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朝落幕:长江水域顶级掠食者白鲟被宣布灭绝

刘森 科学辟谣平台 2020-09-10

作者 | 刘森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展览部主任

责编 | 高佩雯


说到顶级掠食者,我们想到草原雄狮,海洋大白鲨,却很少有人会想到白鲟——一种曾经的常见鱼类,长江水生态系统中的最顶端物种。如今,它终于被宣布灭绝。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表一篇论文透露,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已在2005到2010年间灭绝。


报道一出,引起网上热议一片,网友纷纷评论:“还没来得及跨入2020年,就要说永别了?”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十年前灭绝,现在才宣布?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解释:之所以十年之后才宣布,是因为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十多年前就想宣布白鲟灭绝,危起伟坚持再等一等,希望能出现奇迹,在长江某些偏僻水域再觅其身影。然而,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上海组织专家评估,确认这一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已经灭绝。


还未见过真身,甚至很多人第一次听闻其名,已是永别,着实令人唏嘘。


    淡水鱼之王,跨越亿年的活化石


作为顶级掠食者,白鲟是淡水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它是软骨硬鳞鱼,分类上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为我国长江流域特有鱼种。据已有报道,其个体体长最大可达7米,体重超600公斤。


民间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中华鲟,象即指白鲟。其吻部极长、状如象鼻,俗称象鱼。长长的吻,使得其头部整体长度可达体长一半以上,十分醒目。


白鲟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图集


而现存的匙吻鲟科仅有两种(实际上如今只有一种,因为白鲟已灭绝),除了白鲟,另一种是生活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现在,随着白鲟的灭绝,北美匙吻鲟成为这一科中的“独苗”。


被一些媒体误报为白鲟的美洲匙吻鲟,匙吻鲟科仅剩的“独苗” ,生活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来自网络


硕果仅存,实在不幸。其实,匙吻鲟科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化石记录也恰好发现于中国1994年在我国辽宁省凌源市距今约1.25亿年的热河生物群早白垩地层中发现了距今最早的匙吻鲟化石——刘氏原白鲟。


白鲟祖先——刘氏原白鲟化石 |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藏,刘森摄


这种亿万年前就出现的“活化石”,躲过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躲过了第四季的大冰期,却没有躲过20世纪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人为活动,致长江生态整体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于灭绝做出定义如下:“某一分类单元的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则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灭绝。如果无法确定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在50年内没有发现该个体,就认为该分类单元的物种绝灭。


此外,还有“功能性灭绝”。早在1993年时,白鲟已经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在学术界,“功能性灭绝”指该物种因其生存环境被破坏,数量非常稀少,以致其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甚至丧失了维持生存的能力。


白鲟是江海洄游鱼类,成长在长江的入海口及周围湖泊,但需要到长江上游进行繁殖。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白鲟的繁殖通道。另外,长江日益频繁的航运、过度的捕捞、水环境污染等,也导致整个长江鱼类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无法支撑体型硕大的白鲟的生存。


作为长江生态系统中最顶级的掠食者,下级物种的强力影响者,白鲟灭绝,折射出整个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濒危的状态。


    人工繁殖,为何不可?


看到这里不禁有人要问:同为长江流域的濒危鱼种,中华鲟已经实现了人工繁殖,为什么白鲟不能用人工繁殖的办法将种群延续下来呢?


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白鲟还是一种常见鱼类。作为长江重要的经济水产,每年捕捞量约25吨。随着葛洲坝水电站的建立,整个白鲟种群数量呈现断崖式下滑,1985年以后全长江再未发现白鲟幼苗的补充群。


白鲟旧照,曾是常见水产 | 来自本次论文


及至20世纪90年代,虽然还能捕捉到白鲟的幼鱼,可那个时候,一是还没有探索出白鲟的人工繁育技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和资金有限,白鲟体型巨大,其养殖需要近20米直径的水池,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设备来供应氧气。这一切都让白鲟错失种群延续的机会。


随着研究人员在中华鲟的人工繁育方面的不断突破,人们也一度想要将这些技术运用到白鲟的人工繁育上,却发现,再也捕捉不到幼鱼了。“长江之王”的白鲟,终究没有等到人类技术能挽救自己族群的那一天。


白鲟纪念邮票,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 来自网络

 

    下一个白鲟会是谁?


作为长江中其他两种鲟形目的中华鲟、长江鲟,同白鲟一样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危”物种。但幸运的是,中华鲟和长江鲟已成功实现人工繁殖,每年都会放流鱼苗到长江。


然而,野生中华鲟和长江鲟的情况则不容乐观。自2000年以后,人们就再未监测到长江鲟的野生种群。同时,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在中华鲟唯一的天然产卵场、葛洲坝下游的中华鲟核心保护区,已连续3年未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的迹象。


被评为“极危”的中华鲟,野生情况严峻 | Wikimedia


为了整治长江水域生态环境,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希望这一政策能够亡羊补牢,可以保护到长江其他现存鱼类,让这些自然精灵不会消失在人们眼前,阻止白鲟遗落的悲剧重演。


文章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公众号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还想看
2019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发布,撕下害人的伪装
地球自转变慢导致2019地震频繁?别听网上传言
《自然》2019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哪一张是你心中的No.1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