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经济学院学生遭拒签背后,还有其他项目涉嫌造假
▲(视觉中国 / 图)
除了“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交流项目,浙大经济学院组织的涉英交流项目还包括“英国伦敦大学联盟—国际精英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商业创新与人工智能暑期访学项目”等。
前几届参加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课程项目的周雪发现,证书上的签名竟然是伪造的,和某免费网站生成的签名一模一样。更可笑的是,造假技术也很拙劣,并未下载PDF,而是直接截图,因此国外教授的名字没有截全,周雪当时还以为是缩写。
文|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
责任编辑|钱炜
周雪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在2023年1月参加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一个海外交流项目。赴海外留学不到半年,最近,周雪得知大学时参与的这个项目涉嫌造假。
2024年12月16日,有网友发帖称,负责“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项目的教师并未直接与剑桥建立联系,而是通过中介机构处理签证事宜,申请过程中涉嫌使用伪造的剑桥邀请函。参与此项目的学生遭英国签证中心10年拒签处理,其中不乏已向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交深造申请的学生。
事发次日,浙大经济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警方已受理学院和学生报案,立案开展调查。学校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并全面调查相关事实,视调查结论及时处理相关责任问题。
周雪发现,被曝光出来的项目组织人员与自己参加的海外交流项目完全一样。当她因此事重新审视自己的项目文件时,也发现了诸多疑点。
事发邀请函
根据浙大经济学院官网信息,此次爆雷的项目为“第五届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原定行程安排为2024年12月13日至20日。
经济学院在两个月前发布通知,其中提及,选拔对象主要为经济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可包含少量硕士和高年级的本科生。11月14日,经济学院表示,经同学申请、院系推荐和双方学院审核,共有24名学生入选。
不过,原定的行程卡在了签证上。网传聊天记录显示,在名为“第五届博士生联合论坛浙大—剑桥”的群聊中,一名学生表示,“我已经达到了毕业标准,如果因为老师的原因导致10年的(英国)签证被拒签,我将追究你的责任。”
浙大经济学院在12月17日的通报中提及,他们在12月6日接到学生报告,赴英一项联合论坛活动申请被拒。
在经济学院官网可以查询到该联合论坛之前的消息。第二届和第三届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线上举办,参会者除了经济学院的老师和博士生,还包括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的数位教授。
由于前两届都在线上举办,因此不需要办理签证,也就不需要剑桥大学出具邀请函。
此次的问题就出在邀请函上。有涉事学生透露,事因学校教师和中介伪造剑桥教授的邀请函,甚至仿造剑桥教授签名。“这次申请签证,(英国)大使馆给剑桥大学打电话了,那个教授看这么多中国学生要来,说没这回事,使馆认定我们材料造假。”
南方周末记者在2024年12月23日邮件联系曾参与此次论坛的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教授David Stillwell和Nektarios Oraiopoulos。在2024年12月的原定课程安排中,也有他们的身影。
关于邀请函的问题,Nektarios Oraiopoulos未回复邮件,David Stillwell则在邮件中表示,自己于2022年线上参与了该论坛,直至最近才得知浙大学生这次签证被拒的事情。
周雪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了一张邮件截图,显示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否认了此次联合论坛的真实性。
南方周末记者试图联系浙大经济学院两位曾参与该论坛的老师,其中一位老师表示眼下不适合接受采访;另一位则表示不了解具体详情,学院目前正在全面调查此事。
某985高校国际合作处的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与国外高校合作时,会与对方签订协议,再依托协议要求选派学生;如果是学校某位教授与外方有科研合作,将学生派去科研或实习,也会要求对方出具亲笔邀请信。
至于这种短期项目,不管是校级合作还是学院层面的,都需要由学校外事处出面,与外方高校对接,协议都要层层审批。“现在,由于学校自身与外方高校合作的项目类别不够齐全,无法容纳足够多的学生,很多高校都会依托第三方中介,但这些项目本身在外方高校的网站上也可以查到。”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正规的短期研学项目中,中介会与教授签协议,确保出具官方推荐信或项目证明,而且,教授与他们沟通时一定会用学校官方邮箱。
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给浙大学生回复的邮件截图。(受访者提供/图)
还有其他同类项目涉嫌造假
除了“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交流项目,浙大经济学院组织的涉英交流项目还包括“英国伦敦大学联盟—国际精英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课程项目”“英国剑桥大学商业创新与人工智能暑期访学项目”等。
和前述联合论坛一样,这些项目的主要组织者均为浙大经济学院外事秘书王某风。周雪在2023年1月参与了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课程项目。从报名到上课整个过程中,学院仅有王某风一位老师与他们对接。
2024年12月10日,在此事被大范围曝光的前几天,周雪的手机在傍晚17:22弹出消息,显示之前的项目群被解散。她还很疑惑,平时无人发言的群聊为何突然被解散,而她搜索之前与王某风私聊的记录,发现已被对方删除微信。
周雪所在的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项目群有49人,除了王某风,还有一位Bill老师。群聊记录显示,Bill在2022年12月29日加入群聊时,自称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亚洲区代表、中国区联络官,负责项目的对接工作。他还提及,“如果大家毕业后有意愿申请英国重点大学的硕士或博士,此项目也会有一定帮助”。Bill在另外的项目群聊中自称是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周博超,他扮演的是中介的角色。
在这些项目以及此次拒签事件中,王某风和Bill都是关键人物,也是被拒签学生在微信群中指称的两位老师。二人已有长期的合作,一般来说,王某风组建课程微信群后拉Bill进群,Bill也会直接或间接组织学生汇款。
周雪记得,Bill进群后主要告知课程安排,在线上会议开始前提醒大家,也会在课程中简单串词。周雪对王某风的印象是对学校规章制度非常了解,大家在群里咨询关于费用报销和学分认定的问题时,她能很快给出明确答复,去办公室找她时,办事也很利索。
和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不同,周雪表示,本科生参加项目是为了获得学分。
这些项目的报名通知中提及,项目顺利完成可申请国际化模块(+3)学分,可进行第四课堂认定(+2)学分。在经济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除了常规的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还有对应的国际交流的学分要求。
因此,这些项目涉及的学生范围很广泛。周雪了解到的情况是,经济学院每位本科生在四年里至少会参加一次。因为除了与英国高校合作的项目,学院也有不少与欧美其他高校的合作项目,那些项目由学院外事处其他老师负责。
学生在上课时就产生过疑问。比如,课程名称很高大上,像技术和商业科技,内容却是英国校园文化,外加浅显的金融知识。不过,相关通知都发在学院官网,他们出于对学校和学院的信任,顶多认为项目很水,鉴于国外这种敛财项目也不少,可以理解,便没有进一步深究,“毕竟只是为了换学分”。
在拒签事件曝光后,周雪他们才发现,自己参加的也可能是假项目,“如果仅仅是水项目,那起码是真实存在的”。前几届参加此项目的同学发现证书上的签名竟然是伪造的,和某免费网站生成的签名一模一样。更可笑的是,造假技术也很拙劣,并未下载PDF,而是直接截图,因此国外教授的名字没有截全,周雪当时还以为是缩写。
能否撤销拒签记录
经济学院在两个月前的选拔通知中写到,个人只需承担交通、食宿和签证申请等费用,入选的同学每人可申请6000元的机票报销,学术访问费、交流研讨会和讲座费等项目费用由学院支付。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此前本科生线上参与的其他涉英交流项目费用为9800元或8000元。周雪记得由群里两位同学代收,王某风的说辞是已转交给剑桥大学。另一位在2022年曾参与同一项目的学生回忆,王某风曾将转账截图发至群里,截图的部分名称看着与剑桥相似,后来才得知收款方是一家碰瓷剑桥的皮包公司。
周雪回忆,课程结束后他们写感想提交至学院系统,开学后取得课程证书,再凭借支付凭证、通知书、课程感想等内容至计财处报销,“只要每一环提供的文件都是对的,也没有人去深究”,经济学院拔尖班或实验班能够全额报销,而普通班一般报销3500元左右。
而前述985高校国际合作处老师解释,如果他们合作院校有长期或短期项目,他们会转给学生,有兴趣的会来申请。但他们一般不会向学生收取费用,只向学生提供信息,协助办理手续。
有知情者透露,在系统查询王某风的在职情况,目前是“其他”,正常情况下一般是“在职”。
事情曝光后,周雪了解到,有几位同学在12月6日得知被拒签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在群里咨询,但王某风和Bill编造了一堆说辞,大意是项目没有问题,可以先去撤签。但学生发现无法撤签,意识到二人说谎,这才向学院反映,学院报警。
“若想降低对学生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看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郭英剑分析,在法律层面上,学校可协助学生通过法律途径对中介及责任方追责,争取合法权益;在行政层面上,学校可联系英国相关签证部门,说明事件原委,争取撤销学生的拒签记录。
有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过这段时间,大部分涉事同学都已恢复平静,等待学校与外事部门沟通以撤销拒签。但他们预感,“处理起来不会太快”。
郭英剑分析,这首先是学校的内部管理问题,经济学院的行政老师有失职之嫌,未直接与剑桥大学联系,而是选择不正规的中介处理事务,特别是内部审核机制有所缺失,对中介的资质、邀请函真实性等关键环节都缺乏有效的审查,导致伪造文件通过。
他指出,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剑桥大学的教授对此是否知情,若完全不知情,则问题主要在于中介;若教授知情却未参与监督或提前反对,也存在一定责任。
关于这一问题,David Stillwell等人并未正面回复。
郭英剑表示,此事折射出很多问题。比如,这反映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形式主义”,一些高校在国际化建设中更看重项目的数量和形式,忽视其质量与真实学术价值,以“名校交流”为噱头吸引学生,却不够重视项目内容和效果;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名校交流的热衷,也助长了不良中介市场的形成。
另外,中介市场也处于灰色地带,监管缺位。教育领域的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一些机构利用高校的品牌背书,以不合法的方式牟利;而造假成本又很低,伪造签名和邀请函的行为未面临足够的法律追责,使得中介有恃无恐。
(应受访者要求,周雪为化名)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