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戚越来越少

王江涛 南方周末 2024-02-18

▲ 一个非洲男孩在给大家庭拍照留影。(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5603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 从现在起至21世纪末,全球范围内人们的亲戚数量将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叠加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处于中间的成年人面临异常大的照看责任,塑造出独特的“三明治一代”。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任编辑|朱力远
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不仅意味着子孙后代数量的减少,对个体而言,当人们普遍不愿意多生孩子的时候,亲戚的数量也会急剧减少。

但相比人们对人口数量的关注度,未来家族关系网的潜在变化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最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人口数据,对全球家族关系网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从现在起至21世纪末,全球范围内人们的亲戚数量将大幅下降。

1

堂亲表亲数量锐减

2022年,联合国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2》,不仅对1950年以来的人口情况进行了估计,还对2100年以前的人口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根据预估,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世界人口数量在2022年到达80亿之后,预计会在2080年代达到峰值,届时全球人口数量会维持在100亿左右,并一直持续到2100年。

最新的预测研究正是利用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相关人口预测数据。借助亲属关系分析模型,研究人员对1950至2100年间的亲属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数据表明,在1950年前后,一个65岁左右的妇女估计会有41个有血缘的亲属在世,而到了2095年前后,这个数字可能只有25个。

从全球的总体情况来看,这相当于少了近40%的亲人。该研究2023年12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为人们了解未来几十年全球亲戚关系网的规模和构成变化情况提供了基本的参考。

“总体上来说,我们预计人们的家庭规模将越来越小。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将是渐进发生的,但仍然可以察觉到。例如,我的父母有30个堂、表兄弟姐妹,而我只有10个。”开展这项研究的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研究人员迭戈·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Diego Alburez-Gutierrez)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未来几十年人们在亲戚关系方面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年龄,比如,目前50岁的人可能不会像2024年时才5岁的人那样经历家庭结构的剧烈变化,而在中国等一些国家,这方面的变化会更加明显。

例如,一个1950年前后出生的中国人大约有11个堂、表兄弟姐妹,从数量上看,这在亲属关系网中可能占比达到近40%,是最主要的亲戚类型。而2095年前后出生的人估计平均只有约1个堂、表兄弟姐妹,这一亲戚类型在整个家族关系网中的占比将大幅下降,只占7%左右。相对应的,直系亲属的占比将上升,比如,新生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个老人可能全部在世,甚至曾祖父母也在世。

研究估计,2095年前后出生的中国人,连带在世的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在内,这些隔了两代的长辈数量平均将超过5人。相比之下,1950年出生的人这一数字不足2人,在世的隔代长辈也不足3人。长辈的数量预计将成倍增长。而对于单个老年人来说,情况则相反,会从子孙满堂变得子孙稀有。

2

子孙稀有,长辈更多

在1950年前后,一个65岁左右的妇女可能会有15个孙辈,17个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但到了2095年,这些晚辈的数量可能平均只有一两个。不过,相比孙辈的锐减,父母尚在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到2095年前后,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增长,一个65岁左右的妇女可能平均还有0.7个父母在世,相比1950年接近0的情况,这相当于增长近30倍。

最新研究中之所以用65岁妇女的案例来分析亲属关系网的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65岁大概是已经退休的年龄;另一方面,女性在整个家族中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照顾老人、孩子的事情,并且,因为预期寿命一般长于男性,也更容易在晚年经历无亲无故的状态。

在社会养老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晚年时来自亲属的照料显得十分关键。而65岁时还有多少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身边,这为评估这种非正式的养老资源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对于未来的家族关系格局,当前一些已经显现的人口发展趋势可能会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各地不同水平的低生育率、延迟生育的现象,会使新生人口相应更少,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保障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死亡率会下降,预期寿命也会相应提高。这些都会影响未来的人口数量和家族里亲属关系网的构成。

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平均亲人数量会从1950年的41人降至2095年的25人,降幅约40%,但不同地区因为人口发展情况差异,家族关系网的缩小幅度也有所不同。在亲戚数量跌幅最大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65岁妇女的在世亲属数量大概会从1950年的56个降至2095年的18个,降幅接近70%。

而家庭人口规模本来就比较小的欧洲和北美,这一数值预计会从25降到16。由此,不同地区之间的家庭规模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但包括人口增速仍强劲的非洲在内,无论在哪一地区,亲属的数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比如,在津巴布韦,65岁女性所拥有的亲属数量会从1950年的82人降至2095年的24人,降幅甚至超过70%,而即便是在家庭规模很小的意大利,这一数字从18降至12.7,降幅也接近30%。

3

三明治一代

这些亲人包括了父母、子女、各类兄弟姐妹,以及叔叔、阿姨、侄子、侄女、孙子、曾孙等各类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于中国65岁妇女而言,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人数预计也会从超过60人降至21世纪末的不足20人,届时,家庭规模可能会小于美国的同龄人。

从照顾老人、看护孩子的角度来说,家庭规模的缩小叠加人口的老龄化,可能会使夹在中间的成年人面临异常增大的照看责任,塑造出独特的“三明治一代”。早在2021年,迭戈·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曾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口学系的研究人员对全球“三明治一代”的照看压力进行过分析,发现亚非等地既照看父母又隔代照看孙辈的时间预计还会延长。相关研究发表在《人口与发展评论》(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凸显了发展中国家这一社会现象的紧迫性。

最新研究通过对更长时间跨度里家族关系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强调了老龄化社会中加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因为根据最新的预测,至本世纪末,整体的亲属年龄老化会使年轻人在照顾更年幼子女的同时,还要照顾更年长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并且,由于家庭规模的急剧缩小,老年人往往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年老时即便有亲人在世,垂直分担到每个晚辈身上的照看责任也会比较重。

不过,最新的预测研究只关注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没有考虑配偶、姻亲等情况,对相关负担的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子女、孙辈和其他各类亲戚的数量都在减少,但“远亲不如近邻”, 在以陌生人为主的现代社会,家庭的内涵正变得更为多元,只要有情感的连接,并从中感受到义务和责任,就可能建立起亲人的关系。在亲戚数量、家庭规模之外,未来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来揭示不同社会环境里亲属关系网络变化的意义。

开展最新研究的迭戈·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是一名社会科学家,现为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亲属不平等研究小组的团队领导。成长于危地马拉的他很早就认识到,除了核心家庭外,拓展家庭中的亲人也会通过资源交换、非正式的照顾等方式对家庭乃至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从人类学转向社会学和人口学后,他的研究兴趣关注到亲属关系这一尚未充分研究的领域。

那么,如何看待最新研究中的预测?未来几十年,人们又该如何应对亲属关系构成方面的巨变?最近,迭戈·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接受南方周末专访,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4

亲戚的角色

南方周末:人口问题通常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政策存在差异,在你看来,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对各地亲属关系的变化施加影响?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的确,我们预计,最显著的变化将发生在目前家庭规模最大的地区。换句话说,预计家庭规模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那些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会影响到家庭变化,这是因为它会对生育率和死亡率这两个主要的人口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决定家庭关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社会状况与生育率的降低、生存率的提高之间存在关联,这种相关性都是已经知道的。

南方周末:你在最新研究中发现,未来几十年人类亲属关系将迎来显著的变化。伴随着亲人数量、类型的改变,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我相信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状态里有一段时间了。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家庭不再重要,因为亲属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非亲属关系所取代了。换句话说,有些人相信,朋友已经取代了亲戚过去所扮演的许多角色。而另一方面,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拓展家庭,我们的家庭成员实际上继续在我们个人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帮助看护孩子,还是为年老的亲戚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在确保社会安置、促进信息交流、提供身份来源等许多其他事情中,他们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角色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而我们的研究表明,随着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个人未来不再有那么多亲属资源可以依靠了,我们将越来越需要面对这种悖论。

对社会而言,这将意味着护理需求的净增长。其中一些增长是早可以预料到的,因为这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例如,人口抚养比率的增加。但是,即使是引入了养老金改革,提高了退休年龄,已经为这些变化做了计划的国家,也没有真正考虑到以家庭为基础的支持在未来可能会下降。而这意味着未来的需求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南方周末:的确,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社会里,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不少国家,居家养老仍然是主流的养老模式,这意味着家中的年轻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参与照顾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更年长的长辈。如果居家养老是这些家庭成员的唯一养老模式,那么据你估算,中青年人未来平均需要照顾多少个家中的老人?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如果我们只考虑父辈、祖辈、曾祖辈中的直系亲属,那么对于一个30岁的人来说,2020年需要照顾3.9个亲人,2050年需要照顾4.9个,而2095年一个30岁的人需要照顾5个亲人。对于一个50岁的人来说,2020年时需要照顾1.1个亲人,2050年需要照顾1.9个亲人,2095年时,一个50岁的人需要照顾2个亲人。

如果觉得父母相对年轻,不需要照顾,那么忽略掉父母,只考虑祖辈、曾祖辈中的直系亲属的话,一个30岁的人在2020年只需要照顾2.1个亲人,2050年时要照顾3个,2095年时要照顾3.1个。对于一个50岁的人,2020年仅需照顾0.1个亲人,2050年照顾0.4个,2095年也是照顾0.4个。当然,需要注意,这些只是粗略的计算,并没有考虑这些长辈实际的健康状况。

5

提前规划,仍有时间

南方周末:那么面对未来这种人口局面,政策层面应该如何加以应对,以防出现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这些关于社会影响的考量都支持在政策层面加强对人口老龄化的帮助。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也呼吁加大对社会机构性支持体系的投资,特别是以儿童看护的形式支持那些正处于工作年龄的父母以及潜在的父母,并对老年人提供支持。当然,现在这些考量主要集中在像德国这些相对发达的全球北方国家,这些国家确实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计划。而像我自己的国家危地马拉等其他一些地方,现在完全依靠家庭提供非正式支持,以补充现有的护理服务不足。我们认为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我想说的是,人口老龄化在大多数国家都正在到来,即便是那些当前人口结构正年轻的国家也是如此,并且,护理需求的增长速度看起来可能会快于抚养比率。情况通常都是这样的,那些在更发达的全球北方国家花了很长时间发生的变化,在发展中的全球南方国家将更快发生。我们仍有时间为这些问题做准备,但需要提前规划。

南方周末:你在最新研究中对中国的案例进行了特别的分析,发现中国人亲属关系构成将发生较大改变。在你看来,随着全球亲属关系网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发展可能还将经历哪些特别的情况?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是的,我们选择强调中国的情况,因为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经历了非常快速的亲属结构变化,这主要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和相关计划生育措施的推动。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些举措使中国以非常快的速度从大家庭过渡到相对较小的家庭。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家庭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小,家庭结构会越来越垂直,有更多的祖辈和曾祖辈直系亲属,家庭成员的整体年龄也会越来越大。

南方周末:随着人口格局在实际中不断变化,对亲属关系的预测可能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你怎么看待人口发展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的确如此。我们对未来家庭结构的预测是根据联合国编制的最新的人口预测。这些都是概率性的预测,意味着它们包含了对不确定性的判断,我们也将其纳入我们的分析中。然而,未来是很难预测的。尽管联合国在预测未来短期情况方面有着出色的记录,但预测未来要困难得多。因此,应该对我们的长期预测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如果没有重大的社会变革,这些预测的情况是可能会发生的。

南方周末:当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采取措施促进生育,借此改变人口发展的走向。这些生育刺激政策是否会对亲属关系的情况产生明显的作用呢?

阿尔布瑞兹-古铁雷兹:家庭结构对生育水平非常敏感,所以,如果能够提高生育率的话,显然会影响家庭规模和结构。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生育率和死亡率这一人口统计进程中的变化与家庭结构的相应变化之间总是存在时间间隔。取决于具体的情况,这种相对滞后可能会有几十年,所以,提高生育率也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亲属关系资源数量下降的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亲戚越来越少

王江涛 南方周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