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上海家庭,用花盆种出鸡毛菜

新闻晨报 新闻晨报 2022-04-14
在追了一天团购、看了一天各路消息(负面居多)之后,4月6日晚,喜欢养植花花草草的“@马三牛MASANNIU”,在微博上发出了自家种菜的图文。


三牛家的所属地上海闵行区梅陇街道,是本次疫情的重点区域,从3月14日起开始实行封控管理。

在搜检家里冰箱的存货时,三牛翻出了两年前买下的种子,里面有青菜、菠菜、豌豆、小葱等等。三牛平时的工作很忙,这些种子就一直搁在冰箱底层。

眼看着这些已经过期的种子,又不知何时才能解封,窗外春光明媚,三牛决定给自己家里添一点绿色蔬菜。


3月21日,三牛在阳台的两个花盆里,撒下鸡毛菜的种子。因为种子已经存了两年多时间,三牛怕种子过期可能会导致发芽率不高,所以撒得很密。


仅仅是两天之后,发芽了。


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


之前还担心过期的种子长不好,没想到它们越长越密。


三牛说,鸡毛菜从播种到采摘的周期一般是25天,但花盆显然已经“超载”。


4月6日,拍下这张照片之后,其中一盆鸡毛菜上了三牛家的餐桌。


这个花盆空出来后,三牛又撒了一把葱籽下去,希望继续有个好收成。

我们遗憾于错过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但我们也将迎来一个盛大的夏日

三牛之所以愿意把这一系列照片和自己的居家故事提供给我们,是因为,“我们现在太需要一点正能量了”。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上海市民都生活在两个固定的圈子里。一个,是担心物资紧缺、不知何时结束、逼仄的居家生活圈;另一个,则是充斥着各类负面信息、牢骚吐槽铺天盖地的社交媒体圈。

上海这座城市,可能从来都没有这么被审视、被质疑过。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但一座城市被全国人民集体审视的过程,一定不是那么轻松愉悦的。

作为一个上海市民,或者,所有目前正在上海居住的人,我们当然有保持继续审视、监督的权利;而与之同等重要的是,我们也有自助、自治、支撑和推动我们的城市战胜疫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不只仅针对党员,针对领导干部,而是针对所有人的。

毕竟,在疫情面前,人人与人人,人人与上海,都休戚相关。

牢骚话儿谁不会说?还能说得文采斐然、花样百出呢。但,不管对人对己,它其实都有害无益,起码是害多益少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动大家去做高难度的克难攻坚,但,我们鼓励大家,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优化、净化自己眼前这两个重要的生活圈子做起,从齐心合力而不是人为制造对立做起。

像三牛这样,确实就是很普通的小事情呀。但他绿化了自己的居家生活圈,安抚了家人;又以一个上海市民的责任感,还想给社交媒体圈带来一点点的绿色。

上海人不常说“拎得清”嘛。拎得清,首先,是不添麻烦,不失分寸;其次,如果能帮到任何一个人一点忙,那更好。

我们也特别高兴地看到,很多上海市民都在努力打造疫情之下的第三个圈子:做志愿者。在每一次核酸采样、配药速递、社区团购、物资搬运等的现场,我们都看到了普通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放下键盘,谨慎言辞,却在最需要的时候,用上了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令这第三个圈子闪闪发光。

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的抱怨、沮丧、流言蜚语,但也确实亲历了更多的人性、热情、急公好义。正是这些可见的微光,可感的善意,让我们坚信,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在这场大仗硬仗面前,我们,并不是孤勇者。

我们遗憾于错过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但这个春天将来一定会载入城市的历史;
我们也将会迎来一个盛大的夏日,
这个夏日也一定会成为人生记忆的重要部分。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孙立梅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罗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