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8岁少女一夜“失明”,原因值得警惕

湖北经视 2021-06-02

来找钟良玉医生复诊前,18岁杭州女孩小婷刚刚染了漂亮的灰蓝色头发。大家都看不出来,外表时髦、爱打扮的她,已经有六七年的糖尿病史了。

也许是青春期的叛逆与敏感,她很反感家人常常提醒她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没有按照医嘱控制饮食,奶茶、蛋糕从没忌过口。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不运动、经常熬夜,身高一米六,体重130斤的小婷健康状况一直很糟糕。

几乎每年,她都会住进内分泌科病房调整血糖,还曾发生过一次因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酮体酸中毒,几近昏迷。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除了血糖问题,内分泌科医生还有其他方面的担忧——小婷13岁就被确诊了2型糖尿病,这么长的病史,眼底病变的可能性无疑是很高的。内分泌科医生多次积极为小婷联系眼科医生会诊,都因她拒绝配合检查而搁置了。
2021年2月,小婷突然发现自己右眼看东西很模糊,像是有一大片黑雾挡在面前,连放在眼前的手指都看不清,才终于意识到内分泌医生提醒的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在父母的陪同下,小婷找到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主任诸力伟。
诸主任检查了小婷的眼睛,初步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的右眼玻璃体出血。诸主任向她们讲解了右眼发病的原因,并分析目前眼睛的状况与手术、中药治疗的利弊。经过考虑,小婷对手术有顾虑,想先选择中医药治疗试试。
主任中医师钟良玉详细询问了小婷的身体状况和眼睛发病的情况,为小婷开了中草药,并嘱咐她一定要控制血糖,不要熬夜,一周后复诊。
虽然小婷都答应了,但还是拖了一个月,才来复诊。父母告诉钟医师,小婷的右眼情况好像又恶化了。上次看病回家后,小婷喝了一周的中药。但因为这期间没有明显感觉眼睛变好,她就不想继续吃中药了;控制血糖的药有在服用,但偶尔也会忘记;晚上也还在熬夜。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钟良玉看过检查报告,发现小婷的情况确实更严重了:右眼玻璃体积血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钟医生认为,她不能再接受保守治疗,必须进行手术,否则可能保不住这个眼球。
小婷一时感到难以接受,情绪极为低落。在钟医生的开解下,小婷答应进行手术。
主刀医生诸力伟再一次详细地向小婷和家人讲解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的原因和今后可能的变化:12岁确诊时,内分泌科医师给的治疗方案是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再配合药物治疗,就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小婷并未完全遵医嘱,她的血糖一直处于未控制的较高水平。短短几年时间,她的眼底状况就已经进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5-6期,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牵拉视网膜部分脱离,视力近乎失明。
术中,诸力伟主任团队清除了眼内的积血和导致视网膜脱离的机化膜,使视网膜复位,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保住了右眼的部分功能。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诸力伟主任说,“虽然目前小婷的左眼视力是正常的,但已经有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依然得警惕左眼眼底出血的可能。”他介绍说,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最好每年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通过造影可以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并根据造影结果采取药物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术后近两个月,小婷坚持隔周去钟良玉医生的门诊就诊:检查眼底状况,配合中医治疗,并坚持服中药。目前她的右眼还保有0.1的视力,左眼可达到正常矫正视力,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视力正常 看东西却总觉“蒙”?

当心糖尿病“上眼”!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累及眼部组织时可以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下简称“糖网”)、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屈光不正等。
相关统计发现,
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3伴有“糖网”,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可以发生于“糖网”的任何阶段,
发生率随着“糖网”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
这些眼底病变
可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孟晶教授举例介绍说,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常规体检查时视力能达到1.0,但是他可能会感觉看东西很蒙,像眼睛上有一层膜,总想擦一擦,但却擦不掉,然后慢慢就会视力下降。
“这时候通常就提示可能有DME了,如果不马上干预,最严重的时候视力可以下降到0.1,只能看到视力表上的第一个最大的字母。”孟晶强调,糖友如果发现看东西模糊或者视物有变形,一定要及时就诊,千万不能拖延。

血糖控制住了 也可能丧失视力

即使血糖控制得好,并不代表视网膜病变不会发生,只是说发生机率会减低、程度会减轻。

相关数据显示,患糖尿病10年,约80%的I型“糖友”和约55%的II型“糖友”出现眼底损害;而在患病15年以上的糖友中,几乎100%的I型“糖友”和70%的II型“糖友”发生“糖尿病上眼”。



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不可逆

控制血糖是根本

延缓糖尿病“上眼”,及时干预尤为重要,早期患者可避免视力骤减。首先要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我国已超过1亿人,这部分人群在若干年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眼睛病变。所以,内分泌医生要联合眼科医生来防治患者的眼部并发症,而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眼科医院副院长林晓峰教授指出,相关研究结果表面,有效的治疗可以让90%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避免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
“和白内障导致的眼盲不一样,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糖尿病‘上眼’,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一只眼睛看不见,才想起要去眼科治疗。”林晓峰强调。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健康管理部主任于水明表示,如果得了糖尿病,就要警惕视网膜病变,每年进行眼部体检。医生会根据检查情况给出治疗建议。  
“控制好血糖是最根本的。”于水明解释说,“否则,即便通过药物或者打了激光一时控制住了眼病,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糖友要定期查眼

一定要做眼底照相存底

林晓峰介绍,对于眼底筛查的时机,1型糖尿病如果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发病,可在发病3年后做第一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开始首次检查。这两类糖尿病患者在首次检查后,每年都要查1次眼底。
妊娠糖尿病患者,则应在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开始检查眼底,中度患者每3~12个月复查一次,重度患者每1~3个月复查一次。  
林晓峰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每年定期复查,眼部有任何变化都别自己“消化”,一定要到眼科治疗。病人要自己建立一个就诊档案,简明扼要地注明“何时何地做了什么检查,病情是如何的”,病人要注意保留每次检查的影像学资料。
凡是初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做眼底照相。临床上很多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了肾脏病变,而眼睛的病变跟肾脏病变几乎是同期发生的,甚至视网膜病变还更早。眼底照相可以免散瞳,无痛苦,基本可以满足初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眼部观察的要求。
除了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 血管造影(FFA)也是目前临床诊断“糖网”的主要检查技术。

上了年纪 还要警惕这些眼病

除了前面提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眼中风、视网膜静脉阻塞也是老年人的“视力杀手”。视力模糊,可不都是因为老花眼,很可能是隐藏在背后的老年眼病或全身性疾病在作怪。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说起眼睛检查,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检查视力,其实,眼底健康也需得到重点关注。
眼科专家建议,过了45岁,就应该开始定期进行常规的眼底检查。若眼底检查正常,或只是发现随年龄的正常变化。55岁前可每2~4年检查一次,55岁以上要每一年到每两三年就应检查一次。
第一次就诊,建议不要直奔着专家去,可以先挂“综合门诊科”,一般查视力、测眼压,用裂隙灯初步判断哪里出了问题,部分情况在综合门诊就能得到解决,若病情需要再转到相应专科诊治。  
如果已经确诊,则白内障患者挂白内障科,青光眼患者挂青光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挂眼底病内科或外科。

来源:钱江晚报、健康有约、广州日报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编辑:汤巧霞 | 主编:陈实、李玲

编审:廖寿喜 | 监制:李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