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特辑|老有所医,老有所依
全文共 4957 字,阅读大约需要 13 分钟
医学的进步正在为老年患者带来更长寿、更高质量的生活,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健康的晚年生活需要医疗、家庭和社会的多方支持。只有在这种多层次的关怀下,老年人才能真正地享受天伦之乐,在生命的黄昏时分,感受到天黑得很慢,而暮色中也充满了幸福与美好。
文 | 严目
很多人认为步入老年让有些事情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岁月在身体上留下了退行的痕迹,老年人不再被社会需要,生活的意义感逐渐消失。就像面对日落黄昏,你知道天将会黑下来。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2.64亿,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重阳节之际,我们选择了聚焦老年群体的人生下半场,看看在庞大的数据背后,养老与抚养之间如何找到和谐统一的节拍,这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家庭乃至社会的不断适应调整的结果。
过去,人们总把重阳节当作一个象征老去的日子,它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而今年,我们希望能够为重阳节找到一个全新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纪念过去的节日,也可以是一个庆祝当下的时刻。从前顽皮的孩子为你撑起了家的半边天,开始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十年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已经不再是难题,老年人可以拥有一个更健康、更有活力的晚年。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样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人生的下半场,其实还有许多需要用心去感知的美好时刻。
不愿打扰孩子的父亲
10月的厦门天气尚暖,下午5点,许大爷照常出门接孙子放学,这是孙子上学后他养成的习惯。因为一场手术,这个习惯一度中断,好在术后恢复顺利,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生活轨道。
这场手术对许大爷一家来说很突然,他今年72岁,身体一向硬朗,退休后的日子也过得平静安详。转折在一次洗澡途中,许大爷突发胸痛,他坐着缓了一会儿,胸口不痛了,身体也没有其他不适,便没当回事,随口告诉了妻子陈阿姨。自己就经历过心脏手术的陈阿姨一听很是担心,马上建议去医院检查,但对于许大爷来说,这样的疼痛似乎并不严重,他觉得不用小题大做,也不想为此打扰工作繁忙的儿子,就只是应付着答应了。看出了丈夫的敷衍,陈阿姨更不放心了,又怕他阻挠,就躲进房间偷偷给儿子发了消息:“等你有空的时候,带你爸爸去医院看一下吧。”
在收到母亲的信息后,许先生马上请假带着父亲和母亲一起去了医院。“你的情况很严重,要马上住院手术。”医院里,医生严肃的表情让一家人都呆住了。刚刚还大步流星走进医院大门的许大爷完全无法想象,只是一次已经缓解的胸痛,竟然就到了要住院手术的地步?医生解释说,许大爷的心脏“缺了一瓣”,而这将会为他的老年生活增加很多隐患。
实际上,许大爷患上的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这是一种常见的随着年龄增长而导致心脏瓣膜退化的结构性心脏病,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王焱介绍:“尤其是重度狭窄压差比较大的时候,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猝死的风险。”许多老年患者在早期并未意识到这种变化,只有在症状明显恶化、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时才被确诊。然而,到那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入了危险期,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都显著增加。
健康问题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考量,而心脏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据统计,中国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像许大爷这样担忧治疗会对家人的生活造成影响、认为不值得大动干戈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在这种观念下,许大爷的心脏问题便成了许多老年人健康困境的一个缩影。
王院长介绍:“在过去平均寿命还没超过70岁的时候,它的患病率是比较低的。但是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明显升高,据初步统计,我国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应该有超过1000万,其中真正需要治疗的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人也非常之多。”许大爷的儿子说:“父亲不太在意这些症状,甚至认为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直到去了医院,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医生常说,心脏病对老年人而言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的健康危机。然而,尽管医生不断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许多老年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却仍然对心脏手术心存顾虑。究其原因,除了对手术本身的恐惧外,更多的是源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许多人对心脏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禁忌”层面,认为手术风险太大,不如保守治疗来得安全。
此外,老年人手术意愿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家庭消耗的担忧。一旦选择开胸手术,无论是术前准备还是术后恢复,都需要家人投入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照顾,而老年人不想影响孩子的工作生活,很多痛苦他们都选择自己咽下。
然而,王院长告诉他们,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因结构性心脏病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成功率已大大提高。“许多手术方式,如微创手术、瓣膜置换等,已经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并发症少,而且病人恢复非常快。当我们把他的瓣膜换成一个正常的生物瓣膜以后,他的心脏的寿命又能延长8-10年以上。”不仅如此,瓣膜的类型也在不断优化,“像我们通常考虑使用的球扩式瓣膜,它的置放位置比较低,不会阻挡冠状动脉。”
在医生的建议下,许大爷一家最终决定接受手术。
家庭,维系着心脏的健康跳动
多年前,许先生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疾病,那时当地尚无可以实施手术的医生,需要等待北京的医生前来治疗。许大爷夫妻俩怕打扰孩子的学业,手术后才告诉孩子实情。许先生清楚记得,尽管当他知道时母亲已经完成手术、处于康复阶段,但事关心脏,他还是担忧手术是否会给母亲带来长远的影响。
现在轮到父亲,他详细地询问手术的方式。王院长向他介绍了一种名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不同,TAVR手术通过微创手段在导管引导下完成瓣膜置换。许先生记住了一些关键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他不再犹豫,对医生说:“那就给我父亲安排手术吧。”
事实上,TAVR手术在近十年里逐渐成熟,已经成为许多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重要选择。从2010年第一例TAVR手术算起,中国已成功实施超过1万例,涉及三十多个省市,手术成功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1]。对于像许大爷这样年纪较大且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TAVR手术无疑是一种更为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许先生在为父亲选择手术方案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医生的建议。他明白,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瓣膜手术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更为重要的是,选择TAVR手术不仅仅是为了保住父亲的性命,更重要的是让父亲能够在术后尽快恢复,重回以往的生活轨道。
手术当天,许先生在手术室外,感到时间过得格外缓慢。他不禁回想自己查阅TAVR手术方式的时刻——导管精准地穿过腿部或胸部血管,切口只有1厘米,几乎不留下任何伤痕,新的瓣膜在心脏内顺利展开。直到许大爷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许先生看着还在麻醉中的父亲,终于放下心来。
手术后的几天,许大爷的康复进展迅速,几乎没有出现并发症。王医生告诉许先生,这得益于TAVR手术的微创特性,大大减少了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许大爷术后第二天就能够在病房内缓步行走,整个人看起来比术前精神了许多。许先生对此感到欣慰不已。他深知,TAVR手术不仅为父亲修复了一颗病态的心脏,更让他重新获得了健康生活的希望。“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我家就有四个宝,我想守护他们。”许先生说道。
随着许大爷的恢复,许先生愈发感受到医学进步的力量。虽然心脏手术依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医学工程,但现代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经让这些复杂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高效。许先生由衷地感激医生们的不懈努力,也为自己能为父亲做出正确的决定感到欣慰。
通过这次手术,许先生意识到,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是依赖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更需要家庭的支持与关怀。如果不是母亲发的消息,他可能都无法注意到父亲身体的异样。他庆幸自己能够在关键时刻为父亲选择了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也更加坚定了他日后对父母健康的关注和照顾。
许大爷的心脏虽经过了手术修复,但真正维系这一颗心脏健康跳动的,仍然是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老有所医,老有所依
在许先生眼里,父亲一直是家中的支柱。许大爷手术后的日子里,父子俩的角色悄然逆转,但他们心中的那种父子默契,从未改变。
许先生还记得多年前自己刚上大学时,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迷茫而焦虑。那时,他对未来的专业选择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应该追求自己的兴趣,还是跟从社会的需求去选择一个更“稳妥”的专业。许大爷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耐心地听着儿子的困惑,陪他分析每个选项的利弊。他告诉许先生,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但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这番话深深地影响了许先生,让他最终坚定地选择了建筑专业,并一路走到了今天。
时光流转,岁月的刻刀在许大爷身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痕迹。健康状况的逐渐下滑、心脏的隐隐作痛,都让许大爷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家长”。而这一次,轮到许先生为父亲做出决定了。当医生建议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时,许先生从医生那里了解各种手术方式和瓣膜材料的优劣。TAVR手术的优势——微创、恢复快、适合高龄患者——最终说服了许大爷,像当年父亲耐心地引导自己那样,帮助他做出了这次关乎生命的决定。
手术成功后,许大爷的身体渐渐恢复,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然而,许先生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已解决。他意识到,父亲的健康不仅仅依赖于医学的支持,更需要一个适合养老的环境。于是,他将原本位于六楼、没有电梯的房子置换成一套位于低层的房子,方便家里老人的日常出行和活动。在许先生眼里,父亲给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支持和指导。如今,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父子,更像是朋友和伙伴,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相互扶持,彼此成就。
养老和医疗,这两个在人生晚期不可避免的话题,在许大爷的生活中变得愈发重要。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如何在延长寿命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挑战。对于许大爷这样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手术虽然能延长生命,但术后的康复和日常生活的照料却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努力。这不仅仅是医学的课题,也是家庭的责任。
医生强调,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即使是TAVR这样先进的手术,也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定期的复查、药物的管理、日常的锻炼和饮食控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老年患者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面对疾病和衰老时,往往会产生无力感和焦虑感。此时,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显得尤为重要。
许先生深知这一点。手术后的复查日,他陪父亲去医院,跟医生详细沟通最新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照顾父亲的方式。正是这种细腻的关怀,让许大爷的心脏在术后恢复得如此顺利。正如那句承诺:“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两代人的爱与扶持,在此刻悄然交汇,静静流淌。
对许大爷来说,这个重阳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在经历患病、手术、康复后,如今再次陪伴在孙子身边,他觉得无比幸福。风雨过后,他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时光的长短,而是用心去感受和珍惜每一个瞬间。
在人生的下半场,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衰老,从家庭中汲取力量和快乐。他知道,自己不再只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人,而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的存在为家人带来了爱和温暖。
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的心脏健康,定期进行检查,提前预防潜在的疾病。医学的进步正在为老年患者带来更长寿、更高质量的生活,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健康的晚年生活需要医疗、家庭和社会的多方支持。只有在这种多层次的关怀下,老年人才能真正地享受天伦之乐,在生命的黄昏时分,感受到天黑得很慢,而暮色中也充满了幸福与美好。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房子里传来家人们的欢声笑语,许大爷看着孙子那充满活力的身影,心中升起一种温暖的满足感。这个重阳节,他不仅享受到了家人的陪伴,更在这份陪伴中找到了新的生命意义。老去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爱,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充满阳光。许大爷轻轻握住孙子的手,感受到那小小的手心传来的温度,他知道,这一刻,他重新拥有了一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