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00亿预收款锁定融创盈利前景

2017-09-04 每日经济新闻

9月1日,拥有“并购之王”之称的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亿,同比增长26%,权益收入241.92亿,同比增长58.9%,毛利26.16亿,溢利16.14亿,同比大涨1469.7%,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亿,同比大涨1683.4%。


▲融创中国2017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现场


截至2017年8月底,融创已完成了1613.5亿合同销售,同比大幅增长106。该公司在2017年中期业绩会上称,全年销售目标已由年初的2100亿大幅提高43%至3000亿,即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012年以来融创合同销售额持续高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51%。若今年的年度销售额突破3000亿,融创极大可能晋身行业前五。


数据显示,融创的营业收入尚未完全体现这家公司近年来出色的市场表现,大量已售资源沉淀在高达2000亿的预收客户账款中,预计未来两年相应项目集中结转,会带来该公司营收规模的大爆发。


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在未来的2018年到2019年,融创将迎来企业利润的充分释放。


国际投行德银在中报后将融创目标价上调42%至27.07元,以反映2017-2018年销售强劲及较佳毛利率;并对融创的销售预测上调10-16%;2017及2018年毛利率预计由2016年的13.7%,升至20%水平;上调对融创2017年盈利预测36.3%至190.6亿元人民币。


营收与销售错配


作为早已经跻身行业十强的融创中国而言,其营收格局尚未与其市场表现有效匹配。


上半年,融创实现并表营业收入133亿,同比增长26%;权益收入241.92亿,同比增长58.9%。但同期该公司的合约销售额高达1118.4亿,同比增长89%。权益收入与当期合同销售占比仅为约21%,远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以港股龙头房企2016年年度数据为例,碧桂园收入1530亿,占当年3090亿合同销售的50%;恒大收入2110亿,占当年3730亿合同销售的57%;中海收入1590亿,占当年2110亿合同销售的75%。


因房地产行业确认收入的滞后效应,融创账目上大量合同销售尚未转化为营业收入和公司利润,是其最近两年经营活动中的客观现实。有行业人士分析表示,处于高速扩张期的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出现此类情形,但随着公司规模增速放缓进入平稳上升通道,这种营收与销售错配的局面将大幅改善。


汪孟德表示,鉴于公司拥有较低土地成本和较高销售均价,即使市场调控会持续,未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会维持较好水平。“未来保证25%毛利,净利10%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预收款逐渐释放


鉴于国内房地产行业实行预售制度,企业确认收入需等到商品房交付后,而从期房销售到现房交付的时间周期一般在1.5-2.5年,越高端的住宅,交付周期越长,这决定了融创营业收入较合同销售的滞后周期也是在2年左右。


2016年,融创全年合同销售1506亿元,同比2015年的682亿元大增120%。2017年前8月,该公司销售势头继续凌厉,实现1613.5亿元合同销售,完成调整后年度目标3000亿的54%。今年全年,如若公司正常情况下按计划完成3000亿元目标,则意味着年度销售再度实现翻倍增长。


从时间周期上看,2016、2017年的大规模的合同销售,将在2018年、2019年开始大量交付确认,因此,可以确定的是,融创的营业收入及利润爆发时间节点,极有可能发生在2018年。


对于此,另一个重要的财务数据堪为佐证,截至6月30日,融创账面拥有已售未结转资源超过2000亿元。融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资源大多是去年及今年销售的,预计于下半年尤其是2018年集中交付。这意味着,融创的大量利润将从2018年开始以较高的确定性稳定释放。


对于未来,汪孟德表示:一是调整发展速度,适当减少并购及新增土地规模,减少资本性支出,继续坚决周转去库存;二是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好产品与服务;第三则是把融创积累的战略优势释放为财务表现,包括利润的释放,负债率的降低,保持产品竞争力等。


2017年8月16日,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恒生指数系列2017年二季度检讨结果,融创中国同时入选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和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这是融创中国继入选MSCI中国指数和富时房地产指数以后,又一次入选香港资本市场重要指数。


孙宏斌在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公司拥有较高的土地储备,将暂缓拿地。包括一二级联动的土地储备在内,融创现有的土储已经有2亿平米,有了这个支撑,再重启拿地后,融创对土地的标准会大幅提升。


(股市有风险,上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