不清其背后每个个体的行动逻辑。哪怕是美国对中国进行各种贸易打压,中国正确的做法也永远是,开放市场,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不是对他国的恩惠和退让,而是出于本国利益的理性考量。这才是最大的“政治”。
至于说到海南,不要搞这么多审批,那只会使自贸港的优惠政策大打折扣,并且催生权力寻租;以及,既然要给优惠,那就干干净净地给,不要附带各种条件。这都是一语中的的大白话,它不仅适用于海南,也适用于东北振兴,适用于全国。
深圳的高速发展,就是因为当初放开得很彻底,“干干净净地给”。要我说,海南要大发展,要实行比深圳更加彻底的政策。产权私有如果不能提,那就换个说法:产权100年不变,随便交换,然后直接免税;所有市场经营行为,严格按照经济学原理,只要不侵犯他人产权的自愿交换,一律允许;当地政府就只维持治安,其他别管。有个40年,又一个深圳就会出现。
如果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的预期就不稳定,就不知道要盖多少章子才能享受优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张A4纸又变了,那就不好吸引投资和人才。
过往几十年,体制内有许多精英,是非常市场化的,他们懂经济学,了解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明白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精英阶层的观念和主导下的政策,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的重要力量之一。
我给大家看两段话:
美国和欧盟国家)社会福利安排出现过度化倾向,但绝大部分政治家难有决心和胆量压缩福利。民粹主义的承诺改变了大众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
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在这次危机(指次贷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得迟早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
我要是不告诉你作者是谁,你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在说话?
但其实它的作者就是体制内的大佬。这本书的名字叫《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大家可以买来看看,他的主编是谁。再看看他的参考书目,约瑟夫·熊彼特、约翰·加尔布雷斯、米尔顿·弗里德曼,以及最重要的穆瑞·罗斯巴德“赫然在列”!
“体制里面有高人”!
遗憾的是,这些年“民主下沉”了,精英的话语权下降了,现在任何一个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就经济政策高谈阔论;而在美国的打压和贸易战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高涨,舆论场上一片乌烟瘴气,妖魔鬼怪横行。
于是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体制内一直推动市场化的声音,反倒是知识分子和民间舆论一直在要求“管一管”,要福利、要公平、要放水。政策都是观念在主导,精英也必须服从于公众舆论,因此就出现了当前的经济局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