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2017-10-19 贺佳雯 南方周末

▲ 巨晓林(中)在与工友研究业务。(受访者供图/图)


全文共3369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 作为党代表的这五年时间里,巨晓林总会接到农民工打来的电话、写来的信,他们都是反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巨晓林对农民工问题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五年前,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高级技师巨晓林作为26名农民工党代表之一,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共十八大会议。当时他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年来,巨晓林走访全国各地,开展各项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研,其中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如今,巨晓林的身上背负了不少“重担”,他既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还是北京丰台区法院监督员。


2016年,巨晓林当选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后,“责任更重了”。他每两个月要去全国总工会开一次会。每年年末还要参加北京市两会及各种大小会议,紧接着他要着手准备第二年3月的全国两会。


“去年参加了67场活动,今年还没统计。”巨晓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今年要准备参加十九大,更忙。”


作为党代表的这五年时间里,巨晓林总会接到农民工打来的电话、写来的信,他们都是反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巨晓林对农民工问题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2017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这位十九大农民工党代表,他希望任何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建议都应该围绕一个核心——平等。


1

工作流动性强养老保险难交

南方周末:作为十八大代表这五年,你是如何履职的?


巨晓林:我本身就是农民工,工作中接触到的也有很多农民工,所以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的各方面问题。也不定期开展一些走访调研,以便能更广泛地搜集农民工的意见建议。


由于我的身份比较多重,既是十八大代表,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所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渠道也比较多。不一定非得等到开会提,平常遇到农民工的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反映给北京市。


南方周末:十九大前,你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调研,具体都走访了哪些地方?调研了什么问题?


巨晓林:这次调研一方面是为十九大做准备,一方面也是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的建议。2016年,我当选了全总兼职副主席。全总每年都会根据各个副主席扎根的领域,给一些调研建议。今年我们调研课题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


今年6月26日,我带队和全总的几位同事,去了山东省青岛市和日照市。9月11日,我们又去了上海市、安徽的合肥市和滁州市走访调研。


南方周末:为什么选择这些省市做调研?


巨晓林:各有意义。山东是农民工输出大省,上海和青岛分别是一二线城市的代表,我们希望能从多角度了解农民工在不同城市环境下的生活状态。


南方周末:你了解到农民工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巨晓林:农民工最担心的还是有没有工作的问题。企业能不能稳定,就意味着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能不能稳定。


比如,有的企业,工程没做几天烂尾了,农民工可能既拿不到工钱,又重新面临失业。同时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住房,刚安顿下来又得换地方。


南方周末:现在农民工对工作有什么诉求?


巨晓林:现在农民工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自己能不能胜任一份工作,其次是工厂能不能公平对待他。现在农民工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社保缴纳。很多农民工的社保缴纳依然不完善,国家政策规定的五险一金,实际可能只缴纳了三险。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更注重工伤保险。


南方周末:这些情况你是怎么了解到的?


巨晓林:出发调研之前,我们分别列了十几个重点调研问题,包括稳定就业和融入城市两大方面。


稳定就业方面包括农民工就业意愿、稳定性和流动性、岗位满意度及就业质量;平等就业情况;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劳务派遣等问题。


融入城市方面则包括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情况,例如劳动合同签订、争议,工资增长、参加社会保险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情况,例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及资源配置情况,这就包括常说的住房、看病、上学等问题。这又牵涉户籍改革进展及城镇化率变化等情况。


2

关键要解决落户问题

南方周末:你是农民工代表,像农民工缴纳社保等权益得不到保障,会来找你吗?


巨晓林:以前农民工权益纠纷找到我的比较多,最近几年少了许多。也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农民工稳定就业、融入城市的大环境变好了。


南方周末:你说的“大环境变好”指哪些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巨晓林:“大环境变好”体现在各级政府对农民工问题更加重视了,对于国家发布的农民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建议,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具体落实措施。


比如农民工城市就业落户政策,今年走访调研中,我发现山东省即墨市鼓励农民工把农村的土地流转,得到一笔补偿金,再在城市落户就能得到经济支持。不过这是在小城市,落户政策相对宽松一些。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农民工想靠积分落户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南方周末:(积分落户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巨晓林:首先是大城市对农民工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新科技领域需要高水平、高技能人才。而大多数农民工学历和技能相对低一些,只能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如快递、工地建设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方向,甚至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将会淘汰掉一大批农民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民工难以在大城市立足。


其次就是大城市的资源虽然更好,但也稀缺紧张,难以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现在很多大城市本身已经在限制人口,很多大学生都选择了回家乡工作,留给农民工扎根的机会就更少了。毕竟积分落户要考虑学历、工作履历等各方面因素,大城市留下的是高端人才。


南方周末:落户这个“坎”可能会“卡住”生活的其他方面?


巨晓林:嗯,问题还是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住房、上学方面。农民工的经济比较薄弱,住房是一道坎。农民工之所以想到城市安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想把子女和父母都接到城市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3

农民工担心子女缺失素质教育

南方周末:你为十九大做了哪些准备?


巨晓林:学习党章,学习习总书记这些年的重要讲话。最近还在参加北京市委组织的相关培训。


南方周末:你此次连任十九大代表,工友们有哪些声音托你带到会上?


巨晓林:农民工都表示迫切希望提高自身的素质。农民工既然想要融入城市,就应该遵守这个城市的规章制度,包括交通规则、文明道德等等。


农民工在农村自由惯了,到了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又有这样那样的规定,对他们而言,其实非常不适应这种约束感。本质上就是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他们自己很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


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就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做出培训举措,但在提高素质这方面还没有一些指导和建议。也就是说,农民工到城市之后也需要心理疏导,生活环境的变化,也需要生活文明习惯的指导。


提高素质的需求不仅是农民工自身的,农民工更担心的还是下一代——子女素质教育的缺失。由于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从事流动性较强的工作,并且大多数城市资源难以给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农民工只能把下一代留在农村,给爷爷奶奶带。很多农民工向我反映,时隔一年半载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孩子都“野惯了”,觉得“没法管”。农民工迫切地希望国家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尤其希望能在提高素质教育方面有相应的培训渠道。


南方周末:在你看来,未来改善农民工问题还应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巨晓林:我建议解决农民工问题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把农民工与普通职工平等对待。比如不少农民工就对“农民工”这个称谓提出异议。有人说“农民工”这一称谓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最开始我们把家里有地,有住宅,还去城市打工挣钱的农民,称为“农民工”。但现在很多单位已经在转换称谓了,不分是不是“农民工”,统一叫“职工”。


假如你一直叫农民工,农民工觉得这一叫把他和其他普通职工区分开来了,对他是一种不尊重,感觉被当作一种特殊群体来对待。这就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隔阂。大企业在这方面非常敏感,也十分谨慎。比如农民工“五同管理”政策,在我所在的大单位,“五同管理”的前提就是农民工就是职工,没有农民工这个称呼了。


这个“五同”每个单位提法不一样,基本提法是“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同报酬、同管理”。当然“同报酬”只有在同等工作时才能实现。


第二是争取到有共享资源的公平性就可以了。如果就因为我们是农民工,把自己作为弱势群体,然后去要求政府更多的政策倾斜,其实不也是“搞特殊”,变相向政府索取特权了吗?


所以,农民工只要求公平,不需要“特殊照顾”。我平常也开导大家:“假如保障性住房全给了农民工,那对原本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又是一种不公平。”所以农民工最基本的期待就是保障公平的权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都需要公平,资源需要平衡。


点击下方蓝字

下载:南方周末新版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