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辞世 创业48年堪称民企传奇

2017-10-26 黄金萍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鲁冠球(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图)


全文共4225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 自称“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是过去近5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亲历者和创造者,也是中国现代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杆。


  • 创业48年,鲁冠球最大、也是最后的梦想,是整车制造。


一个24岁的乡村打铁匠,没有辜负时代机遇,用48年时间打造出一家年营收超千亿、利润过百亿的企业集团。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传奇落幕。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因病逝世,享年72岁。


在此一个月前,鲁冠球在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时代契机,我们没有理由错过》,成为他最后一次面向公众的人生自我总结——“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自称“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鲁冠球和他的万向集团,是过去近5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亲历者和创造者,也是中国现代民营企业发展的标杆。


10月26日,同处杭州萧山的传化集团董事长、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徐冠巨发表文章《纪念我心中永远的鲁主席》。他在文中称,“鲁主席是我们中国工商界敬仰的领袖,是影响了一代企业家的老一辈企业家的卓越代表,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尤其对我来说,一直怀着无限的感恩。”


1980年代徐冠巨曾在万向集团工作六年,徐冠巨称,这一工作经历是自己宝贵的人生财富,自己后来创业,与万向的教育培养、精神熏陶分不开。


1

从万向节到万向

1945年1月17日,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县宁围乡(现在的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的一个小村庄,初中没有毕业,转去县城的铁器社当学徒。学成出师前,铁器社因为经济困难精简人员,鲁冠球失去了从农民成为工人的机会,随后在乡村开始了自行车修理、粮食加工、铁匠铺等自主创业之路。


1969年,随着政府提出“每个城镇都要有农机修理厂”的要求,铁匠鲁冠球筹措4000元人民币的资金,接管了萧山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开始生产万向节、船钉、铁耙、犁刀等产品。十年后,鲁冠球认为汽车业将在中国有大发展,将产品聚焦为万向节,并将公司名改为“萧山万向节厂”。


万向节,又叫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 “关节”部件。鲁冠球的企业经营,与“万向节”灵活调整的风格颇有神似。


萧山万向节厂的万向节品牌名为“钱潮”,意为公司处在钱塘江畔。“世界三大涌潮之一”钱塘江大潮奇观,吸引很多人观潮,广为流传的一首是宋代词人潘阆《酒泉子》,其中提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鲁冠球和万向也是弄潮儿之一。在198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因为乡镇企业身份的萧山万向节厂无法入场,鲁冠球在会场外以低价策略赢得了订单。有了订单之后,鲁冠球带领下的万向在产品质量上下了狠功夫,逐渐赢得市场。在1984年的广交会上,来自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舍勒公司看上了万向的万向节产品,赴萧山考察后,下了3万套的订单。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随后获得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国推行。借鉴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鲁冠球先是在1983年承包了萧山万向节厂经营,1984年又以企业名义申请实行股份制,未被批准,他便在工厂实行内部职工入股。


一连串动作下来,1985年鲁冠球被《半月谈》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与之差不多同期,中国出现了一批明星企业家,比如“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改革先行者”、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雇佣了100多人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等,成为全国各地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不过他们在企业、产品决策上的激进做法,使得企业迅速走向低谷,逐渐消失在公众面前。


总是一口萧山普通话的鲁冠球却成为了“不倒翁”企业家,万向集团则从一个手工作坊成长为跨国企业集团、中国企业界的“常青树”。按照万向集团的官方说法,自1969年创办以来,万向集团以年均递增25.89%的速度发展,成为营收超千亿、利润过百亿的现代化跨国企业集团,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为主业,布局清洁能源,从事种业研发、远洋捕捞及海洋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


1992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集团(1990年由萧山万向节厂更名而来)的股权。两年后,作为万向集团旗下核心企业的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产权明晰之后,实业+资本运作,成就了今天的万向集团。


2

“奋斗十年添个零”

鲁冠球在2009年给万向集团定下的目标,是2019年要实现日创利润1亿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亿元。


这一将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以数字形式简单直接展示出来的目标激励,始于1999年万向集团创业30周年时。当时万向日均创造利润1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此前的1979年实现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万元;1989年实现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突破10万元。


2009年,鲁冠球在万向集团创立40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前面的3个十年,没有提出“奋斗十年添个零”而做到了,是巧合。第4个“奋斗十年添个零”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还能超额完成任务,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这一讲话中,鲁冠球总结说,前面40年万向做了三件事:一是“奋斗十年添个零”,二是从田野走向了世界,三是从世界返回了田野。下一个十年要再做三件事,再添一个“零”:第一,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提高效率。第二,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融通资源。第三,坚持发展新能源,抢占制高点。


在他看来,前面4个零添下来,仅仅是鸡肋,是成长。完成第5个“奋斗十年添个零”,才是跳跃,是升华,是真正走向成熟。


鲁冠球认为员工素质的提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现目标的保障,他把自己对万向集团的历史总结和规划目标,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万向的4万多名员工。


2017年7月8日,万向集团48周年纪念日,鲁冠球发表讲话,激励员工要做“创造历史的勇敢者”。


“实业”与“金融”结合、“走出去”“引进来”,其实是万向集团自1994年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鲁冠球与他的儿子、万向集团CEO鲁伟鼎坐镇杭州,3个女儿和女婿分别被派到北京、上海、美国3地,负责万向在当地的业务。


1994年万向钱潮在A股上市,成为“万向系”第一家上市平台,开启了万向集团的资本之路。


2000年,万向集团用不到6000万元从当地大股东手中拿下了还未上市的华冠科技(现万向德农600371.SH)23.7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4年成为控股股东、并将其更名为万向德农,注入其农业资产。


2004年,兰宝信息(现顺发恒业,000631.SZ)进行改制,万向集团旗下公司受让了长春通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兰宝信息13.98%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009年,ST兰宝(000631)破产重组,改名为顺发恒业股份公司,万向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将旗下地产业务注入。


目前,万向旗下有万向钱潮(000559.SZ)、承德露露(000848.SZ)、万向德农(600371.SH)、顺发恒业(000631.SZ)4家上市公司,同时还参股了华谊兄弟(300027.SZ)、广汽集团(601238.SH)、新和成(002001.SZ)等18家A股、港股公司;通过直接、间接入股的方式投资了14家新三板公司。


也是在1994年,万向集团成立了美国分公司,在进入海外市场的同时,陆续并购了欧洲AS轴承公司、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上的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美国最大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美国菲斯科电动汽车公司等多家企业。按照万向集团官网的介绍,目前在海外10个国家拥有22家海外公司,构建涵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全集团4万多员工,其中约40%为海外员工。


在2017年8月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介绍,目前每2辆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就有1辆使用万向在美国制造的产品。


此外,万向集团还涉足银行、保险、基金、信托、小贷、典当、租赁、保理、支付等金融业务,万向集团在中国取得了除券商之外的几乎所有金融牌照,甚至还成立了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一支5000万美元的VC基金专门用于投资区块链相关企业或项目。


3

48年造车梦

创业48年,鲁冠球最大、也是最后的梦想,是整车制造。


从汽车零部件起家的鲁冠球,很早就公开表达了对整车制造的渴望。2002年,杭州第一届工业兴市大会上,杭州市奖励鲁冠球、冯根生、宗庆后等企业家各300万元。在新闻发布会上,鲁冠球承诺:“要为杭州人民造一辆纯电动汽车,大气、大方、没有污染,大家都买得起、都喜欢。"


早在1999年,万向集团就成立电动汽车项目组,2002年,万向电动汽车公司正式成立,随后纯电动汽车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并研制出电动客车Y9在杭州西湖沿线试运行,万向的电动巴士还出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1年广州亚运会上。


相比其他从浙江起步的汽车制造商,如吉利汽车、众泰汽车,通过并购等方式来获取整车生产资质、快速进入市场不同,鲁冠球在造车方面显得十分谨慎和克制。直到2016年12月15日,万向集团“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才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继北汽新能、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之后,国内第6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在这之前,万向集团已经为此铺垫了很长时间,像个农民一样播种、施肥,等待气候成熟。这包括2010年与美国Ener1公司合资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电芯及电池生产基地、2012年以2.566亿美元收购美国锂电池企业A123、2014年以1.49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后改名为卡玛(Karma)汽车,2015年,卡玛汽车宣布与宝马汽车合作,共同研制推出豪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造车这一目标,鲁冠球一直十分明确。万向集团在2014年提出“整枝疏果”战略,鲁冠球认为,围绕清洁能源这条主干,对那些游离的、不规则的、不健康的枝条,毫不迟疑地实施剪除,舍掉该舍的。具体来说,国内做不到前三的、新能源车不用的产品,加速调整,集中精力加固核心优势,提高核心业务增长。


2016年7月8日,鲁冠球在万向创业47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以清洁能源为契机,万向新能源汽车实现突破的时刻,来到了。”这一年,万向正式从生产资质上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按钮。


2017年1月22日,在2016年度表彰大会上,鲁冠球宣布了万向集团有史以来最大金额的个人奖项——奖励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1900万元人民币,以表彰他为推动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做的贡献。


鲁冠球在会上表示,“造整车,是我们对核心业务的再投资,更是我们对汽车责任的坚守。有零部件的积累,才有整车的突破,整车的突破,又是对零部件最强势的回归。国内国外统筹,零部件与整车联动,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核心能力,是万向最可靠的增长,更是万向最执着的责任担当。”


对于造车,鲁冠球曾说,“我这一代成功不了,我儿子也要继续;儿子成功不了,我孙子继续”。


他最终圆了自己的梦。


2017年9月24日,第一批Karma Revero新车在美国下线交付,在美售价约13万美元,同时运用汽油、电力和太阳能三种动力来源。这一批真正打上了万向记号的汽车跑上街头,鲁冠球的造车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点击下方蓝字

下载:南方周末新版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