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色钱江纵火案,一场或可避免的悲剧

2017-07-06 罗欢欢 杨迪雅 南方周末

杭州蓝色钱江小区,漂亮高大上的玻璃幕墙,在民用高层建筑的消防检讨中,成了逃生的困扰。(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447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7月1日,莫焕晶被杭州检察院以纵火罪、盗窃罪批捕,林生斌并未感到稍许释怀,“就算是保姆放火,我的妻子、孩子们是不是必然会死亡?”


  • 这是一起典型的“小火亡人”事故。多位消防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火面积不到房屋面积的七分之一,却用了1小时48分才扑灭,并造成四人死亡的惨痛结局,排除故意纵火的干扰,依然比较罕见。


  • 民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因蓝色钱江大火,在业内引发热议。未来十年,中国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将达到一千多座。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林生斌晚上不敢睡觉,闭上眼,老婆孩子的样子就会浮现,眼泪总忍不住流出来。


他的名字里有个“生”,妻子的名字里有个“贞”,他为自己的童装品牌取了谐音名“潼臻一生”,这句承诺,也放进了三个孩子的名字。


没想到最后一次出差,竟成了诀别。6月22日,保姆莫焕晶在客厅纵火,妻子朱小贞和三个孩子无一幸免。


7月1日,莫焕晶被杭州检察院以纵火罪、盗窃罪批捕,林生斌并未感到稍许释怀,“就算是保姆放火,我的妻子、孩子们是不是必然会死亡?”


家属的质疑,已在坊间发酵:火星燃起时,没有及时预警。大火肆虐,缺乏有效的灭火手段。直至浓烟弥漫,玻璃幕墙把浓烟捂在屋里、将空气阻隔在外,四条生命最终沦陷。


在他们眼中,屋外混乱的火情信息,简陋的消防设备,让家人最后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关于这场大火的真相,物业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仍有待最后的调查。但家属质疑指向的民用建筑消防问题,却已在业内引发检讨与热议。


1

在火灾中“裸奔”

钱塘江畔,8幢25层高的大厦面江而立,玻璃幕墙衬出浮云的倒影。这个名叫蓝色钱江的高端住宅,是绿城集团高层玻璃幕墙系列中的代表作。


为了追求最大宽幅的江景,幕墙用的是电动直推窗,室内空气循环,依靠新风系统。


但这一切,在大火发生时,却成了灾难。大火来临时,豪宅成了被拧紧的瓶口,密不透风。直推窗无法及时排烟,也很难对外呼救,四位遇难的逝者,几乎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被浓烟熏死。


消防方面业已确认,房间没有过火痕迹。进入房间后,消防员看见屋内黑烟滚滚,而朱小贞和三个孩子倒在一片漆黑之中,他们上方的窗户是这个房间唯一一扇窗户。宽30厘米,能推出去的距离不过一个手机的宽度,也就是六七厘米。按照浙江消防人员的说法,“浓烟飘散极为困难”,更不可能通过窗户进行呼救。


这跟民用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有关。高层建筑在排烟方面有着天然劣势,由于高层风大,出于防止跌落意外和保护建筑的考虑,窗户开启的角度一般都比较小。


高层建筑最主要的是靠防火和自救,把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起草者、天津消防研究所规范研究室主任倪照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同样的建筑高度,公共建筑中火灾探测器、喷淋系统都是强制要求,而蓝色钱江这样高度不到100米的住宅,仅需要在“走道、门厅、可燃物品库房、空调机房、配电室、自备发电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并不要求设置喷淋系统。


2005年审定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只对高层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0㎡的房间”,以及“中庭和地下室”有排烟设施要求。即使是2014年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没有对此做硬性规定。


“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有着不一样的设防角度。”倪照鹏介绍,公共建筑涉及的面比较大,且人群密集,而住宅都是以套为防火单位,发生火灾后,它的影响面不如公共建筑那么大,人数也不如公共建筑多。


历年的消防年鉴也显示,住宅建筑的火灾每年都很高,但每起火灾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所以,住宅消防原则,主要是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建筑本身的防火墙和耐火等级等提高要求。


住宅没有安装室内烟雾报警器,导致报警不及时,也是业内惋惜之处。此次大火,被人发现时,是凌晨5点,安装在入户走廊顶部的烟雾报警器发出警报后。之前,由于入户门的阻碍,烟雾已经在屋内充分弥漫,等到烟雾跨过入户门的阻碍,触发了楼道里的烟雾报警器,大火已经处于猛烈燃烧阶段。


中国消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范强强感慨,如果室内安装了烟雾报警器,火刚刚烧起时就报警,也许就是另一个结局。“一只家用火灾报警器,好一点的也就是200元钱,一般的报警器也才30元到50元左右,一般家庭也能接受”,但是中国火灾报警器的家庭普及率还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是96%。


倪照鹏说,他曾想过把自动灭火的喷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写入规范,但考虑到后期的使用效果,才放慢了节奏。中国人有室内吸烟传统,“涉及千家万户,如果装了之后经常误报、喷头漏水,极易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他介绍,国外的经验也是逐步推广,像美国上世纪70年代就要求家庭设置报警系统,到1990年代以后才要求家庭设置自动喷水系统,“我们国家对建筑上的消防要求,和我们国家当前的整体状况是适应的”。


但高层建筑的增加速度,等不及了。据统计,目前中国有22万栋高层建筑,152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数量占据世界总数的87%,超过300米高的建筑在世界前100座中占有61座。未来10年中国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将达到一千多座。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或将陷入火灾中“裸奔”的危险。


2

并不安全的豪宅?

一场大火,让这个高端小区里的业主突然发现,眼前看似豪华的家,似乎并不安全。


“整个小区都病了。”业主雍丽说,回想此事,许多人止不住后背发凉。业主群里蔓延着恐慌,“就算不是保姆纵火,家里也是老弱妇孺,没有任何自我救助能力的人,——比如患老年痴呆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按这次救助的流程和速度的话,是不是结果还是只有等死?”


他们巡查了楼道的消防设施,拍摄了视频,眼中突然发现处处都是消防隐患——消防栓接口无法接上、消防设施被封在大理石墙内很难打开,原本空白的消防器材检查记录单,也被物业篡改,倒填上过去的日期。


不过,6月28日,绿城在公告中回应了质疑,打不开消防栓是业主没有掌握使用方法,而对于涂改检查记录是“保安员心理压力巨大,个别保安员在发现漏检消火栓后擅自涂改了消防器材检查记录”。


蓝色钱江小区门口,民众摆放花圈,祭奠遇难者。这次大火刺痛了大众的神经,对高层住宅消防是一次触动。(东方IC/图)


律师曹刚曾担任过辽宁省消防局法制处处长,是消防法起草人之一,他留意到蓝色钱江小区消防设施的几个视频,在他看来把消防设施安装在大理石墙内,导致两个彪形大汉用真空吸盘才能打开,“这个是设施本身的设置问题”。


消防栓外的墙面应该是开发商安装的,曹刚判断,“在消防法上,遮挡消防栓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同样,如果消防栓的封管和水带接口不一致,那也是开发商的责任。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防工程设计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消防设施验收流于形式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少见,“仅仅是我自己经手的工程验收,没有一个是严格按照验收流程验收的”,以消防栓举例,消防栓的验收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消防泵的水压,以及启动的效率,还有对水管造成压力后有没有漏水等等,但很多时候,就是看看出不出水。


这与中国的消防验收制度有关。曹刚说,2012年之前中国的住宅建筑都是采用消防备案的方式,2012年后,部分住宅才纳入消防验收的范围。


消防验收是行政许可,由消防部门负责检查,而消防备案,则采用抽签制,只有被抽中的项目,才有消防部门上门,没抽中的,则由企业自己组织验收。


若蓝色钱江消防设施出现问题,如果自己组织验收,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都需要承担责任。


交楼后,公共部位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责任为物业公司。按照《住宅物业消防管理标准》,物业企业要确保消防设施发生火灾时能用。在曹刚看来,如果消防栓水压不够或者没水,物业就要承担失察的责任。


不过,绿城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吴志华曾回应,小区的物业已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维保,《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报告》是2017年1月20日刚刚做过的,整体显示合格。


“有了消防维保单位参与,若还有消防漏洞,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的责任分配将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来确定。”曹刚说。


除了硬件配套,物业救火时的软件情况,也备受家属质疑。曹刚说,按照消防法规,火灾初起阶段,物业公司有扑灭火灾的责任,“而不能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消防队来”。


电梯监控记录显示,5点08分23秒,最先发现火情的保安队员到达18层后,又返回了地面。绿城物业方面表示,该保安队员上到18楼发现烟雾很浓,无法走出电梯、接消防水带。他返回一层后,与另一队员会合后,走消防楼梯上16层去接消防栓。


对于小区物业到底是否及时扑救了火灾,还需要等待消防部门出具的技术调查报告。曹刚说,一般的火灾,消防部门只会对起火原因进行调查,出具火灾原因认定书,但死亡人数多,损失惨重的较大以上火灾会出具技术调查报告,物业表现如何,这份报告应能给出答案。


3

“消防的目的在省钱”

这是一起典型的“小火亡人”事故。多位消防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火面积不到房屋面积的七分之一,却用了1小时48分才扑灭,并造成四人死亡的惨痛结局,排除故意纵火的干扰,依然比较罕见。


6月29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办了一个学术沙龙,“小火亡人”正是主题之一。参加沙龙的上海技术应用大学讲师麻庭光回忆,这项动议在杭州纵火案之前,是各地在今年初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故的总结。


消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近半年里类似这种“火灾不大,伤亡众多”的“小火亡人”案例已累积到了一定量。


麻庭光曾在美国待了16年,专注于美国消防制度的研究,据他介绍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也是一个“小火亡人”的高发时期。


由于家庭燃料的增多,那时的美国火灾形势严峻,正是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消防系统开始审视自身的问题,通过翔实的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当时严峻的火灾问题,1972年给尼克松总统提交了美国消防形势调查报告《美国在燃烧》。


《美国在燃烧》极大震动了美国社会,成为美国第二部消防立法的催化剂,也成为了美国消防制度改革的导火索。也是从1970年代起,火灾报警器、自动灭火装置才逐步开始在美国的家庭中逐渐普及。


据麻庭光介绍,类似林生斌家这样的悲剧,在美国已经不太会出现。因为美国的安全是可以花钱买的。富裕阶层都习惯于给自己的价值不菲的房子投保,而保险公司在评估阶段就能够发现房子存在的各种安全漏洞,同时鼓励你填补这些漏洞,例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喷淋装置等,保费都能给一定的减免。美国的消防队还会给富人提供将自家的烟雾报警器信号接入到911的付费服务。


“消防的目的在于省钱。”麻庭光说,国内出了事情就找政府,但在美国出了意外就找保险公司。


“小火亡人”事件,或也部分反映逃生技巧缺乏的问题。对于杭州纵火案的结局,长期致力普及火灾逃生技巧的范强强有些激动。


越是高层建筑,逃生技巧越是重要。范强强举例说,6月14日伦敦西部的“格兰菲儿塔”高层公寓发生火灾,一栋24层的公寓楼持续十几小时的火灾就造成79人丧生。相比之下,1666年9月4日伦敦曾发生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大火连续烧了4天,蔓延到整个城市,焚毁了27个教室,44家公司和13000间民房,但由于当时的建筑物都不高,人们逃生快,只有5个人死于火难。


在他看来,家家户户都要制定火灾疏散逃生计划。蓝色钱江火灾中,如果业主曾制定过疏散逃生计划,全家大小都知道一旦自己家里发生火灾,要各自尽快从户门逃出去,那母亲就不用去孩子房里会合,一家人生存的机会或会大得多。


此前,范强强曾上门去找一些企业,愿意免费为他们提供消防逃生技巧的演习指导,但对方的第一个反应却是,“你让我干这个,给我多少钱?”


消防演习更常常流于形式。他曾给上海一个公共建筑做消防演习,大家都在楼上不愿下来,最后消防队员没办法,宣布“先下来就送礼物”,才勉强把演习完成。


但“这次大火刺痛了大众的神经,(对行业)也许是一次机会,”麻庭光说,“在美国,消防从来都是由富人带动,而穷人受益。”


“花点时间,花点钱,添些麻烦,因为这是必不可少的。”范强强说。 


点击下方蓝字

下载:南方周末新版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