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嗜血的狂欢”终将落幕了?

2017-11-20 不做资金池的 诺亚财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键预约理财师)

百万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迎来了统一监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打破刚兑,并首次对刚性兑付做出了明确认定。其实,刚性兑付从来就不是维护权益的正确打开方式,打破刚兑,减少资本追逐,资管业务才能真正回归正轨。

编辑 | 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  刘梦洁

 

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兑

 

打破资管产品的刚性兑付,得到了监管层面的进一步明确与支持。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布。


旨在规范资管业务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推出的首个重磅文件。

 

与2月份在市场上流出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相比,《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打破刚兑,并首次对刚性兑付做出了认定。

 

所谓刚性兑付,简单说就是金融机构对其所发行的资管产品采取的兜底行为,在银行理财、信托等领域存在较为普遍。


根据《指导意见》,刚性兑付的认定方式主要包括发行时违反公允价值确定净值原则,承诺保本保收益,采取滚动发行实现保本保收益,自筹资金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付,以及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共同认定的刚兑情形,基本囊括了目前金融机构实现的刚兑的主要手段。

 

而此前,国内“刚性兑付”的资管产品体量惊人。根据数据统计,部分具备刚性兑付性质的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占中国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规模一半左右。

  

坚持刚兑犹如“嗜血的狂欢”

 

很多投资者会说,我之前买的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每年给我5%的收益,我觉得很好啊!为啥要打破刚兑?

 

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投资者的权益似乎受到了保障。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先给大家说一个北极熊的故事:


北极熊喜欢噬血,它鼻子很灵,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血腥味。猎人将一把锋利的钢刀放在一桶血水混合物中,冻成冰块,放在北极熊经常出没的地方。


北极熊闻腥而来,不断舔食藏着钢刀的冰块,享受着“美味”,舌头因为冰冻的缘故慢慢麻木,被锋利的钢刀划破也毫无知觉,流出的血散发着更浓的血腥味,刺激着北极熊更快速地舔食钢刀,而它并不知道所吞噬的是自己的鲜血,最终倒在血泊中。

 

其实,用刚性兑付的方式来“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与故事中的北极熊非常相像。如果说,声称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是混着血水的冰块,而刚性兑付就是隐藏在冰块中的钢刀。

 

其实,当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运作不如预期,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时,如果要“刚性兑付”,是需要动用别人的本金来兑付你的本金加收益的。

 

而此时,你撇开了风险,如预期一样所获得的收益,就像是北极熊舌头被钢刀割破后流出的自己的鲜血。如期足额的刚性兑付,麻痹了你对风险的痛感,一分不少的本金加收益到手,让你更加贪婪地去吮吸更多的鲜血。


这个循环的疯狂之处就在于,如果你不能跳脱出来,看一看单一个体的刚兑行为是如何可怕地、慢性地、根本性地损害资管市场整体的健康和生命力,那么最终,我们都将倒在自己的一片血泊之中。

 

而为什么禁止资金池业务、期限错配等,就能停止这个疯狂的循环呢?


简单地举个例子:当一笔特定金额的钱,在特定的期限内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到期后,若项目成功运作则兑付本金加收益,若项目运作不如预期,则收益可能减少甚至本金可能亏损,但不管是赚是亏,风险被严格地限定在这个产品中,不会被传导和扩散,你可以想象有一堵无形的“墙”隔离了风险,别人赚多少与你无关,亏多少也与你无关。


但资金池、期限错配等,却相当于推倒了这堵无形的风险隔离墙,钱的来源被混淆,短期要兑付的钱和中长期要兑付的钱被混淆,今天,你的收益可能来自于别人的本金,明天,你的本金也可能被用于兑付别人的亏损。

 

所以,刚性兑付的危害是扭曲风险定价机制、推高无风险收益率、阻碍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话语,绝不仅仅是对金融机构说的,最终受害的是投资者。

 

如何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


新出台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

 

《指导意见》指出,“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也就意味着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全部资管产品将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即不设定预期收益率,按净值申购、赎回,也不再保证投资人的收益。

 

理财产品“净值化”后,投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打个比方,投资人之前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假定买的是一年期产品,会看到预期收益率是4%、5%,投资人一目了然。但这不符合监管指向的未来资管发展方向。

 

“你给出了预期收益率,但你投资管理还没有结果呢。所以,《征求意见稿》认为这是一种刚性兑付。未来资管产品就应该像公募基金一样,它是一个每天开放的净值型产品。”某位银行负责人表示,假定今天买进去是1元,等到1年后到期,产品的净值有可能变为1.07元,也有可能跌到0.99元,最后投资拿到多少收益,取决于这个资产管理组合最后的净值是多少。


“赚了你就赚了,赔了你就赔了,赚的钱都给客户,赔的钱也该客户自己承担损失。管理人只能拿管理费收入,应该是把剩余的收益或者损失都归投资人。”上述人士表示。

 

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

 

诺亚财富研究部指出,《意见》的出台将拉开明年银行业监管强化的序幕:2019年6月末以前,受保本理财产品的调整以及存量业务规范的影响,预计理财产品规模增速短期趋降;但从长期看,《意见》明确了资管业务范围,减轻行业合规风险隐忧,在日益强烈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推动下,监管靴子落地将推动理财产品规模在调整到位后实现恢复性增长。2018 年上市银行再融资方案的陆续落地也为以后广义信贷资产恢复性提速提供基础。

 

诺亚财富研究部同时指出,《意见》为MOM和FOF也留出了空间,能获取稳定高收益的专业投资机构将持续受到银行委外资金的青睐。刚性兑付的解决和净值化转型也让银行打通资金端和资产端价格传导提供基础,未来大方向是高风险资产对应高风险偏好的资金,拥有丰富客户结构的银行将更加受益。


也许你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上期必读中国人最缺的教育,是学会浪费时间

观察如何成为一个富有能量感的人?

热点陈志武: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还不是会员?点击【阅读原文】,赶紧预约理财师!

55 27712 55 15288 0 0 3730 0 0:00:07 0:00:04 0:00:03 373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