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加班,不想买房,不想结婚,现在的90、95后怎么了?

2017-10-15 诺亚财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预约理财师)

这个周末推荐的书,是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

可不可以不买房?可不可以不结婚?可不可以不成功?在这本书里,大前研一提到经历了通货紧缩、市场不景气的“失落的二十年”之后,许多日本年轻人低欲望的心态。


在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开始有这个趋势了。


编辑  |  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 任骋


低欲望社会来袭

・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不想像从前一样独立购屋,背负巨额房贷。


・少子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另一方面,又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


・丧失物欲、成功欲的世代: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随便吃个一、两餐就能活下来的社会,「出人头地的欲望」也比先前世代降低不少。


・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或公共投资,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以前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买房、结婚、工作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个人必须去完成的使命。


但现在90后却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可不可以不买房?可不可以不结婚?可不可以不成功?


有本书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奇怪的想法,而且目前这一群体的体征。这本书就是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



什么是低欲望社会呢?


这本书里说,当今的日本年轻人,已经呈现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的状态,如果你去问小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女孩子可能会说成为一个面点师,男孩子或许会说,要做一个美发师。


“爱拼才会赢”是上一代传唱的往事,胸无大志的时代已经到来。


大前研一说,在日本,年轻人不买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们不愿意像上一辈一样为了房子背负几千万日元的房贷,只要在繁华的地段租一个很小的房子,能享受到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就已经很满足。


同时,晚婚甚至不婚现象盛行,60多岁依然没结婚的大有人在,年轻人内心过于敏感,很怕受伤害,缺乏表白的勇气,或者对婚姻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


那些高级丧的青年人

 

这本《低欲望社会》,今年初曾在国内引起热议,大概是因为它狠狠戳中了中国社会的痛点。


有人说,日本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其实,在中国的年轻群体中,低欲望倾向已经开始萌芽。


比如,现在不是正流行“丧”这个词吗?90后的年轻人很喜欢用“丧”来表达那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什么都不想干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这就是“低欲望”的前奏。


作家阎红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高级丧”。


普通的“丧”是欲求不得,闹闹小情绪,而“高级丧”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要不起但也不想要——懒得对抗人生,不求升官发财,对各种欲望呵呵置之。


“高级丧”更加符合“低欲望”的特征,身边这种丧得很高级的“非主流青年”正越来越多。


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现象在中国已经开始萌芽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愿意生孩子,甚至连婚都不愿意结。


中国的“软世代”与日本上一代不乏相似之处,都是不再像自己的父辈一样,将奋斗、拼搏视作人生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唯一的意义。


70/80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在儿童时期有着难忘的拮据记忆,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失去了主动表达需求的能力,更摆脱不了与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


这种心理暗示反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往往就会转化成买好房、买好车、装大电视、放高级皮沙发,反映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的往往是上名校、送辅导班、收集技能证书、最后出国深造。


在集体性的补偿式人生指向的带领下,社会欲望极其高涨。


然而事情并不是没有变化。


一部分的80后和90后选择秉持的是另一种价值观。


用衣食住行来说,“穿”和“住”要以舒服、同时展现自我品味为主,“行”要以快速便捷为主,而这里面最讲究的是“食”,不过可不是讲究在山珍海味,而是如何在众口难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胃”觉。


这种价值观不知道可不可以解释朴素的无印良品、简约自助的宜家,还有淘宝上大有燎原之势的有自己态度的小店受众逐渐扩大的原因。


《南风窗》杂志关于“低欲望社会”的一篇报道,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胡澎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日本8090一代出生时,尽管赶上泡沫经济崩溃后失落的二十年,大批企业倒闭,但是社会发达程度和便利程度依然很高,这代人从小不愁吃穿,所以更加重视内心感受个人兴趣


中国也有着类似的情况,8090这一代人的父母,也就是6070后,正是改革开放后直接支撑起经济腾飞的一代人,财富积累程度高。


可以说,一出生就处在一个“饭管饱,红烧肉管够”的时代,不说成为富二代,但至少不用饿肚子。


胸无大志,却有小梦


“丧文化”开始盛行的时候,有人认为,应该给年轻人敲敲警钟,不要让“丧文化”瓦解斗志。


而对于日本的低欲望一代,大前研一也担心,日本会走上北欧国家的老路子,失去国际竞争力,成为没落的夕阳大国。


丧文化也好,低欲望也好,就一定就是消极的,是社会的隐患吗?


《低欲望社会》中,有一段话说:


每天只要1000日元就可以存活下去的日本年轻人,低欲望的背景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父母做了负面教材的缘故,这些人的父母刚好是泡沫经济的世代,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占有欲,以及想要出人头地的欲望,拼尽全力、拼命工作,但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却是父母“庸俗”的一面。

虽然父母表面上看似过着富裕的生活,实际上却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实生活并不开心,夫妻之间也没有生活情趣而言,只埋首于工作的父亲,为了在公司出人头地,每天汲汲营营,并不想关心家庭,这些人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不想要变成那样的人,不要辛苦工作,而是悠哉生活。


对于一直以来被达尔文式的社会进化论激励着长大的我们来说,低欲望社会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可能不是的。


当下的我们的父母,为了子女操心一辈子,终于熬到了退休,在家除了一日三餐买菜做饭,搓搓麻,跳跳舞,然后就是每日许愿子女快生孩子。


大家管这个叫享天伦之乐。


然而进入低欲望社会,退休并不意味着人生进入下一阶段。


因为首先工作不再是一种被逼着向社会付出的责任,或者是用以谋生的手段,它本身就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满足的终身事业。


这种精神上的快感,当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一部分人们已经提前享受到。


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不再需要把时间花在基本的生存需要上,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发现世界赋予我们的天赋,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们的社会舆论有个特点——几乎每代年轻人,在上一代的眼中都有“沦陷”倾向:70后眼中的80后曾是“垮掉的一代”,80后眼中的90后曾是“非主流”。


结果呢,80后没有垮掉,90后也并未与主流分道扬镳,年轻人在推动着社会持续进步。


无论中国是否真会出现“低欲望”的一代,我们都需要理解年轻人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境况,因为年轻人的来处,正是时代的方向。


90后和95后们,你们说呢?


*来源:书单、简书


也许你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上期必读好好吃饭,也是一种远见 

观察如果基金公司破产了,我买的基金怎么办? | 我问理财师

热点美国喜马拉雅资本走进诺亚:在中国不能做价值投资?那是能力问题



还不是会员?点击【阅读原文】,赶紧预约理财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