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剩爸剩妈”的互联网+生活 | 记者回家

2018-03-03 马肃平 南方周末

(农健/图)


全文共212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他们努力而笨拙地学习着不被时代抛弃,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被我们讨厌,这样,才能与我们走得近些,更近些。


  • 我总嫌他们发的那些动图土得掉渣,不屑于看那些老掉牙的段子,还总教育他们“不信谣不传谣”,但我给他们发什么了呢?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小年夜前一天晚上回到家,一进门,看见爸妈戴着老花镜,正襟危坐,对着手机,玩着时下挺火的一个答题游戏。每答对一题,大笑、欢呼;偶尔答错一个,叹息,后悔,埋怨。当得到“完胜对手”“段位升高”的提示后,两位老同志像受到了嘉奖,相视而笑。


还没等我放好行李,妈妈就捧着手机来请教:这个“疯狂打call”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粉丝非常崇拜某个明星,忍不住加油助威的意思。老妈孜孜不倦: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隐晦?我们这种老年人怎么能领会到真正的意思呢?


我懒得解释,妈妈便不响了。


两年前,父母相继退休了。记得那年国庆,妈妈站在客厅正中,冲着我敞开的房门,用半带方言的常州普通话大吼一声: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老年人了,你要尊老爱幼。


和很多外出求学的小城青年一样,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离家170公里外的上海工作。两地高铁只需一小时,比市内交通还方便,但我回家的次数并没有因此变得频繁。退休后,爸妈“空巢”的时间更多了,自嘲是“剩爸剩妈”。


他们的“互联网+”时代,正是从这时开始的。因为他们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他们不懂了。报箱渐渐被促销单页塞满,只用手机发消息打电话的他们,显然和热衷谈论网络热点的我,有了明显的疏离感。


对于新东西,他们其实挺发怵的,尤其是老爸。以往每次回家吃完饭,我埋头刷屏,唯有他无聊地走来走去,不满抗议:“你这样对颈椎和眼睛都不好。走,跟我公园走路去!”


最先动摇的是母亲。作为有觉悟的退休人员,把自己睡到发福显然不是她的规划。她发现,买汰烧(沪语,指家庭主妇的厨房生活)之外,其实还有挺多空闲时间,于是雄心勃勃想从一个普通的退休大妈发展成德艺双馨的潮妈。


手机摄影的在线课程就这么上起来了,一本正经网购了手机三脚架,对着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比划。微信群里的拍客不少也是子女在外工作的“剩爸剩妈”,他们相约去公园采风。最认真的是过年在家,端坐在沙发上,戴上老花镜,翻来覆去“鉴赏”“参透”老师介绍的那些“优秀作品”。不管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都看得心无旁骛。这时候要叫她切个水果或倒杯水,简直就是“自取其辱”——毫无悬念,她是不会搭理你的。


某天我到家满脸通红,妈妈问怎么回事,我说是骑车回来的。她说:这我知道的,马路上那种扫一扫的脚踏车,叫什么共享单车,是伐?我虽然冻成狗,但想想还是应该表扬一下(共享单车进驻小城没多久,投放量很少),就说:你现在懂的蛮多的嘛!大概是我平时太冷淡了,她一时有点接受不了我的夸赞,得意地朝我爸炫耀:共享单车你晓得吗?我知道的多吧?


春节一家人出门旅游,共享定位、App找当地小吃、买景点门票、扫码付款,老同志样样玩得溜。


老爸对新事物也不再有敬而远之的紧张了。他关注了不少“有营养”的公众号,饶有兴趣,跟我聊起我常写的内容,点赞转发总抢在第一个。


但难免有玩不转的时候。


一天,老妈又把“疑难生词”拿来问我,本子上工工整整写着:怼、吸猫、尬聊、戏精。我拍了照片扔进闺蜜群,闺蜜调侃:你妈是不是结识了什么直播平台的网红主播?我只能说:对于60后的老同志,这些词汇真的超纲了。


退休后的爸妈,似乎有了自己的生活——网上搜攻略、订折扣机票,和同为“空巢”的朋友去日本看樱花、去摩洛哥体验异域风情。这个春节,他们把过去一年国内外旅游的照片汇集在一起,做成“美篇”相册,在略显俗气的背景音乐中,一遍又一遍向我循环播放。


有朋友替他们着急:“女儿快三十啦,不赶紧操心她的终身大事怎么能行呢?”


他们回说:“看缘分,她开心幸福最重要。”


还有亲戚问:“你们想女儿吗?退休有空了,怎么不来上海小住几天?”


“不会,那么大的人了,有什么好惦记的。”他们嘴硬。


但每次我回家,爸妈都不出门了,连应酬都很少参加。其实也不算陪,常常是我在房间自己干自己的,他们在客厅看书看手机,三个人也不说什么话。偶尔老妈请我为她的摄影“大作”提些建议、配段文字,带着请教的语气,但很多时候,我却不耐烦地草草敷衍。


平日不在父母身边,我总会定期汇报近况、节日问候。然而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年到头和他们在一起就那么几天,可每次回家,还是会有烦恼、别扭甚至争执。


春节假期的一天,爸爸请我帮忙处理一个手机问题,我借机翻看了一下他的聊天记录。发现一个他以前的老同事,也是“空巢”一族,每天都会发来早安的“心灵鸡汤”,发来画风清奇的视频,家长里短的一段段文字,当然也少不了谣言养生帖。


我嗖嗖地把屏幕往上翻,然后看到了我爸的回复:“你发来的东西,我都看了,有些内容很有意思,谢谢你的关心。”——回复得认认真真,精确到每一个标点符号。


我想起了同事间关于家人对微信上的各种信息不做求证、盲目轻信转发的吐槽。而在看到我爸回复“谢谢你的关心”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些理解了:他们愿意相信这些,可能是因为在这个虚拟时空,只有这些有着相似生活状态的老朋友们,彼此惦记着,把转发当作友情的问候。他们努力而笨拙地学习着不被时代抛弃,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被我们讨厌,这样,才能与我们走得近些,更近些。


我总嫌他们发的那些动图土得掉渣,不屑于看那些老掉牙的段子,还总教育他们“不信谣不传谣”,但我给他们发什么了呢?我离开了小城,见到了“世面”,有了“先进”的观念,偶尔也会涌过一丝惆怅,但转瞬就被秩序井然的都市生活覆盖了;我为各种剧集和球赛又哭又笑,却不愿对身边的亲人们投入更多的耐心,压根不愿也不耐烦陪着他们,奔跑在他们向往又害怕的虚拟时空中。


这次离家后,我要给他们多发些有意思的推送。


新春走基层 · 记者回家

一年一度,回乡过年后的“我”又与你相见。拥抱亲情的“我”,卸下在外的一切武装,以儿女与记者的双重视角,感悟生活冷暖与时代脉动:


70后的“我”,以合乎期待的习俗办完了母亲的丧事,方能独自一人涕零;80后的“我”,父母坚守传统信仰,只为游子回家时还能寻回儿时的年味;90后的“我”,试图逃离逼婚的恐惧,又渴望“疾驰回家的列车再快一些”……


此刻的“我”和你一样步履不停,为梦想,更为下一次更好地回家。


戳击下面图片,查看其他专题文章:


点击下方蓝字

下载:南方周末新版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