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骑开封特种兵爆火:但得青春在,诗酒趁年华
青春之所以可贵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就在于青春过了就是过了。可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诗酒趁年华”,该恣意时便恣意。
文|伍里川
责任编辑|辛省志
我的同事给我看了“夜骑特种兵”的图片,我回了他一句:“真好。这些孩子好,学校也好。”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11月2日,数千名“夜骑特种兵”空降开封,来自郑州的大学生们骑着共享单车跨越70公里来到开封。这一场面让我感动不已。
我20岁时也曾身无分文,在洛阳市区和孟津县的一个小镇之间,不停歇地来回骑行了60公里路。那部老爷自行车叮当作响、非常难骑,夏日的公路上烟尘滚滚、炽热无比,让我差点中暑。回首往事,我依然为当年自己苦行僧式(用现在的话说,是“特种兵式”了)的表现喝彩。
据报道,夜骑开封最早始于2024年6月18日,四名郑州大学生为了吃开封灌汤包,在晚上7点骑共享单车出发,历时三个多小时抵达开封。这一举动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大学生不断效仿,催生了11月2日的大规模夜骑行动。
大学生这一举动不要紧,可把开封给乐坏了。眼见着泼天的流量不请自来,开封急忙推出免费逛景点、免费送灌汤包等措施,并且全程总动员,多部门跟进服务。此外,共享单车企业也紧急增加人力回收单车。
一场声势浩大的夜骑,通过各个点位的连接,展现出人世间的一则佳话。这样的叙事,让已届中老年的我,慨然感叹:如今我也想这样不顾一切地夜骑一把,可是身不由己啊!
突发奇想奔赴一座城,是开封灌汤包的诱惑,还是荷尔蒙的激发?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一回自我。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再不疯狂就老了”这句很老的、已经蒙上尘埃的流行语。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对这一行为非常支持,说青春就应该一腔热血。这样的家长是好样的。也许,在自家孩子星夜赶路的途中,这位家长也想起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疯狂时光,并且希望让两代人的“冲动”合拍。
年轻时代的我,也曾有过为了心中的狂想而“出发”的举动。例如,三十多年前,高考前的某个夜晚,我和同宿舍的男生向着对面楼的女生宿舍大喊“高三四班全体女生,你们好!”然后得到女生们的回应。平日里大家夜以继日地苦读,似乎已经忘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这场隔空喊话,让我们找到了铭记友谊的方式,因此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暂时放下书本和沉重的精神负担,彻夜长谈。
二十多年前,我更是为了聊得投机的文友,瞒着家人,只身一人,一路站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从未去过的贵州访友一个月。其间游山玩水、喝酒踢球、写诗交友,乐不思“苏”,直到被父亲的电报催回。往事依稀,但这份山高水长的友情岁月,没齿难忘。我的这个经历也被高中同学艳羡不已,希望效仿。
年轻时之所以能如此,当然源于浪漫的、朴素的审美主义。每个年轻人的心中其实都有着诗和远方的位置,不管这个年轻人是不是诗人,都会为了梦想而用心诠释和演绎。此外,对于远方,年轻人往往有一种神秘的想象,希望一探究竟。
但“诗和远方”建立在活力的基础上。年轻时,有一天深夜,下着大雨,我从外地坐火车赶回南京,已经没有公交车返回遥远的乡下了。虽然有出租车,也可以住宾馆,但彼时打车和住宾馆,对我这个农村出来的人来说还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我当时还从未打过车。于是决定徒步回家,足足花了几个小时。到了家,也不知道累,还和家人围炉夜话。与其说是体力充沛,不如说是活力四射、精力旺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行动特质。多数人年轻时敢想敢做,敢于去承担,因此更勇于激扬青春、豁出去“燃”一回。而相对来说,年轻时因为钱少,荷包也撑不起太大的“野心”和欲望,也就会自觉追求低成本的做法。近年来在年轻人中间火得不行的特种兵旅游,便是典型的穷游升级版。而只要对照一下就知道,几千夜骑大学生在公路上披星戴月,本质上也属于特种兵旅游。而所谓“青春没有售价”,以特种兵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做最“大”的事。在年轻人的字典里,功利主义是让位于激情主义的。显然,如果计较成本的话,谁会愿意跑那么远、吃那么多苦,只为吃一笼汤包,尽管它可能更正宗一点。
若是放在中年人身上,恐怕就很难说服自己如此自讨苦吃。比之年轻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都重得多,就算能说走就走,也不大可能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冒险”和“过度”。说白了,身处的方位变了,得失心重了,王朔所言“过把瘾就死”的心劲也就没了。
老话说,什么年龄做什么事,透着朴实的哲理。中年人不太可能去掏鸟蛋,年轻人也不太可能随身带着保温杯。所谓“各就各位”,也是人在不同年龄段认清时位和能量后的总结陈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当然美妙,但若是老大爷敞着怀弹着吉他唱摇滚、老大妈美颜滤镜强扮少女,那就差了点意思。
青春之所以可贵且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就在于青春过了就是过了。可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诗酒趁年华”,该恣意时便恣意。也才要对年轻人的“意气用事”保持一份包容心,才要对年轻人的“不走寻常路”保持一份期待之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同无数的中年人站在路边为夜骑者“鼓掌”那样,形成持续的共鸣。一个社会,终究是靠着不同圈层的人互相欣赏、携手共进,才多了一份暖意和新意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