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皖中评 | 少年周桐,彰显了何种力量?

合肥在线 2021-10-06


合肥在线特约评论员  朱晓凯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今年高考新闻中,六安小伙周桐突然间就“火”了。去年9月的一场交通事故,不仅让这位品学兼优的高考生不幸失去了左小腿,也让他在痛苦与遗憾中与心仪的中科大少年班失之交臂。
今年高考,安装上假肢的周桐考出了684分(理工科)的好成绩,位列安徽省第171名,即将经由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一圆自己的大学梦。他这段拼博奋斗的传奇经历,可以说是为“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这些催人奋进的成语,写下了极为贴切和完美的注脚。


△在医院治疗期间,周桐在病床坚持学习。周桐不是所谓的“高考状元”,从媒体报道来看,他就是一个在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当下人们热议的“网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遇到人生道路上的重大坎坷时,他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是将这些挫折和困难统统踩在脚下,擦干眼泪,一切从头再来,最终“风雨过后见到彩虹”,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小目标”。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衷心希望周桐就是这样一位“天将降大任”的有为青年,我们也期待着他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四年之后能再交上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无独有偶,今年,云南“浴火女孩”唐敏考出了588分的好成绩,超今年云南文史类一本线23分。13年前,年仅8岁的唐敏为救只有1岁的弟弟,毅然冲进火海,全身烧伤面积达85%。在后续治疗中,唐敏的下肢被截去,上肢仅保住了手臂和左手拇指。“浴火重生”之后,唐敏立志要考上好大学。她说:“大家拼命地把我救回来了,若我只是‍‍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什么都不干,那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我想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意义,我一直在追寻这个意义。”


其实,从古至今,历史上凡是历经千难万险而终成一番事业者,无不倍受人们的敬重。卧薪尝胆、洗辱复国的勾践,忍辱负重、著留青史的司马迁,生活困苦、醉心数学的陈景润,他们都将自己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当成了人生历程中的垫脚石,他们不忘初心,不在不幸中迷失自我,最终才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中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这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也是人们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普遍的心理期待。一百年前,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呐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从周桐和唐敏身上欣慰地看到,新时代的青年人是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的,有他们在,未来可期。


△周桐(右二)和爷爷奶奶、母亲合影。(照片来源:霍邱县融媒体中心/沈士刚摄)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媒体对“高考状元”的热炒有所不同的是,近两年“高考状元”的报道声量小了许多,唯其如此,周桐才能“冒”了出来,广受瞩目。其实,如今的人们已越来越能够理解:高考只是一时的事儿,而“状元”的学习经验也很难“绝对化”地被推广。与其家家都盼着自己的孩子考上“状元”,还不如想着怎样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说,对周桐的宣传更能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看来,“高考状元”慢慢退隐幕后将成为一个常态了,希望全社会都能把鲜花和掌声献给像周桐一样在人生大战中奋力拼博且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


本期编辑:娄倩云

来源:合肥在线

但因热爱,愿迎万难。

但凡辛苦,都是礼物。

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