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寿命的极限是多少岁?

2016-11-08 李恬 南方周末

2016年10月5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有关人类寿命的研究成果。研究认为,虽然现代医疗、营养水平远胜往昔,但人类寿命仍然无法超过以往高寿人士创下的纪录。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未来人类的寿命能延长到150-200岁。但根据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统计和推测,在自然条件下,人类寿命不会超过125岁。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年份里,一个人活到125岁的概率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超过万分之一。


研究人员分析了1968年至2006年间四个国家(美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的高寿人群,发现人类的最高寿命虽然一直在增长,但在1997年之后,最高寿命值便趋于平稳,不再增长。人类历史上有证可考的最长寿人士是一名法国妇女,她于1997年去世,享年122岁。人类的最高寿命,可能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


研究者简·维吉(Jan Vijg)博士表示:“对抗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深层进展可以持续推动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但最高寿命并不会提高。可想象的是,疗法的突破可以延长人类寿命以打破我们设定的上线,但这样的进展需要克服许多共同决定人类寿命的遗传变异。也许现在用来延长人类寿命的资源更应该用于延长健康寿命,也就是老年人享受健康生活的时间。”


二战之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发明,让人类平均寿命大大提高。国家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表示:“抗生素的使用将人们的寿命平均延长了24岁。”


二战之后,世界人均寿命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中日本人的寿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日本女性的寿命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15年的推算,2014年出生的日本女性,有半数可以活到90岁以上。


在2015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被香港赶超。香港女性平均寿命是87.32岁,超过了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87.05岁,居于世界首位。而当年的全球人口平均寿命是71岁。


根据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类的平均寿命最高可达115岁。也就是说,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人类平均寿命还有二十多年的上升空间。


1
“长生不老药”是否存在

为了延长寿命,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寻找让人长生不老的方法。近年来,关于“长生不老药”的研究进展层出不穷。科学家们每公布一种可以逆转衰老的药物,都会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2016年2月,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了可激发人体产生新的干细胞,更新组织,防止衰老的制剂。他们已经在实验室小白鼠身上对制剂进行了测试,对实验结果感到满意。但这种“长生不老药”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早在2009年,美国科学家就发现一种叫雷帕霉素的药物可以让实验小鼠的寿命延长三分之一。这种药物原用于防止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因为它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然而,小鼠服用高剂量的雷帕霉素之后,寿命能延长28%-38%。


20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肿瘤医生罗纳德·德宾霍,通过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让老鼠“返老还童”。端粒是覆盖在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对染色体起保护作用,防止染色体受损。细胞每分裂一次,细胞中染色体的端粒便缩短一点,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变短。最后,由于端粒的损耗,细胞失去分裂能力,走向死亡。


端粒酶可以维持端粒长度,从而保持细胞的分裂能力和活力。端粒酶逆转录酶是端粒酶的一部分,可以防止端粒缩短。通过药物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可以使实验动物返老还童,恢复青春。


2015年,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以使秀丽线虫不仅衰老速度变慢,而且保持更健康状态的时间也变长了。它们的活动速度没有减慢,也没有长出皱纹。对老鼠使用二甲双胍后,它们的寿命延长了近40%,骨骼也变得更结实。


二甲双胍本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传统药物。2014年,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寿命比健康人更长。在动物身上的试验也指出,该药物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保持动物的身体健康。


美国科学家将在今年冬季进行临床试验,利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科学家们计划招聘3000名年迈多病的志愿者,花费要五至七年的时间观察二甲双胍是否能延缓衰老并阻止疾病的发生。


虽然以上这些“长生不老药”的效果非常诱人,而且也有实验证据证明这些药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但这些药物仍处于实验阶段,至于这些药是否安全,能否长期服用,仍需要时间来验证。


2
节食有助于长寿

除了“长生不老药”,还有一个简单实用的长寿秘方,那就是节食。日本人的饮食清淡,人均卡路里摄入量只有美国人的70%,日本人寿命长居世界之首,也许与他们的低热量饮食有关。


“饭吃七分饱”,本是一句传统的养生俗语,但现代科学证明,这句俗语是有科学根据的。2013年,上海交大的赵立平教授等人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赵立平团队研究发现,节食有助于优化肠道菌群结构,增加与寿命正相关的细菌类群,减少与寿命负相关的细菌类群,从而让小鼠健康长寿。


节食除了能改良肠道菌群,还能减少DNA损伤。荷兰科学家维尔梅吉上个月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证明了适度的节食可以减少小鼠体内的DNA损伤,延长小鼠寿命。维尔梅吉认为,基因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人类早衰的重要机制之一,早衰患者可以尝试用适度的节食疗法,这个方法立竿见影而且耗费低廉。然而,在节食疗法用于对抗衰老之前,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即使现代医疗手段可以延长人类寿命,甚至有望把人均寿命提高到百岁以上,人类受自身基因限制,能活到120多岁的概率还是很低,125岁可能是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寿命的极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